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猴橫空出世,複製人還遠嗎?

2021-01-09 新京報外事兒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橫空出世了。

去年11月27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誕生,10天後,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

今天,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細胞》將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線發布該成果。

啥叫體細胞克隆?

簡單來說,就是將體細胞在實驗室中培養後,注入去除遺傳物質的卵子內,構建一個克隆胚胎,人工激活後送入代孕者的肚子裡然後生出來。

1996年,著名的克隆羊多利就是這麼誕生的。

在多利出生後,研究人員改進方法,在其他物種身上進行了克隆實驗。目前,已經有23種哺乳動物被克隆成功,包括牛、貓、鹿、狗、馬、兔、鼠等。

但是,這套克隆方法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身上的實驗屢屢受挫。

根據2007年的一份報告,俄勒岡衛生與科學大學的shoukhrat mitalipov曾運用體細胞克隆技術在靈長類動物身上進行了初步的實驗。

他和同事從一隻9歲的獼猴身上取下了皮膚細胞,並將它注入到被去除遺傳物質的卵子中,構建出一個早期的克隆胚胎。

而此次中科院的研究團隊在前人的基礎上,成功克隆出首例靈長類動物。

實驗成功後立刻引發轟動,海外各大媒體爭相報導,

《大西洋月刊》援引德克薩斯聖安東尼奧分校的生物學家克里斯多福·納瓦拉的表述,稱克隆猴可能對某些疾病的研究非常有用,可以立即在幼猴身上研究兒童疾病。

不過,對老年痴呆症或帕金森病等的研究恐怕還得等上幾十年。中中和華華所屬的獼猴種類通常可以活到25到30歲。

海外網友們也不甘寂寞地紛紛前來圍觀。

哲學問題:如果克隆歐巴馬,克隆體可以去競選美國總統嗎?

準備迎接《猩球崛起》。

誰曾知道從克隆羊到克隆猴要花22年?克隆真的很難。

川普願意捐獻他自己的細胞。

看來,不少人對克隆總統都饒有興趣。或者說,不少人會問:

克隆猴都成功了,複製人還遠嗎?

對此,《紐約時報》給出的回答稱大家杞人憂天了。

《是的,中國克隆了猴子,但這不代表你就是下一個》

首先,克隆靈長類動物是一個效率低下的活兒,成功率並不高。

此次孫強團隊將雌性猴子的胎兒細胞作為體細胞,構建出了109個早期胚胎,其中79個胚胎在實驗室中存活下來,並被轉移到21隻雌性猴子的子宮裡。

其中6隻代孕猴媽媽懷孕,但最後只有兩隻順利出生,技術成功率大約為30%,靈長類的繁殖成功率為5%左右。

其次,成年細胞的克隆並不容易。

科學家曾試圖克隆成年細胞,但是這些嘗試都失敗了。年齡越大的細胞,克隆越困難,並且代孕者出現流產的可能性越大。

如果科學家想要克隆出一隻成年的猴子,那麼這種方法目前恐怕難以成功。

而克隆物種會不會有健康問題也是待解之謎,這讓一些研究人員態度謹慎。巴斯大學的佩裡(Anthony Perry)說:

「在一切都是未知數的情況下,你不會使用這種方法。如果你想建立一個疾病的遺傳模型,你最不想要的就是使用一個你現在不太熟悉的模型。」

此外,老生常談的倫理問題也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高牆。

目前,許多國家都出臺相關法律,禁止複製人類。同時,由於預算的縮減和政策的收緊,對動物的相關研究也日漸衰敗。

美國黑猩猩生物醫學研究有近100年的歷史,而如今,他們的研究時代已經遠去。

2011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柯林斯宣布,國立衛生研究院不會使用黑猩猩進行新的生物醫學研究,他說:

「我們在動物界最親近的親屬值得特別的關注和尊重。」

人類和黑猩猩共享98%的DNA,不少靈長類動物向世界展示了他們超群的智力和豐富的社會生活,由此,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機構一直強調研究的重要性。

而柯林斯博士的決定則反映了科學家對倫理問題的思考。

但實際上,窮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黑猩猩的護理成本很高,一些機構在長期的投入後發現,這並不一定是研究人類疾病的最佳模式。

2015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經過多次討論後決定退還所有的黑猩猩,當時該機構大約擁有220隻黑猩猩。

同年,魚類及野生動植物管理局將所有黑猩猩列為瀕危物種,禁止個人和機構為了生物醫學實驗而圈養黑猩猩。

此後,政府所擁有的黑猩猩們都被陸續送往黑猩猩避難所,在那裡,他們將有豐富的社會生活和廣闊的戶外空間。

因此,想把克隆技術應用到人類身上,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文/方辰

普京零下6度浸冰窟,大選前在忙些啥?

英政府任命首個「孤獨大臣」,你不再是一個人對抗孤獨寂寞冷!

