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連載(10):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全方位博覽

2020-11-15 奇雲空間


前言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5日下午5:30分,舉世矚目的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十分鐘後,本人在電腦上打下如下一行字:

《長篇連載: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全方位博覽》

接下來的時間內,本人端坐在電腦前,爭分奪秒趕寫這篇科普文章。

經過近7個小時的敲打鍵盤,長篇連載的第一篇文章終於脫稿。

再經過近3個小時的修改和製圖排版,終於在當晚的6日凌晨4點許,向《今日頭條》發送了稿件。

感謝當晚的值班編輯,稿件發送後不久,就得以通過發表,時間是10月6日凌晨4:17分。

由於編輯同志專門將這篇文章重點推送,因而受到讀者的廣泛關注。在當天上午的幾個小時內,這篇文章的閱讀量就超過了十萬!

現在是11月15日凌晨4:30分,距10月6日凌晨4:17分發表《長篇連載: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全方位博覽》(1),已經一月有餘了。

今天發表的是長篇連載之十。也就是說,本人對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深度解讀文章已經有十篇了。雖然意猶未盡,但本人 想就此打住。因為在此之前,本人頭條號的另外兩個連載還要繼續。其中,《舌尖上的安全》已經連載到第13期,《腫瘤免疫治療的故事》連載到第11期,這兩個連載還有更多、更精彩的內容待續。

連載之十是《長篇連載: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全方位博覽》的終結篇,十全十美,這是一個十分吉祥的數字!

親愛的朋友們,感謝你們對《長篇連載: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全方位博覽》這組文章的厚愛!感謝你們的關注、點評和轉發!

祝你們:

十分健康![謝謝]

十分快樂![謝謝]

十分幸福![謝謝]

十分美滿![謝謝]


《長篇連載: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全方位博覽》(10)

——「神藥之母」吉利德公司

本文關鍵詞:

C肝病毒,抗病毒,吉利德,抗病毒藥物,新藥研發,諾貝爾獎。

我們已經知道,美國科學家哈維·阿爾特(Harvey J.Alter)、查爾斯·萊斯(Charles M.Rice)和英國科學家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因在C型肝炎病毒研究中做出突出貢獻,榮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三位科學家能夠獲獎,應該感謝一位科學家和一家製藥公司:

這位科學家,就是頭條號《奇雲空間》上期(連載9)介紹的、被譽為C肝治療「神藥之父」的麥可·索非亞(Michael Sofia)。

這家製藥公司,就是攻克C肝的宇宙第一神藥公司、被譽為C肝治療「神藥之母」的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 Inc,下稱「吉利德」)。

本期文章的主題,就是介紹「神藥之母」吉利德科學公司的傳奇故事。

吉利德並不是醫藥界的Nobody,而是抗病毒藥物研製領域裡一匹狂奔的黑馬。

它憑藉一己之力,僅用四款藥就做出了根除C肝這一創舉。

2015年是吉利德最風光的一年,營收首次突破320億美元,成功擠入全球藥企銷售額十強。儘管如此,吉利德仍是一家非常年輕的公司,發展歷史只有33年,同時也是一家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公司,當年的掌門人拉姆斯菲爾德搖身一變還成了美國的國防部長。

1987年6月22日,年僅29歲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畢業生麥可.奧丹(Michael L.Riordan)在加利福尼亞州福斯特城(Foster City)成立了寡原公司(Oligogen Inc),1988年公司改名為吉利德科學公司(Gilead Sciences)。

麥可.奧丹(Michael L.Riordan)


在寫給友人的一封信中,奧丹講述了公司採用「吉利德」這個命名背後的故事:

……你問我在創辦吉利德科學公司時為什麼取這個名字。我在上大學時輔修了英國文學,在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時我也堅持讀非科學性的文學著作。有次,我偶然讀到美國劇作家蘭福德.威爾森的戲劇—《吉利德的乳香》。在讀這個戲劇時,我就想這裡的乳香代表了什麼。當時,我正痴迷於研究核酸化學和改變DNA極其組塊的原始結構的熱門技術—後來這成為吉利德公司的研究基礎。在我從醫學院畢業,剛進入商學院時,我還是繼續探索核酸領域。我會每周一次地走過橫跨查爾斯河的橋,來到另一邊的哈佛生物圖書館,閱讀最新的期刊,當然,這是另外的故事。

