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期刊曝光北大博士生大篇幅抄國外論文

2020-12-03 澎湃新聞

       北京大學再曝抄襲醜聞。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到,8月17日,新聞傳播類知名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罕見刊登了一則《關于于豔茹論文抄襲的公告》。

       在公告中,該刊稱,「本刊近期接到讀者舉報,稱於豔茹的論文《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涉嫌抄襲。」

       《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一文發表於2013年第7期,作者署名於豔茹,發表論文時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於豔茹抄襲的國外論文題為《"Frondeur" Journalism in the 1770s: Theater Criticism and Radical Politics in the Prerevolutionary French Press》,發表於《Eighteenth-Century Studies》1984年第4期,作者署名為Nina R. Gelbart。

       《

國際新聞界》編輯部經仔細對比兩篇論文後發現,於豔茹在其論文中大段翻譯Gelbart的論文,甚至直接採用Gelbart引用的文獻作為注釋。

       在公告中,刊物方面還附錄了兩篇論文,並用黃色標註了於豔茹具體抄襲的內容。據澎湃新聞統計,除了摘要和結語部分,於豔茹幾乎全文「翻譯」了Gelbart的論文,多個段落甚至一字未改,原文照翻。
於豔茹論文《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正文第1頁中,被黃色標記出的抄襲內容。

       該刊認為,於豔茹的行為已構成嚴重抄襲。為了反對此類學術不端行為,該刊決定採取三點措施:

       第一,將於豔茹論文抄襲情況公告於本刊網站,並通報於作者相關單位;

       第二,聯繫相關文獻收錄機構,刪除於豔茹該文的電子版;

       第三,五年內拒絕於豔茹的投稿。

       8月21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劉海龍在其實名認證微博轉載了這一公告,立即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稱,「不知道北大歷史系怎麼處理這事?」

       北大歷史學系教授羅新也在其實名認證微博轉發了劉海龍的微博,並稱:「這個也應公告全系,鹹使知聞。」

       截至澎湃新聞發稿時,北大歷史學系尚未就這一抄襲事件公開表態。

       在《公告》中,《國際新聞界》稱將「聯繫相關文獻收錄機構,刪除於豔茹該文的電子版」。不過,澎湃新聞登陸中國知網查詢發現,目前於豔茹的抄襲文章尚未刪除,還可以下載。

       《國際新聞界》是一本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新聞傳播學綜合性學術月刊,刊載國內外新聞傳播學各領域理論和應用研究的原創性成果。

       目前,國內學術期刊公開刊登抄襲公告較為罕見,8月17日《關于于豔茹論文抄襲的公告》也是該刊官網刊登的唯一一份抄襲公告。

       

附:《國際新聞界》關于于豔茹論文抄襲的公告全文

       (http://cjjc.ruc.edu.cn/CN/column/item131.shtml)

       

       本刊近期接到讀者舉報,稱於豔茹的論文《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涉嫌抄襲。本刊對此進行認真調查和核實後,現將相關情況公告如下:

       1.論文《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發表於《國際新聞界》2013年第7期,作者署名於豔茹,刊時為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

       2.論文《"Frondeur" Journalism in the 1770s: Theater Criticism and Radical Politics in the Prerevolutionary French Press》發表於《Eighteenth-Century Studies》1984年第4期,作者署名為Nina R. Gelbart。

       3.本刊仔細對比以上兩篇論文後,發現於豔茹在其論文中大段翻譯Gelbart的論文,直接採用Gelbart引用的文獻作為注釋。本刊已用黃色標註以下具體抄襲的內容,供讀者甄別:

       《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的抄襲內容

       《"Frondeur" Journalism in the 1770s: Theater Criticism and Radical Politics in thePrerevolutionary French Press》的被抄襲內容

       4.鑑於以上的調查結果,本刊認為於豔茹的行為已構成嚴重抄襲。為了反對此類學術不端行為,本刊決定:

       (1)將於豔茹論文抄襲情況公告於本刊網站,並通報於作者相關單位;

       (2)聯繫相關文獻收錄機構,刪除於豔茹該文的電子版;

       (3)五年內拒絕於豔茹的投稿。

       5.此次抄襲事件警示本刊要不斷完善評審工作。本刊為此工作疏漏向讀者致以真誠的道歉!同時呼籲讀者和我們共同抵制學術不端行為,遵守學術道德,追求學術創新。

       

