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國家電網一名「駐外員工」C位出道,將獲得一項重要的國家級榮譽。作為特高壓天團裡率先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實力擔當,它平時挺低調,今天還是走到舞臺中間給大家展示一下吧!
絕對的實力擔當
巴西美麗山特高壓二期項目是巴西第二大水電站——美麗山水電站的送出工程,也是巴西電網南北互聯互通的主要通道,被譽為巴西「電力高速公路」。那麼,這條「高速公路」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呢?
美麗山二期工程範圍跨度大,線路全長2539公裡,跨越巴西5個州、78個城市,包括兩端換流站(欣古、裡約換流站)、一回直流線路及配套工程。
二期工程利用中國「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的特高壓直流技術,標準全方位適應巴西電網需求,實現輸送容量400萬千瓦,直流電壓±800千伏,是全球同電壓等級下輸電距離最遠的工程。
這也是一條高度環境友好的特高壓線路。國家電網的建設者們通過優化線路路徑、加大塔高和塔距等措施避開自然和歷史保護區、減少雨林砍伐,將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受到巴西環保署的高度讚譽,是近年來巴西唯一「環保零處罰」的大型項目。
項目投運以來,順利通過了高溫、大風、雷雨等惡劣天氣和滿負荷工況運行的考驗,創造了「安全零事故,質量零缺陷,環保零處罰」的奇蹟。
截至2020年8月底,項目共完成輸送直流電量超過160億千瓦時,如期獲得年度監管收入12.2億雷亞爾(約15.3億人民幣)。2019年8月投運後項目能量可用率為99.87%,截止到2020年8月底能量可用率為99.66%。
光鮮出道,背後是汗水與努力
不下苦工,怎麼能海外C位出道。美麗山二期工程,在異國他鄉的修煉之路比想像中更難。
工程沿線地理環境複雜,途經亞馬遜雨林、賽拉多熱帶草原、大西洋沿岸山地三個迥異的地理氣候區,跨越亞馬遜、託坎廷斯河等十三條大型河流,地形多變、生態體系極其複雜、沿線人文差異極大。
自然環境複雜只是美麗山出道之路上的一個難題。美麗山二期工程,還要克服中國特高壓出海的「水土不服」問題。
國家電網公司不斷熟悉巴西市場監管規則,逐漸掌握豐富的本地市場經驗和全面的風控能力。2014年2月,國網巴控公司與巴西國家電力公司聯合中標美麗山一期項目。2015年7月,國家電網公司獨立拿下巴西美麗山特高壓直流輸電二期項目。
最終,通過全過程的風險管控、高標準的質量、安全、環境管理,和全體中巴參建人員的不懈努力,項目提前 100 天投運,創巴西大型電力項目建設紀錄。
這段連接國家電網與美麗山的緣分更是架起了中國與巴西之間產能合作的橋梁。正如中國駐巴西大使楊萬明所言:「美麗山特高壓項目是中國巴西提升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壓艙石。」
團魂燃燒 做好巴西「電力高速公路」的「鋪路人」
美麗山二期項目是國家電網公司首個在海外獨立投資、建設和運營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從前期部署到後期維護,國家電網公司始終盡心盡責,全力做好巴西「電力高速公路」的「鋪路人」。
項目前期,國家電網公司提前布局,確定採用集團化運作模式,調動多個公司相互協作;充分發揮國家電網公司系統特高壓核心技術能力、集團化管控能力和國網巴控公司多年積累的本地化運營和屬地協調能力。
項目建設期間,共有來自中國、巴西、智利、玻利維亞和歐洲的約25支施工和技術隊伍、30多家設備廠商、1.6萬名建設者參與項目。
國網新疆送變電公司、山東電建公司、福建電建公司參與了部分線路標段總承包建設,中電裝備公司負責換流站工程總承包,湖南送變電、華東送變電分別負責受端和送端換流站主設備安裝及分系統調試工作。
項目投運後,國家電網公司積極開展運維工作,制定各項運行、檢修、安全規程等共計153項,為規範運維提供制度保障;選派赴巴西骨幹運維人員111人,打造高質量運維隊伍;利用先進高科技巡檢智能設備,提高現場運維效率。
一年來的運行成績充分證明了中國設計方案優秀、設備性能可靠,彰顯了中國特高壓走向世界的「科技自信、管理自信和文化自信」,遞出了「一帶一路」上的又一張靚麗的「中國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