吉利德公司創始人麥可·奧丹及其致友人信全文。

蘭福德.威爾森的劇名來自於紐約。當我做些深入的研究時,我發現乳香有很可靠的歷史依據,它是從某種樹中提取出來的,而這種樹生長在古代中東約旦河邊一個叫基列的地方。事實證明,現代科學分析了乳香可能的植物來源,發現它裡面有止痛劑水楊酸,包括乙醯水楊酸,就是阿司匹林。所以,基列的乳香很可能是人類最早的治療藥物之一。

從醫學院畢業三年後,當我開始創立公司,我想吉利德是個不錯的名字,但我首先得處理好專利,所以我開始時用了個用於佔位的名字,幾個月後,在1988年初我將其正式改為吉利德科學公司。我加入「科學」一詞,是因為我想要說明,這家公司是建立在嚴謹的研究和科學理論上的。

在全球排名前十的製藥企業中,吉利德公司是一家非常「獨特」的存在。

不同於絕大多數擁有百年歷史的傳統藥企巨頭,吉利德不到而立之年便已躋身全球十大藥企。2016年在《財富》雜誌評選的美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86位。

吉利德成立於1987年,1992年就上市了,如今市值高達863億美元,年營收超過220億美元。成立三十三年間,吉利德研發出的創新藥物超過28款,覆蓋了愛滋病、B肝、C肝、心血管疾病、囊性纖維化、呼吸系統疾病和抗真菌領域。尤其是在許多藥企並不看好的抗病毒領域,開拓出一條獨特的成功之路,以在難治疾病領域尋找治癒的藥物為目標。

美國加州福斯特城,吉利德科學公司辦公樓

無論是2006年上市的愛滋病治療單片複方劑,將愛滋病轉變成了慢性、可控制的疾病;還是2013年率先推出的「C肝神藥」索非布韋(sofosbuvir,中國市場叫「索華迪」),治癒C型肝炎;又或是2017年挺進全球CAR-T療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第一梯隊,吉利德多次用具有超前理念的高科技改寫了人類重大疾病的治療歷程。很多人將吉利德稱為「製藥界的蘋果公司」、「人類之光」。

當然,「人類之光」也不是那麼好當的。

最初的吉利德曾5年沒有收入,8年沒有盈利,全靠融資度日。

從最初的只有十來個員工的小公司到抗病毒領域的大佬,吉利德的蛻變離不開花錢。

砸錢搞研發,花錢買有技術的公司,內生發展和外延併購兩手抓。

近10年,吉利德的研發費用累計高達350億美元,佔營業收入的比率約為18%,而其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合計佔比不足15%。2019年,研發費用佔收入的比率更是高達40%。

據《每日經濟新聞》統計,吉利德30多年間併購了15家公司,涉及到的交易金額高達300億美元。醫藥界的併購多多少少有賭的成分,吉利德更甚。

吉利德創始人麥可.奧丹(Michael L Riordan)是一位玩風險投資的天才,他能一次次地募集到風險投資,以維持公司的前期運營。而且在還沒有推出新藥、沒有創收的情況下,1992年他就運作讓吉利德在納斯達克上市。

而公司上市後,他能夠拿著自己的資本來玩風險投資,通過幾次豪賭,將一個小公司在短短的20年內成功兌變成製藥巨頭。

吉利德創始人奧丹曾就讀於華盛頓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分別獲得化學學士和醫學博士學位,後來又進入哈佛大學商學院深造,獲得MBA學位。畢業後的奧丹來到門羅風險投資公司(Menlo Ventures),經過一年的工作經驗積累,奧丹摸透了風險投資的運營套路,這為他以後成功創辦吉利德打下了基礎。

奧丹是一位非常具有遠見的人,除了會玩弄資本,他還能成功邀請到名人政客為自己助陣。在創辦吉利德之初,他邀請政治家、諾貝爾獎得主、知名律師和經濟學家加入董事會為吉利德造勢。

