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人:人類與複製人的禁忌在哪?

2020-12-04 不可再回頭

《複製人》是討論複製人倫理界限的題材電影,雖然帶點科幻,但時間設定不是遙遠的未來,而可能是不遠的未來,或是有可能暗地發生的現在。由於複製人的科技,完全打破人類道德倫理的禁忌,無性生殖也改變了人類繁衍方式,至今不少國家都有制定禁止複製人的法律規範。單一點道德邊際,是人類在不斷發展基因科學時,無法克服,也必須嚴守的倫理,否則所有人類的行為基準都將面臨改變。

不過《複製人》以一個面臨喪親處境的難題做思考,如果你有能力可以讓所愛的人復活,你不會想去做嗎?基努李維飾演劇中的主角科學家威廉佛斯特原本有幸福美滿的家庭,可是一家5口快樂出遊的旅程,卻遇上一場死亡車禍,面對至親離開,僅剩他一人,而他又是具有研發複製人技術的科學家,如果你是他,會怎麼做?

不考慮太多複雜的因素,以人性情感出發,一定會想試,因為期望妻子、三個小孩都能起死回生。於是威廉佛斯特找來他信任的科學家搭檔艾德幫忙,而他們當然是私下違法進行(不過劇中的設定,挑戰的管理者並非政府組織及制度,而是把複製技術及複製人當資產、當商品工具的生技公司)。

《複製人》其實劇情發展的重點,大致擺在主角的親情思考與選擇上,也就是為了親情、為了不讓自己與家人分離,什麼事都願意做的愛家情感使然。當決定開始使用複製技術救回四個家人時,威廉遇到了只有三套培養槽,即只能四選三,有一個家人必須放棄,在親情的掙扎,無奈的選擇下,只好放棄復活小女兒,而後他又面臨意識轉移的技術問題,所幸最後克服,三個家人成功復活,但她們卻隱約有著小女兒的記憶,使得威廉想刪除妻子與兒女,有關與小女兒相處的記憶。

結果妻子發現不對勁,威廉只好告訴她車禍發生的事實,與她們三人都是複製人複製的真相。而同此另一條隱隱進行的故事線,即是威廉任職的生技公司,威廉為了工作研發進度和被檢視部門的成效,將自己在妻子三人複製的成功經驗,編寫自己的意識程式,轉移到實驗的345號機器人中,等於345號機器人是另一個他,根據他的意識,發展出的複製機器人。

《複製人》的前半段,劇情發展還算中規中矩,但後段收尾有些倉促,甚至變化很快,生技公司成了邪惡的組織,威廉的主管瓊斯成了大反派,一路派人追殺他與家人,因為公司要拿回這三個複製成功的複製人,當作商品及資產,而非以「人」來看待。

在最後的結局,更是一個理想性的完美結局,當初實驗的345號機器人,成了解救威廉的關鍵,他也使用這複製技術,販售延長生命的業務,擁有財富的他則與家人在海灘上洋溢著幸福的畫面,更驚奇的是,小女兒復活了,他帶著小女兒和妻子相會。

《複製人》對人類與複製人的問題處理,並沒有太多深入的探討,過往複製人的題材電影不少,《銀翼殺手》算是有深入探討這話題的電影之一。

而《複製人》對於此題材,偏向主觀情感式的選擇思考,也就是人類與複製人,雖有倫理的禁忌,但像主角威廉的處境,即使違背人的倫理道德,他也想去做,因為這是他想救回家人的唯一方法。他無法接受家人離開的事實,就算有萬分之一救回的可能性,他都願意嘗試。

這部電影在國外影評網評價不高,但還不到非常難看的情況,尤其如果知道基努李維坎坷的人生,包括女友車禍離開、妹妹年輕時就罹癌過世,會感覺電影主角的前段遭遇與他真實人生,面對親情離開的打擊有些相近,而心有戚戚焉。基努李維演出《複製人》時,在全家車禍墜崖及對妻子說出死亡真相的兩場戲中,因為有點難調適心情,一度想找替身代演。他說,「生活就是跟家人陪伴,除此之外別無所求」,或許是《複製人》電影結局,為何會呈現這麼完美理想性的原因。

