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功能石墨烯/碳納米管厚膜:雙向散熱和電磁屏蔽

2020-09-18 石墨烯聯盟


本文要點:

  1. 通過真空輔助自組裝方法成功製備了具有高熱通量的雙功能石墨烯/ CNTs厚膜,並在2800 o C下進行了熱壓碳化和石墨化。
  2. 通過實驗表徵和分子動力學模擬的研究,內部微觀結構具有無缺陷和高度結晶相,並發現在2800 o C石墨化後,石墨烯和CNT之間形成了CC共價鍵。
  3. 引入碳納米管後,厚膜獲得了優異的貫穿面導熱性能。
  4. 厚膜在Ku波段具有極好的電導率(1819.17 S / cm)和75 dB的EMI SE。

1成果簡介

太空飛行器材料是航空航天探索領域快速發展的關鍵限制因素。在先進的太空飛行器中,具有熱管理和電磁屏蔽功能的高級多功能材料可以確保其設備在太空中的正常運行。當前,石墨烯薄膜不能滿足高熱通量和優異的貫穿面熱傳導性。在此貢獻中,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陳成猛等研究人員在《Carbon》期刊發表名為「Dual-functional graphene/carbon nanotubes thick film: bidirectional thermal dissipation and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的論文,研究成功製備了具有高熱通量的全碳雙功能石墨烯/碳納米管(CNT)厚膜,並在熱壓碳化和石墨化2800℃後研究了結構和組成演變。表明存在緻密無缺陷的高結晶碳結構。

分子動力學模擬進一步證實了2800℃的石墨化後,石墨烯片和CNT之間CC共價鍵的形成,從而增強了聲子在平面內的傳遞。同時,軸向相鄰的石墨烯片通過CNT連接,這賦予了優異的導熱性能。面內和面內熱擴散率分別高達1188.2mm2/s和8.0mm2/s。此外,Ku頻段的電導率高達1819.17S/cm,EMI SE達到75dB。研究結果為太空飛行器材料的製備和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2圖文導讀

圖1。(a)GO / C和gGC-2800厚膜的製備示意圖。

(b)初始GO片材的AFM圖像。

(c)gGC-2800厚膜在低放大倍數下的SEM圖像。

(de)GO / C膠片在不同放大倍率下的SEM圖像和宏觀數字圖片(插圖)。

(fg)gGC-2800膠片在不同放大倍率和宏觀數字圖片下的SEM圖像(插圖)。

圖2。(a)中氮吸附脫附等溫線和(b)孔徑之前和之後熱壓1000 RGO / C膜的分布ø C.(c)中的拉曼光譜,(d)X射線衍射圖案和(e)的高解析度XPS光譜rGO / C,rGC-1000,rGC-1600和gGC-2800膠片。(f)rGO / C,(g)rGC-1000,(h)rGC-1600和(i)gGC-2800膜中的O1s XPS光譜。

圖3。沿GO和CNT在rGO板上具有大量氧官能團的動力學模擬拍攝的一些快照的俯視圖和側視圖。(a)初始,(b)1000 o C,(c)1600 o C和(d)2800 o C 的結構形態。

圖4(a)gGC-2800膜彎曲示意圖(b)電加熱性能實驗圖(c)rGC-1000,gG-2800 和gGC-2800膜在冷卻過程中的紅外熱成像圖

圖6 (a)rGC-1000,gG-2800 和gGC-2800膜在冷卻過程中的響應溫度曲線。

(b)rGC-1000,gG-2800 和gGC-2800膜的面內和軸向熱擴散係數

(c)熱導率。

(d)複合膜的熱傳導示意圖。

(e)rGO/C, rGC-1000, rGC-1600, gGC-2800 和 gG-2800膜的電導率曲線。

(f-h)rGO/C, rGC-1000, rGC-1600, gGC-2800 和 gG-2800膜在Ku帶的總屏蔽效能(SET),吸收效能(SEA)和反射效能(SER)。

(i)與文獻報導的面內熱導率與厚度對比圖。


3小結

總之,通過真空輔助自組裝方法和2800 o C的石墨化,成功製備了具有高熱通量的雙功能石墨烯/ CNTs緻密厚膜。該雙功能膜為太空飛行器電子設備的實際應用提供了機會。

文獻:

來源:材料分析與應用

相關焦點

  • 山西煤化所:雙功能石墨烯/碳納米管厚膜:雙向散熱和電磁屏蔽
    本文要點:通過真空輔助自組裝方法成功製備了具有高熱通量的雙功能石墨烯/ CNTs厚膜,並在2800 o C下進行了熱壓碳化和石墨化。通過實驗表徵和分子動力學模擬的研究,內部微觀結構具有無缺陷和高度結晶相,並發現在2800 o C石墨化後,石墨烯和CNT之間形成了CC共價鍵。
  • 導電塗料用碳納米管與石墨烯導電填料研究進展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導電塗料是伴隨著現代科學技術而迅速發展起來的特種功能塗料,按導電機理不同可分為本徵型和填充型兩類。本徵型導電塗料是指聚合物本身或經過摻雜而具有導電性,該類塗料的研究雖已取得重大進展,但目前仍存在電荷載流子遷移率低且溶解性和加工性較差等問題。
  • 電磁輻射屏蔽材料,石墨烯材料在電磁波吸收領域的應用
    碳材料是電磁屏蔽和吸波材料研究的重要內容,對於石墨、碳纖維、碳納米管等材料的電磁屏蔽和吸收性能的研究已經相當廣泛。石墨烯具有室溫量子霍爾效應和良好的鐵磁性,與石墨、碳纖維、碳納米管等材料相比,擁有獨特性能的石墨烯可以突破碳材料原有的局限,成為一種新型有效的電磁屏蔽和微波吸收材料。
  • 深圳先進院在高性能電磁屏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高頻高速5G通信技術和高集成度、輕薄智能電子產品的迅猛發展,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產生活,同時也突顯出電磁幹擾的嚴重性。電磁幹擾會造成信號攔截、數據丟失等負面效應,嚴重影響電子電氣設備的性能及其正常運行。發展新型電磁屏蔽材料是解決電磁汙染的關鍵技術,特別是超薄、輕質且具有優異力學強度和可靠性的高性能電磁屏蔽材料。碳納米管具有極高的導電和力學性能,在電磁屏蔽領域具有廣泛的潛在應用前景。
  • 華為也在研究石墨烯,碳納米管跟石墨烯納米電熱管一樣嗎?
    今天電熱匯介紹——碳納米管跟石墨烯納米電熱管。最近有關華為的報導頻頻發生。有華為消費者業務總裁餘承東說:華為將停止麒麟晶片的生產。有「南泥灣」項目重中之重—石墨烯晶片即將問世。碳納米管,又名巴基管,是一種具有特殊結構(徑向尺寸為納米量級,軸向尺寸為微米量級,管子兩端基本上都封口)的一維量子材料。碳納米管主要由呈六邊形排列的碳原子構成數層到數十層的同軸圓管。層與層之間保持固定的距離,約0.34nm,直徑一般為2~20 nm。並且根據碳六邊形沿軸向的不同取向可以將其分成鋸齒形、扶手椅型和螺旋型三種。
  • 清華大學:碳納米管/石墨烯基納米材料在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碳納米管(CNT)/石墨烯基納米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積,中孔結構,可調節的表面性質和高化學穩定性,因此具有作為有機廢水處理吸收材料的巨大潛力。這些屬性使它們能夠在高濃度或高溫下承受苛刻的廢水條件,例如酸性,鹼性和鹹性條件。儘管已經報導了大量有關CNT /石墨烯基納米材料在有機廢水系統中的性能的工作,但其實際應用仍存在挑戰。
  • 中國電科將石墨烯電磁屏蔽塗料應用於電磁屏蔽工程 ...
    近日,中國電科33所與大同墨西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通過對石墨烯電磁屏蔽塗料及其工程應用技術的聯合研究,在國內首次將石墨烯電磁屏蔽塗料應用於屏蔽工程,並完成了石墨烯電磁屏蔽塗料屏蔽防護樣板間的施工,屏蔽效能達到40dB,可實現電磁波阻隔99.99%。
  • 石墨烯、碳納米管等新型導電劑前景良好,蓄勢待發
    ,根據其結構不同活性物質之間各形成點、線或面接觸式的導電網絡:導電劑可分為傳統導電劑和新型導電劑,傳統導電劑包括導電炭黑和導電石墨等,新型導電劑包括碳納米管和石墨烯導電劑。最早的導電炭黑類、導電石墨類材料為點狀結構,也稱零維導電劑,主要是通過顆粒之間的點接觸提高導電性;導電碳纖維主要包括碳納米管(CNTs)和氣相生長碳纖維(VGCF),具有一維的纖維狀結構,CNTs是1991年被明確報導的一種碳納米結構,是由石墨烯片層沿軸線捲曲而成的無縫、中空的管狀材料,按照石墨烯片層數可分為單壁碳納米管和多壁碳納米管,由於其纖維狀結構,可以穿插在活性物質間,增大了與電極材料顆粒的接觸
  • 前沿|當石墨烯「遇上」碳納米管,原來增韌機理是這樣!
    前沿|當石墨烯「遇上」碳納米管,原來增韌機理是這樣!
  • 各種碳納米管的宏量製備方法大合集
    在諸多單壁碳納米管生產工藝中, 電弧放電和雷射燒蝕法可得到高質量、少缺陷的單壁碳納米管,但受限於設備和產量,因此CVD法是單壁碳納米管可控制備最方便、經濟的方法。清華大學魏飛教授等人採用獨特結構且可流化催化劑實現流化床中單壁碳納米管大量製備。在CVD法中,納米金屬Fe顆粒是批量製備單壁碳納米管廣泛採用的催化劑。雙壁碳納米管的宏量製備雙壁碳納米管是由兩層石墨烯捲曲形成,具有較好的金屬及半導體性質。
  • 科學網—新材料令電磁波輻射「聞風喪膽」
    因此,電磁屏蔽/吸波材料的研究開發一直備受世界各國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 石墨烯帶來驚喜 所謂的電磁屏蔽/吸波材料主要包括金屬和高分子複合材料。傳統的金屬基電磁屏蔽材料存在密度大、結構設計困難等問題,並且應用也受到限制。
