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米淺海到萬米深海 關於潛水器 這些事情你必須知道

2020-12-06 中國青年報

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今天「奮鬥者」號將再次挑戰全球海洋最深處。

做為我國萬米載人深潛的重大突破,「奮鬥者」號凝聚了中國深潛人的巨大智慧。

從百米淺海到萬米深海,中國載人深潛事業劈風斬浪的幾十年,我國先後突破了多項核心深潛技術。現在,讓我們回顧那段歷史,感受中國一代代深潛人的「深藍夢」。

7103救生艇是中國第一艘載人潛水器,自1971年開始研製,1986年成功。雖然它只能下潛300米,航速也只有四節,但也是那個年代最先進的救援型載人潛水器。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探索海洋的深度也在隨之變化,比如1986年的「海人一號」,1994年的「探索」號等,這些越潛越深的潛水器為水下定位、聲納探測、抗壓材料和機械控制等諸多領域積累了經驗。

2010年7月,中國第一臺自主設計和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下潛深度達到了3759米,中國成為繼美、法、俄、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掌握3500米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2012年6月27日,這艘7000米級載人潛水器完成了它的終極挑戰,最終將記錄保持在了7062米。「蛟龍」號還擁有世界先進的懸停和自動駕駛功能,可以抵禦海流的幹擾,工作時穩穩地「定」在海底。

與十年立項、十年研製的「蛟龍」號不同,我國第二代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從研製立項到海試交付只用了短短八年,且國產化程度更高,實用性更強。

不可思議的是,在2016年「深海勇士」號都尚未下水的情況下,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就開始同步研製了。

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融合了之前兩代深潛裝備的優良血統,不僅採用了安全穩定、動力強勁的能源系統,還擁有更加先進的控制系統和定位系統,以及更加耐壓的載人球艙和浮力材料。

除了載人潛水器,我國還有「海鬥」號、「海燕」號和「海翼」號等許許多多的無人潛水器。其中,「海鬥」號,有遠程遙控和自動作業兩種模式,是中國首臺萬米級科考潛水器,讓中國擁有了自主研究萬米深海的能力。

在人類探索海洋的過程中,誕生了無數優秀的潛水裝備。除了中國的「蛟龍」號、「海鬥」號,還有哪些潛水器曾經「徵服」過海洋?

「的裡雅斯特」號,是19世紀50年代,瑞士的皮卡德父子造出的著名的潛水器。這艘潛水器外形酷似飛艇,底部是載人球艙,上端用一個裝滿汽油的筒提供返航時的浮力。1960年,「的裡雅斯特號」在馬裡亞納海溝進行下潛,在9000米處一個觀察窗突然出現裂縫,但潛航員依然決定繼續下潛。最終,「的裡雅斯特號」成功到達馬裡亞納海溝底部,雖然無法在海底航行和作業,但它成為了世界上第一臺到達這裡的潛水器。

「阿爾文號」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深海考察工具,服務於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服役50多年來,它已下潛超過5000次,堪稱潛水器中的勞模。1977年,「阿爾文號」發現了海底熱液及其生物群,讓人類對海洋和生命起源有了新的思考。

「鸚鵡螺」號,與《海底兩萬裡》中的潛艇有相同的名字,因強大的水下搜尋功能而名震一時。

「和平1號」「和平2號」,這對「兄弟」潛水器由芬蘭建造,屬於俄羅斯科學院,可以協同完成複雜的任務,當其中一個在海底作業時,另一個會在母船上時刻待命,前者出現緊急情況,後者可以立即施以援手。另外,這對「兄弟」還雙雙進軍好萊塢,《鐵達尼號》中出現的這兩個潛水器就是他們 。

「深海6500」號,日本作業能力最強的潛水器,曾被日本漫畫家搬進漫畫當中。

「海神」號,全海深無人潛水器,有遠程遙控和自動作業兩種模式,可以在深海極端環境下工作。

「深海挑戰者」號。為了完成深海探險,加拿大導演卡梅隆組建團隊建造了這艘潛水器。它的外形十分「奇葩」,像一枚火箭,以便獲得更高的下潛速度。更「奇葩」是它的載人艙非常小,連五六歲的兒童都能難在裡面站直。2012年,「深海挑戰者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同樣沒有航行,但成為繼「的裡雅斯特號」後第二艘到達這裡的載人潛水器。

雖然科技不斷發展

人們對海洋的了解也逐漸加深

但人類探索海洋的步伐永不停止

(總臺央視記者 周旋 宋亮 楊理天 張博 楊虓 齊霽 張效瑜 錢榕潔 王浩 丁瀟瀟 李舒鵬 王寧 曹昊軒 賀佳貝 劉琦 王秋君楊思源 劉柄豪 劉翔 張志鑫 孟琳)

