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7月31日訊(記者 於丹丹)氣象領域是最早應用我國北鬥系統的重要應用領域之一,不僅可以在應急搶險的狀態下傳輸氣象資料,還能提高暴雨等的預報水平。江蘇最早在今年下半年將試點北鬥系統進行高空探測。
記者了解到, 「北鬥系統」已成為氣象信息傳輸新途徑,特別是在邊遠臺站和海島,氣象實測數據最先通過北鬥導航系統試驗衛星傳到中心預報服務部門。還有就是應急搶險的狀態下,如2017年的「九寨溝地震」,九寨溝全縣停電,光纖中斷,共219個通訊基站受損,當地氣象部門立即啟用北鬥傳輸應急系統,保障氣象資料正常傳輸。記者從省氣象局了解到,江蘇在海島的臺站也配備了北鬥系統。
另外,在暴雨的預報和監測中,北鬥系統也發揮重要作用。江蘇省氣象局觀測處處長李崇志告訴記者,北鬥衛星導航主要的功能是高精度的定位,定位會有微小誤差,可能只是釐米或毫米級的級別,這個誤差主要是空氣中有水汽影響造成。通過這個「誤差值」,可以反演出大氣中的空氣中水汽通量,從而提高暴雨、暴雪等的預報能力。
常規高空氣象觀測系統在天氣預報和氣候監測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放氣球」,測定大氣各高度上的溫度、溼度、氣壓、風向、風速等。記者了解到,北鬥系統未來在氣象領域將大範圍運用到高空探測中,我國高空探測系統也將全面實現用自主的北鬥探空系統升級換代。專家表示,過去高空探測基於雷達定位,以後用北鬥系統定位,精確度更高,氣象預報的準確率也就越高。
來源:揚子揚眼
【來源:揚眼】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