                                 《國際新聞界》編輯部

                                  2014年8月17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北大博士抄襲國外論文被曝光 北大:查實後將處理
    8月17日,新聞傳播類知名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罕見刊登了一則《關于于豔茹論文抄襲的公告》。公告稱,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生於豔茹,讀博士期間於2013年7月於該刊發表的論文構成抄襲。  學術期刊公開刊登抄襲公告,在國內實為罕見。公告一經曝光就在網上引發熱議,多位學界知名人士在微博上公開呼籲嚴懲抄襲者。
  • 知名學術期刊曝北大歷史博士大幅抄襲國外論文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到,8月17日,新聞傳播類知名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罕見刊登了一則《關于于豔茹論文抄襲的公告》。在公告中,該刊稱,「本刊近期接到讀者舉報,稱於豔茹的論文《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涉嫌抄襲。」
  • 北京大學博士於豔茹抄襲國外專著被撤銷博士學位
    2014年8月,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曝光曾為北大歷史系博士生的於豔茹所發論文大篇幅抄襲國外專著。【2014年報導】北大回應「博士生被曝抄襲國外專著」:查實後將依規處理新華社發布客戶端北京8月23日專電(記者李江濤)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近日發布公告,曝光曾為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生的於豔茹大篇幅抄襲國外專著。
  • 北大博士論文抄襲_事件庫_觀點中國
    北大博士論文抄襲 新聞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官網掛出一則公告,稱近期接到讀者舉報,於豔茹發表在該刊2013年第7期的論文《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涉嫌抄襲。經編輯部仔細比對,該論文大段翻譯一篇發表於1984年的國外學術論文。
  • 國內國外優秀MBA論文參考文獻期刊-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訊】國內國外的優秀mba論文參考文獻期刊有哪些呢?國內國外的優秀mba論文參考文獻期刊包括戰略管理方面鈞學術刊物、營銷管理方面的學術刊物以及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學術刊物等。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國內國外的優秀mba論文參考文獻期刊,歡迎大家閱讀。
  • 韓國再爆學術醜聞 名校校長抄了碩士抄博士
    據新華社2月27日電新年前夕,韓國再爆學術醜聞,位於首爾的高麗大學校長李弼商被控抄襲學生論文。繼前首爾大學教授黃禹錫幹細胞造假事件,這一醜聞再度驚動韓國學界和社會。  剛上任就要「下課」  李弼商在1988年至2005年期間發表的三篇論文中,被控有一半以上內容抄襲自己學生的文章。
  • 南開校長被指論文造假,期待「公允調查」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曝出曹雪濤論文圖像異常的人,是曾供職於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系Elisabeth Bik博士。2016年起,她辭掉工作,專職調查各類論文圖像異常問題以及可能存在的學術不端。
  • 超9成SCI論文發在國外!中文期刊到底差在哪
    ·中國SCI論文發表數量位列世界第二,但超90%發表在國外期刊;·中國期刊的影響因子逐年提高,但很多中文期刊評價不高;·對比國際期刊的「秒回」,一些中文期刊的審稿時間長達9個月;·對比國際期刊全文刊載,不少中文期刊吝嗇地將篇幅限制在8頁;
  • 超9成SCI論文發在國外!中文期刊到底差在哪?
    9個月;● 對比國際期刊全文刊載,不少中文期刊吝嗇地將篇幅限制在8頁;● 對比國際期刊的專家審稿,很多中文期刊審稿人將審稿權給了在校生。2000年,中國SCI期刊對中國學者論文的貢獻是41%,到2018年下降到7.4%。也就是說,100篇論文中只有7篇發表在中國期刊上,另93篇都發在國外期刊上。
  • 教授被曝抄襲國外本科生論文!校方回應「正在鑑定」
    作者 | 陳彬近幾年,國內教授被曝抄襲本科畢業論文的事情時有發生。而這次,不但抄本科論文,還抄到了國外。時隔4年多,期刊終於發聲明撤稿。事情發生在江蘇大學理學院教授戴美鳳身上。4月9日,《自然》旗下《科學報告》雜誌在網站刊發聲明,撤回戴美鳳團隊於2015年12月15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
