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克隆猴誕生 為人類醫學帶來光明前景

2021-01-18 IT168

  經過五年研究攻關,我國科學家成功培育出兩隻克隆猴,1月25日,克隆猴「中中」和她的妹妹「華華」的故事登上了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這意味著中國科學家們成功突破了現有技術無法克隆靈長類動物的世界難題。

  姐妹倆的基因來自同一個流產的雌性獼猴胎兒,科研人員提取了這個獼猴胎兒的部分體細胞,將其細胞核「植入」若干個「摘除」了細胞核的卵細胞,結果產生了基因完全相同的後代,這個過程也就是克隆。鏡頭下的「中中」和「華華」簡直一摸一樣。

  自1996年第一隻克隆羊「多利」誕生以來,許多哺乳動物的體細胞克隆也相繼成功,但與人類相近的靈長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是一直沒有解決的難題。科學家曾普遍認為現有技術無法克隆靈長類動物。

  「這是世界生命科學領域近年來的重大突破。」中科院神經所所長蒲慕明院士說,克隆猴的成功,將為阿爾茨海默症、自閉症等腦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腫瘤、代謝性疾病的機理研究、幹預、診治帶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相關焦點

  • 兩隻克隆猴誕生 中國利用克隆羊多利技術成功克隆獼猴
    兩隻克隆猴誕生!邂逅中中和華華,這是世界上第一批利用克隆羊多利技術成功克隆的猴子。2014年,麻薩諸塞州安斯泰來再生醫學研究所的首席科學家羅伯特·蘭扎(Robert Lanza)說:「對於許多細胞類型,重編程對於成體細胞來說比對胎兒細胞更困難。」該研究小組首次克隆了人類成人皮膚細胞。這出現了這種情況。這一技術障礙可能會平息人們在克隆成功後經常表達的恐懼:它可能會讓人設想電影《逃出克隆島》的情節——科幻小說裡的複製人是為了多餘器官而創造的。
  • 體細胞克隆猴,了不起
    靈長類動物(獼猴)的體細胞克隆,一直是世界難題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平臺誕生;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兩隻克隆猴均為雌性。截至目前,兩隻小猴子的各項身體指標均很正常,發育狀態良好。
  • 世界生命科學重大突破 兩隻克隆猴在中國誕生
    中科院神經所所長蒲慕明院士說,克隆猴的成功,將為阿爾茨海默症、自閉症等腦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腫瘤、代謝性疾病的機理研究、幹預、診治帶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孫強說,這意味著中國將率先建立起可有效模擬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既能滿足腦疾病和腦高級認知功能研究的迫切需要,又可廣泛應用於新藥測試。
  • 世界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上海誕生,《細胞》發表成果
    世界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上海誕生,《細胞》發表成果 微信公眾號「上海發布」 2018-01-25 06:12
  • 世界首個克隆猴在位於上海的這個研究所誕生!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上海)、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平臺誕生;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生物學頂尖學術期刊「細胞」(Cell)以封面文章今天(1月25日)在線發表此項成果。
  • 克隆猴,中國成功了!這意味著什麼?
    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於2017年11月27日在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平臺誕生。一周後的12月5日,第二個體細胞克隆猴「華華」誕生。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左)和它的妹妹「華華」克隆猴的誕生意味著什麼?
  • 綜述:克隆猴在中國誕生 外國專家怎麼看
    新華社華盛頓1月24日電綜述:克隆猴在中國誕生 外國專家怎麼看  新華社記者林小春 周舟  1996年,英國科學家利用體細胞克隆技術,培育出全球第一隻克隆羊「多利」。20多年後,中國科學家藉助同樣技術成功克隆出兩隻猴子「中中」和「華華」,論文24日在線發表在美國《細胞》雜誌上。  這項研究技術上有多難?意義有多重大?是否意味著距離複製人更近一步?歐美專家紛紛發表看法。
  • 揭秘克隆猴:從「多利」羊到「中中」猴,這一步為何跨越21年?
    vid=484178  新華社北京1月25日電 題:揭秘克隆猴:從「多利」羊到「中中」猴,這一步為何跨越21年?  新華社記者陳芳、董瑞豐  克隆猴在中國成功了。  中國科學院公布,世界上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於2017年11月27日誕生,10天后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
  • 外媒:中國成功克隆猴子轟動世界 但無意「複製人」
    參考消息網1月26日報導 外媒稱,在克隆羊「多莉」出生20多年後,中國科學家首次克隆了猴子。他們24日宣布,被命名為「中中」和「華華」的兩隻長尾獼猴在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誕生。這兩隻獼猴出生數周時間,24日首次介紹給世界,但它們已經為科研的未來作出了比許多人一生都還要多的貢獻。研究人員表示,這兩隻克隆獼猴預示著在不太遙遠的未來,實驗室將可以創造並研究大批遺傳背景相同的模型猴。在遺傳背景相同的動物身上,科學家可進行更準確的研究,可分離並修改一些動物身上的某些基因,然後將結果與此前確定相同的基因版本進行比較。