吉利德創始人麥可·瑞沃丹(Michael L Riordan)和美國前總統柯林頓

吉利德成立之初的5年沒有收入,而這段時間裡奧丹為吉利德融資成績如下:

1988年融資200萬美元;

1989年1000萬美元;

1991年4000萬美元;

1992年納斯達克上市融資8625萬美元;

1995年通過股市獲9400萬美元;

1996年再通過股市獲得1.6億美元。

從1998年到2001年,銷售收入增長5倍,此後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美國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1988年成為吉利德的董事和資深顧問,1997年還成為吉利德的董事會主席,2001年他從吉利德辭職去做國防部部長時,手裡有數千萬美元吉利德股票。

回顧吉利德發家史可以發現,令吉利德從一個小藥廠到世界巨頭的30年蛻變,是奧丹以及吉利德的5次豪賭。

奧丹第一次豪賭是公司下決心做創新藥,眾所周知,玩創新藥本身就是一種高風險投資,投入高,周期長,而當時奧丹的公司才剛剛建立,他當時的年齡也只有29歲。但事實證明奧丹的豪賭非常成功,第一個藥物從研發到上市只用了9330萬美元。截止目前,吉利德研發共投入250.2億美元,回報卻高達1750億美元,而且這還不算在研產品的價值。

奧丹的第二次豪賭在於收購NeXstar。奧丹初次接觸NeXstar在1997年,那個時候吉利德的營收只有4000萬美元,基本沒有利潤,總資產也只有3.52億美元,但是吉利德居然敢開出5.5億美元的籌碼收購NeXstar,完全擺出了一種不傾家蕩產不罷休的姿態去豪賭。然而結果證明吉利德開到一副好牌,次年就讓奧丹獲得回報。

吉利德科學公司辦公樓

吉利德的第三次豪賭是2003年收購Triangle,為了這一筆收購,吉利德要花掉前三年的全部營收,也就是說,如果賭局失敗,吉利德要不吃不喝白幹三年。但這一次幸運的女神還是降臨到吉利德,這一次收購,吉利德獲得了恩曲他濱,而恩曲他濱也是吉利德以後十年的財源之一。

吉利德的第四豪賭在於收購法瑪賽特(Pharmasset)。按照當時業內的評價是吉利德用自己1/3的企業價值,去追求一個有臨床試驗失敗風險的公司,而且還是一個只有82名員工,淨虧損達9120萬美元的公司,這是一種非常瘋狂的行為。但是瘋狂最後變成了狂歡,吉利德獲得了數百億美元的回報。

吉利德的第五次豪賭是收購Kite pharma,這是一個成立於2009年的公司,Morningstar的數據顯示,該公司2015和2016兩年的營收分別僅為1700萬美元和2200萬美元,淨虧損則分別高達1.02億美元和2.67億美元。從財務看,Kite Pharma與當年收購的Pharmasset不相上下,但收購Pharmasset在短短5年內為吉利德帶來數百億美元的銷售收入,而此次收購儘管獲得CAR-T管線,但是Yescarta上市半年來,吉利德始終沒有報告相關的收益,CAR-T的未來是怎樣,還充滿著未知數。

儘管吉利德的前幾次豪賭都比較成功,但風險投資始終存在風險,天才資本家只能把風險儘量降低,但也不能完全規避風險。在吉利德30年發家史裡,同樣存在著很多投資失敗的案例,比如說2006年的巨額投資就幾乎等同於石沉大海。但是無論如何,通過一次次的收購,吉利德成功兌變了。

相信在不遠的未來,吉利德還將發起一筆上百億美元的大收購來豐富自己的產品線,以彌補C肝市場下滑帶來的銷售額損失。

1996年,奧丹黯然離開掌舵人的寶座。

此後,由此前供職於百時美施貴寶的約翰·馬蒂(John Marti)任吉利德執行長,這位希望能利用自己在核苷酸方面的研究特長來開發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從此以後,吉利德就走上了抗病毒藥物領頭羊的金光大道。