  • 碳基晶片迎來突破!石墨烯材料碳納米管如何製作,西瓜視頻告訴你
    但是就在前不久,我們中科院彭練矛院士和他的團隊們研發一種新材料的「碳基晶片」,裡面採用的是「碳納米管」製作的,這種材料或許會跳出摩爾定律的瓶頸,使得晶片的性能提升不再完全依賴於高端納米光刻工藝和電晶體的大小。
  • 碳納米管行業深度報告:動力電池驅動,碳納米管需求迎來爆發
    (3)碳納米管:憑藉良好的 導電性及獨特的管狀結構,通過與正極材料形成線性連接可大幅改善正極材料電 導率,目前其正處於產業應用層面快速導入期。 (4)石墨烯:於 2004 年被首次發 現,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多應用於高科技領域,鋰電 池領域的應用尚處於研究階段。
  • 碳納米管行業深度報告:動力電池驅動,碳納米管需求迎來爆發
    (3)碳納米管:憑藉良好的 導電性及獨特的管狀結構,通過與正極材料形成線性連接可大幅改善正極材料電 導率,目前其正處於產業應用層面快速導入期。 (4)石墨烯:於 2004 年被首次發 現,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多應用於高科技領域,鋰電 池領域的應用尚處於研究階段。
  • 具有高各向異性導熱和導電率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1成果簡介 使用碳材料同時具有高度各向異性的導熱性和導電性來實現納米複合材料仍然具有挑戰性,因為碳材料傾向於在納米複合材料中形成隨機網絡。>在《ACS Nano》期刊發表名為「Flexible Graphene Nanocomposites with Simultaneous Highly Anisotropic Thermal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Prepared by Engineered Graphene with Flat Morphology」的論文,研究以平整形態的石墨烯為功能填料
  • 中科院化學所:各向異性高導熱和導電率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成果簡介 使用碳材料同時具有高度各向異性的導熱性和導電性來實現納米複合材料仍然具有挑戰性,因為碳材料傾向於在納米複合材料中形成隨機網絡。、鄭鯤博士研究團隊在《ACS Nano》期刊發表名為「Flexible Graphene Nanocomposites with Simultaneous Highly Anisotropic Thermal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Prepared by Engineered Graphene with Flat Morphology」的論文,研究以平整形態的石墨烯為功能填料
  • 中科院化學所:各向異性高導熱和導電率的柔性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
    成果簡介 使用碳材料同時具有高度各向異性的導熱性和導電性來實現納米複合材料仍然具有挑戰性,因為碳材料傾向於在納米複合材料中形成隨機網絡。>在《ACS Nano》期刊發表名為「Flexible Graphene Nanocomposites with Simultaneous Highly Anisotropic Thermal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Prepared by Engineered Graphene with Flat Morphology」的論文,研究以平整形態的石墨烯為功能填料
  • 碳納米管:個性十足的神奇材料
    這種通過三個彎曲型分子連接兩個石墨烯單元的方法,可直接得到納米籠狀結構,為構建封端鋸齒型碳納米管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德國應用化學》上。  無獨有偶。幾乎在同時,以研製出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而聞名於世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研究人員,使用功能化碳納米管生產出首個能在室溫下使用通信波長發射單光子的碳納米管材料。神奇材料碳納米管,為何如此受各國科學家追捧?
  • 對碳納米管和石墨烯透明導電薄膜材料的技術解讀(上)
    威廉馬什賴斯大學在US20120145997A1中公開了熱絲化學氣相沉積法製備垂直單壁碳納米管方法,將催化劑置於碳納米管生長的基底表面,在反應室中與氫氣和氣態烴混合氣相接觸,加熱溫度超過2000℃,活化氣體,垂直單壁碳納米管在基底上生長。
  • 細菌纖維素生物材料變身電磁屏蔽材料
    近年來,通過嚮導電或不導電的高分子基體中加入一定量導電填料製成複合型導電聚合物,為高效電磁屏蔽材料的開發提供了新方法。石墨烯(Graphene, GR)是由碳原子以sp 2 雜化軌道構成的六邊形蜂巢晶格結構的二維單層片狀材料,特殊的納米結構使其具有優異的物理化學性質,其優異的導電性能掀起了石墨烯納米複合電磁屏蔽材料研究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