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點觸控和多點觸控區別是什麼?原理分析

2020-12-06 電子發燒友

單點觸控和多點觸控區別是什麼?原理分析

發表於 2017-11-08 09:03:54

  導語:觸屏手機、平板電腦等新型的智能設備的崛起,除了因為像安卓和ios這樣的智能系統誕生的原因外,不可或缺的一個條件就是觸控螢幕幕的更新換代和多點觸控技術的出現。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單點觸控和多點觸控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

  單點觸控

  單點觸控,只能識別和支持每次一個手指的觸控、點擊,若同時有兩個以上的點被觸碰,就不能做出正確反應。很多醫院、圖書館等的大廳都有這種觸控技術的電腦,支持觸控螢幕的手機、MP3、數位相機也多採用這種單點觸控技術。 單點觸控是相對於多點觸控而言的,多點觸控可以對超過一個點(兩點,三點甚至更多點)的同時觸控進行識別並作出相應反應。所以現在一些電器行業多轉向研究應用多點觸控技術。

  單點觸控的優勢

  這種屏幕為用戶界面帶來兩大好處,一是設備設計空間得到優化,特別有利於小型設備,因其能在同一區域內同時「安裝」屏幕和按鈕;二是由於按鈕能綁定於作業系統中的任意應用,所以設備使用的「按鈕」可以達到無限多個。上述功能主要建立在電阻式觸控螢幕技術基礎之上,在消費電子產品、機場報刊亭、食品雜貨店POS終端和車載GPS系統等各種應用中都得到了廣泛推廣。

  多點觸控

  多點觸控 (又稱多重觸控、多點感應、多重感應,英譯為Multitouch或Multi-Touch)是採用人機互動技術與硬體設備共同實現的技術,能在沒有傳統輸入設備(如:滑鼠、鍵盤等。)下進行計算機的人機互動操作。多點觸摸技術,能構成一個觸控螢幕(屏幕,桌面,牆壁等)或觸控板,都能夠同時接受來自屏幕上多個點進行計算機的人機互動操作。

  多點觸控的優勢

  就傳統的單點觸控而言,多點觸控就意味著更多點的同時操作,這就意味著增加了操作時的可選擇性,讓操作更加便利,增加了可操作性。

  在某些方面,多點觸控也彌補了單點觸控的一些缺點,在替代單點觸控技術的同時也讓多點觸控不斷完善。可以摒棄傳統的操作設備,增強了人機互動的能力,為實現多人共同操作創下了可能。

  多點觸控相比單點觸控,在操作的美觀層度上更加優越,更能吸引人們的興趣。並且多點的同時操作相較於單點的操作更能開發更多的遊戲或軟體,為電子設備的未來提供更多的可能。

  多點觸控技術的出現是電子產品和技術革新共同推進的結果,並且多點觸控作為單點觸控技術上的升級或換代,讓多點觸控技術替代單點觸控技術成為時代的必然選擇。我們選擇多點觸控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或許未來多點觸控也會被新的技術所取代,只是我們尚不知道而已。