然而,吉利德公司走得並不順暢,他們拿到第一個美國藥物上市審批足足花了9年時間。直到1996年,用於治療愛滋病患者巨細胞病毒性視網膜炎的藥物Vistide獲得美國上市批文,吉利德公司零的歷史才終於被打破。

這還不算最煎熬的。吉列德從開始運營到實現盈利,花了整整14年時間。


2001年,這家公司終於扭虧為盈,帳面上報出了5230萬美元的淨利潤。從那以後,公司就像坐上了火箭一樣,業績亮瞎眾人眼。

隨便看一個吉利德的核心產品,你就知道他們的銷售有多麼火爆了。

C肝核心藥物之一索非布韋(Sofosbuvi,又譯索磷布韋,俗稱「吉一代」,商品名Sovaldi,中文名索華迪)2013年12月獲得上市批文,上市僅兩個季度就進帳57.5億美元,當年狂銷103億美元。這是當時全球新藥銷售史上新的記錄。

Sofosbuvir(商品名Sovaldi)被譽為是「這一代人在公共衛生領域取得的最重要成就之一」

它的升級版哈瓦尼(Harvoni,學名Ledipasvir&Sofosbuvir,俗稱「吉二代」的來迪派韋90mg/索非布韋400mg,中文名夏帆寧)同樣大賣,2014年10月上市,兩個月就創收21億美元。

那一年,吉利德的總收入整整翻了一倍,達到249億美元。經調整後的淨利潤達到133億美元,幾乎是上一年(2013)的四倍。

能賺來這麼多錢不是沒理由的——吉利德的藥價格非常昂貴。「吉一代」索非布韋一個療程的費用是84000美元。算下來,平均每一粒藥的價格超過1000美元。「吉二代」Harvoni更貴,一個療程94500美元。

別看那麼貴,但它們效果好啊,治癒率接近100%。所以在上市第一年,美國的市場需求火爆到足足有14萬患者在服藥。

2017年春天,吉利德股價自1992年上市以來的累計漲幅成功突破17500%!不知道「股神」巴菲特那時有沒有後悔拒絕這家公司?

說起這件事,就要回到1988年。年輕的創始人奧丹憑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極力邀請巴菲特作為董事或者投資人加入吉利德公司。不過,巴菲特最終手寫了一封回絕信:「對不起,我給貴公司帶不來任何特殊的東西,除了我的名聲。」

C肝,一種由C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經輸血、針刺、吸毒等渠道傳播。它可導致肝臟慢性炎症壞死和纖維化,部分患者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報告,全球1.3億-1.5億C肝病毒感染者約7%也在中國;《C型肝炎防治指南》推算顯示,中國一般人群C肝病毒感染者約560萬例,如果加上高危人群和高發地區的C肝病毒感染者,約1000萬例。

2013年,吉利德研發出了能夠完全治癒C肝的「神藥」——索非布韋,改寫了人類重大疾病的治療歷程。此後,吉利德在四年時間裡馬不停蹄,持續推出四代C肝新藥,終結了全球對於C肝治癒藥物的研發需求。

吉利德能夠快速實現新藥推廣,這主要得益於公司獨特的科研文化、強大的研發實力以及對病毒學的獨特見解。

吉利德最早從研發愛滋病的藥物起步,在病毒學裡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此外,加強研發投入也是吉利德成為「傳奇」的重要原因。

吉利德草創之初,僅有三位創始人憑藉著幾臺電腦和儀器,成立後的第二年,整個吉利德公司只有14人,直到1993年才發展到100名左右員工。即便是今天,吉利德在全球也僅有9000多人。

但在吉利德全球9000多人的團隊中,有近一半是科學家,銷售團隊的佔比很小。而在吉利德的全部支出中,有一半的資金是用於研發的,這是其他藥企難以想像的。

也正是如此,吉利德才能不斷推出新藥產品。

據不完全統計,從1987年成立到如今,吉利德上市了近30個新藥產品,分布在抗感染、抗病毒等不同領域。如今,吉利德全球已經成為了一個聚焦於肝病、愛滋病、炎症和呼吸、血液和腫瘤四大疾病領域的生物製藥公司。

