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猴,中國成功了!這意味著什麼?

2021-01-09 南方周末

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左)和它的妹妹「華華」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孫強研究員率領以博士後劉真為主的團隊,經過五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在克隆技術方面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今天凌晨,國際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Cell)以封面文章在線發表了此項成果。

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於2017年11月27日在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平臺誕生。一周後的12月5日,第二個體細胞克隆猴「華華」誕生。

突破克隆猴世界性難題

自從1997年「多莉羊」體細胞克隆成功後,體細胞克隆技術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先後誕生出包括馬、牛、羊、豬和駱駝等在內的大型家畜,以及包括小鼠、大鼠、兔、貓和狗在內的多種實驗動物,但與人類最為相近的非人靈長類動物體細胞克隆的難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成為世界性難題。20年來,美國、中國、德國、日本、新加坡和韓國等多家科研機構在此方面進行不斷探索和嘗試,但始終未能成功。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腦智卓越中心主任蒲慕明院士告訴記者,克隆猴成為世界性難題的一個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供體細胞核在受體卵母細胞中的不完全重編程導致胚胎發育率低。同時,用作受體的卵母細胞數量有限,且非人靈長類動物胚胎操作技術尚不完善,也是影響實現非人靈長類動物體細胞克隆的重要因素。

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左)和它的妹妹「華華」

克隆猴的誕生意味著什麼?開啟以獼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時代

談到這項成果的意義,蒲慕明告訴記者,「體細胞克隆猴構建成功,不僅在科學上證實了獼猴可以用體細胞來克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獼猴成為真正有用的動物模型。」

據了解,目前,人類在醫學研究中使用的動物模型主要是小鼠。因為猴子的繁殖周期和基因差異遠大於小鼠,因此沒有克隆猴,就很難建立模擬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

蒲慕明表示,「體細胞克隆猴的成功,預示著我國可以建成以非人靈長類為模型的『Jackson Lab』,成為世界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的主要研發基地和產業鏈。」他提到的美國Jackson Lab,是世界上最大的模式動物研發基地和銷售公司,為國際生物醫學界培養並出售七千多種基因編輯小鼠品系。

「此外,基因編輯的克隆猴模型將為腦疾病、免疫缺陷、腫瘤和代謝紊亂等疾病研究和藥物、生理、物理治療新手段研發提供有效工具。基因型一致的克隆猴還能夠大力推進腦科學前沿基礎研究。」蒲慕明說。

「體細胞克隆猴的重要性在於能在較短時間內(一年)產生大批遺傳背景相同的模型猴。」文章通訊作者孫強,是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研究平臺主任。他介紹,使用體細胞在體外有效地做基因編輯,準確地篩選基因型相同的體細胞,然後用核移植方法產生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大批胚胎,用母猴載體懷孕出生一批基因編輯和遺傳背景相同的猴群。

「這是製作腦科學研究和人類疾病動物模型的關鍵技術。」孫強說。

克隆猴「中中」和「華華」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平臺育嬰室的恆溫箱裡向外張望(1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克隆猴有啥價值?中國在動物克隆領域實現領跑

「此項成果必將極大促進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和轉化醫學發展研究。」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除了在基礎研究上有重大意義外,此項成果也必將為解決我國人口健康領域的重大挑戰做出貢獻。

「當前很多神經精神疾病不能得到有效治療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藥物研發通常使用的小鼠模型和人類相差甚遠,在小鼠模型上花費巨大資源篩選到的候選藥物用在病人身上大都無效或有不可接受的副作用。」白春禮告訴記者,利用體細胞克隆技術製作腦疾病模型猴,為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腦疾病的機理研究、幹預、診治帶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白春禮表示,體細胞克隆猴的成功,以及未來基於體細胞克隆猴的疾病模型的創建,將有效縮短藥物研發周期,提高藥物研發成功率,使我國率先發展出基於非人靈長類疾病動物模型的全新醫藥研發產業鏈,有力推動我國新藥創製與研發,助力「健康中國2030」目標實現。

