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給多肉上色有技巧,適當凍一凍,葉片厚實狀態好
對多肉來說,養活容易,難的是上色,如何保證植株的葉片順利染上顏色,變得五彩斑斕,這需要人們掌握一定的養護技巧。隨著經驗的日漸積累,如今人們已然明確知道低溫才是影響多肉上色的一關鍵性因素,且因為多數植株將於秋冬時分迎來一段生長旺季的緣故,懂行的朋友大都選擇冬天作為幫助其上色的重要季節。
然而,多肉本質並不非常抗凍,一旦氣溫低於其所能耐受的下限,植株輕者長勢不佳,重則凍傷凍死,所以冬天冷凍它們的要義是控溫,需得將溫度嚴格控制在既可達成目的又不會對植株構成嚴重迫害的水平。今天小花便以自己的親身經驗,來跟大家聊聊冬天適度冷凍多肉的小竅門。
首先,人們口中所謂的水晶肉其實是指遭受凍害的多肉,有時突如其來的降溫就會導致這一現象,花友們最好上點心,密切關注天氣的變化,防患於未然。根據層級進行劃分的話,凍傷的多肉大致有這樣三大類:輕度、中度以及重度。
前者多對外表現為,葉片部分呈透明狀,由於程度較輕,植株完全可通過補光和保暖於短時間內恢復如常;後者,即重度凍傷,植株從上到下皆變成了透明形態,唯一的挽救辦法是一邊將盆栽搬回溫暖的室內,一邊摘去全部的凍葉,如果一段時間後情況得到緩解。
那麼,它們就還有救治的希望,反之,就會回天乏力。中度凍傷介於輕度和重度之間,需要大家把枝頭已變透明的病葉摘除,接著搬回屋子裡緩苗。
其次,原則上,不管什麼品種的多肉,只要氣溫不低於5℃,植株便還能繼續生長,人們可以此為分水嶺,保證植株在環境內溫度高於5℃的條件下適度挨凍,保險起見,溫度的標準最好提高到10℃,這樣即可滿足大部分多肉的生長習性。
小花認為,低溫處理多肉並不像字面意思那樣簡單,畢竟凍傷不同於其他病害,稍有不慎,就可能以慘澹局面收場。總體而言,於冬天將盆栽搬去室外凍一凍的初衷是為了增加溫差,往往正午時分的陽光最為熾熱,人們可在那時讓植株適度的照曬點陽光,以便光合作用順利進行。
此外,實踐表明,有被稍微凍過的多肉,自身抗性也就是免疫力或多或少會提高一些,更容易抵禦寒風,大概率將成功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