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很多朋友對於大海有深深的未知恐懼感,被那種幽深、封閉、下沉的深海恐懼症深深籠罩著。
深海恐懼症?
我們都知道地區表面有70%的面積都被海洋所覆蓋,並且我們這顆藍色的星球上所有的水資源中96%都是海水,所以說地球實際上是一顆「水球」!
水球
剛好前兩天我國的「奮鬥者號」深海潛航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下潛到10909米的「挑戰者深淵」的底部!
這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的重要成就新聞也引起了大家對於海洋的深厚興趣,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熟悉又陌生的海洋和不同深度的神奇海洋生物。
奮鬥者號
首先,一望無際的蔚藍大海到底有多深呢?
我們先來看看比較淺的海洋區域,那就是淺海「大陸架」區域,這裡是大陸板塊延伸到海洋中的部分,普遍的海水深度都是在200米以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淺海,例如我國的黃海平均水深不到100米,而渤海僅有18米左右。
但是這裡的海洋動植物種類卻是很豐富,主要原因如下:
1.第一個原因當然是淺海能被陽光照透,陽光在海水中大概能穿透約200米的距離,使海水的溫度適合珊瑚蟲、浮遊生物的生長,海藻類植物也可以進行充足的光合作用,所以對於海洋魚蝦來講有豐富的食物,因此吸引了大量海洋生物在此生活構建了完整的淺海生態系統。
淺海珊瑚礁
2.第二個嘛就是淺海是陸地大江大河的匯入的地方,入海時攜帶了大量的有機物,而浮遊生物就是靠吃這些有機物來填飽肚子的,因此海量繁殖的浮遊生物就為魚蝦提供了豐盛的大餐。
亞馬孫河入海口海水和河水「涇渭分明」
在淺海大家會看到五顏六色的珊瑚礁和在裡面暢遊的各種魚蝦,而這些魚蝦我們在菜市場最常見的就是石斑魚,它的品種豐富,比如芝麻斑魚、海虎斑魚、青斑魚、東星斑魚等。這些斑魚長相可謂是參差不齊。
芝麻斑
其中最漂亮的要數東星斑了,它長著一副明星面孔,火紅的魚鱗,帶著藍藍的小星點,產量不大,因些很名貴,大多在三、五百元一斤。
漂亮的東星斑
過了淺海區域就到了大陸架邊緣的大陸坡區域,這裡是大陸架往外向海,坡度陡然提升的地方,再往下就是深海的海盆了,就可以形象理解為海底平坦的盆地部分了。
最後要說的就是我們「奮鬥者號」深海潛航器探索的深海部分-海溝。海溝一般是大陸板塊和海洋板塊碰撞所產生的,比如馬裡亞納海溝,它就是太平洋板塊和馬裡亞納板塊發生碰撞的位置,兩個板塊相撞,因太平洋板塊密度大、位置相對低便俯衝深入地幔而融化消失,同時碰撞位置留下了一道深不見底的萬米深淵。
板塊交界處形成海溝
所以綜合起來,海洋的平均深度足足有3680米!這麼說吧,我國峨眉山的主峰高約3080米,把它拎過來放到海底還要有600多米才露頭!
峨眉山金頂大佛
剛才我們講了了個大概,從大陸架不到200米的淺海到萬米深淵的海溝,接著咱們仔細的看看從海面到海底逐級下潛,那裡到底是怎樣的世界,都有什麼生物?
咱們先從海平面以下20米開始講,在海面下20米到30米左右的位置,這裡的大陸架位置生長著大量的珊瑚礁,很多水生植物也大多被發現在這個深度。
珊瑚礁
然後呢水下40米就是一個分界線了,在這裡是一般非專業潛水的極限深度,一旦超過這個深度那麼潛水員將會感到四肢關節疼痛並且頭暈目眩,這是由於海水壓迫胸腔和四肢導致的。但是有些潛水發燒友就喜歡深潛,於是乎就有酒店想起來以這個為招牌,建造了一個深達40米的泳池「Y-40 The Deep Joy」,意思就是深潛喜悅,這個泳池就位於義大利蒙泰格羅託泰爾梅市,它打破金氏世界紀錄,是世界上最深的溫水泳池,遊泳愛好者們可以盡情探索深水世界,甚至可以選擇不帶任何裝備直接跳入40米深水池。
泳池「Y-40 The Deep Joy」
接著我們來到海下100米左右的位置,這裡生活著一種恐怖的海洋生物,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盲鰻!
