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老表打電話邀約上他家玩,這幾天也正是農閒的時候,便也沒有推辭,騎車就浪開了。老表家也是建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山在我們山區那是很多,至於水,也只能說有水,只是一條不斷流的水溝而已。吃罷中午飯,老表要帶我下溝去捉一些新鮮魚回來晚上吃,說今年溝裡漲了幾次大水,肯定有魚。
河溝離老表家也就幾分鐘的時間,因為幾次大水的衝刷,溝兩邊的植物也被衝走了不少,顯得比較開闊。老表也就提了一隻水桶和一把刀,看到他的裝備,我不禁懷疑他這是不是要捕魚,老表卻賣關子說不急,肯定能搞到魚。到了河溝邊,老表讓我先在溝邊的沙壩上掏一個小窩,就是掏下去窩裡會有水的樣子,他去準備捉魚的材料。
大慨半個小時左右,老表就拖著一捆草回來,在他的介紹下,我才知道,原來他拖回來的草叫「醉魚草」,小河溝用這種草抓魚是最合適不過的。把醉魚草剁碎,再將碎的醉魚草用石頭整個碾壓一遍,有粘的感覺就行了,放入水桶裡,加入水,浸泡10幾分鐘。為了能夠多的捕到魚,老表將醉魚草提到水溝上方離我們三四十米的地方,那裡有一個水較深的潭,用沙子圍住水的出口,倒入泡好的醉魚草。
你別說,這個醉魚草還真好使,不大一會,就有魚兒先是冒出了白白的腦袋,過不了多久,全身都飄出水面,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沒有大點的魚。把這些魚撈入桶中,再倒入我開始挖的有水的窩子面養著。這時候圍堵水潭的沙子也被漲起的水一點一點的衝破,老表趕緊又來到下個水潭,依次進行。就這樣撈了三個水潭,差不多就撈了兩斤左右的魚,但到了第四個的時候,基本就沒有幾條魚上來了,原來這個醉魚草的功效已經發揮完了。
在老表的仔細講解下才知道,之所以叫醉魚草,它其實只是把魚麻醉了而已,並不是把魚毒死了,過不了多久,這些魚都會甦醒,但是人吃了魚不會有什麼事,只適合於小溪,河溝這樣小面積的操作,真正放到大河裡,醉魚草的份量小了一點作用不起。
醉魚草說它是草,就把它說太小了,其最高能生長3米左右,屬於馬錢科灌木。其莖皮褐色,葉片對生,卵形、穗狀花生長在莖枝頂端,紫色,芳香,現在沒有到結果子的時候,所以也沒有它的果子圖片。回來的路上,老表指引了他採醉魚草的地方,遠遠望去那鮮豔奪目的醉魚草花,我不禁想到,魚能讓醉魚草醉倒,那這個花兒會不會醉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