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界中稱職的媽媽——蠼螋,快看看家中花盆、菜園裡有沒有?

2020-12-05 生物愛生活

夏季高溫高溼的環境,正是萬物生長、昆蟲繁殖的季節,你在家中見過這種蟲子嗎?

蠼螋

看到圖片大家可能覺得很陌生,同時還有點瘮人,自然會說沒有見過,其實這類昆蟲非常常見,可能你家的陽臺裡就躲藏著它們,你也曾經被它們驚嚇過,它的名字叫蠼螋[qúsōu]。

蠼螋為革翅目昆蟲的通稱,植食性、肉食性或雜食性,其中不少種類可捕食害蟲,是害蟲的天敵;一些種類取食植物的花、葉、果實,也有報導稱其危害花園、果園、菜地。

綠色植物上的蠼螋

蠼螋的種類和特性

革翅目是小型至中等大小體型的不完全變態昆蟲。由於常年生活在土地縫隙中,洞穴內,磚石或樹皮下,身體多少都呈扁長或極扁狀。世界上有1200多種蠼螋類昆蟲,我國有70多種。

蠼螋為雜食性,其中有不少種類是害蟲的天敵,有些種類是危害蘑菇、花卉的害蟲,也有的是居室內的衛生害蟲。

誤入居室的蠼螋

蠼螋卵期17-22日,著蟲期49-72日,成蟲壽命289-330日,體長一般4~50毫米。成蟲怕光、喜生活在磚縫、土縫、樹皮及腐爛物質下面,特別是樹皮、菜園、果園中的腐爛物質下面較多。無論成蟲期或若蟲期,在生活過程中很少離開土。

蠼螋在菜園或花盆土中產下它們的卵

稱職的蠼螋媽媽

蠼螋類昆蟲屬於不完全變態昆蟲,也就是說只有卵、若蟲、成蟲。卵經過19-25日的卵期,開始孵化,孵化時先將卵殼咬個小孔,把頭伸出來,約停留20分鐘才自卵中爬出來。自第一粒卵開始孵化到所有的卵孵化完,需8小時。

若蟲孵化後即棲息在雌蟲身旁,這時雌蟲一面用口器刷弄若蟲周身,同時便將空卵殼吃掉。剛孵化的若蟲活動能力即很強,每到傍晚即在洞中活動,這時雌蟲不但不將封閉的洞口打開,反而守候在洞口處不讓若蟲靠近。

蠼螋和它剛出生的寶寶

到若蟲孵化後的第五日夜間,成蟲才將洞口打開,到外面尋找食物,但不會遠離,找到食物即刻用尾鐵或口器帶回,仍將洞口封閉,然後用口器將食物嚼碎飼育若蟲。

到第七日成蟲才將洞口打開,準許若蟲出洞,可是成蟲還是形影不離,用觸角向一起逐趕,並時常與若蟲口吻相接。第九日有部分若蟲已開始蛻第一次皮,這時好像若蟲已能自立生活,雌蟲才讓若蟲離開洞穴。可謂是具有「真摯母愛」的典型昆蟲

蠼螋媽媽一直守護著它的寶寶

蠼螋的危害

蠼螋喜歡生活在較疏鬆的土壤裡,在陰暗潮溼、疏鬆的糞土堆、枯枝落葉下、雜草下等隱蔽地方也常見,生草果園比清耕果園多,施入餐館殘餘物或屠宰場廢棄物的果園受該蟲危害嚴重。

花盆底下可能就有它們的身影

白天躲藏在樹葉、土塊、雜草等隱蔽處,夜間活動。多數蠼螋是益蟲,捕食農業害蟲。蠼螋的少數種類會危害花卉、貯糧、貯藏果品、家蠶,有的種類還是蝙蝠和鼠的體外寄生者。

預防蠼螋

從上面蠼螋的特性,我們可以了解到蠼螋雖然長相嚇人,其實對人類沒有傷害,本身也沒有毒性,反而特別膽小,更不會去傷害人類。相反,大多數蠼螋都是益蟲,是多種害蟲的天敵。