  單點觸控和多點觸控的區別

  電阻屏是一種定位精度比較高的觸控螢幕,需要一定的壓強才能觸動,要求觸摸比較精確,因此需要使用筆來點擊,單點觸控就是說每次只能點擊一個比較小的觸摸區。和它相反,另一種屏是電容屏,能夠用手指觸摸比較大的面積,對多個點進行觸摸操作,對觸摸的定位要求沒有那麼嚴格,也稱為多點觸摸。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詳述多點觸控硬體部分技術:電容式[組圖](一)
    OFweek電子工程網,多點觸控技術隨著iPhone的火爆讓人們所熟知和關注,傳統的電阻式觸控技術也逐漸被LLP技術和電容式觸控技術所取代。雖然途拓科技專注於大尺寸觸控技術和LLP技術,但是對於電容式觸控技術也有所涉獵。本文主要就電容式觸控技術的幾個分類做簡要分析。
  • 懸浮觸控是什麼?懸浮觸控技術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通過比較所有電極的測量值,就可以準確定位手指的位置點。 觸控螢幕上有兩種電容式傳感器,互電容和自電容。互電容,用於實現多點觸摸檢測。自電容能夠產生比互電容強大的信號,檢測更遠的手指感應,但由於一種被成為「鬼影(ghosting)」的效應,無法進行多點檢測。
  • Multitouch for Mac(多點觸控手勢增強神器)
    Mac一點就透 舉報   Multitouch Mac版是Mac平臺上的一款可以增強你的多點觸控手勢的神器
  • 從機械到觸控 滑鼠工作原理全面解析-滑鼠,原理 ——快科技(驅動之...
    控制晶片最後利用光電滑鼠內部的一塊專用圖像分析晶片(DSP,即數字微處理器)對移動軌跡上攝取的一系列圖像進行分析處理,通過對這些圖像上特徵點位置的變化進行分析,來判斷滑鼠的移動方向和移動距離,從而完成光標的定位。
  • 變極距型電容式傳感器在壓力觸控技術的設計和應用
    隨著平面觸控技術(下面簡稱2D)的日漸完善,消費者已經不滿足簡單的XY軸平面內操作,手機廠商開始追求開發觸控的進一步方式,Z軸方向觸控(以下簡稱3D)漸漸在一些高端手機上被使用,3D壓力觸控主要是快速查詢菜單和手遊體感操作的技術(配合線性馬達體驗度更高),為消費者使用日漸複雜的APP增加了迅捷簡單的操控模式和帶來更好的遊戲體驗,目前市場上大部分的3D壓力觸控技術屬於傳統的外掛式,由於3D壓力感應的sensor
  • 多點觸控分分鐘變平板,智能健身帶你輕鬆鍛鍊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處地方,一個是餐桌上的隱形電磁爐,只要把鍋放到指定的位置就能進行加熱,但平時完全看不出來那是個電磁爐,外觀就是個很好看的餐桌;另一個地方則是廚房放的觸控投影了,不單單是投放的畫畫可以觸控交互,而且當你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把菜放在指定位置,這投影能給你識別出來並推薦菜譜,非常有意思。
  • 多點觸控分分鐘變平板,智能健身帶你輕鬆鍛鍊~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處地方,一個是餐桌上的隱形電磁爐,只要把鍋放到指定的位置就能進行加熱,但平時完全看不出來那是個電磁爐,外觀就是個很好看的餐桌;另一個地方則是廚房放的觸控投影了,不單單是投放的畫畫可以觸控交互,而且當你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把菜放在指定位置,這投影能給你識別出來並推薦菜譜,非常有意思。
  • 觸控溫度計設計
    2.原理說明  2.1量測原理  本應用的溫度量測組件是採用,IC內部的絕對溫度傳感器TPS,絕對溫度傳感器由二極體(BJT)組成,其電壓信號對溫度的變化為一通過0°K曲線,其具以下特色溫度傳感器在環境溫度為0°K時期輸出的電壓值VTPS@0°K =0V透過測量方式可使得模擬數字轉換器ADC
  • 觸控屏的控制電路製作小記(附STM32的驅動)
    觸控屏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現在的電子產品基本上都帶有一個大大的彩色液晶,加上一個輕觸式的觸控屏。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可以完全取代以往那種固定式的按鍵。下面就介紹一種觸控屏的驅動電路,我也是一個小時前才把這個小板子做出來,測試成功後馬上發表這篇日誌,新鮮熱辣的哦!
  • 深度分析電容觸控晶片與壓力感測技術於智能型手機發展