  • 在北大 辦第一流的學術刊物
    在大多同類期刊逐漸改版為月刊時,擁有著穩定優質稿源的《北京大學教育評論》不驕不躁,堅持一季一刊,力求做精做美;在篇幅較長、觀點犀利的文稿易為主流期刊所拒的大環境下,《北京大學教育評論》於2004年發表的數萬字的《認真對待「輕視知識」的教育思潮——評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提法的討論》一文,迅速引爆學界業界激辯,成為現象級作品。
  • 九成SCI論文「出逃」國外 中科報:中國期刊亟待逆風翻盤
    來源:澎湃新聞中國科學報9月16日消息,中國SCI論文發表數量位列世界第二,但超90%發表在國外期刊;中國期刊的影響因子逐年提高,但很多中國期刊評價不高;對比國際期刊的「秒回」,一些中國期刊的審稿時間長達9個月……面對中國期刊在國內研究界逐漸邊緣化的態勢,如何摸清定位實現破局?
  • 九成SCI論文「出逃」國外,中科報:中國期刊亟待逆風翻盤
    中國科學報9月16日消息,中國SCI論文發表數量位列世界第二,但超90%發表在國外期刊;中國期刊的影響因子逐年提高,但很多中國期刊評價不高;對比國際期刊的「秒回」,一些中國期刊的審稿時間長達9個月……面對中國期刊在國內研究界逐漸邊緣化的態勢,如何摸清定位實現破局?
  • 論文寫好了,但投什麼期刊呢?學術期刊SCI、EI、C刊…到底是什麼?
    ISTP收錄論文的多少與科技人員參加的重要國際學術會議多少或提交、發表論文的多少有關。我國科技人員在國外舉辦的國際會議上發表的論文佔被收錄論文總數的64.44%。由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開發研製的資料庫,用來檢索中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論文收錄和文獻被引用情況,是我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領域的標誌性工程。CSSCI遵循文獻計量學規律,採取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從全國2700餘種中文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性期刊中精選出學術性強、編輯規範的期刊作為來源期刊。
  • 西安交大規定博士生未發表學術論文也可獲學位
    中新網8月2日電 華商報消息,陝西省一些學者對人大、北師大等取消「研究生畢業必須發表論文」叫好。近日,記者從西安交通大學獲悉,從今年6月1日起,該校博士生即使未發表過學術論文,也能夠畢業並獲得學位。
  • 北大教授舉報武大醫學院院長學術造假?官方回應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等人學術造假的舉報信在網絡流傳。記者注意到,在這封實名舉報信中,饒毅舉報稱,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多年持續學術造假,而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1999年發表的論文中,有3張圖片不真實,存在造假嫌疑。此外,饒毅還在舉報信中提到,今年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員作為通訊作者,發表的宣稱可治療小鼠阿爾茨海默症論文存在造假情況。
  • 國際學術期刊論文寫作的步驟解讀
    一篇學術論文主要由title,abstract (key words),introduction,result and discussion,conclusion順序組成,但是在國際期刊論文寫作的過程中,按照以下易智編譯說明的步驟進行寫作,往往更加有效。
  • 頂尖學術期刊《Nature》介紹北大數學
    北京大學百廿年校慶到來之際,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將採取多種方式對以北京大學為代表的中國科學界的學術氛圍、隊伍建設、發展理念和取得的學術成就進行系列報導。該系列將重點介紹在不同學科領域內,北京大學為全球科研學術界做出的突出貢獻,及其對全球未來的巨大影響力。
  • 為啥中國9成SCI論文發在國外?
    來看一組數據:中國SCI論文發表數量位列世界第二,但超90%發表在國外期刊;對比國際期刊的「秒回」,一些中文期刊的審稿時間長達9個月;對比國際期刊全文刊載,不少中文期刊吝嗇地將篇幅限制在8頁;……任勝利(《中國科學》雜誌社總編輯):2019年,中國SCI論文發表數量超過50萬篇,位列世界第二。2000年,中國SCI期刊對中國學者論文的貢獻是41%,到2018年下降到7.4%。也就是說,100篇論文中只有7篇發表在中國期刊上,另93篇都發在國外期刊上。
  • 西交大、北大博士生樂觀吐槽學術生活!直擊科研人有趣的一面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其實他們的閒暇時光,也是可以時不時冒出一些接地氣的吐槽段子,以最戳心窩的方式調侃自己的學術生活,如此一來,科研人有趣的一面就此藏不住了!在西安交通大學能源動力學院,就有位在讀博士生梁墩煌,他白天是實驗室裡的科研專注者;晚上是脫口秀大軍中的幽默製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