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母愛!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
擁有一位全天候寵娃的媽媽,幸福指數簡直不要太高!
不過呢,
正在享受媽媽關愛的小夥伴也不要太驕傲,
在神奇的大自然裡,
就連蟲蟲界都不缺母愛滿滿的寵娃狂魔.......
雖然在我們人類看來,
這些蟲蟲媽或許長得像恐怖片主角,
或許照顧孩子的方法超級重口味
它們的愛娃之心卻都無比真誠
不信?
就讓我們一起扒一扒!
蜾蠃[guǒ luǒ]媽媽
造房屯糧全為娃
胡蜂科蜾蠃亞科(Eumeninae)的蜾蠃媽媽們,不僅頗有大眼睛、小細腰的女神範兒,還是一群有才華的陶藝大師。它會尋找合適的植物或牆壁作為基礎,一次次銜來泥巴團成小球,建造形如小陶罐的精緻泥巢。住進這個口小肚子大的泥「房子」,蜾蠃寶寶們肯定特有安全感。
造完了房子,這位媽媽就會進入瘋狂捕獵模式。看到了肥美的毛毛蟲,它上去就是一毒針,然後再叼起昏迷的毛毛蟲帶回家。成語「螟蛉有子,蜾蠃負之」,說的就是蜾蠃媽媽的屯糧大行動。等到蜾蠃寶寶們破卵而出,它們住的是媽媽建的豪華育嬰室,吃的是媽媽屯的高蛋白愛心口糧,妥妥的富二代既視感!
忙碌築巢的蜾蠃媽媽 圖片來源:cykocurt CC BY-ND 2.0
螳螂媽媽
看好孩兒守好家
大多數種類的螳螂媽媽,是一幫性格豪放的女漢子。只要會揮舞起那對大砍刀似的捕捉足,它們就敢上砍天、下砍地,中間砍空氣。有些雌性螳螂,甚至還有捕食老公的惡習,直接把結婚儀式變成了兇案現場!
不過凡事總有例外,來自菲律賓的雌性Tagalomantis manillensis螳螂(筆者無責任翻譯為馬尼拉塔加拉螳螂),就是一位心細如髮的好媽媽。它會在產卵之後寸步不離,獨自守衛卵塊整整五個星期,嚴防螞蟻、寄生蜂之類的傢伙搞破壞。小螳螂們成功孵化之後,這位辛苦的媽媽還會繼續照顧它們,直到兩天之後才和數以百計的兒女們依依道別。
看護卵塊和幼螳螂的雌性Tagalomantis manillensis螳螂 圖片來源:sbna
龜甲媽媽
風風雨雨全擋下
甲蟲家族的龜甲們(龜甲亞科Cassidinae)長著寬大的鞘翅,看起來有點像小小的烏龜殼,它們於是有了現在的奇怪名字。成年龜甲大多顏值不錯,幼蟲時期卻是很不上相的小肉蟲。更過分的是,為了讓捕食者失去胃口,這些小傢伙還老是把便便堆在屁屁上!
當然了,自家的娃娃哪怕再邋遢,都是媽媽眼裡的心肝寶貝。龜甲媽媽常常會不吃不喝地守衛著孩子們,它就像抱小雞的老母雞一樣,把一大群兒女攏在身體下面,時刻防範可能突然冒出來的天敵。龜甲媽媽的小身板,其實遠遠不能遮擋如此眾多的孩子。它那份真心實意的母愛,卻是給予龜甲寶寶們的最好禮物。
守護眾多兒女的龜甲媽媽 圖片來源:Alexey Yakovlev CC BY-SA 2.0
蜈蚣媽媽
愛它就要抱著它
長著許多腳的蜈蚣們(蜈蚣目Scolopendromopha),既行蹤詭秘又身懷奇毒,是蟲蟲世界裡的冷血小殺手。即便是萬物之靈的人類,也對蜈蚣的毒液忌憚三分,千年之前就把它們列為惡名昭彰的「五毒」之一。
平日裡兇狠無情的雌性蜈蚣,養育孩子的時候卻有著婉約的畫風。它們靈活細長的身體,往日裡會對獵物使出可怕的死亡纏繞,產卵之後卻變成了一個最溫柔的懷抱。在將近兩個月的時間裡,蜈蚣媽媽既不捕食、也不喝水,甚至連捲曲的身體姿勢都不會改變。它們只是痴痴地抱緊一粒粒晶亮的蜈蚣卵,直到它們孵化成一條條健康活潑的幼小蜈蚣。
抱卵的蜈蚣媽媽 圖片來源:Oregon Caves CC BY 2.0
覆葬甲媽
好吃好住養好娃
