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裔教授李曉江及其妻子,還有其實驗室的多名中國學生全部被解僱的消息傳遍了學術圈,讓很多人對李曉江及其妻子和團隊將何去何從很是關注。而最新消息!暨南大學校長宋獻中透露:暨大全盤接手李曉江團隊歸國!
美國埃默裡大學日前以所謂中國「竊取機密」「違反NIH規定」為由,解僱華裔教授李曉江及其妻子,並關閉其實驗室。2019年5月25日,暨南大學校長宋獻中在香港出席一個大灣區高校研討會時透露,暨大決定全盤接手李曉江團隊的所有教授、人員歸國,並為其提供場地、實驗室等繼續從事研究。他亦希望年輕人今後更多的回到國內來從事科學研究。
宋獻中指出,中美貿易摩擦一定會對在美中國人才有影響,但只要他們願意回來,內地高校能夠把他們接納下來。這是內地高校在經濟社會建設中應有的責任和使命擔當。他亦希望年輕人今後更多的回到國內來從事科學研究。
李曉江團隊實驗室關閉始末
5月23日,美國埃默裡大學把自己的華裔終身教授李曉江,以官方郵件通知的形式正式開除,這也是對5月17日為何突然關停李曉江在美國實驗室的進一步解釋。這些天,美國埃默裡大學華裔學者李曉江夫婦遭該校驅逐、實驗室被關閉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
埃默裡大學給出的理由是:「李曉江教授夫婦違反了美國NIH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規定,沒有向美國科研機構公開來自海外科研資金的具體情況。」
5月24日,李曉江首次對埃默裡大學的指控進行了強有力的反駁。李曉江表示,這所位於亞特蘭大的大學解僱了他和他的妻子、實驗室共同負責人、神經學家李世華,「同時沒有任何通知或機會讓我們對未經證實的指控作出回應」。《科學》雜誌對此進行了報導。
這兩位研究人員都是美國公民,在埃默裡大學工作了23年。他們以利用小鼠和豬模型研究亨廷頓舞蹈症而聞名。
李曉江說,5月16日他在中國旅行時,兩人被告知已被解僱。
李曉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很震驚,埃默裡大學竟然以如此不尋常和唐突的方式終止了一位終身教授的職位,並關閉了我們由許多畢業生和博士後組成的聯合實驗室,而沒有向我說明被解僱的具體原因。」
這是自今年4月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開除三名華人科學家以來的第二起處罰華人科學家事件。去年8月,NIH(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發起了一項大規模「清掃」行動,旨在解決美國政府對外國,尤其是中國研究機構「不公平」利用聯邦政府的資助進行研究,行動涉及到55家機構。
埃默裡大學發言人說,除了聲明內容外,不會提供更多信息。
暨南大學與李曉江團隊的淵源
翻閱李曉江教授的簡歷,2008年李曉江教授兼職出任華中科技大學基礎醫學院長江講席教授,2017年在暨南大學組建自己的科研團隊。
李曉江駁斥了埃默裡大學聲明中所稱的兩位研究人員「未能充分披露外國研究資助來源,以及他們為中國研究機構和大學所做的工作的程度」。(他們在很多知名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以及在網上發布的個人信息,都披露了資助來源和與中國機構的關係。)
而在2018年李曉江教授以暨南大學為第一單位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了多篇高影響因子的論文,其中在2018年3月29日,李曉江教授在暨南大學的團隊首次利用CRISPR/Cas9技術和體細胞核移植技術,成功培育出了世界首例亨廷頓舞蹈病基因敲入豬,精準地模擬出人類神經退行性疾病,相關成果發表在 Cell 雜誌上。
「從2012年起,我每年都會向埃默裡大學披露我在中國的研究活動。」 李曉江說,「自2018年11月初以來,我在中國進行科研活動的調研期間,一直在提供埃默裡大學要求我提供的文件。」
他還表示,沒有收到「埃默裡大學寄給NIH的任何一份調查報告的副本,儘管我已經要求埃默裡大學交給我」。
華僑第一學府的暨南大學
1906年暨南大學創辦於南京,初始叫暨南學堂,「暨南」二字出自《尚書·禹貢》:「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即面向南洋傳播中華文化,這一辦學定位保留至今。
暨南大學也是命運多舛,先後搬遷至上海、福建建陽、廣州,中間因故多次關閉撤銷,1949年併入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短暫撤銷,1958年在廣州重建,1970年再次停辦,直到1978年在原址再次復辦。
早期暨南大學基本都是海外僑眷子女,現在則有較大變化,但仍然保留了1/3在校生是港澳臺僑及外國留學生的傳統。
暨南大學在海外華人圈非常的著名,被譽為中國華僑第一學府。暨南大學每年招收大量海外華人學生,而且和海外很多華人科研機構有緊密的合作關係。
2017年暨南大學聘任美國埃默裡大學的李曉江教授,在2018年發表《cell》論文後,在2019年李曉江教授再次以暨南大學為第一單位,在Acta Neuropathol、Cell Res和Mol Neurodegener雜誌上連發三篇大動物模型實驗文章,而且直接攻克了世界性的科技難題,通過分子生物學分析研究,深層的揭示了疾病的發病機理,使中國在大動物模型製備與疾病研究領域躋身世界先列。這也是被認作學校對李曉江教授處罰的重要原因之一!
看了這個消息,大家有什麼新的看法嗎?
來源:科學、學術橋等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