雖然成功開發出一系列愛滋病藥物讓吉列德戴上了抗病毒專家的光環,但真正讓這家公司名聲大噪並坐穩全球抗病毒巨頭這一江湖地位的,卻是治癒C肝的藥。

吉利德對於C肝這種疾病的影響是顛覆式的。

在吉利德C肝神藥上市之前,對付C肝病毒的藥物療效都比較有限,治癒率也只有50%-80%,而且主流方法是注射幹擾素,它的療效不確切,還可能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副作用,比如類似流感的症狀、貧血、抑鬱。

吉利德狠狠地踢了臨門一腳,直接把治癒率拔高到了空前高的水平:逼近100%。幾乎是在短短三四年間,C肝幾乎被吉利德徹底滅掉了。而實現這一創紀錄的壯舉,吉利德只用了四款藥。

2013年12月底,俗稱「吉一代」的抗C肝病毒藥物索非布韋獲得FDA上市批文。這款藥針對2、3基因型慢性C肝的治癒率超過90%。而且,它只需要口服,對於很大一部分類型的C肝不用搭配幹擾素,整個療程也只有3個月。


索非布韋這種神藥一上市,立即橫掃市場,幹倒了一批C肝藥對手,刺激了口服類藥物市場急速擴增。上市第一年,索非布韋就以百億美元的銷售額衝上了全球最暢銷藥物榜單第二名,創造了新藥銷售史上的神話,至今都無人打破。

吉利德不僅一年就接近收回了收購索非布韋研發企業的成本,還憑此進入全球製藥企業TOP 10俱樂部,就此成為C肝治療領域當之無愧的霸主。

在創新方面,吉利德不像是一家醫藥企業,更像是科技公司。

通常而言,藥企在研發出暢銷藥之後,往往會延後藥品升級換代,以便儘可能地讓這款新藥為企業賺來更多的錢。但吉利德不這麼做,而是繼續高歌猛進,不停地推出新產品。而且,很多產品都是以前一代產品為基礎,研製出大幅優化的新一代產品,從而打造出一個系列。

「吉一代」索非布韋在2013年12月才獲得上市批文,「吉二代」Harvoni在第二年10月就獲得了審批,這種速度在醫藥界非常罕見。

現在Gilead的CEO Daniel O'Day,則擁有生物學學士學位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隨後幾年,吉利德又一鼓作氣推出了「吉二代」「「吉三代」「吉四代」C肝藥,覆蓋了所有6種基因型C肝病毒,它們都能迅速阻斷靶標病毒,從而根除C肝。

吉三代索非布韋/維帕他韋片是全球首個也是國內目前唯一一款全口服、泛基因型、單一片劑的C型肝炎治療藥物。吉四代索非布韋/維帕他韋/伏西瑞韋也在我國批准上市,該藥於2017年獲FDA批准用於治療無肝硬化(肝病)或輕度肝硬化的1-6型慢性C型肝炎病毒(HCV)成年患者群體。


然而沒過幾年,投資者發現,吉利德自己的C肝藥業績從2016年起出現下滑,2017年全年營收從前一年的304億美元下降到261億美元,C肝產品收入驟減四成,只有91億美元。

這也不難理解,由于吉利德的藥療效太好,能治癒C肝,請注意,是治癒,不是治療,那就意味著病人是好一個就少一個,不像胰島素,降壓藥那種慢性病,細水長流,那就意味著,由于吉利德藥物的高費用,有消費能力的患者治癒之後,有購買力的患者就越來越少了。

受業績下滑拖累,吉利德股價從2015年8月的125美元高點開始一路下滑,進入漫漫跌途,如今只有60多美元。

可以說,在治癒C肝方面,吉利德完美演繹了什麼叫「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最後自己也無路可走」。

介紹吉利德公司,不得不說說另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型製藥公司——法瑪賽特(Pharmasset)。

1998年,美國埃默裡大學(Emory University)兩位科學家沙尼茲(Raymond schanizi)和萊奧塔(Dennis Liotta)成立了一家小型製藥公司——法瑪賽特(Pharmasset),致力於抗病毒藥物的開發,C肝藥物屬於重要組成部分。

