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技術24年後,能複製人類了嗎?

2020-11-08 科技與生活視野

如今是2020年,距離克隆羊多莉的誕生已經過去了24年,但是現在似乎已經好久沒有關於克隆的大新聞發生了。這是因為克隆技術已經陷入了瓶頸,或是走到頭了?還是因為克隆技術早已進入克隆人類的階段,亦或複製人早已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只不過由於項目的敏感性從而不為大眾所知?

實際上,克隆技術一直在發展,而且科學家在這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只不過,克隆技術還遠沒到可以複製人的程度。

從「克隆魚」到「克隆猴

多莉並不是第一隻被克隆出來的動物。第一隻被克隆出來的動物是青蛙,由兩位美國科學家羅伯特·布裡格斯和託馬斯·金於1952年克隆出來。之後到了1963年,中國科學家童第周通過把鯉魚的細胞核置換到鯽魚的卵細胞(卵細胞的細胞核會被提取出來)當中,培養出了世界上第一條克隆魚。

之後到了1996年,多莉誕生了。雖然多莉不是第一隻被克隆出來的動物,但它是第一隻被克隆的哺乳動物。因為人類也是哺乳動物,這在科學史上意義非凡,所以它的名氣也就更大一些。隨後,克隆技術一直在高速地發展,甚至已經開始應用到普通生活當中。例如,在2007年,韓國科學家以加拿大的優秀警犬為模板,克隆出了天生就帶有較為優秀嗅覺的韓國海關緝毒犬。又如在2009年,科學家首次嘗試克隆已經滅絕的庇里牛斯高地山羊,這種山羊於2000年1月滅絕。遺憾的是,庇里牛斯高地山羊的克隆體只存活了7分鐘,隨後死於肺部缺陷。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隻克隆猴「中中」在中國科學院裡誕生了;同年的12月5日,在同樣的地方,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了。中中和華華是首次通過「核轉移」的克隆技術克隆而來的靈長類動物。核轉移的克隆技術也是當初應用於多莉的克隆技術,這種克隆技術可以簡單地分為3步:第一步,將要克隆的物種的卵細胞裡的細胞核提取出來;第二步,把要克隆的動物的體細胞核注入到已經沒有細胞核的卵細胞當中;第三步,把合成的細胞培養到一定程度,形成胚胎之後,再移入雌性動物的子宮當中,此時,整個克隆過程就完成了。

既然屬於靈長類的獼猴(中中和華華屬於獼猴)已經成功被克隆出來了,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同樣屬於靈長類的人類是下一個即將被克隆的物種?

壽命正常與否,全看運氣

然而,人類可沒那麼容易被克隆出來,克隆其實是一項很艱難的科學挑戰。相信我們已經看到過不少成功克隆的新聞,但是科學家們克隆失敗的案例比成功的要多得多。而且,即使克隆成功了,克隆體的壽命一直是一個問題,克隆體經常會出現多病及早夭的情況。

在排除了實驗過程中對細胞造成的損害之後,科學家們起初認為這和DNA上的端粒有關。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DNA重複序列,端粒控制細胞分裂的周期,細胞每進行一次分裂端粒就會減少一點,當端粒用完之後,細胞就會凋亡。

隨著動物年齡的增長,動物細胞的分裂次數越來越多,該細胞內染色體的端粒也會越來越短。科學家們認為端粒的長短在某種程度上也控制著動物的壽命,動物的端粒越短,該動物活在世上的時間也就所剩無幾。科學家們認為,克隆動物的壽命之所以普遍較短,那是因為它們都由短端粒的成年個體的體細胞核分裂而來。

但是,在多莉誕生的7年後,也就是2003年,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克隆出來的動物的細胞端粒會有3種情況:它們端粒的長度跟克隆母體相比,要麼更短、相等,或者是更長,而且這3種情況發生的概率相同。另外,端粒比母體還要長的克隆體的壽命並不比母體更長,其壽命最多只有母體的95%(這些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挑戰了端粒控制壽命的理論)。

綜上所述,這也就是說,按照目前的技術,即使有人冒著天下之大不韙、暗地裡開始複製人類,那麼他成功的概率可謂是極小。即使他成功了,那麼複製人的壽命最高也就只有母體的95%,而且這還得看運氣。