【責任編輯:唐紅】

相關焦點

  • 深度10909米!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
    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器下潛突破萬米2020年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今天「奮鬥者」號將再次挑戰全球海洋最深處。
  • 10909米!中國載人潛水器坐底馬裡亞納海溝
    相關報導關於潛水器,這些事情你必須知道做為我國萬米載人深潛的重大突破,「奮鬥者」號凝聚了中國深潛人的巨大智慧。從百米淺海到萬米深海,中國載人深潛事業劈風斬浪的幾十年,我國先後突破了多項核心深潛技術。現在,讓我們回顧那段歷史,感受中國一代代深潛人的「深藍夢」。7103救生艇是中國第一艘載人潛水器,自1971年開始研製,1986年成功。雖然它只能下潛300米,航速也只有四節,但也是那個年代最先進的救援型載人潛水器。
  • 【地評線】荔枝網評:從百米淺海到萬米深海,中國邁向「深藍夢」
    此前,10月10日,「奮鬥者」號與「探索一號」「探索二號」母船一起,從海南三亞啟程開展萬米級海試。10月27日,「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回顧中國載人潛水器的發展歷程,就是一個劈波斬浪、艱苦奮鬥的過程。1986年,我國成功研製第一艘載人潛水器——7103救生艇,當時只能下潛300米,航速也只有四節。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潛入深度10909米海底,相當於2000...
    來看一組數據:●10米,這是普通人在不攜帶任何潛水裝備 可以下潛到的深度;●113米,這是一名法國潛水員創造的裸潛紀錄;●332米,這是人在藉助水下呼吸器後下潛到的最深紀錄;●10898.5m,這是2012年卡梅隆搭乘的「深海挑戰者」號下潛到達的深度。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潛入10909米海底,相當於2000頭大象踩...
    來看一組數據:●10米,這是普通人在不攜帶任何潛水裝備 可以下潛到的深度;●113米,這是一名法國潛水員創造的裸潛紀錄;●332米,這是人在藉助水下呼吸器後下潛到的最深紀錄;●10898.5m,這是2012年卡梅隆搭乘的「深海挑戰者」號下潛到達的深度。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萬米的海底,妙...
    中科院聲學所研究員、「奮鬥者」號潛航員楊波在接受採訪時說,「實際上9000米到11000米,對於我們來說都是未知的空白。一系列的這種不確定性,通過我們充分的準備來化解他們,解決他們。」&nbsp&nbsp&nbsp&nbsp從百米淺海到萬米深海,中國載人深潛事業劈風斬浪的幾十年,我國先後突破了多項核心深潛技術。
  • 獨家|深海超級戰隊,向萬米海底出徵……|海洋|馬裡亞納海溝|潛水器...
    根據統計,世界海洋的平均水深約3700米。我國科學家一步步走向深海,從十年前的1000米到3000米、5000米、7000米,今天將挑戰萬米。每下潛一米都是人類科技在縮小我們與自然力量之間的極限距離。近年來,我國快速發展深潛設備,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到如今的「奮鬥者」號,它們已經成為深海探索的尖兵。
  • 深潛1萬米!我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將探訪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挑戰者深淵」
    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又稱萬米載人潛水器。2020年,中國完全自主研發的、國際最先進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即將探訪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挑戰者深淵」。這是繼『深海勇士』號、『蛟龍』號之後,中國在深海探測技術領域的再次重大突破。
  • 中國萬米作業型無人潛水器——海鬥一號
    2020年7月,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載譽歸來,在馬裡亞納海溝實現4次萬米下潛,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中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目前,確定有開發價值或潛力的領域主要有深海礦產資源的勘探與開發、深層海水的產業化應用、深海生物及基因產業、深海油氣資源的勘探與開發等。
  • 中國載人潛水器再次突破,成功坐底深海10909米,超越不容易
    挺進蔚藍,不斷改寫深海潛水紀錄,大國重器背後的動力是什麼?前段時間,我國的"海燕-X"深海滑翔機的勝利返航,刷新了水下滑翔機的潛深世界紀錄,深度到達了10619米,造就了其世界上唯一能夠進行萬米深淵觀測的水下滑翔機的好成績。
  • 我國深海潛水器在萬米海底成功對接