別看這個傢伙個頭不大,就是牛鯊之類的鯊魚遇見它也得繞道走!為啥呢?這個就和它的生理習性脫不開干係了。一般盲鰻是以微小的甲殼動物或浮遊生物為主要食物,但是它也常常攻擊那些比它大的魚類,採取的手段就是殘忍地從鰓部鑽入魚體內,撕咬其內臟和肌肉,待啃食殆盡它就破腹而出,這簡直就像《異形》電影中的幼年體異形!而且這個傢伙身子細長,嘴如橢圓形吸盤,裡面鑲著銳利的黃色角質齒能有助於它撕開獵物。更神奇的是它在幼年期是一種雌雄同體的魚類,真是「雙鰻海底走,安能辨它是雌性」?
盲鰻
再接著我們來到海平面以下200米。這個位置是區分淺海和深海的分界線,因為200米以內陽光還能穿透海水照進來,超過200米的海底就黑漆漆一片了!沒有了陽光,也就沒法進行光合作用,因此這裡也極少有水生植物了。
但是在這200米左右的海底生活著一種「龍」一般的神秘海洋生物,它就是神奇的「皇帶魚」。它是一種大型熱帶深海魚,體型蜿蜒龐大,呈帶狀,突出的嘴巴上卻沒有牙齒,體表沒有鱗片,一般膚色是粉紅色或者紅色(死亡後變成白色),特別顯眼。最醒目的是它那貫穿整個身軀的絲帶狀背鰭,從頭頂延伸至魚尾,最後形成一個細長的尾峰,十分漂亮!
皇帶魚
這個大傢伙可以長到11米長近300公斤重,真是帶魚中的皇族啊!而且皇帶魚還有地震魚的說法,2011年日本大地震前,就有漁民在近海海岸附近發現了十幾條皇帶魚,人們認為在地殼發生大的變動時它們會躲到淺海進行避難。
皇帶魚
再下潛100米我們就到了海底300米處,這個地方有一種代表性的海洋生物,那就是大家愛吃的螃蟹-甘氏巨螯蟹,這個傢伙長得酷似帝王蟹,但是它卻是生活在溫暖的太平洋水域,巨螯蟹是現存最大的甲殼動物,它有5對蟹腳,又長又銳利,身體呈梭型兩端尖尖的,特別是那對巨螯似鋼鉗,非常強勁有力,因此它的食譜裡可是包含著鯊魚和我們上文提到的殺手盲鰻!已知捕獲的巨螯蟹最大的展開有4.2米,體重20千克,這真是螃蟹之大,一鍋燉不下!
甘氏巨螯蟹
接著我們再往下走200米到達海底500米深處,這個深度是藍鯨下潛的極限深度。藍鯨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了,這個藍色海洋的精靈,在《人與自然》中的出鏡率特別高,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藍鯨的話,那就是「大」!
藍鯨母子
它的體長可達33米,重達181噸,如果對這個數字沒有感覺的話,那我們細化下:藍鯨的一條舌頭就有2000千克,頭骨有3000千克,肝臟有1000千克,心臟有500千克,血液循環量達8000千克,毫不誇張的說藍鯨的血管中可以讓一個小孩子暢快遊泳!
藍鯨心臟模型
另外要說的就是,藍鯨可是現存最大的動物,並且它是哺乳動物!剛生下的藍鯨幼崽都比一頭成年亞洲象還要重。在其出生後的頭七個月中,幼鯨每天要喝400升母乳,並且每天增加90公斤的體重,這簡直是不可思議!
藍鯨
我們繼續下潛,一口氣到達1000米深的海底,這裡可真是幽深寂寥了!在這裡棲息著我們熟知的一對老冤家:抹香鯨和大王烏賊!
抹香鯨咱們就不多介紹了,這個大頭鯨是世界上最大的齒鯨,頭部不成比例地佔據了身軀的四分之一多甚至有的達到三分之一,頭與軀幹直接相連接,俗稱沒有脖子!小下巴生有牙齒,沒有背鰭只有前肢退化而成的鰭,後肢退化,尾巴和魚相似,有水平尾鰭,遊泳時靠尾揮動前進。它可是個深潛高手,18米長50噸重的大傢伙用頭部吻端的噴孔深吸一口氣,可以下潛到2200米深的水中待上2個小時!
抹香鯨
抹香鯨潛到那麼深的海底幹嘛去了呢?
