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克隆猴與普通猴有什麼不一樣?將來是否會複製人?

2020-11-27 人民網

原標題:揭秘:克隆猴與普通猴有什麼不一樣?將來是否會複製人?

  為什麼要克隆猴?

  不過,真正讓全世界頂尖科研團隊緊緊盯住的目標始終只有一個,那就是靈長類動物——猴。那麼克隆領域的金字塔塔尖為什麼偏偏是猴呢?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研究平臺主任孫強說,因為靈長類的進化跟人類非常接近,所以對認識人類的大腦,腦認知功能和腦疾病有非常大的潛在應用價值。比如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疾病等這些都沒有很好的動物模型,大家認為非人類靈長類可能是解決問題的一個關鍵。

  克隆猴的難點在於哪兒?

  中中和華華的克隆成功讓全球生物、醫學界為之一振,但既然20年間已經有近20種克隆動物誕生,為什麼作為靈長類動物的猴卻直到今天才克隆成功呢?

  其實,僅從原理上來說,中中和華華的克隆並不複雜。猴子的繁衍本是精子、卵子結合,母親的遺傳物質在卵細胞細胞核裡,與父親精子結合產生受精卵,因此,生出的小猴基因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從操作角度講,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抽取卵細胞的細胞核並注入被克隆猴子的細胞核。

  與其它哺乳動物不同的是,靈長類猴子的卵細胞在替換了細胞核後,本應繼續發育的胚胎卻停止了生長,路走不下去了。

  除了胚胎難以發育,猴子的克隆如此艱難,另一個原因就是靈長類動物的卵和細胞核都特別脆弱,輕微的擠壓都會導致分裂失敗,而且替換細胞核的過程要求苛刻,要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

  在歷經了近5年理論和技術的摸索後,2017年11月27號,第一隻克隆猴中中誕生。

  將來會複製人嗎?

  作為全世界靈長類動物克隆最成功的團隊,是否會在將來複製人呢?對此,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研究平臺主任孫強表示,沒有任何這樣的想法,「我覺得目前沒必要去考慮複製人的事情。」

  孫強指出,他們研究所在制度上,是不準許複製人的,不要說複製人,就連涉及到人類組織的克隆審查都非常嚴格。

  」我們不贊成對複製人的嘗試有倫理上的考慮,並會就此發聲。「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表示,「中國科學家目前在前沿領域有了貢獻,必須在前沿領域的倫理上有其聲音,我們的聲音反映了我們社會對這個的看法。」

  1997年克隆羊多利的首次亮相讓世界驚嘆不已,而如今,中國科學家對猴這種靈長類動物克隆的成功意味著克隆技術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也意味著中國在這一前沿領域的研究站到了世界前列。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