    作者陳其雲(「奮鬥者號」深海潛水器)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在一些科技領域,中國也有了長足的進步,比如航天航空有載人飛船和月球空間站,實現了祖先「嫦娥奔月″的飛天夢想,現在又有了萬米海底潛水器,真可謂如當年毛澤東主席生前預言的那樣「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
  • 突破萬米!中國「奮鬥者」潛到世界最深海底!
    我國載人潛水器發展歷程從百米淺海到萬米深海,中國載人深潛事業劈風斬浪的幾十年,我國先後突破了多項核心深潛技術。點擊視頻,感受中國一代代深潛人的「深藍夢」。中國第一艘載人潛水器——7103救生艇研製成功。雖然它只能下潛300米,航速也只有四節,但也是那個年代最先進的救援型載人潛水器。
  • 從千米到萬米 載人潛水器不斷「深入」
    原標題:從千米到萬米 載人潛水器不斷「深入」   從外形看,萬米載人潛水器的外形像是一條鯊魚,有著滾圓和流線型的身體。它裝有9個推進器,可在海裡自由移動,3套供氧系統能保證乘員安全,通信系統和機械手也格外高效。就是這條「小鯊魚」,今年或將拜訪海底深淵。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下潛突破萬米 曾抵達三亞與「深海勇士號...
    (視頻來源:央視新聞)  「奮鬥者」號從無錫轉運三亞  與「深海勇士號」乘風破浪  據了解,「奮鬥者」號是我國於2016年開始立項研發的萬米載人潛水器,由「蛟龍」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研發力量為主的科研團隊承擔。
  • 獨家|深海超級戰隊,向萬米海底出徵……
    根據統計,世界海洋的平均水深約3700米。我國科學家一步步走向深海,從十年前的1000米到3000米、5000米、7000米,今天將挑戰萬米。每下潛一米都是人類科技在縮小我們與自然力量之間的極限距離。近年來,我國快速發展深潛設備,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到如今的「奮鬥者」號,它們已經成為深海探索的尖兵。
  • 從淺海200米大陸架到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深淵:都有哪些神奇生物
    峨眉山金頂大佛剛才我們講了了個大概,從大陸架不到200米的淺海到萬米深淵的海溝這個位置是區分淺海和深海的分界線,因為200米以內陽光還能穿透海水照進來,超過200米的海底就黑漆漆一片了!沒有了陽光,也就沒法進行光合作用,因此這裡也極少有水生植物了。
  • 獨家|深海超級戰隊,向萬米海底出徵……
    根據統計,世界海洋的平均水深約3700米。我國科學家一步步走向深海,從十年前的1000米到3000米、5000米、7000米,今天將挑戰萬米。每下潛一米都是人類科技在縮小我們與自然力量之間的極限距離。葉聰自述我一直是做研發工作的,成為蛟龍號的駕駛員,是2005年左右的事情。能夠有機會去實際的操作,對我研發載人潛水器是有很大幫助的。你可能真的要去試一口這個菜的味道,才可以把這個廚師的工作做得更好。蛟龍號最大下潛深度是7000米,從零到7000米這些海洋深度所對應的海洋面積已經佔了整個海洋的99.8%,剩下的0.2%為什麼要去?
  • 坐底10909米,中國潛水器能帶3人到地球最深處
    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2012年美國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駕駛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深海挑戰者」號抵達馬裡亞納海溝10908米的地方,該潛水器使用的就是EN-26型高強度鋼,同時裡面還採用了高強度的碳纖維內襯。但是高強度鋼,無法製作大空間的載人艙球殼,因此「深海挑戰者」號的載人艙直徑僅有1.1米,只能容納大導演一個人。如果要加大載人艙球殼的直徑,容納更多的成員,只能使用鈦合金。
  • 海底1萬米,中國來了!
    包括馬裡亞納海溝在內的9條最深的海溝分布在西太平洋,它們中的5條深度均超過萬米。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又稱萬米載人潛水器。2020年,中國萬米載人潛水器即將探訪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挑戰者深淵」,一場「大戲」即將在深海「舞臺」上演。2020年3月,萬米載人潛水器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七〇二所完成總裝並開始全流程水池試驗。
  • 坐底10909米海溝,中國潛水器反超美俄!一次帶3人到地球最深處!
    1萬米,達到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2012年美國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駕駛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深海挑戰者」號抵達馬裡亞納海溝10908米的地方,該潛水器使用的就是EN-26型高強度鋼,同時裡面還採用了高強度的碳纖維內襯。但是高強度鋼,無法製作大空間的載人艙球殼,因此「深海挑戰者」號的載人艙直徑僅有1.1米,只能容納大導演一個人。如果要加大載人艙球殼的直徑,容納更多的成員,只能使用鈦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