2005年,索非亞博士從工作了6年之久的百時美施貴寶離職,加入了初創公司Pharmasset。當時的Pharmasset只有15名員工,資金有限,沒有自己的實驗室,設備也極為緊缺。在外人看來,索非亞博士的這個決定簡直不可理喻。

在他加入時,Pharmasset正在研發一款叫做PSI-6130的C肝新藥。PSI-6130是一種核苷類似物,能靶向C肝病毒的RNA聚合酶,從而抑制病毒RNA的合成。在體外實驗中,PSI-6130在細胞裡產生了良好的抗病毒效果,並且很難產生耐藥性。然而,PSI-6130也有著潛在的問題,其中最影響藥物前景的是它的效力——這種口服藥物容易發生降解,只有一小部分能夠在人體內發揮作用。PSI-6130的改進版同樣無法規避這些問題。

在索非亞眼中,PSI-6130是一個好的候選藥,但結構存在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無法有效地到達指定部位(受HCV感染的肝細胞)。因此只要對其結構進行修飾,能順利通過藥物吸收和運輸過程的重重關卡即可。

索非亞隨後啟動PSI-6130升級計劃,製造出了一系列PSI-6130的修飾物,並試圖從中篩選出更加完美的化合物。經過兩年努力,最終於2007年發現了PSI-7977。

PSI-7851一度讓人們看到了研發成功的希望

臨床試驗顯示PSI-7977具有理想的吸收效果,並且能在肝臟中代謝出PSI-6130以發揮療效。進一步大規模臨床實驗發現,PSI-7977聯合幹擾素和病毒唑,或只聯合病毒唑進行12周治療,C肝患者可達到治癒效果,如此神奇效果幾乎令人難以置信。

在一項2期臨床試驗中,PSI-7977與利巴韋林聯合用藥12周後,對C肝2型與3型患者的治癒率可達到100%。這徹底變革了C肝的治療——它是首個無需幹擾素,就能高效治癒C肝的治療方案。此外,它沒有嚴重的副作用,耐藥性也很難產生。

在先進的合成工藝下,PSI-7977規避了PSI-7851的問題

除了索非布韋,還有另一種藥物雷迪帕韋(ledipasvir)同樣是經由複製子系統篩選得到,但針對的靶標是C肝病毒的另一種蛋白質NS5A。這兩種藥物聯用,只需經過8至12周的治療,94%至99%的病人都能清除病毒,徹底痊癒,而且副作用極低。

2011年,吉利德以110億美元收購Pharmasset,收穫C肝神藥。

這起收購可謂是行業奇蹟,驗證了吉利德管理層的超強眼光。

當時的Pharmasset第三季度財報淨虧損9120萬美元,且沒有產品上市。正在開發的口服C型肝炎病毒治療藥物離上市為期不遠。但其收購價格卻神奇地從80億美元一路飆升至113億美元。

最終,吉利德以110億美元將這家不盈利的公司收入囊中。需要說明的是,110億美元是吉利德當時市值的三分之一。

用三分之一的企業價值去收購了一家有可能遭遇臨床試驗失敗風險的公司,在業界看來這是一個賠本的買賣,可以說是冒著極大的風險。

華爾街驚呆了,他們覺得吉利德瘋了。於是,吉利德股價在一天之內大跌12%。

吉列德真的瘋了嗎?他們只是在一次醫學會議上偶然了解到,Pharmasset研發的一種名為PSI-7977的藥物在短短12周內對C肝的治癒率接近100%,遠超當時45%-80%的治癒率——這種藥就是後來的索非布韋——兩周後,吉利德就發布了收購聲明。

毫無疑問,這筆交易是一次「豪賭」,後來它被《福布斯》雜誌評為「史上最佳藥企併購案」。

事實證明,吉利德這次「賭」贏了。

完成這次收購後,吉利德獲得了3個潛在的慢性C型肝炎藥物,Pharmasset公司的C肝臨床藥物PSI-7977就是其中之一,這正是後來成為C肝明星藥物的吉一代——索非布韋(英文名Sofosbuvir,商品名Sovaldi),並於2013年12月獲批上市。

能夠完全治癒C肝的「神藥」就此誕生!

