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它叫蠼螋,最近大肆繁殖 這幾招可滅它
名詞:蠼(qú)螋(sōu)別稱夾板子、剪指甲蟲、夾板蟲或剪刀蟲、耳夾子蟲、二母夾子,是一種雜食性昆蟲,盛產於熱帶和亞熱帶。常生活在樹皮縫隙、枯朽腐木中或落葉堆下,喜歡潮溼陰暗的環境,如果在家裡一般都會在衛生間。
初夏時節,各種各樣的蟲蟲大量繁殖,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為此,不少小區居民都展開了一場滅蟲大戰。
一天清理出十多隻
「業主群裡,天天都在探討滅蟲子方法。」市民陳先生說,這幾天就一直在和蟲子作鬥爭。記者來到他的家中,看到陽臺上還有幾隻蟲子的屍體。他介紹,這些蟲子通體黑色,尾巴上有個夾子,人們都叫它「夾板子」。
「夾板子」學名蠼螋,喜歡潮溼的環境。陳先生家所在小區的蠼螋,也基本上出現在衛生間和陽臺上。
前天凌晨1點,忙了一天工作的陳先生想倒頭就睡,卻被妻子叫了起來,要求他把這些蟲子消滅了才能睡覺。兩人拿著殺蟲劑,把空調角落、沙發下面、衛生間、陽臺都噴了一遍。「早上醒來,掃出來十多隻蟲子屍體。」
「這些蟲子沒有翅膀,怎麼會跑到13樓來?」陳先生很納悶。在這個小區的業主群裡,一說起蟲蟲,大家都紛紛吐槽。在陳先生提供的一張圖片上,一位業主的家中僅陽臺上就有三十多隻蠼螋。
「雖然這蟲子沒毒,但還是看得讓人心裡發毛。」陳先生說,睡覺時都感覺渾身有蟲子在爬。
踩蟲成了小孩的娛樂
北碚兩江名居小區的一位居民稱,最近家中蠼螋泛濫成災:床上、客廳裡到處都有,目測有一兩百隻。他住在32樓的同事家中也同樣沒能倖免。
「每天晚上,我兩歲女兒的娛樂節目就是踩蟲。」這位居民說,床上也有蠼螋在爬,一家人睡覺都不安心。
在微博上,也有不少網友發出這種黑色蟲子的圖片。@「阿洛舍為其」稱,他住在九龍坡華巖鎮金科陽光小鎮小區,很多業主家中都發現了蠼螋或球螋。@「略掠略」住在大渡口,她家中的陽臺、廁所和廚房裡都發現了這種蟲子。
除了居民家,這類蟲子也是大學宿舍裡的常客。在大學城,不少宿舍的廁所裡都能看到這種蟲子。一位網友就表示,在宿舍裡發現蠼螋後,寢室裡的女生都驚慌了。
■專家說
蠼螋多出現在偏遠郊區
「夏季是蠼螋、球螋大量繁殖的季節,但這並不是說這類蟲子越來越多了,只是人們越來越關注這個問題了。」西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昆蟲學系主任王宗慶介紹,蠼螋喜歡在人口不密集的郊區生活,這也導致了大渡口、北碚、九龍坡等地區的偏遠地方出現了此類蟲子。廁所、種有植物的陽臺則是蠼螋的風水寶地。
■支招
這四招可以防治蠼螋
蠼螋雖然無毒,但略顯「猙獰」的外表,確實會讓人渾身起雞皮疙瘩。如何防範?從事蟲害滅殺的工作人員支招從四個方面來滅殺。
1.保持乾燥,尤其是衛生間、廚房、陽臺,及時清理生活垃圾。
2.用開水澆灑拖把、掃帚,清理牆角縫隙蠼螋產卵和棲息的地方。
3.使用殺蟲劑消滅。
4.除花盆內蠼螋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