CIA又出事了,它在各國的諜報網怎麼被重創的

賴比瑞亞現總統被開除出黨,因其支持黨外候選人喬治維阿

相關焦點

  • 世界首例克隆猴來啦,高考重點還遠嗎?答主:出題可能性不小
    中國生物學界取得巨大成功,高考必須劃重點啊~高考生物押題來一波吧,克隆猴子為什麼這麼難?這項研究成果意味著什麼?克隆猴來啦,複製人還遠嗎?來企鵝問答共同參與討論吧。企鵝答主冠軍:靈長類動物,跟人類最為接近做克隆猴的目的完全是為了幫助理解人的大腦,治療人的各種疾病,不僅沒有必要進行複製人的研究,而社會的倫理道德也不允許複製人。現在研究人類疾病經常用鼠的模型,但是通過鼠模型篩選出來的藥物,在人體實驗的時候大多沒有效果,或是有副作用,這是因為鼠跟人畢竟相差太遠。
  • 三問中國克隆猴:猴子克隆出來了,接下來要複製人?
    視頻:從「孫大聖拔毫毛」到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來源:中國新聞網中國克隆猴三問今天,世界第一個體細胞克隆猴誕生的成果一經公布即引發強烈關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了相關論文。隨之而來的也有不少疑問,比如「克隆猴都出來了,複製人還遠嗎」「中國這一次為何能領跑全球」。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 克隆猴之後,真會有複製人?
    但是這一技術與體細胞克隆技術有著本質區別,並沒有進行核移植操作。2001年,該課題組還培育出世界上首例轉基因猴。   2002年,俄勒岡靈長類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利用獼猴的體細胞進行核移植試驗,但是沒有獲得成熟的克隆胚胎。2003年,美國匹茲堡大學科學家用700多個獼猴卵細胞進行克隆嘗試,也進行了胚胎移植,不過沒有檢測到妊娠。
  • 中國搞定克隆猴震撼世界!隨時可以複製人
    最近,科技界「大事」不斷,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克隆猴」的出現!複製人會不會隨之而來呢?今天,就帶大家深入了解一下!「體細胞克隆猴」是什麼技術?體細胞克隆,就是一種將體細胞培養後注入去除遺傳物質的卵子,通過人工方式激活後再送入母體發育成個體的過程。細胞核移植技術是克隆動物的一個重要步驟。體細胞克隆猴,就是利用供體猴的體細胞,複製出的遺傳結構與供體猴子相同的個體。
  • 揭秘:克隆猴與普通猴有什麼不一樣?將來是否會複製人?
    原標題:揭秘:克隆猴與普通猴有什麼不一樣?將來是否會複製人?   為什麼要克隆猴?   不過,真正讓全世界頂尖科研團隊緊緊盯住的目標始終只有一個,那就是靈長類動物——猴。那麼克隆領域的金字塔塔尖為什麼偏偏是猴呢?
  • 克隆猴誕生,複製人還會遠嗎?
    既然克隆猴已經出來了,而人類又和猴子的基因相似度很高,那麼是否意味著複製人已經離我們不遠了呢?畢竟現在還有很多不治之症,如果可以複製人,那麼以後當我們得了不治之症時,就可以直接克隆一具身體拿來換了。等到身體衰竭的時候,就再克隆出一具身體,再把思想、記憶放進去,如此循環往復,這樣是不是就變相實現了永生呢?想法很美妙,但真正操作起來卻有很多禁忌。首先自然是倫理問題,人是有家人家庭的,通過這種方式克隆出來的人,雖然和自己不存在倫理衝突,但卻和家人之間也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長此以往下去,親人之間只會越來越淡漠,社會也會亂了套。
  • 體細胞克隆猴為何重要
    這樣的成功,讓中國在非人靈長類動物體細胞克隆上領跑世界。蒲慕明說:「其實科學家們都知道領域內哪些問題是重要問題。今天,中國已經到了從漸進式、增量式的創新到重大突破的階段。我們就是要開創新的科研領域、在原有科研領域獲得裡程碑式的成果。」
  • 克隆猴可以,為什麼複製人不行?
    北京時間1月25日,它們的故事登上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封面,這意味著中國科學家成功突破了現有技術無法克隆靈長類動物的世界難題。  「中中」和「華華」就是沿用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羊多利的技術路線克隆的,即體細胞克隆,而人又是從猴子演化而來,既然可以克隆猴子,複製人的技術大概也八九不離十,所以複製人也離我們不遠了!
  • 克隆猴在中科院誕生,複製人還遠麼?
    ,圖片來源:孫強 這兩隻克隆猴擁有一個意味深長的名字:「中中」和「華華」,象徵著「中華」。克隆技術還是動物學家恢復瀕危物種或已經滅絕物種的利器。事實證明,這種方法有一定的可取性。2013年3月15日,澳洲博物館館長邁克·阿徹(MikeArcher)宣布,成功利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將已滅絕30多年的胃育溪蛙復活。他成功克隆出胃育溪蛙的胚胎,但胚胎在幾天之後死亡。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成功克隆出西班牙已滅絕的山羊,同樣地,該物種也只是短暫存活。
  • 複製人還會遠嗎? 科技工作者:我們有倫理高壓線
    克隆猴都來了,複製人還會遠嗎?科技工作者說——我們也有自己的倫理「高壓線」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研究平臺主任孫強及其團隊先後於2017年11月27日、12月5日培育兩個體細胞克隆猴,分別命名為「中中」和「華華」。