  • 克隆猴橫空出世,複製人還遠嗎?
    去年11月27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誕生,10天後,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今天,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細胞》將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線發布該成果。啥叫體細胞克隆?而此次中科院的研究團隊在前人的基礎上,成功克隆出首例靈長類動物。實驗成功後立刻引發轟動,海外各大媒體爭相報導,《大西洋月刊》援引德克薩斯聖安東尼奧分校的生物學家克里斯多福·納瓦拉的表述,稱克隆猴可能對某些疾病的研究非常有用,可以立即在幼猴身上研究兒童疾病。
  • 克隆兩隻猴 世界生命科學重大突破!
    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電 用一把毫毛,變出千百個一模一樣的猴子——《西遊記》裡的神話正在成為現實。
  • 天津將建克隆工廠 克隆器官可以在醫學上給人類帶來希望
    天津將建克隆工廠 克隆器官可以在醫學上給人類帶來希望時間:2015-11-23 20:19   來源:光明網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津將建克隆工廠 克隆寵物犬各類動物加速克隆技術發展----來源:光明網 克隆技術在短期內會造福人類,但是終將給人類帶來災難。
  • 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誕生刷屏 這些體細胞克隆技術知識你該知道
    什麼是體細胞克隆?體細胞克隆猴與胚胎細胞克隆猴有何區別?2000年,美國就誕生了胚胎細胞克隆猴,體細胞克隆猴與胚胎細胞克隆猴有什麼不同?體細胞克隆與胚胎克隆相比的優勢在哪裡呢?簡單地說,胚胎細胞克隆就像是同卵雙胞胎,理論上說,它不能無限分裂,也就是說不能夠製造足夠多具有相同遺傳背景的動物。
  •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誕生:盤點那些克隆動物
    中國科學院公布,世界上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於2017年11月27日誕生,10天後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北京時間1月25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線發布該成果。
  • 中國搞定克隆猴震撼世界!隨時可以複製人
    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左)和它的妹妹「華華」據1月25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細胞》(Cell)雜誌報導,兩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和「華華」在中國誕生。這是自1996年第一隻體細胞克隆綿羊「多莉」誕生以來,首例通過體細胞克隆技術誕生的靈長類動物。這項由中國科學家獨立完成的科研成果,被譽為「世界生命科學領域裡程碑式突破」,也被國內外主要媒體爭相報導。
  • 中國科學家重要突破:克隆猴「中中」「華華」來了!
    事實上,這期間也有很多學者曾嘗試克隆與人類更加接近的非人靈長類動物。1999年,俄勒岡國立靈長類研究中心Gerald Schatten教授成功地用胚胎分裂的方式克隆出一隻恆河猴,但由於並未運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所以並未引起廣泛關注。
  • 三問中國克隆猴:猴子克隆出來了,接下來要複製人?
    視頻:從「孫大聖拔毫毛」到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來源:中國新聞網中國克隆猴三問今天,世界第一個體細胞克隆猴誕生的成果一經公布即引發強烈關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細胞》在線發表了相關論文。隨之而來的也有不少疑問,比如「克隆猴都出來了,複製人還遠嗎」「中國這一次為何能領跑全球」。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 揭秘克隆猴誕生:靈長類動物的克隆難度為何這麼大
    事實上,這期間也有很多學者曾嘗試克隆與人類更加接近的非人靈長類動物。1999年,俄勒岡國立靈長類研究中心Gerald Schatten教授成功地用胚胎分裂的方式克隆出一隻恆河猴,但由於並未運用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所以並未引起廣泛關注。
  • 體細胞克隆猴誕生:以後會有複製人麼?你怎麼看
    經過五年的研究,我國科學家成功克隆了兩隻食蟹猴,它們是世界上第一個通過體細胞克隆靈長類動物而誕生的食蟹猴,用於建設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對人類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這個世界級的成就發表在一篇關於世界權威學術期刊Cell的封面文章上。
  • 第一隻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誕生! 將促進疑難病症新藥開發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平臺誕生;12月5日第二個克隆猴「華華」誕生。兩隻克隆猴均為雌性。在科研人員精心呵護下,截至目前,兩隻小猴子的各項身體指標均很正常,發育狀態良好。與人類相近的靈長類動物(獼猴)的體細胞克隆一直是沒有解決的難題體細胞是一個相對於生殖細胞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