延伸閱讀

克隆猴之後做什麼?不考慮對人類進行相關研究

「克隆非人靈長類動物的唯一目的是服務人類健康,但科研人員不考慮對人類進行相關研究。」蒲慕明說。

科學家認為,由於猴子與人在基因方面非常相近,克隆猴研究對於開發治療人類疾病的新療法等將會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這也是『全腦介觀神經聯接圖譜』國際大科學計劃的關鍵技術。」蒲慕明說,我國目前在該領域處於國際領跑地位,將進一步使我國成為世界腦科學人才的匯聚高地。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表示,除了在基礎研究上有重大意義外,此項成果也將推動我國率先發展出基於非人靈長類疾病動物模型的全新醫藥研發產業鏈,為應對我國人口健康領域的重大挑戰做出貢獻。

(來源:人民網 綜合新華社)

相關焦點

  • 揭秘:克隆猴與普通猴有什麼不一樣?將來是否會複製人?
    原標題:揭秘:克隆猴與普通猴有什麼不一樣?將來是否會複製人?   為什麼要克隆猴?   不過,真正讓全世界頂尖科研團隊緊緊盯住的目標始終只有一個,那就是靈長類動物——猴。那麼克隆領域的金字塔塔尖為什麼偏偏是猴呢?
  • 揭秘克隆猴:從「多利」羊到「中中」猴,這一步為何跨越21年?
    vid=484178  新華社北京1月25日電 題:揭秘克隆猴:從「多利」羊到「中中」猴,這一步為何跨越21年?  新華社記者陳芳、董瑞豐  克隆猴在中國成功了。  中國科學院公布,世界上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於2017年11月27日誕生,10天后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
  • 三問中國克隆猴:猴子克隆出來了,接下來要複製人?
    視頻:從「孫大聖拔毫毛」到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來源:中國新聞網中國克隆猴三問今天,世界第一個體細胞克隆猴誕生的成果一經公布即引發強烈關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了相關論文。隨之而來的也有不少疑問,比如「克隆猴都出來了,複製人還遠嗎」「中國這一次為何能領跑全球」。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 兩隻克隆猴誕生 中國利用克隆羊多利技術成功克隆獼猴
    兩隻克隆猴誕生!邂逅中中和華華,這是世界上第一批利用克隆羊多利技術成功克隆的猴子。這也是世界生命科學的重大突破。它們的「故事」登上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封面,這意味著中國科學家成功突破了現有技術無法克隆靈長類動物的世界難題。雌性長尾獼猴代表著一個技術上的裡程碑。它代表著能夠創造出可定製和基因一致的猴子種群,從而加速治療帕金森、阿爾茨海默病和癌症等疾病。但這一突破將不可避免地引發人們的擔憂:複製人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
  • 綜述:克隆猴在中國誕生 外國專家怎麼看
    新華社華盛頓1月24日電綜述:克隆猴在中國誕生 外國專家怎麼看  新華社記者林小春 周舟  1996年,英國科學家利用體細胞克隆技術,培育出全球第一隻克隆羊「多利」。20多年後,中國科學家藉助同樣技術成功克隆出兩隻猴子「中中」和「華華」,論文24日在線發表在美國《細胞》雜誌上。  這項研究技術上有多難?意義有多重大?是否意味著距離複製人更近一步?歐美專家紛紛發表看法。
  • 這幾隻克隆猴可不簡單
    他們給猴子們佩戴了「小米手環」,以便隨時監測到它們的晝夜活動情況,發現敲除猴不再按照24小時的周期活動,在夜間活動明顯增多。這意味著什麼?敲除猴出現了失眠的問題。成功克隆基因敲除猴敲除猴的異常表現,讓張洪鈞等人興奮不已。如果克隆基因敲除猴,由此誕生的克隆猴,其表現是否一如既往?
  • 中國造!克隆兩隻猴 世界生命科學重大突破!
    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電 用一把毫毛,變出千百個一模一樣的猴子——《西遊記》裡的神話正在成為現實。
  • 中國搞定克隆猴震撼世界!隨時可以複製人
    最近,科技界「大事」不斷,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克隆猴」的出現!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左)和它的妹妹「華華」據1月25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Cell)雜誌報導,兩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和「華華」在中國誕生。
  • 體細胞克隆猴為何重要
    他笑著說:「吳承恩真偉大,這麼早就預言到體細胞克隆猴終將成功。」  拔根毫毛、化身千萬——今天,中國科學家讓神話變成了現實。這樣的成功,讓中國在非人靈長類動物體細胞克隆上領跑世界。蒲慕明說:「其實科學家們都知道領域內哪些問題是重要問題。今天,中國已經到了從漸進式、增量式的創新到重大突破的階段。我們就是要開創新的科研領域、在原有科研領域獲得裡程碑式的成果。」
  • 克隆猴之後,真會有複製人?
    有專家評論說,這一成果是「世界級重大突破」。   克隆猴為什麼這麼重要,這麼難?更有人擔心,同為靈長類的猴子克隆出來了,之後會不會真的有複製人出現?   克隆猴此前多次嘗試均告失敗   體細胞克隆猴的誕生之所以得到科學家、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首先因為這件事真的不容易。
