「超級工廠」將落戶南通,年產500衛星,直逼美國SpaceX

2020-10-09 宇宙行者

近些年來,國外商業航天公司的發展大家都有目共睹,有些公司的技術發展甚至超過了領先世界水平的美國宇航局,比如美國航天公司SPACE X。這家公司已經研發出了可回收火箭,創始人馬斯克在三年前就提出了移民火星計劃,這家公司不斷在為這項宏偉計劃做準備。與此同時,國內的商業航天公司也有所發展,目前發展到了什麼樣的程度呢?



根據媒體報導,近期我國商業航天公司「銀河航天」發布官方消息,該公司的衛星研發和智能製造基地將在江蘇南通落戶。據了解,基地建設完成後將會投入人造衛星的設計和生產,該公司的目標是年產量達到300~500顆衛星。該消息引起了不少航天愛好者的關注,有人還把我國的銀河航天與美國的SPACE X放在一起比較,那麼兩者之間存在差距嗎?

銀河航天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銀河航天」這家公司的名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比較陌生,相信包括筆者在內的許多朋友都是第一次聽到這家公司的名字。根據百科知識顯示,銀河航天是一家科技公司,成立於2016年,公司的主要業務範圍有航空航天、電氣設備、衛星通信技術開發、大數據技術開發等內容,公司的創始人是獵豹移動的前總裁徐鳴。



銀河航天成立之後就獲得了國內外多家投資機構的支持,比如順為資本、源碼資本和君聯資本等。到了2019年,銀河航天再獲得新一輪的投資,公司的總估值達到了國內商業航天的最高點,因此也可以理解為什麼網友們喜歡拿銀河航天和SPACE X公司作比較。那麼銀河航天成立至今達成了哪些成就?



今年年初銀河航天發射了國內首顆商業航天公司研發的5G衛星,其通信能力達到了10Gbps。雖然這家公司比較「年輕」,但在短短幾年內就成為了中國估值最高的商業航天公司,這意味著銀河航天未來的發展前景相對較好。

國內外的商業航天公司發展差距大嗎?

近些年來,中國在多方面的發展逐漸跟上世界領先水平,一些領域的技術水平甚至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因此每當國內出現一些與國外知名公司業務類似的企業時,網友們都喜歡拿國內外的企業進行對比。如果比5G通信技術,那麼我國的公司不輸外國公司,但如果現在來比較商業航天發展,那麼國內的發展與國外的發展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差距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首先國外商業航天起步比中國早,SPACE X公司在2002年就已經成立了,而國內的商業航天公司則在前幾年才成立。成立時間早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試錯,對於哪個國家的企業來說航天領域的發展都充滿了大量的風險,因此需要足夠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去探索,國外公司在這方面要快於國內公司。



其次,國外商業航天企業業務範圍較廣,幾乎囊括了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反觀國內的情況,幾乎所有企業都有相對應的業務範圍,比如做空間段的公司就有銀河航天和微納星空,做火箭的就有藍箭和零壹。

中國未來的商業航天將如何發展?

網絡上有專業人士將現階段中國商業航天的發展比作是上世紀90年代的網際網路發展,再經過三四十年的發展應該會出現像BAT這樣的企業龍頭。要實現這個目標,中國的商業航天公司應該在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同時發力,每個方面都要有公司出現,但是目前國內的地面段業務還存在一大片空白。