一直以來的倫理問題

有的人或許會想了,為什麼科學家複製人類只能偷偷地來,而不能正大光明地進行實驗?從多莉誕生之日起,關於克隆體的倫理問題也隨之產生了,特別是關於人類克隆體的,因為根據目前所取得的克隆科學成就,我們自己就可以大膽地預測,人類對於自己的克隆成功與否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未來科學家們能成功複製人類,那麼會發生什麼?首先是複製人的身份問題。無論複製人最後能不能算做「人」,都避免不了被去人性化和被物化的風險。如果複製人算作「人」,鑑於複製人跟正常人一樣,需要從嬰兒開始成長,那麼這就給了母體或者其他人操縱複製人的機會,然後一些人會利用複製人行不法之事,接下來再把一切責任推給複製人就好,畢竟如果複製人是「人」,那麼他就得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如果複製人不算做「人」,那麼跟複製人DNA相同的母體又算什麼?另外,複製人算做其他東西的話,那麼複製人可能會被用於栽贓嫁禍,戰爭或者器官移植貨源,等等。一個能跟人那樣思考,並且有著跟母體一樣DNA的東西的「用處」可太多了。

而且,這還會產生「真假美猴王」的問題。如果一對夫婦由於某些原因,在他們自己的孩子剛剛出生、甚至還未出生時,就把孩子給克隆了,那麼將來當母體和克隆體的身份混淆時,母體該怎麼證明自己的身份,其他人該怎麼分辨母體和克隆體?另外,由於母體的「人」的身份只有一個,事情很可能會發展到無法收拾的地步。即使是健康的克隆體都要面臨如此嚴峻的倫理問題,更不用說殘次的克隆體了,而這又引出另一個重要的倫理問題:複製人該由誰來照顧?

動物的克隆實驗表明,克隆動物有較大的概率發生生理上的問題,例如多莉。綿羊的正常壽命為12年左右,而多莉只活了7年,並患上了本該老年綿羊才有的進行性肺炎(不治之症)和關節炎。所以,如果複製人在中年時期、甚至是幼兒時期就患上母體沒有的不治之症,那麼,誰該為他(她)的照顧責任負責?