上市第一年,索磷布韋的銷售額便突破100億美元,讓吉利德一躍成為全球製藥巨頭前十位。

索非布韋主要用於治療C肝病毒(HCV)基因2和3型引起的慢性C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對基因1和4型CHC需與聚乙二醇幹擾素α和利巴韋林(ribavirin,RBV)聯用;吉二代——哈瓦尼(Harvoni)是由NS5B阻斷劑索非布韋與固定劑量的新抗病毒NS5A抑制劑雷迪帕韋(Ledipasvir,LED)二聯複方組合。Harvoni是第一個批准用於治療基因1型C肝感染,且不需要聯合幹擾素或利巴韋林的全口服抗C肝方案。Harvoni既可以單藥使用,也可以和其它口服製劑比如利巴韋林聯合使用。

現有的C肝療法已能在短短2-3個月內,以90%以上的成功率治癒所有主要類型的C肝!

2013年,由法瑪賽特研發的NS5B抑制劑索非布韋(sofosbuvir)的誕生是科學家在C肝攻堅史上樹立的一座裡程碑,它是首個無需幹擾素就能高效治癒C肝的直接抗病毒藥物,徹底變革了C肝的治療,讓患者不再受幹擾素副作用的困擾。學界著名期刊《細胞》雜誌稱其為「這一代人在公共衛生領域取得的最重要成就之一」。

2014年,吉利德憑藉索非布韋(吉一代)和C肝雞尾酒Harvoni(哈瓦尼,吉二代)在C肝治療領域叱吒風雲。不僅成功實現「鯉魚跳龍門」躋身《2014年全球製藥巨頭收入排行Top15》前10名,而且憑藉179.75億美元的處方藥銷售一舉擊敗強生、輝瑞、羅氏、諾華等巨頭。

重磅炸彈治療C肝藥物使得吉利德在一年之內從2013年美國製藥業銷售榜單的第十四位一躍成為第一,奪得《2014年美國處方藥銷售TOP15製藥公司》狀元、在《2014年全球處方藥銷售TOP25製藥巨頭》榜單中,吉利德也是最為耀眼,該公司以往的排名均在20名之外,但在2014年卻直接強勢擠進前10名,排在第9的位置。

2016年吉利德再次用革命性的產品,「超級重磅炸彈」級抗C肝新藥吉三代——Epclusa(丙通沙)一躍成為C肝市場的絕對領導者。丙通沙片是吉利德科學公司開發的新型泛基因型C肝藥,其為NS5B抑制藥索非布韋(Sofosbuvir,SOF)400mg+NS5A抑制藥維帕他韋(velpatasvir,VEL)100mg組成的複合片劑。Velpatasvir是HCV蛋白酶NS5A抑制藥,代號GS-5816,異名為韋帕他韋。

吉三代

吉三代是全球首款,也是唯一一個全口服、泛基因型、單一片劑的C肝治療新藥,適用於治療全部6種基因型C肝,藥效遠優于吉二代,副作用極小,治療時間較短,每天口服一次,僅需12周即可治癒C肝。

吉三代適用於所有基因型的C肝患者(1-6型均適用),作為全球首個可以治療所有1~6基因型C肝的口服抗C肝病毒藥,丙通沙片的臨床表現極好,即便是前期治療失敗的患者或者患有代償性肝硬化或失代償性肝硬化的患者,接受丙通沙片治療後也能獲得SVR 12(治療12周後血清病毒RNA水平低於15 IU/ml),且應答率較高。臨床III期試驗結果顯示,相對於索非布韋聯合利巴韋林治療組,丙通沙片療效更優。吉三代的出現意味著患者或可免去治療前的基因分型檢測,意味著C肝不再是一種慢性、難治性疾病,逐漸成為一種可以治癒的疾病。(全文終)

本文是《長篇連載: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全方位博覽》的終結篇,十全十美,這是一個十分吉祥的數字!