乾淨衛生的家居環境,蠼螋不會久留

家中如果出現蠼螋,也大可不必驚慌。保持房屋乾燥,尤其是做好衛生間衛生,買瓶噴霧殺蟲劑,見到蠼螋噴殺就行了。只要做好室內衛生,蠼螋是不會在你家中安家的。

科普地球生物 聯繫大眾生活歡迎關注生物愛生活

相關焦點

  • 科普|耳朵昆蟲的「蠼螋」,會鑽耳朵嗎?
    蠼螋屬於革翅目,因其前翅(有翅種類)革質而得名,它們體型中型,身長6~18 mm,所以我們平時見到的蠼螋大都是這般「乖巧」模樣。然而蠼螋中也有一些巨無霸,比如,現存最大的蠼螋當數褐巨螋,其體長可達50 mm,而聖蠼螋其體長可達80 mm,堪稱蠼螋界甚至昆蟲界的小巨人,只可惜它已經被認為滅絕了~蠼螋畏懼光線又非常敏感,所以它們大都夜晚活動,白天便棲息在黑暗潮溼的地方,什麼樹皮下、草叢間等等潮溼的地方,都能發現它們的蹤跡。蠼螋食性廣泛,取食植物花、葉、腐敗的動植物殘體。
  • 蠼螋真的能鑽進耳朵嗎
    相傳蠼螋能鑽進人的耳朵並且在耳朵裡產卵,蠼螋表示很冤枉,從他們的食譜和養育後代的方式可以得到辯解。蠼螋屬於雜食性昆蟲,最喜歡吃腐爛的植物,也會捕食一些弱小的昆蟲或者昆蟲幼蟲,吃飯的工具就是尾巴了,當筷子用,當然這尾巴也可以用於雄性間爭鬥的武器。
  • 它叫蠼螋,最近大肆繁殖 這幾招可滅它
    常生活在樹皮縫隙、枯朽腐木中或落葉堆下,喜歡潮溼陰暗的環境,如果在家裡一般都會在衛生間。初夏時節,各種各樣的蟲蟲大量繁殖,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為此,不少小區居民都展開了一場滅蟲大戰。一天清理出十多隻「業主群裡,天天都在探討滅蟲子方法。」市民陳先生說,這幾天就一直在和蟲子作鬥爭。記者來到他的家中,看到陽臺上還有幾隻蟲子的屍體。
  • 蠼螋真的能爬進人耳寄生嗎?如何防治?
    蠼螋(qu sou)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昆蟲,尤其是在我國的南方地區,蠼螋經常會出現在我們的家中。那麼,蠼螋有什麼樣的習性呢?我們該如何科學的防治蠼螋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希望對您有幫助。蠼螋如圖所示,蠼螋的外觀非常的好辨認,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尾巴已經異化為鉗狀,稱之為尾鋏。有些小夥伴認為蠼螋的尾鋏似於蠍子的螫針,是有毒性的。其實,蠼螋的鉗狀尾巴只是它防禦的武器,並沒有什麼毒性,因為與鉗狀尾巴相連的腹部並沒有毒腺。
  • 身後長夾子的奇特昆蟲,傳聞會從人耳爬進腦袋裡,然後瘋狂繁殖
    大家是不是也在家裡發覺過各式各樣的昆蟲出現?一些昆蟲看起來憨厚老實,還有點兒討人喜歡,比如潮蟲,一些就看起來兇神惡煞,比如蚰蜒和臭蟲等。但是大家了解家中出現的昆蟲中,有著數最多恐怖傳說的是啥昆蟲嗎?那便是蠼螋。
  • 尾巴像把大剪刀,這個蟲子你家裡有嗎?
    近日,嵊州市三江街道的市民俞大伯打電話諮詢嵊州市疾控中心,家中衛生間發現了如下的昆蟲,尾巴像一把大剪刀,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經過工作人員鑑別,發現該昆蟲學名蠼螋(qú sōu),喜歡潮溼陰暗的環境。在人們居住場所裡,主要出現在衛生間以及種有植物的陽臺上。雖然無毒,但也會給人們造成困擾。
  • 黑蟲爬進蚊帳裡 寶寶身上長疙瘩
    黑蟲爬進蚊帳裡寶寶身上長疙瘩「家裡最近出現好多黑蟲喲,開始以為是花盆裡爬出來的螞蟻,後來發現它竟然鑽進蚊帳來了。」昨日,家住江北區華潤中央公園小區的業主塗豔告訴重慶晚報記者,最近家裡天天都能看到這種黑蟲,以為是從陽臺爬進來的。但即便關了陽臺門,黑蟲照樣能囂張地在屋裡橫行。
  • 奔奔蟲控|什麼是蠼螋?
    蠼螋,雖然這兩個大家不一定認識,但是有關它的傳聞大家多少都聽過。在網絡上流傳一個說法,說蠼螋有種恐怖的能力,它們會在繁殖期中進入人類的耳朵裡,然後咬破耳膜進入大腦並產卵,等生育出幼蟲後,這些幼蟲會以腦髓為食,進而逼瘋宿主,令宿主痛苦而死。
  • 昆蟲界的「平頭哥」,專治各種不服,是糧食豐收的好幫手
    而在昆蟲界也有一種類似的品種,它們同樣是戰鬥力爆表,不但能殺死絕大多數昆蟲,而且還能獵殺比自己體型更大的昆蟲。不僅如此,它對農業還有很大的幫助,是農民豐產豐收的好幫手,來和筆者一起看看它是誰吧。步行蟲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步行蟲,它的種類有很多,全世界大約有3萬多種,在我國的農村是很常見的,屬於昆蟲綱鞘翅目步行蟲科。它們的特點是腿長,有閃光的黑色或者褐色的翅鞘,有許多種後面的翅膀已經退化或完全沒有。步行蟲喜歡棲息在潮溼涼爽的地區,受到騷擾的時候,它們靠腿逃跑。