也叫埋葬蟲的覆葬甲(Nicrophorus spp.),是大自然中勤勉的清道夫,終其一生都圍著一具又一具腐屍忙忙碌碌。雖然堪稱地球上口味最重的昆蟲,葬甲媽媽撫育後代的行為卻已經延續了上億年,它們慈愛的形象甚至出現在了一些琥珀之中。
覆葬甲媽媽會在伴侶的幫助下,在腐屍上尋找最合適的位置築巢產卵。等到所有的卵終於孵化,覆葬甲媽媽會定時依次餵養每一條幼蟲,還把這些其貌不揚的小傢伙打理得乾乾淨淨。根據寶寶們的成長情況,這位聰明的媽媽會不斷調整食譜,為孩子們提供最有利於生長發育的食物。它們用母愛和智慧,把骯髒惡臭的動物屍體變成了兒女們的快樂天堂。
正在餵養幼蟲的覆葬甲媽媽 圖片來源:Syuan-Jyun Sun CC BY-SA 3.0
蠼螋[qú sōu]媽媽
宅在家裡當寶媽
在一些無釐頭的傳言中,蠼螋(革翅目Dermaptera)是一類非常可怕的小蟲子。傳說它們會沿著耳道鑽進人們的大腦,像殭屍一樣吃掉受害人的腦子!其實,它們之所以有著「耳蟲」的別名,只不過是因為它們摺疊的後翅展開之後形如人耳。蠼螋不僅對人類無害,雌性蠼螋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好媽媽。
即將成為媽媽的雌性蠼螋,會在泥土中挖掘洞穴產卵。在整個孵化期間,它會不斷看護和清潔蟲卵,防止它們滋生黴菌或是過於乾燥。半透明的蠼螋寶寶們出世之後,蠼螋媽媽更是忙得不可開交,既要保護兒女們不受傷害,又要及時尋覓充足的食物,還要找時間帶著小寶貝們遛彎兒。如此細心又能幹的蠼螋媽媽,簡直就是蟲蟲界的一股清流有木有?
蠼螋媽媽的大家庭 圖片來源:Tom Oates, 2010 CC BY-SA 3.0
隱尾蠊媽媽
三年只養一次娃
雖然也來自蟑螂家族,隱尾蠊們(Cryptocercus spp.)卻不喜歡在城市中冒險,而是在山野中的枯木中隱居。不會飛翔的隱尾蠊媽媽以朽木為食,過著與世無爭的慢生活,卻在無意中成為了蟲蟲界最有耐心的母親。
剛剛孵化的隱尾蠊若蟲無法消化木質,只能以父母消化道分泌的液體為食,有點類似接受反芻食物的幼鳥。這種餵養方式有點重口味,卻可以幫助若蟲們獲得分解纖維素的共生微生物。隨後的三年裡,隱尾蠊寶寶們會在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下慢慢成長,如此漫長的撫育時間甚至超過了大部分哺乳動物。幼年隱尾蠊也懂得感恩,它們會花費許多時間幫助媽媽清潔身體。雖然外形和智力天差地別,隱尾蠊與我們的家庭生活簡直有著神之相似。
深色的隱尾蠊媽媽和淺色的隱尾蠊寶寶 圖片來源:搜狐
鞭蛛媽媽
一個娃也不能落
外形怪異的鞭蛛(無辨目Amblypygi),是蜘蛛和蠍子的遠親。它們身體扁平、面目猙獰,長著一對釘耙一般的捕捉足,出演恐怖片裡的怪獸根本都不用化妝。不過,人類庸俗的審美觀,完全無法阻擋鞭蛛媽媽對孩子的深情!
鞭蛛媽媽會把產下的卵放進肚子下面的卵囊,以此保持卵的清潔和溼潤。為了防止寶寶們被碰傷,在它們從卵殼裡鑽出來之前,鞭蛛媽媽會一動不動地蟄伏兩個月之久。新生的嫩綠色鞭蛛若蟲們,都會本能地爬上媽媽的平坦的後背。在這個擠擠挨挨的搖籃裡,弱小的它們可以無憂無慮地成長一個月。等到孩子們終於獨立生活,早已精疲力竭的鞭蛛媽媽,就會無聲無息地離開這個世界。它們付出了全部的生命,只為做好一次慈愛的母親。
鞭蛛媽媽和它背上的孩子們(圖片來源:reddit)
看了一眾蟲蟲媽有點傻裡傻氣,
卻又全心全意的寵娃故事,
各位親的心裡有沒有一點小波動?
其實呀,感動一下可以,
羨慕大可不必。
最愛最愛你的那個人,
永遠都是自己的媽媽!
好不容易到了媽媽們專屬的母親節,
各位親打算做點什麼,
好讓親愛的媽媽開心一整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