照目前情況來看,複製人類的弊遠大於利。與其寄望於來自於克隆體的第二次機會,人類倒不如好好珍惜自己如今的身體、社會和自然生活。

相關焦點

  • 克隆技術24年後,能複製人類了嗎?
    如今是2020年,距離克隆羊多莉的誕生已經過去了24年,但是現在似乎已經好久沒有關於克隆的大新聞發生了。這是因為克隆技術已經陷入了瓶頸,或是走到頭了?還是因為克隆技術早已進入複製人類的階段,亦或複製人早已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只不過由於項目的敏感性從而不為大眾所知?實際上,克隆技術一直在發展,而且科學家在這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就。
  • 為何克隆技術不複製人類?24年前這一實驗,讓人類感到恐懼!
    文/貓行圖/網絡為何克隆技術不複製人類?24年前這一實驗,讓人類感到恐懼!如今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是非常快速的,可所謂是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並且對於人類基因的改造上面,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技術了。雖然科學技術給人類生活的改變,帶來的絕對都是有利的,但有一些科技的進步,是讓人類感到恐懼。克隆技術的進步曾經讓很多科學家們都認為,人類的發展和人類未來健康問題可能會得到解決,但也正是因為人類對克隆技術不斷的了解,才讓人類感受到了克隆技術的恐怖性。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克隆技術絕對是可以造福人類的,可是仔細了解就會發現,克隆技術是不敢複製人類的,你們知道是為什麼嗎?
  • 24年前克隆出羊,為啥一直沒克隆出人?當知道克隆羊下場後才明白
    24年前克隆出羊,為啥一直沒克隆出人?當知道克隆羊下場後才明白克隆的意思就是複製,拷貝。而在生物學上,克隆又指通過體細胞進行的無性繁殖。人們通過克隆手段克隆出眾多的動物,而最早的就要說克隆羊多利了。克隆羊多利是1996年誕生的,距今已有24年了,多利的誕生推進了人類科學的進步,然而這24年來,克隆了許多動物,為什麼沒有複製人類呢?這其中絕大多數原因就是遭到絕大多數人的反對。克隆羊多利雖然比較成功,但是其壽命卻非常短暫,1996年誕生2003年就去世了。其實在克隆羊多利誕生之前就有科學家克隆了豹蛙和鯉魚,但是因為當時信息不發到所以不為國際知曉。
  • 24年前就克隆出羊,為啥沒有複製人類?看看克隆羊的下場就知道
    曾經讀過複製人的故事,對這種能夠通過科學技術「複製」人的情節感到十分新奇。克隆是現代科學領域的一種先進技術,曾經在世界範圍內引起廣泛熱議。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去年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在20世紀末出現的一隻克隆羊,帶給人的震撼與它是一樣的。
  • 為何不用克隆技術「複製人類」?得知克隆羊多莉的下場後就懂了
    對於克隆,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大約在二十多年前,這項技術的成果——克隆羊多利的誕生,讓整個科學界以及整個社會都感到非常的震驚和新奇。但是,很多人對於克隆技術,並不能說出具體的流程和概念,那麼克隆技術到底是什麼,它是怎樣克隆的呢?
  • 人類能不能克隆自己?
    1996年7月,小羊「多莉」在英國橫空出世,舉世震驚。說起這隻羊,那還真是非比尋常。她是用一隻羊身上的細胞成功地複製出來的。這種通過體細胞進行無性繁殖,複製出遺傳性狀。完全相同的生命物質或生命體的技術,被人們稱為「克隆」。
  • 克隆技術很發達,為什麼無法克隆頂級科學家?
    目前國際上沒有特別好的方法,只能試一試,也就是說,可能會操作上萬個克隆細胞,最終能成活1、2個。儘管孫強和他的團隊克隆出了靈長類動物,但畢竟不是人類,想要操作人類,可能會遇到新的困難。技術問題畢竟容易解決,但是倫理道德問題卻是一道無解題。
  • 克隆技術很發達,為什麼無法克隆頂級科學家?
    目前國際上沒有特別好的方法,只能試一試,也就是說,可能會操作上萬個克隆細胞,最終能成活1、2個。儘管孫強和他的團隊克隆出了靈長類動物,但畢竟不是人類,想要操作人類,可能會遇到新的困難。技術問題畢竟容易解決,但是倫理道德問題卻是一道無解題。
  • 克隆技術所克隆出來的動物,和原來的是一模一樣的嗎?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出現了克隆技術,說起克隆技術,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克隆羊多莉,不過對於克隆技術大家卻是十分陌生的,一點也不了解。其實簡單點來說克隆技術就是通過生物技術來進行無性生殖,從而製造出與原來的動物完全相同的一個物體。