相關焦點

  • 長篇連載(7):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全方位博覽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全方位博覽》的續篇——長篇連載(7)。在和,我們先後介紹裡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美國科學家哈維·阿爾特(Harvey J.Alter)和英國科學家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的趣聞軼事。
  • 長篇連載(6):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全方位博覽
    (6):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全方位博覽——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的趣聞軼事Houghton),趣聞軼事,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C肝病毒。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哈維·阿爾特(Harvey J.Alter)、查爾斯·萊斯(Charles M.Rice)和英國科學家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肝病毒方面做出的重大貢獻。
  • 長篇連載: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全方位博覽(1)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C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Harvey J.Alter,Charles M.Rice,Michael Houghton,連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比以往更受世人關注。這一次,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關注對全人類健康有嚴重威脅的病毒——C型肝炎病毒。
  • 長篇連載(9):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全方位博覽
    )長篇連載(9):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全方位博覽——「神藥之父」麥可·索非亞(Michael Sofia)1、本諾獎遺忘的人2020年10月5日,本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塵埃落定,三位在C型肝炎病毒(簡稱HCV)發現過程中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哈維
  • 長篇連載: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全方位博覽(2)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全方位博覽(2) ——揭開C肝病毒的神秘面紗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5日17點30分揭曉。在C型肝炎病毒研究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三位科學家,榮獲本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們分別是美國科學家哈維·阿爾特(Harvey J.Alter)、查爾斯·萊斯(Charles M. Rice)和英國科學家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
  • 長篇連載(5):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全方位解讀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哈維·阿爾特(Harvey J.Alter),查爾斯·萊斯(Charles M.Rice),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C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趣聞軼事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原標題:快訊!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Harvey J.Alter),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和查爾斯·M·賴斯(Charles M. Rice),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的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 解讀: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今年諾貝爾獎獲獎者的獎金將增加至1000萬瑞典克朗,比以往額外多100萬克朗(約合11萬美元)。 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33分,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作者:梅進 馮麗妃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4分許,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和英國科學家Harvey J.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獲獎,以表彰他們「發現C型肝炎病毒。
  • 三名科學家分享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三名科學家分享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新華網這是10月5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卡羅琳醫學院拍攝的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現場。瑞典卡羅琳醫學院5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哈維·阿爾特、查爾斯·賴斯以及英國科學家麥可·霍頓,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所做出的貢獻。
  • 3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北京時間10月5日17點30分許(瑞典當地時間11點30分許),諾貝爾大會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為以下三位科學家,獎勵他們在細胞領域做出的貢獻。今年的獎金增至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62萬元)。關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今年是屠呦呦獲諾獎五周年。她因發現青蒿素,與其他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同時她也是女性獲獎者中年齡最高的,獲獎年齡為85歲。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盤點近10年得主及成就
    中新網10月5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5日,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哈維·阿爾特(Harvey J. Alter)、米歇爾·霍頓(Michael Houghton)和查爾斯·瑞斯(Charles M.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
  • 「快訊」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改為線上舉行(附:近十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回顧)
    海肯斯滕說,今年的獲獎者將在瑞典駐相關國家的大使館或其從事研究的大學被授予諾貝爾獎章和證書,而主辦方將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線上直播頒獎儀式。諾貝爾基金會7月宣布,將於2020年10月5日至12日照常宣布諾貝爾獎各獎項名單,但受疫情影響,12月將不再舉辦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頒獎晚宴。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月5日下午5點34分許,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今年的諾貝爾獎單項獎金增加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60萬元),比2019年增加100萬瑞典克朗。過去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名單2019年——美英三位科學家William G. Kaelin Jr, Sir Peter J.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5點34分許,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和英國科學家Harvey J.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獲獎,以表彰他們「發現C型肝炎病毒。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出爐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出爐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出爐 global_Insight 10-05 17:37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北京時間5日傍晚率先公布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結果出人意料
    瑞典當地時間11:30(北京時間下午5:30),備受矚目的2020年諾貝爾獎正式揭幕。最先揭曉的是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由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三位科學家共同獲得,獲獎理由是因為他們在C型肝炎病毒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