相關焦點

  • 人與複製人
    然而,反對克隆的喧囂聲沒有抵過科學家的執著追求,伴隨著牛、鼠、豬乃至猴這種與人類生物特徵最為相近的靈長類動物陸續被克隆成功,人們已經相信,總有一天,科學家會用人類的一個細胞複製出與提供細胞者一模一樣的人來,複製人已經不是科幻小說裡的夢想,而是呼之欲出的現實。
  • 「複製人」
    這是人類開始按照人的意圖控制生命的開端,這也是克隆技術最終目標的最初體現。蘇格蘭胚胎學家伊恩·威爾姆特和同事用一隻成年母羊乳房內取出的細胞克隆出多利。1997年7月,使用在實驗室內培養產生並植入了一個人類基因的綿羊體細胞,蘇格蘭科學家克隆了綿羊「波莉」。
  • 克隆猴誕生,複製人還會遠嗎?
    既然克隆猴已經出來了,而人類又和猴子的基因相似度很高,那麼是否意味著複製人已經離我們不遠了呢?畢竟現在還有很多不治之症,如果可以複製人,那麼以後當我們得了不治之症時,就可以直接克隆一具身體拿來換了。等到身體衰竭的時候,就再克隆出一具身體,再把思想、記憶放進去,如此循環往復,這樣是不是就變相實現了永生呢?想法很美妙,但真正操作起來卻有很多禁忌。首先自然是倫理問題,人是有家人家庭的,通過這種方式克隆出來的人,雖然和自己不存在倫理衝突,但卻和家人之間也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長此以往下去,親人之間只會越來越淡漠,社會也會亂了套。
  • 克隆猴可以,為什麼複製人不行?
    不過,聯合國早就說了,克隆動物雖然勉勉強強還可以,但複製人絕對行不通!  2005年3月8日,第59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投票表決批准了聯大法律委員會2005年2月通過的《聯合國關於人類克隆宣言》,呼籲成員國禁止一切形式的人類克隆,包括為研究胚胎幹細胞而進行的治療性克隆。
  • 複製人與雙胞胎有什麼差別?未來的某天,人類會接受複製人嗎
    ,所以哪怕這麼多年過去了,複製人卻遲遲沒有進展。複製人的難題對於複製人這個話題,技術不成熟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則是在倫理和道德的層面接受不了。鑑於這樣的想法,目前多國都禁止研究複製人的實驗,以免發生在倫理、道德上的處突。關於這一點,小黑其實有不一樣的看法。克隆技術到底是什麼?克隆技術並不是直接複製一個生物的所有特點和記憶,想要連記憶都複製出來,人類一點皮毛都還沒摸著,克隆體有著自己的思想。
  • 複製人和被複製人會一樣麼?
    複製人和被複製人會一樣麼?這個問題在克隆技術剛剛出現的時候就受到人們的議論,而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思考又是不同的結論。試想一下,假如一個20歲的人,被像多莉羊那樣克隆了一下,那個複製人等長到20歲時,一開始的人,就40歲了。而且他的生長環境,經歷的不同也會導致不同的心理思想。
  • 複製人的優缺點
    為什麼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種族幾乎都反對複製人,原因就是這是另一種生育模式,現在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問題備受關注,就是關注一個情感培育問題,人的成長是在兩性繁殖、雙親撫育的狀態下完成的,幾千年來一直如此,複製人的出現,社會該如何應對,複製人與被複製人的關係到底該是什麼呢?    二是身份和社會權利難以分辨。
  • 複製人是什麼人?
    複製人是什麼人?D.把從自己上皮細胞中提取的完整DNA片段注入敲去DNA的人的卵細胞,然後將合成的細胞植入某個人的子宮。答案:D解釋:從技術上講,複製人的技術同克隆羊的技術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它們所需要的都是一個卵細胞和一個提供克隆對象遺傳信息的自身體細胞。
  • 克隆技術誕生了「多莉」,為什麼沒有複製人
    「多莉」,這也算的上是人類科技的一大進步,一項偉大的發明。在1996年克隆羊「多莉」誕生,20幾年過去了為何卻沒複製人。,很多人都有疑問,竟然羊都能克隆出來了,那麼人類是否能克隆?人老病死,這是誰都無法掙脫的自然規律,即使你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也無法躲過,不過人是感性的動物,誰都不想自己的親人因為年邁而離開自己,所以如果能複製人的話是不是可以避免這些悲歡離合?
  • 克隆猴之後,真會有複製人?
    另外,國際上有多個團隊進行了人類克隆胚胎研究,不過都在發育早期即予以銷毀,而人類的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等輔助繁殖技術已非常成熟,複製人所需的技術儲備沒有問題。張進博士在評價克隆猴成果時也表示,克隆猴的成功證明複製人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但是,克隆效率偏低和克隆胚胎在體內發育異常,是很多人反對複製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 星戰:複製人戰爭之後,複製人軍隊的命運如何?