  • 克隆羊誕生24年了,為何克隆技術沒有新的突破?先看看它的結局吧
    1996年,同樣是鼠年,世界上最著名的動物之一誕生了,它就是綿羊多莉。多莉是人類通過克隆技術創造出來的動物,讓我們認識到了基因工程的強大力量。時至今日,已經整整過去24年了。那麼,綿羊多莉到底給了我們什麼啟示?我們真的了解克隆嗎?
  • 克隆羊24年前就有,為什麼沒複製人?看克隆羊的下場,你就明白了
    克隆羊24年前就有,為什麼沒複製人?看克隆羊的下場,你就明白了 在許多科幻影片中,「克隆」具有很大的話題,如孩子們希望複製人代替自己去上學等,這樣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時人們也恐懼「克隆」,認為複製人最終會取代自己,奪走自己的一切。
  • 複製人真的到來那一天,真的能克隆出自己嗎?
    2019年10月份,李安導演的新作品《雙子殺手》上映,在科幻電影領域已經用了很多年的複製人故事,可能引不起大家的興趣,現在大家對克隆的討論,不再是技術問題,而是涉及到的人倫問題,比如複製人的人權,複製人與本體之間倫理道德等。但是《雙子殺手》中,李安還探討一個問題,為什麼複製人,和以前的自己差異這麼大?難道複製人僅僅是外貌的克隆?
  • 20年前就有克隆技術,為何人類如此反對克隆?看克隆羊的下場
    如今人類的科技發展越發的迅速,現在我們已經掌握了很多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技術,比如現在機器人的出現,他們可以和人類進行交流,並且面部表情也十分的豐富,而在機器人這一方面日本就做的很厲害,幾乎就跟真人一樣。
  • 為何不敢用克隆技術「複製人類」?看看克隆羊多莉的下場就知道了
    對於克隆技術,相信大家都是不陌生的,畢竟這項技術剛推出時可是讓世界輿論為之譁然,是一項讓人難以置信的科學技術。雖然說很多人都聽說過克隆技術,但是絕大部分人對克隆技術都是一知半解的。那麼,什麼是克隆技術呢?
  • 人類克隆出了綿羊,還克隆了猴子,為什麼就不能克隆只恐龍?
    克隆一詞來自於英文單詞clone的音譯,意思是利用生物技術由無性生殖產生與原個體有完全相同基因組之後代的過程,在植物界很普遍,比如扦插與壓條繁殖等都是屬於克隆,但在動物方面的突破還是二十世紀末期,1996年英國農業部支持下的綿羊多莉克隆成功,成為轟動世界的新聞!
  • 克隆技術可以克隆出我們自己嗎?看看克隆羊多利的下場就知道了
    克隆技術可以用於器官移植,科學家對克隆技術用途的設想之一就是希望把人的基因移植到其他動物身上讓其他動物的器官帶有人的基因然後通過這些動物身上培育的帶有人類基因的器官來更換人類身上已壞死的器官以緩解器官移植的器官不足問題來造福人類;也可以通過克隆技術改良物種,給畜牧業帶來好處。又或者讓克隆技術與轉基因技術相結合,可大批量「複製」含有藥物成分的轉基因動物,使克隆技術更好的為人類服務。
  • 複製人與雙胞胎有什麼差別?未來的某天,人類會接受複製人嗎
    在1996年,人類第一次通過克隆技術,成功的讓一隻母綿羊受孕,使其生下了「多莉」,從此克隆羊多莉猶如一個明星,紅遍了整個地球,進入各個國家的教學課本之中。在許多人看來,如果利用克隆技術,克隆出來另外一個自己,當複製人知道真相後,會永遠的生活在本體陰影之下嗎?
  • 複製人:人類與複製人的禁忌在哪?
    由於複製人的科技,完全打破人類道德倫理的禁忌,無性生殖也改變了人類繁衍方式,至今不少國家都有制定禁止複製人的法律規範。單一點道德邊際,是人類在不斷發展基因科學時,無法克服,也必須嚴守的倫理,否則所有人類的行為基準都將面臨改變。不過《複製人》以一個面臨喪親處境的難題做思考,如果你有能力可以讓所愛的人復活,你不會想去做嗎?
  • 24年前就克隆出羊,複製人為何還沒出現?看看克隆羊下場就明白
    雖然筆者只是發揮了想像力,但如果複製人的技術真的被廣泛應用,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說到克隆,"多利"是一個不得不提的名字。多利不是世界上第一個克隆動物,但卻是最著名的克隆動物。克隆技術並不難理解,很多植物先天就會克隆自己,比如把土豆切成塊種在地裡,然後收穫一堆土豆。24年前多莉誕生後,全球掀起了一股"克隆熱"。克隆是一種無性生殖技術,這意味著多莉不是自然交配的產物。
  • 克隆技術誕生了「多莉」,為什麼沒有複製人
    「多莉」,這也算的上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步,一項偉大的發明。在1996年克隆羊「多莉」誕生,20幾年過去了為何卻沒複製人。,很多人都有疑問,竟然羊都能克隆出來了,那麼人類是否能克隆?不能否認克隆技術給人來帶來的利處。克隆技術可解除那些不能成為母親的女性的痛苦。克隆實驗的實施促進了遺傳學的發展,為「製造」能移植於人體的動物器官開闢了前景。克隆技術也可用於檢測胎兒的遺傳缺陷。受精卵克隆用於檢測各種遺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