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文在線縮減數字閱讀規模 網文+二次元疊加效應存疑)
被中文在線以高溢價收購的晨之科,亮點是擁有二次元社區G站,但二次元文化與擁有大量網文IP的中文在線,能否產生疊加效應尚需觀察
《投資者報》記者 周月明
2018.1.22
505期
投資者報
隨著在線付費閱讀模式越來越受到關注,
A股的相關標的也紛紛進入投資者與機構的視線中。2015年上市的中文在線(300364.SZ)近期就頗為引人注目,被部分機構認為是股價盈利空間最大的公司之一。
中文在線有哪些業務?在行業內地位如何?未來發展趨勢怎樣?近日《投資者報》記者多次致電公司無人接聽,致函公司公開郵箱亦未收到答覆。
業務結構變動
中文在線近年來業績均保持持續增長。2015年至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分別為3.9億元、6億元、4.7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936萬元、3674萬元、3619萬元。截至1月18日,股價為9.85元,市盈率為117倍。A股另一家在線閱讀企業掌閱科技,同期股價為45.1元,市盈率為143倍。
中文在線與其他行業競爭者相比,業務結構如何?重點發展方向又是什麼呢?
目前,中文在線的主要業務有數字閱讀、數字內容增值(如IP開發、購買版權)、教育業務等。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將文學、教育內容數位化,通過數字閱讀產品的版權運營盈利」都是中文在線的核心商業模式。其在2006年成立17K小說網,定位為原創文學內容的閱讀門戶,提供文學閱讀和內容孵化服務。2016年,數字閱讀業務還是其營收主力,佔比達到49%。
與同行業競爭公司相比,中文在線的文學作品數量並不太低,閱文集團以72%的比例位居第一,中文在線排名第二佔比為27.5%,掌閱科技以5.2%位列第三。
不過,雖然文學作品佔比是掌閱科技的五倍多,但中文在線的數字閱讀業務毛利率並不高。據財報,2016年掌閱科技數字閱讀業務毛利率67%,而中文在線只有37%。
到了2017年上半年,中文在線的數字閱讀業務毛利率繼續下滑為36.2%,且營收佔比也越來越小,降為37%。與此同時,中文在線轉向毛利率更高(2017年上半年為79%)的數字內容增值業務。這塊業務佔比也後來居上,達到51%。
不過,即使調整了業務結構,有業內人士指出,中文在線近幾年的業績也存在一定問題。據其財報,2017年上半年及2017年前三季度,財務費用分別為-1211萬元、-1913萬元,同比下滑386%,439%。財務費用為負,說明公司不僅抵消了借款利息,還在銀行掙到了不少利息費用。如果剔除財務費用影響,2017年上半年公司的營業利潤已同比下滑7.5%。公司為何有這麼多資金可以掙利息,與其此前融來的大量資金有很大關係。
此外,公司的教育業務經營狀況卻越來越不給力。據公司財報,2017年上半年,這一板塊收入僅為總營收的12%,為3164萬元,教育子公司更是出現嚴重虧損。中文在線曾於2016年定向增發20億元,稱其中9億元用於教育業務。但從效果上看,這9億元是否起到重要作用令投資者擔憂。
目前,這筆定增資金被集中用於補充流動資金。中文在線此前對此只簡單解釋稱,「教育業務周期長、投資需謹慎」。有投資者認為此解釋過於簡單。
從近三年淨利潤來看,中文在線還存在較明顯的周期現象,虧損集中出現在第一季度。
收購標的估值被疑過高
令人意外的是,中文在線在2016年淨利潤僅為3674萬元的情況下,還擬用14.72億元收購晨之科80%股權,其中以現金方式支付4.49億元。對於中文在線的收購資金來源,證監會還曾發了重組問詢函,中文在線稱,將用自有資金和銀行借款支付本次收購的現金對價。
目前,此項收購已經完成。2018年1月3日晚間,證監會官網發布消息稱,中文在線收購晨之科80%股權的交易獲得通過。
然而,對於收購標的晨之科,有不少業內人士及投資者擔憂其資產質量,同時質疑收購價格過高。晨之科擁有二次元社區「咕嚕咕嚕」,簡稱「G站」,其營業收入來源於移動遊戲、網站廣告和直播收入三項,其中移動遊戲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
重組草案顯示,2015、2016和2017年1~5月,晨之科營業收入分別為2033萬元、1.93億元和9882萬元,淨利潤分別為-1763萬元、9711萬元、4498萬元。
但就是這樣一家公司,中文在線卻給出了18億元的估值。重組草案顯示,截至2017年5月31日,晨之科經審計的帳面價值為2.96億元,採用市場法評估的價值為18.6億元,增值率為528% 。
伴隨高估值,晨之科也給出了業績承諾,稱標的公司2017、2018和2019年度扣非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人民幣1.5億元、2.2億元和2.64億元,三年累計6.34億元。然而,對於一家剛剛在2016年扭虧為盈的公司來說,2017~2019年淨利潤分別要同比增長54.46%、46.67%和20%,看起來有些難度。且2017年前5個月,晨之科的淨利潤才4498萬元,能否完成2017年整年的業績承諾1.5億元,存在很大疑問。
除了這些問題,中文在線在過去的一年多裡,高管減持也相當頻繁。自2016年7月4日以來,中文在線涉及減持的次數曾高達10次。在2016年,中文在線曾出現三次減持;而2017年的減持全部集中在10月中旬。 更引人側目的是,中文在線2017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於10月13日發布,發布當日,高管就有五次減持。其中包括兩名股東、1名董事、4名副總經理。
這些行為是否在暗示著高管對公司自身業績並不看好?如今2017年已經結束,也到了公司交上答卷的時候。收購的公司能否完成業績承諾?募集的資金是否投入到位?這些關乎到中文在線未來的發展,其答案如何我們將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