如今空間段和用戶段都已經有公司冒出來了,只要他們保持向上發展的勢頭,成為中國重要的航天公司只是時間問題,而地面段的公司則需要再加把勁了。

相關焦點

  • 年產五百顆衛星,江蘇南通的「超級工廠」,碾壓美國SpaceX
    不知道大家每次在大眾媒體上看到國外的商業航天公司各種花式新科技是內心是什麼感受,相信有不少人對於航天技術方面還是很陌生的,不過這並妨礙我們對美國SPACEX這樣的航天公司新技術的圍觀。因此有很多人會聯想,我國有沒有商業的航天公司呢?
  • 銀河航天工廠落戶江蘇 年產衛星將超300顆
    圖為銀河航天南通衛星超級工廠。銀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供圖新華社南京9月30日電(記者陳聖煒)記者近日從江蘇省南通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悉,商業航天與衛星網際網路企業銀河航天將在開發區內投資建設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示範項目,打造新一代衛星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雙方攜手打造的衛星智能超級工廠已在南通開工建設,將致力於新一代衛星及單機的低成本、大批量智能製造。
  • 銀河航天超級工廠落地開工 年產衛星將超300顆
    新華社南京9月30日電(記者陳聖煒)記者29日從江蘇省南通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悉,商業航天與衛星網際網路企業銀河航天將在開發區內投資建設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示範項目,打造新一代衛星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雙方攜手打造的衛星智能超級工廠已在南通開工建設,將致力於新一代衛星及單機的低成本、大批量智能製造。據悉,工廠一期項目建成後,將實現年產超過300顆衛星,預計年收入超過50億元。
  • 中國版"星鏈"超級工廠開工,衛星年產或達500顆,為何這樣強
    他們組成一體化的整體,形成了合力,而最近我國的民營企業的衛星超級工廠落地無錫,已經開工,實現自動化生產,年產能可以達到500顆。馬斯克還是有點慌的,為啥呢?>美國商業航天公司在低軌寬帶衛星通信(太空網際網路)方面已經進入快速建設部署階段。
  • 銀河航天將打造新一代衛星智能製造超級工廠
    中國日報11月18日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國內衛星網際網路企業銀河航天獲悉,該公司將在江蘇南通重點打造新一代衛星智能製造超級工廠,目標為年產300-500顆衛星。該工廠建成後有望成為我國商業航天領域首條對標「星鏈計劃」——具備低成本、批量化製造新一代低軌寬帶通信衛星的智能生產線。今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將衛星網際網路納入新基建範圍。
  • 銀河航天完成新一輪融資,超級工廠對標SpaceX「星鏈計劃」
    界面新聞獲悉,銀河航天本輪融資由南通開發區智能製造產業投資基金領投,混沌投資、經緯中國、中金資本旗下中金基礎設施基金等跟投,老股東順為資本、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君聯資本、源碼資本等持續跟投。銀河航天創始人兼執行長徐鳴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本輪融資後,公司將繼續發力衛星網際網路技術研發,並快速構建新一代網際網路衛星的低成本、批量化製造能力,助力中國衛星網際網路建設。
  • 銀河航天超級工廠落地開工 衛星年產能將達300-500顆
    9月28日,銀河航天與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籤署協議,銀河航天將在南通開發區投資建設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示範項目,重點打造新一代衛星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工廠衛星年產能將向300-500顆邁進。據了解,銀河航天衛星智能超級工廠已在南通開工建設。
  • 銀河航天超級工廠落地開工 年產衛星300 - 500顆
    近日,銀河航天與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籤署落地協議,將在南通開發區投資建設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示範項目,重點打造新一代衛星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預計年產能可達300-500顆。銀河航天是我國唯一正式承研國家衛星網際網路工程的民營企業
  • 銀河航天超級工廠落地開工 中國衛星網際網路正式開啟星座時代
    2020年9月28日,銀河航天與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為南通開發區)正式籤署落地協議,銀河航天將在南通開發區投資建設衛星網際網路產業示範項目,重點打造新一代衛星研發及智能製造基地,銀河航天衛星智能超級工廠將向年產能300-500顆衛星邁進。
