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葫蘆就深受古代人們的喜愛,由於「葫蘆」與「福祿」諧音,所以也有著長壽之意,它是富貴吉祥的象徵,那麼這個在葫蘆上進行的畫作大家見過嗎?
烙畫葫蘆藝術,又稱燙畫葫蘆、火筆畫葫蘆,是一種特色傳統工藝美術品。烙畫葫蘆藝術家用烙鐵在物體上熨出烙痕作畫,與葫蘆融為一體能永久保存、收藏,藝術價值極高。烙畫葫蘆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相傳起源於漢代,後失傳,清朝遂又興起。
烙畫創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時,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烙畫葫蘆不僅有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描等手法,還可以熨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具有較強的立體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畫,因此烙畫能保持傳統繪畫的民族風格。
只見她右手握著電烙鐵,在手臂的輕盈舞動下,根據對烙畫筆溫度、速度以及力量的把握,在葫蘆的表皮上形成了深淺輕重的圖案,有生動形象的蛐蛐、可愛靈動的小鳥、還有威風凜凜的老虎,在他的創作下,一件又一件精美的葫蘆烙畫作品便誕生了,令人拍手稱快。
侯娜,原名侯宗娜,1977年出生於中國烙畫之鄉河南南陽。河南葫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河南省新集葫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豫聲坊葫蘆絲品牌創始人,擁有「豫聲坊」「新集葫蘆」兩個註冊商標。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員,中國葫蘆島國際葫蘆協會會員。
她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自幼學習烙畫。早年得周銘老師悉心教授,畢業於南陽第一師範(現南陽理工學院)美術專業。長期從事葫蘆烙畫藝術工作和烙畫藝術的創新。獨創的滿工葫蘆烙畫,使作品在任何角度欣賞都是畫心,整體欣賞又大氣合理,在全國獨樹一幟,深受行業內外推崇。
在2008年到2018年,十年轉瞬。侯娜真正放下手邊的一切退出職場,全身心投入葫蘆藝術,源於一個客戶發來的一段文字:一隻深情的葫蘆,我一生渴望被收藏好,妥善安放,細心保存。免我驚、免我苦,免我無枝可依。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你已在我心裡!要求很簡單,就這段文字,可以以任何形式,選擇任何葫蘆去創作,時間不限,價格隨意。那是一個真正愛葫蘆的客戶。如何創作一件作品不辜負客戶,也讓自己滿意呢?十年時間裡,她遍訪名師,技藝日臻精進。
在2015年1月在鄭州創立河南葫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公司致力於葫蘆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是河南第一家以葫蘆種植,葫蘆藝術品和工藝品研發,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企業;
2018年4月8日返鄉創業,在家鄉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創立河南省新集葫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通過非遺文化傳承和特色農業種植弘揚傳統文化;
2018年9月28日,在河南省工美集團和鶴壁文博會組委會的大力支持下,成功承辦首屆中原葫蘆藝術展,攜全國優秀葫蘆藝術家130件優秀作品集中亮相第五屆(中原)鶴壁文博會,得到與會專家、嘉賓和觀眾一致好評……
現在侯娜為了響應國家傳統文化進校園的號召,不定期為鄭大美院藝術系學生,河南工大國畫系、油畫系、雕塑系、動漫系研究生教授非遺葫蘆烙畫技藝。並為中小學生提供體驗式教學,多途徑培養新一代烙畫非遺傳承人,致力於優秀民族非遺文化和民間藝術的傳承發展,而她所作的這一切,只為圓了自己當初的那個夢想,品味不一樣的藝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