    拓墣最新研究指出,2018年智能型手機電容觸控晶片產值將會大幅銳減至11億美元,主要原因為大部分手機新案件早就以多點觸控技術取代單點觸控技術,產品轉進單價成長空間有限,加上2018年導入顯示觸控整合晶片方案的案件放量,導致智能型手機電容觸控晶片產值於2015~2018年CAGR為負8%。
  • 觸控螢幕行情看好 觸控IC群雄逐鹿
    由於中小廠商對於降成本的要求越來越高,而消費者在使用中使用單指的頻率非常高,憑藉更低成本的單指+手勢方案,Mstar和思立微迅速填補了此前敦泰及新思缺貨造成的市場空間。    義隆:擴大中大尺寸觸控優勢     義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觸控晶片主要應用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以及各式消費性電子產品,在全球筆電市場居於領導地位。
  • 為何蘋果也愛它 電容觸控究竟好在哪?
    鬥爭如此激烈,觸控廠商將目光投向了大屏觸控市場,2014年觸控筆記本,和觸控顯示器都是會出現一個不錯的整張態勢,其原因就在於觸控廠商已經不能滿足於手機等小屏幕設備的市場,開拓大屏觸控將是一個趨勢。  綜上所述,本文不僅僅是技術的解惑答疑,也是行業的透視分析,觸控風潮將會繼續,電容觸控一枝獨秀,未來又將走向何方呢?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一起來討論一下。
  • IPS+10點觸控 PiPO四核平板M9暢玩保衛蘿蔔
    這款遊戲畫面精美,形象可愛,道具多樣,含有豐富的關卡和主題包,擁有各自風格特色的多種防禦塔,有趣的音效設定和搞怪的怪物造型及名字大大地增加了遊戲的趣味性。  當然這款遊戲,對於平板的屏幕和觸控有很高的要求,同時玩家在遊戲中還要有一定的技巧,才能順利通關。這幾天小編捧著PiPO M9大玩保衛蘿蔔遊戲,不亦樂乎!M9的表現沒有讓小編失望,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手機屏觸控,為啥戴手套不行?沾水不靈?看完恍然大悟,漲知識!
    電阻屏的原理是:感知壓力。它就像一個漢堡包,兩個導電層,中間是些透明的隔離點分開。當觸控筆、指甲接觸屏幕時,兩層導電層就有了連接,控制器就能算出觸控的位置。觸控筆的筆頭可以是任何堅硬的材料,一般用塑料,用觸控筆的時候需要用力在屏幕上按、或者滑動。而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幾乎都是用手指直接操作,這種屏幕叫「電容屏」。電容屏的原理是:導電。
  • 行動裝置可預測用戶動作,懸浮觸控能否引領電子技術革命?
    一、對用戶動作有預知能力,各企業深耕懸浮觸控技術懸浮觸控技術是應用於觸屏行動裝置中的一種全新的技術模式。在觸摸之前就能大概知道效果,類似於我們滑鼠移動到什麼按鈕或者字上,如果可操作就會通過變色等方式提示。懸浮觸控技術不僅可以通過手指來觸控螢幕幕,還可以感應到非導電的布織物。也就是說,在冬天戴上手套之後,依然可以自由操控觸屏設備。
  • 新工藝新材料引發觸控面板行業質變
    這一年觸控面板廠牧東宣布出售蘇州子公司股權,等於是賣掉觸控設備和相關業務,成為觸控行業「退出」第一單。  但是,2013年還只是觸控面板價格戰的序曲。臺灣自由時報的消息,NB觸控需求不如預期,OGS(單片式觸控面板解決方案)觸控面板價格在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以來腰斬之後,2014年下半年仍將續跌2成,每寸報價跌破2美元。
  • 大尺寸觸控面板生產技術與應用趨勢
    42寸)連網電視、電子白板的多點觸控也蓄勢待發中…  尺寸要大也要多點觸控  從ATM提款機、機關場所的互助導覽系統,到百貨公司的電子白板,這些需要觸控應用的裝置,就跟手機、平板一樣朝著大尺寸趨勢邁進。
  • 分析電容式觸控螢幕與電阻式觸控螢幕的區別
    分析電容式觸控螢幕與電阻式觸控螢幕的區別 作者:電容式觸控螢幕時間:2013-08-12 來源:電氣自動化技術網     北京時間08月12日消息
  • 臺灣觸控面板趨勢:On-cell/全貼合/新材料
    後來臺灣面板廠開始和控制晶片廠商合作,並由控制晶片廠商在2012年提出單層多點圖案做法。相對於傳統SITO圖案,單層多點僅需要一道光罩,而且不需電極架橋,儘管靈敏度較SITO差,但價格卻有競爭力,因此單層多點圖案在2012年時被應用於GF1結構,較GFF結構省掉一張ITO薄膜和一張光學膠。
  • 深度探究壓力感測技術以及電容觸控晶片於對智慧型手機發展作用
    深度分析電容觸控晶片與壓力感測技術於智能型手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