  • 九天微星衛星工廠唐山開工,擬年產100顆以上百公斤級衛
    九天微星衛星工廠唐山開工,擬年產100顆以上百公斤級衛星唐山市委副書記、市長丁繡峰宣布項目正式開工據悉,衛星工廠將於2021年初建成投產,屆時可實現年產100顆以上百公斤級衛星的產能唐山市路南區委書記孫輝福告訴記者,九天微星衛星工廠作為唐山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工程落戶路南區,市區兩級有關部門為此開闢了多個專項綠色通道,全力支持衛星工廠建設,希望能夠為唐山戰略新興產業打造一張新名片,以唐山模式服務國家衛星網際網路新基建。
  • 衛星將批量化生產?首個智能衛星工廠在唐山開工
    據悉,衛星工廠將於2021年初建成投產,屆時可實現年產100顆以上百公斤級衛星的產能。唐山市路南區委書記孫輝福說,九天微星衛星工廠作為唐山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工程落戶路南區,市區兩級有關部門為此開闢了多個專項綠色通道,全力支持衛星工廠建設,希望能夠為唐山戰略新興產業打造一張新名片,以唐山模式服務國家衛星網際網路新基建。作為國內最早布局衛星網際網路的企業之一,九天微星代表國內民營商業航天公司率先完成百公斤級衛星發射和運營。
  • 衛星產業跑步進入工業化時代
    不僅我國,全球衛星產能都急需儘快提升。為此,OneWeb和SpaceX都建了衛星工廠,用工業化的方式批量生產衛星。我國亦然。在多方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今年我國衛星工業化的步伐明顯加快,各類衛星工廠紛紛落地。
  • 中國首條衛星智能生產線試運行,預計年產240顆遭質疑
    中國媒體近日報導稱,中國首條衛星智能生產線在武漢試運行,可年產240顆衛星。有分析認為,這一數據或許不準確。在1996年臺海危機中,因衛星而受制於人的中國開始將自己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大氣層以外,因而有了現在的北鬥等一系列中國衛星。
  • 國內首個民營衛星工廠開建,年產超100顆百公斤級衛星
    9月1日,民營衛星公司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衛星工廠正式開工建設。這是衛星網際網路被納入國家「新基建」政策後,首個落地建設的重大衛星項目,也是目前國內首個動工建設的民營衛星工廠,屆時可實現年產100顆以上百公斤級衛星的產能。
  • 南通新機場傳來最新消息!或將落戶二甲?
    我們引以為傲的新機場最近傳來新消息或將落戶二甲根據民航機場建設管理規定,立項選址的審批需要三個備選地址,南通新機場以東社、二甲和四甲三個作為一個選擇,目前專家技術論證已基本完成,其中,二甲機場為優先推進,最終以民航局批覆為準。
  • 銀河航天徐鳴:低軌衛星成本降至百萬元 才是商業航天的開始
    銀河航天公司專注衛星網際網路,通俗理解,衛星網際網路是一種新型通信方式,多次發射數百顆乃至上千顆小型衛星,在低軌組成衛星星座,以這些衛星作為「空中基站」, 國際上衛星網際網路正在興起,以SpaceX和OneWeb公司為代表的民間航天公司正以數百甚至上千顆的低成本的通信衛星,實現太空網際網路的星座計劃。但對於一家民營企業,實現該願景需要航天和通信等技術的融合,成本高昂。
  • 剛剛,煒賦&南通新松新智置業底價斬獲南通開發區燙金...
    競得人的股東或控股股東須在南通開發區投資不得低於20億元、建築面積不低於10萬平米的機器人智能製造產業項目,年產8000臺各式機器人。  從開發區,往南可享蘇南、上海的外溢利好;往北可享中創區超級城建IP;往東即是海門、通州交匯之處,享受板塊聯動帶來的利好;往西即是南通主城區,享受醇熟的城市配套;開發區的區位優勢可謂是佔盡天時地利
  • 馬斯克: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最終有望年產100萬輛電動汽車
    近日,據外媒報導稱,馬斯克在2020年的特斯拉股東大會上透露,上海超級工廠最終有望年產100萬輛電動汽車。特斯拉2020年度的股東大會,是在當地時間9月22日,也就是周二舉行的,在股東大會之前,他們舉行了電池日活動。
  • 衛星要批量化生產?這家中關村企業將年產100顆百公斤級衛星
    日前,中關村民營商業航天企業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九天微星」)衛星研發製造基地——智能衛星工廠正式開工。這是衛星網際網路納入國家新基建之後,首個落地建設的重大項目。據悉,衛星工廠計劃於明年年初投產,屆時將形成年產100顆以上百公斤級衛星的產能。
  • 國內首個民營衛星工廠開建
    9月1日,九天微星衛星研發製造基地,智能衛星工廠在唐山開工,預計將於2021年初建成投產,屆時將年產100顆以上50-500公斤級衛星。這是國內首個動工建設的民營衛星工廠。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是中國首批民營衛星公司,項目生產的第一顆整星「唐山一號」預計明年第一季度下線。標誌我國的民營衛星事業取得重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