當然是去找大王烏賊的晦氣去啦!哈哈哈,其實它是去覓食了!被捕食的大王烏賊,其實應該是大王魷,因為它是大王魷科、大王魷屬頭的足類軟體動物,而不是啥烏賊,這個外形像非地球生物的傢伙整體呈圓錐形,上面長著兩顆臉盆一樣的大眼睛,並且生有8條觸腕,腕上長著一排排的吸盤,這些吸盤著實厲害,可以將抹香鯨體表的鯨肉扯下來,人類已知最大的大王烏賊有13米長,275千克重。
大王烏賊
抹香鯨和大王烏賊一相遇便開始了你死我活的打鬥!成年的大王烏賊體型上往往不如抹香鯨,但是事關生死,它往往會用強有力帶鉤刺的吸盤緊緊地吸住抹香鯨的頭部,堵住抹香鯨的呼吸噴孔,企圖憋死抹香鯨,那抹香鯨其實好相與的,它用自己圓錐形的鋸齒撕咬大王烏賊,並用力甩動企圖咬斷其足腕,大部分情況都是大王烏賊落於下風最終被抹香鯨吞入腹中!
纏鬥中的大王烏賊和抹香鯨
再接著我們一口氣下潛到3000米深處,這裡可真是深海了,溫度下降到了個位數,只有1-2攝氏度。在這裡海洋生物很少了,但是還是有一些的,比如下圖的這種頭部透明的魚-桶眼魚。它的身形和正常的魚類是差不多的,但奇特的是它的頭部是透明的,頭部內在的器官是可以被看得一清二楚的。
桶眼魚
最稀奇的是桶眼魚那看起來像「眼睛」的器官實際上是其真正意義的「鼻孔」,頭部翡翠綠結構的那部分才是它的眼睛。科學家表示,桶眼魚的眼睛能讓它直接向前看或透過腦袋向上看,以便搜尋獵物頭部的微弱輪廓,從而非常適應在漆黑的深海環境下生存。
桶眼魚頭部翡翠綠結構
最後,我們一下子跨越5000米的深度直接到8000米深的馬裡亞納海溝中來看一看!
剛好這裡就是我們的「奮鬥者號」前幾天探索的地方,在這裡會不會還有海洋生物呢?當然是有的,而且一個個的長得都很別致!
深海探測圖畫
比如下圖這個:深海獅子魚!
它沒有鱗片,頭大,尾尖,身體細長,看上去有些像蝌蚪,它叫馬裡亞納深海獅子魚,是一種底棲魚類,身長近10cm左右,腹鰭呈特殊的吸盤狀結構,能很好地吸附在海底,但是這看似脆弱瘦小的身軀卻可以承受深海萬米的高壓!
深海獅子魚
深海獅子魚
獅子魚主要分布於寒冷的海水中,尤其是冰冷幽暗的深海。早在2014年的一次科考中,科學家就在馬裡亞納海溝水深7966米處捕捉到了這種魚,而到了2017年,日本的科學家更是在8178米深處發現了馬裡亞納獅子魚,這個發現刷新了魚類海洋生活水深的記錄!
深海獅子魚
我們再來瞧瞧這個深海巨無霸大蝦-深海鉤蝦。
它是一種端足類動物,看起來外形和蝦一樣的甲殼類動物,為什麼叫它巨無霸呢?
深海鉤蝦
那是因為普通的淺海端足類動物也就幾釐米長,而這個傢伙卻足足有30多釐米長,渾身披著白色的碳酸鈣盔甲,活像一個蝦兵蟹將裡面的蝦大兵!哈哈哈!要知道它這一身盔甲可是利用深海裡面溶解的碳酸鈣和體內的鋁元素合成的,得虧了這八千多米的深度啊!
深海鉤蝦
隨後我們來欣賞一位可愛的深海生物-菸灰蛸。這個小傢伙因為長著一對酷似迪士尼動畫中小飛象的耳朵,因此有著深海小飛象的美譽!目前人們僅知道它們生活在5000米以下的深海中,其他的習性還不甚清楚。
菸灰蛸
菸灰蛸
怎麼樣?!看完了這篇文章是不是很驚嘆生命的神奇,在這深邃的海洋當中有著各種神奇的生物!
深海生物
再說說我國的深海探測活動,我國「奮鬥者號」能下潛至10909米10公裡深的馬裡亞納海溝並且載著我們的三名科考人員安全返回,說明其整體科技水平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這背後必定凝聚了無數科研人員的汗水和努力!萬米深淵成功坐底,10909米!這是中國人向海洋深處科技探索的新起點,新徵途,也為開創艦艇新技術和建造更加先進的核潛艇和常規動力潛艇,做好了技術儲備!
奮鬥者號
相信隨著我國對於深海的不斷探測,會有更多的海洋神秘面紗被揭去,人們對於海洋的認知會不斷加深!
海底世界
我國載人深潛事業的不斷發展,推動了海洋強國的建設,大大提升了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感謝那些為了科學探索而奮鬥的勞動者,向你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