  • 體細胞克隆猴,了不起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孫強團隊24日下午在北京宣布,團隊經過5年的不懈努力,突破了體細胞克隆猴的世界難題,成功培育出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這標誌著中國將率先開啟以獼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時代。該項成果於1月25日以封面文章在線發表在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上。
  • 領航新徵程|中國克隆猴領先全球背後:美國已偃旗息鼓
    這隻實際上出生於1996年5月的首例體細胞克隆哺乳動物自此成為動物界的「明星」,也徹底顛覆了人類對生殖發育經典理論的認識。「多莉」誕生22年之後,和人類最為接近的靈長類動物食蟹猴的克隆體誕生。這一次,突破性成果發生地是中國。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孫強、蒲慕明領導的研究團隊為最先誕生的這兩隻克隆猴取名為「中中」和「華華」。
  • 克隆猴橫空出世,複製人還遠嗎?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橫空出世了。去年11月27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誕生,10天後,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今天,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細胞》將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線發布該成果。啥叫體細胞克隆?
  • 世界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上海誕生,《細胞》發表成果
    上海發布 圖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國上海誕生自從1997年「多莉羊」體細胞克隆成功後,許多哺乳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也相繼成功,但與人類相近的靈長類動物(獼猴)的體細胞克隆一直是沒有解決的難題。沒有克隆猴,就很難建立模擬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
  • 世界首個克隆猴在位於上海的這個研究所誕生!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上海)、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平臺誕生;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Cell)以封面文章今天(1月25日)在線發表此項成果。
  • 失眠克隆猴:中國是唯一掌握該技術的國家,加碼攻克腦疾病
    「中中」和「華華」讓中國體細胞克隆技術首次領跑世界。一年之後,中國的研究團隊不僅依然保持著該技術的領先,還將優勢進一步擴大。中國仍是目前唯一擁有克隆猴技術的國家克隆猴所用的技術,為體細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簡稱「SCNT」)。
  • 體細胞克隆猴: 開啟新藥研發「靈長類」時代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科院神經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研究平臺誕生;同年12月5日,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這一成果標誌著中國率先開啟了以體細胞克隆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新時代。
  • 中國科學家重要突破:克隆猴「中中」「華華」來了!
    事實上,這期間也有很多學者曾嘗試克隆與人類更加接近的非人靈長類動物。1999年,俄勒岡國立靈長類研究中心Gerald Schatten教授成功地用胚胎分裂的方式克隆出一隻恆河猴,但由於並未運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所以並未引起廣泛關注。
  • 兩隻克隆猴誕生 為人類醫學帶來光明前景
    經過五年研究攻關,我國科學家成功培育出兩隻克隆猴,1月25日,克隆猴「中中」和她的妹妹「華華」的故事登上了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這意味著中國科學家們成功突破了現有技術無法克隆靈長類動物的世界難題。
  • 中華克隆猴「中中」和「華華」「萌翻」世界—新聞—科學網
    ①體細胞克隆靈長類面臨巨大障礙   早在20多年前,克隆羊就已誕生。之後數年內,小鼠、豬、牛、馬、狗、貓等動物被成功克隆了出來,但是,以體細胞克隆猴一直沒有成功。   體細胞克隆就是將體細胞的細胞核取出,替換掉卵細胞的細胞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