相關焦點

  • 克隆猴之後,真會有複製人?
    有專家評論說,這一成果是「世界級重大突破」。   克隆猴為什麼這麼重要,這麼難?更有人擔心,同為靈長類的猴子克隆出來了,之後會不會真的有複製人出現?   克隆猴此前多次嘗試均告失敗   體細胞克隆猴的誕生之所以得到科學家、媒體和公眾的廣泛關注,首先因為這件事真的不容易。
  • 中國搞定克隆猴震撼世界!隨時可以複製人
    最近,科技界「大事」不斷,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克隆猴」的出現!複製人會不會隨之而來呢?今天,就帶大家深入了解一下!「體細胞克隆猴」是什麼技術?體細胞克隆,就是一種將體細胞培養後注入去除遺傳物質的卵子,通過人工方式激活後再送入母體發育成個體的過程。細胞核移植技術是克隆動物的一個重要步驟。體細胞克隆猴,就是利用供體猴的體細胞,複製出的遺傳結構與供體猴子相同的個體。
  • 揭秘克隆猴:從「多利」羊到「中中」猴,這一步為何跨越21年?
    vid=484178  新華社北京1月25日電 題:揭秘克隆猴:從「多利」羊到「中中」猴,這一步為何跨越21年?  新華社記者陳芳、董瑞豐  克隆猴在中國成功了。  中國科學院公布,世界上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於2017年11月27日誕生,10天后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
  • 體細胞克隆猴,了不起
    「體細胞是執行特殊功能的,比如紅細胞是執行運養功能的,免疫細胞是執行免疫防禦功能的,它們不具有發育的特性。但有部分體細胞可以在體外進行培養實現無限增殖,可以拿到無數的體細胞。」孫強說。利用這個特點,體細胞克隆技術應運而生。體細胞克隆技術又可稱體細胞核移植技術。
  • 克隆猴橫空出世,複製人還遠嗎?
    去年11月27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誕生,10天後,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今天,國際權威學術雜誌《細胞》將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線發布該成果。啥叫體細胞克隆?而此次中科院的研究團隊在前人的基礎上,成功克隆出首例靈長類動物。實驗成功後立刻引發轟動,海外各大媒體爭相報導,《大西洋月刊》援引德克薩斯聖安東尼奧分校的生物學家克里斯多福·納瓦拉的表述,稱克隆猴可能對某些疾病的研究非常有用,可以立即在幼猴身上研究兒童疾病。
  • 三問中國克隆猴:猴子克隆出來了,接下來要複製人?
    既然猴子克隆出來了,接下來要複製人?成果公布後,人們最為關心的一個問題是:既然與人類相近的非人靈長類動物獼猴已經克隆出來,是否意味著下一步就可以複製人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說:「這是公眾高度關切的,我可以明確地表示,我們做這項工作的目的,不是為了複製人,而是為提高人類健康、研究腦科學基本問題服務的。」
  • 體細胞克隆猴為何重要
    體細胞克隆猴有何優勢  論文的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非人靈長類研究平臺主任孫強在致謝時忍不住哭了:「感謝我的團隊、感謝支持我們的獸醫、更感謝我的家人。一年365天我只能在家待60多天。」沒有節假日、沒有白天黑夜的研究,讓中國在非人靈長類體細胞克隆上領跑世界。
  • 克隆猴,中國成功了!這意味著什麼?
    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於2017年11月27日在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平臺誕生。一周後的12月5日,第二個體細胞克隆猴「華華」誕生。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腦智卓越中心主任蒲慕明院士告訴記者,克隆猴成為世界性難題的一個主要限制性因素是供體細胞核在受體卵母細胞中的不完全重編程導致胚胎發育率低。同時,用作受體的卵母細胞數量有限,且非人靈長類動物胚胎操作技術尚不完善,也是影響實現非人靈長類動物體細胞克隆的重要因素。
  • 中國科學家重要突破:克隆猴「中中」「華華」來了!
    目前,兩隻克隆猴出生時間分別為8周和6周,同普通的猴子一樣,能正常地生長。「中中」和「華華」是如何誕生的?  在成功克隆猴之前,研究人員嘗試了不同的方法,均告失敗。「但只有一種方法最終奏效」,孫強表示。同時他也指出,在克隆猴子的過程中,有四個關鍵性的節點:胚胎構建、卵細胞激活、核基因啟動、著床後發育。
  • 體細胞克隆猴有啥用?告訴你普通人能看懂的道理
    沒想到,中國人用體細胞克隆猴還真就成功了,真讓人感嘆,原來吳承恩早就預言下了。這兩天,媒體鋪天蓋地報導中國科學家克隆出首隻體細胞克隆猴,說這是科研領域裡程碑式的成果,中國在非人靈長類動物體細胞克隆上領跑世界。很多人不明白,體細胞克隆猴為什麼這樣重要?2000年,美國就誕生了胚胎細胞克隆猴,兩者有什麼不同?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 這幾隻克隆猴可不簡單
    如果將敲除猴放入一個新環境中,它也不能很快地適應,不敢像正常猴那樣在環境中自由探索。但是,很難認定一隻小鼠有抑鬱或是雙向情感障礙之類的問題。「從本次的研究可以看到,猴子表現出怕人,避免與人對視等症狀,是以前在小鼠身上很難觀察到的。」張洪鈞說。成功克隆基因敲除猴敲除猴的異常表現,讓張洪鈞等人興奮不已。
  • 動物克隆莊園:從多莉羊到克隆猴
    即便在生物學內也不盡相同,克隆在分子生物學上主要是指DNA的複製,在細胞學上指培養一群同基因組的細胞,在動物學上指獲得同基因組的生物個體。本文主要討論動物的克隆。雖然高等動物普遍採用有性生殖,但克隆是否在高等生物中自然存在呢?
  • 中國腦計劃領軍人物蒲慕明:克隆猴很快樂,年底前有重大成果
    最了解它們的科學家中科院院士、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在日前召開的2018年騰訊WE大會上透露,「中中」、「華華」目前跟野生猴在一起生活,「實際上普通人分不清哪只是普通猴,哪只是克隆猴。」他透露,今年年底前還將有相關重要成果發布。作為「中國腦計劃」的領軍人物,蒲慕明還介紹了該計劃的籌備情況,並對我國科研界「暗箱操作」發表了看法。
  • 中國克隆猴領先全球背後:同行成果是墊腳石,美國已偃旗息鼓
    「克隆猴」技術難點  「多莉」誕生至今已有超過20種哺乳動物實現克隆,其技術均為體細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簡稱「SCNT」)。
  • 體細胞克隆猴: 開啟新藥研發「靈長類」時代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科院神經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研究平臺誕生;同年12月5日,第二隻克隆猴「華華」誕生。這一成果標誌著中國率先開啟了以體細胞克隆猴作為實驗動物模型的新時代。
  • 綜述:克隆猴在中國誕生 外國專家怎麼看
    20多年後,中國科學家藉助同樣技術成功克隆出兩隻猴子「中中」和「華華」,論文24日在線發表在美國《細胞》雜誌上。  這項研究技術上有多難?意義有多重大?是否意味著距離複製人更近一步?歐美專家紛紛發表看法。
  • 世界首隻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上海誕生,《細胞》發表成果
    上海發布 圖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國上海誕生自從1997年「多莉羊」體細胞克隆成功後,許多哺乳類動物的體細胞克隆也相繼成功,但與人類相近的靈長類動物(獼猴)的體細胞克隆一直是沒有解決的難題。沒有克隆猴,就很難建立模擬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
  • 領航新徵程|中國克隆猴領先全球背後:美國已偃旗息鼓
    長期從事克隆研究的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員、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克隆犬「龍龍」的培育者賴良學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表示,「重編程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把細胞核放進一個卵子,這個卵子的環境是我們控制不了的。這就像我們把一個石頭扔到一個大海裡面,這個石頭具體到了哪兒,將來流向哪裡,我們是控制不了的,你也很難對它進行有效幹預。」
  • 中華克隆猴「中中」和「華華」「萌翻」世界—新聞—科學網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助理教授吳軍表示,培育出中華克隆猴是一項「裡程碑工作」。作為業內人士,吳軍曾參與培育人豬嵌合體胚胎以及美國首次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等工作。他說,猴子是最接近人的靈長類動物,「可以做人類疾病的靈長類動物模型」。
  • 克隆兩隻猴 世界生命科學重大突破!
    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電 用一把毫毛,變出千百個一模一樣的猴子——《西遊記》裡的神話正在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