蠼螋Labidura riparia,這是一種長得有點像隱翅蟲的昆蟲,是革翅目蠼螋亞目的統稱,漸變昆蟲,一生只有卵、若蟲和成蟲三個時期,這種非常小的蟲子身長只有不到1cm,最有特色的是尾巴像一把剪刀,也叫剪刀蟲或者二剪蟲,不同種類的蠼螋尾巴特化的形狀變化很大,也有很力量,前翅革質化,短小,後翅高度堆疊隱藏在革翅下。
相傳蠼螋能鑽進人的耳朵並且在耳朵裡產卵,蠼螋表示很冤枉,從他們的食譜和養育後代的方式可以得到辯解。蠼螋屬於雜食性昆蟲,最喜歡吃腐爛的植物,也會捕食一些弱小的昆蟲或者昆蟲幼蟲,吃飯的工具就是尾巴了,當筷子用,當然這尾巴也可以用於雄性間爭鬥的武器。其實蠼螋的這種雜食性,有好有壞,一方面他們是傑出的清道夫,一方面又是骯髒的代表,因為在我們廁所或者垃圾桶有時候可以發現他們的身影,但是總體來說,利大於弊,只要家中保持清潔,他們是不會登門拜訪的。
蠼螋是夜行性昆蟲,怕光但又趨光,這是很多昆蟲的共性,喜歡昆蟲的朋友都喜歡翻石頭,翻瓦片,翻在草地上的樹木,多翻翻總有機會發現蠼螋的身影,他們就藏在陰暗的角落休息。
雖然蠼螋長得並不那麼美麗,但是蠼螋媽媽是好媽媽,產卵後,蠼螋媽媽會如同母雞孵蛋一樣護著所有的卵,在每個卵上塗上唾液,防止發黴或病毒感染,蠼螋的唾液有消毒作用,他們也會不時地塗在自己身上,防止蟎蟲或者真菌的寄生,因為被寄生後基本就沒命了,為了保命,她們要時刻保持清潔,如果在護卵過程中,有什麼昆蟲侵犯的話,母性的光輝照耀下,蠼螋媽媽用自己不多的力量盡力驅逐敵人,只有在實在不能力敵時,才會棄卵而去。當小蠼螋孵化時,媽媽也會非常不放心的照顧他們吃穿,直到二齡時,小蠼螋的身體強壯了,有足夠的知識可以自己去捕食生活了,才讓他們獨立的去尋找人生。
蠼螋的母性在人類看到沒什麼,但是在昆蟲界中是不可多得的好榜樣,但是科學家們看上蠼螋的是另外一種東西,那就是他們的翅膀,別看蠼螋的翅膀只有那麼一丁點,其實內藏玄機。完全開張後可以把整個身體的面積擴大10倍,可見翅膀的面積有多大,就是這麼大的面積,卻可以在多次堆疊下,隱藏在小小的革質前翅下,可以快速收張並且不用耗費肌肉力量就可以保持非常穩定的神奇存在。讓仿生學盯上了,在科學家不懈努力下,一個可摺疊仿生結構被發明並逐漸改善中,以後可以廣泛應用於帳篷、地圖、或者太空領域。
最後再說說耳朵裡進蟲的這件事,記得以前有朋友說他夢到有蟑螂爬進耳朵裡,第二天起來耳朵真的痒痒的,是不是蟑螂開始吃它的耳朵和腦袋並且在裡邊產卵了,這種夢或者說這種想法應該很多人會有過,其實在家裡應該是沒有昆蟲會有興趣進你耳朵的,耳朵不是一個很理想的棲息地,不通風、沒食物、陰暗不潮溼、地方狹窄,實在是昆蟲也待不下去,人們通常看到尖尖的東西就會有錯覺以為能鑽進耳朵,例如蠼螋或者壁虎的尾巴。不過在野外寄生生物比較多的情況下,就難說了,例如寄生蠅就喜歡找動物或者人類的一些地方來產卵寄生,但是這種情況也不需要擔心會被吃掉大腦,因為我們的大腦是被一個密閉的骨盒子包起來了,蟲子咬不開的,頂多咬開你的耳膜讓你痛一下,那就是及時看醫生就好了。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每個物種的存在都是有意義的!歡迎進入昆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