  • 蠼螋怎麼讀?咬人後有毒嗎?
    蠼螋(earwigs),為一種雜食性昆蟲,別稱夾板蟲、夾板子等,也被人們稱為「耳朵害蟲」,那麼蠼螋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呢,真的會鑽耳朵嗎?【滅蟲公司奔奔蟲控】 1、蠼螋是什麼生物?
  • 蠼螋會鑽入人類耳朵中進行繁殖?科學家深入研究,最終給出答案
    蠼螋,這兩個字想必很多人都不太認識,這是一種昆蟲。其分布在地球上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共有2千種,其中我國佔據200種。它們分布極為廣泛,在我國多個省份都能看見,還有科學探險隊曾在喜馬拉雅山地區中看到它們的存在。
  • 家中常見昆蟲的鑑別方法
    大家對昆蟲的名字一般都不是很了解,當家裡出現了也不知道如何處理,我對家中經常會出現的一些昆蟲的樣子及名字告訴大家,方便大家處理他們。蜘蛛類跳蛛,也叫蠅虎。很小的那種跳來跳去的蜘蛛,沒什麼危害,也不怎麼織網。幽靈蛛,腳很長,身子一粒米大小的那種。
  • 快來看看怎麼防治(組圖)
    專家:該蟲無毒,連日陰雨易出現重慶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動物學副教授李廷景判斷,這些蟲子名叫蠼螋[qú su],為革翅目昆蟲,重慶本地人也有稱呼其為「夾夾蟲」、「引子蟲」。該蟲多生長於樹皮縫隙、枯木朽木和落葉下,喜歡潮溼的環境、夜行、有趨光性。李廷景表示,蠼螋的扎推出現或與重慶持續的陰雨天氣有關。若出現個別被咬發紅情況,可能是過敏引起,應及時就醫。
  • 世上只有媽媽好,放在蟲蟲界也不例外~|母親節
    ,是大自然中勤勉的清道夫,終其一生都圍著一具又一具腐屍忙忙碌碌。雖然堪稱地球上口味最重的昆蟲,葬甲媽媽撫育後代的行為卻已經延續了上億年,它們慈愛的形象甚至出現在了一些琥珀之中。覆葬甲媽媽會在伴侶的幫助下,在腐屍上尋找最合適的位置築巢產卵。等到所有的卵終於孵化,覆葬甲媽媽會定時依次餵養每一條幼蟲,還把這些其貌不揚的小傢伙打理得乾乾淨淨。
  • 螳螂,昆蟲界「快刀手」
    勇猛的螳螂,藉助天時地利的環境,運用自己高超的「輕身功夫」和嫻熟的「刀法」,捕捉著蠅、蚊、蝗、螽斯若蟲等害蟲,它的動作極其敏捷,據說,它捕食時所用時間僅有0.01秒,所以,是個名副其實的昆蟲界「快刀手」。
  • 一平米菜園收穫「家常菜」 小花盆也能長出健康蔬菜
    並非一定要有一畝田才可以。徐匯區的3個社區正在嘗試「家庭一平方米菜園」,用家裡種花的花盆就可以種出小白菜、小西紅柿、蘿蔔、香菜等家常蔬菜。種得好的話,小西紅柿、辣椒一年能收10多公斤。   上周五,徐匯區龍南七村的幾十位居民聚集在居委會活動室裡,好不熱鬧。項目負責人李軍玲正在講解種植知識,她介紹的不是普通的養花經,而是種菜經。
  • 兒時在農村經常見到的這七種昆蟲,如今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童年回憶
    現如今科技飛速發展,城市化的進程也越來越快。小時候在農村生活過很長一段時間,雖然娛樂活動比較匱乏,還飽受蚊蟲的肆虐,但也有很多在城市中無法體驗的樂趣,現在想想小時候在村子裡跟小夥伴們一起玩耍的時光真的是非常歡樂,是特別美好的童年回憶。
  • 花盆裡有蜈蚣怎麼辦
    花草苗木一旦在花盆裡種得久了,常施用有機肥或是腐殖質等,土裡就很可能長有一定數量的各種蟲子,會引來蜈蚣攝食或安家。蜈蚣可能誤傷人,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因此,發現花盆裡有蜈蚣出沒,就一定要及時施藥驅趕或滅殺。
  • 滅絕的昆蟲:沒有觀眾的落幕
    聖赫倫那蠼螋的滅絕是瀕危昆蟲的一個縮影:就算是同類之中的體型記錄保持者,獨一無二的孤島物種,當地引以為豪並且印上郵票的「明星昆蟲」,也只能為它在紅色名錄裡換來一條滅絕記錄。而更多昆蟲和無脊椎動物面臨的現實,則是在滅絕之後才偶然被人從標本堆裡翻出來,換成一篇遲來的論文;或者更經常發生的:不為人知地默默消失,好像它們從未存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