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提倡算命,不是因為算命不準,而是命運可以改變
《易經》的現狀,少數人精通,部分人沉迷,大部分人無法理解。甚至有些人的心態就是拜個高人,學點本事,然後給別人算命,半知半猜的糊弄,靠這個賺錢。
這種現實導致了有人讚美《易經》,有人批評《易經》,各有各的依據。
其實人類的祖先並不像西方科學家說的那麼原始,尤其是中華民族,一些非常先進的文化遺產是從遠古時代流傳下來的,其中《易經》和《黃帝內經》是小縮影。
仔細閱讀《史記》和《尚書》,你會發現書中記載的三皇五帝時期的天文曆法、宇宙的探索以及形成的知識體系,並不落後於現代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
古代有一所大學叫闞玉。《易經》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有很多其他的系統,比如道術魔法,劉仁神課,太一神數。這些知識體系在民間以師徒的方式默默傳承了幾千年。
當然,有傳承就一定有損失。
在我看來,算命對於真正傳世的人來說是準確的。可惜這樣的人很少。而且,即使發生的事情是準確的,未來預測的準確性也會降低。因為未來不確定。
除了時空變量,個體也有變量。
有些人,通過自我控制,自我約束,或者修行,改變自己固定的信仰模式,命運也會隨之改變,算命不準。所以古人說修行人的一生是不一定的。
孔孟曰:「善易者不可卜,知易者不可佔。」
真正了解《易》本質,洞察規律的人,不會停留在佔卜的層面。因為,他知道自己有變數,有改變的機會。只有常數的東西才能算出來。
年輕的時候,我對算命很懷疑。人到中年,社會閱歷深,精神修養深,尤其是看了《易經》定律,我根本不算命,也不參與。因為我喜歡挑戰極限,抓住不到10%的變數,主宰自己的人生。
說命運不可違的佔90%。你的信仰模式決定了你的生活模式。如果你認為命運不能違背,那麼你就是命中注定的。沒什麼好說的。
改變命運的唯一方法就是重新組織自己的信仰模式
愛因斯坦說,改變一個人的固定思維比分離一個原子更難。
可見一個人的思維模式是很穩定的,就像俗話說的「江山易動,本性難移」。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的命運都是可以數的。
因為你形成的思維模式太堅定了,一成不變的東西是可以預測的。只有變化的東西是無法預測的。
我們身邊有很多案例。
有的人的模式就是暴躁好鬥。這種生活,大家都知道,以後遲早會闖禍。隨著時空的切換,時間的運行,前後的交替,很容易推斷出哪幾年有災害。
所以,我們算命是沒用的,因為算命不能避免災難。唯一的辦法就是改變自己的命運和信仰模式。
一個脾氣暴躁、固執、好鬥的人徹底變了,變得豁達、冷靜、愉快。這個徹底的改變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只可惜,絕大多數人,都無力改變自己的既有的信念模式,所以一輩子就這麼註定了。
有堅定的決心,不怕磨難的心態,時間會一點一點改變,直到徹底蛻變
雖然江山很容易被感動,但他的本性是無法改變的。但是,只是「難改」,而不是不可能改。有成功的案例。
我改變了自己。從瓦解固定的思維模式,到真正讓自然在沒有固定模式的情況下順其自然,用了7年時間。
轉型過程從2013年持續到2020年,歷時7年。這個過程極其艱難痛苦。然而,一旦你從毛蟲變成蝴蝶,從此再也不一樣了。過去7年吃的苦頭,值得!流過的淚,值得!煎熬的日夜,值得!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觀點,智者見智,仁者見仁。
我不在乎別人的評價。你同意我還是批評我都無所謂。贊同和思考的背後,是大家思維模式在運行的結論。
「一日三省吾身」,重新審視、修正、改變自己的固有思維模式,放下執著,一切順其自然。
學習《易經》可以讓我們了解自然宇宙,可以讓我了解社會發展,可以讓我們了解人生。通過學習《易經》,可以讓我們發現天、地、人的運行規律,從而能夠敬畏規律,順應規律,達到指導我們趨吉避兇,更好地把握人生。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研究《易經》,但苦於古人的文言文枯燥複雜,也就有了這版帶注釋、譯文的《易經》,它不僅簡單易懂,內容還十分豐富完整,讓每個人都能讀懂《易經》。
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周易》+《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