    複製人戰爭期間,複製人軍隊被部署到整個星系。那麼,在第66號令和銀河共和國衰落之後,他們去了哪裡呢?複製人軍隊首次出現在《星球大戰前傳2:複製人的進攻》中,他們在抑制分裂主義運動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炒了二十多年的複製人,為什麼現在沒消息了?看看克隆羊的下場!
    「克隆」是一個很熟悉的詞語,早在小學課本上就已經接觸到克隆了,當時關於克隆的故事就是從那隻叫做「多莉」的克隆羊開始,克隆羊的成功讓人們對於複製人的出現充滿了期待和一絲恐懼。炒了二十多年的複製人,為什麼現在沒消息了?看看克隆羊的下場就知道了!
  • 複製人不再是幻想?中國科學家如何看待"克隆孩子"
    「我為什麼反對複製人」  翟中和(中科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現階段,複製人是弊多利少。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看,克隆是無性生殖,是一種低級的生殖方式。在人類已經普遍採用有性生殖的方式繁衍後代的現在,再用克隆這種原始的生殖方式進行繁殖,實際上是一種倒退。
  • 《複製人》肉身和意識可以複製,情感卻永無替代品
    科幻片不僅能打開我們的想像力,更是能開發這個世界無窮的可能性,像電子衛星、無人駕駛、新能源開發,已經成為科技的紅利,而有些正在發生的事卻前途未卜,例如人工智慧和克隆技術,一個是給機器賦予智慧,一個是改變人類的血統,都是吉兇難卜的雙刃劍,或者打開文明再度飛躍,或者像《終結者》《黑客帝國
  • 三問中國克隆猴:猴子克隆出來了,接下來要複製人?
    既然猴子克隆出來了,接下來要複製人?成果公布後,人們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是:既然與人類相近的非人靈長類動物獼猴已經克隆出來,是否意味著下一步就可以複製人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說:「這是公眾高度關切的,我可以明確地表示,我們做這項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複製人,而是為提高人類健康、研究腦科學基本問題服務的。」
  • 克隆猴橫空出世,複製人還遠嗎?
    但是,這套克隆方法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身上的實驗屢屢受挫。根據2007年的一份報告,俄勒岡衛生與科學大學的shoukhrat mitalipov曾運用體細胞克隆技術在靈長類動物身上進行了初步的實驗。他和同事從一隻9歲的獼猴身上取下了皮膚細胞,並將它注入到被去除遺傳物質的卵子中,構建出一個早期的克隆胚胎。
  • 組建克隆「夢之隊」要複製人的人是個什麼人?
    安蒂諾裡在研討會上表示,他的300多名因不能產生成熟的精子而無法繁育後代的病人中,有70%的人想請他克隆孩子。他說:「要攻克男性不育症,克隆技術可能是最後一柄利器。我們真的想在複製人領域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據安蒂諾裡介紹,由全世界120個私人診所組成的財團準備出資資助這項工程,他已挑選了幾位克隆科學領域的頂級科學家,組成了「複製人研究夢之隊」。
  • 誰對「複製人」負責
    微生物、植物、動物乃至人類0自身,使人類第一次可以在生命的最本質特徵—遺傳上「隨心所欲」地改造生命。這是科學的進步 但人們也不得不擔心,假如人的克隆、轉基因動植物、異種移植不斷擴張的話,這個世界會發生什麼?生物技術最早是利用微生物研究一些特殊的寧都,如大腸桿菌等。當時科學家最擔心的是,這些微生物或是病毒,由於各種原因逃出實驗室,產生流行性疾病危害人群。
  • 複製人體胚胎細胞引起恐慌 全球反對「複製人」
    這一消息立刻引發軒然大波,全世界範圍內反對複製人的抗議迅速蔓延開來。 據介紹,這第一個克隆的人類胚胎誕生於2001年10月13日。在這次試驗中,科學家們採用了「身體細胞核轉移」技術。科學家們以普通身體細胞為樣本,將它們注入被抽掉了DNA的卵細胞中,通過刺激使新卵細胞分化並形成胚胎,而這個胚胎的幹細胞基因與體細胞提供者的基因完全一樣。
  • 複製人:八個月後誕生?
    為此,前年英國以超過三分之二的多數票通過了允許複製人類早期胚胎的法案;在澳大利亞等國,也逐漸出現了要求放鬆對治療性克隆限制的聲音。在禁止使用體細胞克隆技術克隆出人類早期胚胎(這實際是複製人的早期階段)方面,世界各國的態度並不堅決而徹底。而對治療性克隆的研究,實際上也是一條通向單個完整複製人出現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