  • 克隆猴成功了,複製人還會遠嗎?
    撇開這項研究的意義不談,克隆猴還是猴,人們並不否認這一點,那麼複製人呢?複製人是否能被看作是真正的人類,能否享有人權?事實上,目前主流的克隆技術靠體細胞核移植策略來實現,克隆後代和正常後代一樣需要發育和出生,克隆後代不具有被克隆個體的思維、記憶、生活經驗等。複製人被複製的只是遺傳特徵,而受後天環境裡諸多因素影響的思維、性格等社會屬性不可能完全一樣。
  • 體細胞克隆猴,了不起
    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左)與「華華」在育嬰箱內。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供圖《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法力無邊,只需要拔毫毛輕輕一吹,就能立刻變出千百個分身。如今,類似的場景也有望在現實中呈現。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孫強團隊24日下午在北京宣布,團隊經過5年的不懈努力,突破了體細胞克隆猴的世界難題,成功培育出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這標誌著中國將率先開啟以獼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時代。該項成果於1月25日以封面文章在線發表在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上。
  • 體細胞克隆猴: 開啟新藥研發「靈長類」時代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科院神經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研究平臺誕生;同年12月5日,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這一成果標誌著中國率先開啟了以體細胞克隆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新時代。
  • 這幾隻克隆猴可不簡單
    在科學家們看來,「中華」兩姐妹的橫空出世,標誌著非人靈長類克隆時代的到來。克隆猴,最大意義在於批量製造基因編輯猴「中中」「華華」的誕生,僅是萬裡長徵走完了第一步。這僅僅是偶然嗎?研究人員又給猴子們做了一個經典的聽覺刺激實驗。在給出的一連串規律的聲音中隨機插入特殊的聲音,記錄猴子聽到聲音時的腦電圖,研究人員發現:敲除猴大腦在識別和反應這些特殊事件的能力上不如正常猴,這與精神分裂患者的情況類似。而相關的實驗數據亦說明了同樣的問題。
  • 綜述:克隆猴在中國誕生 外國專家怎麼看
    新華社華盛頓1月24日電綜述:克隆猴在中國誕生 外國專家怎麼看  新華社記者林小春 周舟  1996年,英國科學家利用體細胞克隆技術,培育出全球第一隻克隆羊「多利」。  (小標題)技術「有所更新」  這項研究使用體細胞克隆技術,即先從一隻猴子身上提取體細胞,取出細胞核,然後植入另一隻猴子「摘除」了細胞核的卵細胞中,再將這樣合成的卵細胞放入第三隻猴子的子宮內,最終發育成克隆猴。
  • 克隆猴,中國成功了!這意味著什麼?
    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於2017年11月27日在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平臺誕生。一周後的12月5日,第二個體細胞克隆猴「華華」誕生。同時,用作受體的卵母細胞數量有限,且非人靈長類動物胚胎操作技術尚不完善,也是影響實現非人靈長類動物體細胞克隆的重要因素。
  • 複製人還會遠嗎?中國有自己的科研倫理規範
    2018年1月20日,上海,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和它的妹妹「華華」。視覺中國 圖陸成寬近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誕生,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在人們歡慶科技進步的同時,也有人表達了對該技術的倫理關切:克隆猴都來了,複製人還會遠嗎?事實上,自綿羊「多莉」誕生之日起,圍繞克隆技術的倫理爭論就從未停止過。科學研究鼓勵自由探索,但卻不能沒有科研倫理的規範。
  • 動物克隆莊園:從多莉羊到克隆猴
    ► 中科院神經所率先克隆出兩隻猴:「中中」(左)和「華華」(右
  • 人類克隆出了綿羊,還克隆了猴子,為什麼就不能克隆只恐龍?
    很多朋友認為克隆羊成功了,克隆其它動物應該照葫蘆畫瓢,但顯然是想錯了,在靈長類動物的克隆上困難重重,此前在中國克隆猴成功之前,最接近的是2010年,美國俄勒岡靈長類研究中心的著名科學家米塔利波夫率領團隊成功移植了克隆猴胚胎,但胚胎發育到81天流產!此後進展一直比較低迷!
  • 中國科學家重要突破:克隆猴「中中」「華華」來了!
    目前,兩隻克隆猴出生時間分別為8周和6周,同普通的猴子一樣,能正常地生長。「中中」和「華華」是如何誕生的?  在成功克隆猴之前,研究人員嘗試了不同的方法,均告失敗。「但只有一種方法最終奏效」,孫強表示。同時他也指出,在克隆猴子的過程中,有四個關鍵性的節點:胚胎構建、卵細胞激活、核基因啟動、著床後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