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校園主題日的啟動儀式
東方網記者劉曉晶、熊芳雨3月15日報導:今天,華東師範大學全體師生停課一天,全員參與首個校園主題日活動,此舉在全國高校尚屬首例。
學界大咖、青年師生同臺闡釋「奇點」
圖片說明:華師大計算機科學與軟體工程學院副院長蒲戈光教授
本次活動以「時代極客,師大創造」為主題,上午舉行的「奇點時代的思想極客」高峰論壇,以論壇的形式集合學校內外青年學者和校創新創業優秀學生代表,通過TED演講的形式,與現場觀眾圍繞「奇點時代的技術」、「奇點時代的心靈」、「奇點時代的社群」等主題展開討論,激發跨學科式的思維碰撞。
圖片說明:華師大政治學系、上海紐約大學雙聘教授吳冠軍在演講,吳教授獲得了此次校園日最佳台風獎
計算機科學與軟體工程學院副院長蒲戈光教授圍繞「認知計算革命」的主題,引領在場師生認知計算研究領域最前沿的探索與思考;政治學系、上海紐約大學雙聘教授吳冠軍針對「人類紀以後的共同生活」話題,從技術、心靈、社群切入,探討技術帶給人類生活的挑戰與轉變;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庫逸軒副教授則解答了「奇點時代腦機融合」的效果;計算機理論研究所青年教師張逸中結合自身在STEM教育領域的實踐與思考,呈現了精彩的前沿科技與教育技術結合的演講。
圖片說明:3月15日,在華東師大首個校園主題日活動中,傳播學院本科生舒梓涵正在進行TED演講。
此外,優秀學生代表俄羅斯研究中心2014級國際關係專業博士生申韜,教育學部教育高等研究院2016級博士生郭海駿,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理論物理博士生郭珩,傳播學院本科生舒梓涵等,分別從各自的專業領域和實習經歷講述了科技的轉型和融合。
下午舉行的「奇點臨近——大變動時代的思想、技術和我們的未來」高峰論壇則是大咖雲集,知名專家、學者圍繞多個主題進行演講。
紐約大學AdamBrandenburger教授圍繞CreativityandInnovation(創造與創新)的主題,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褚君浩院士圍繞「邁向智能時代」的主題,設計學院院長魏劭農教授針對「科技時代的人文設計」的主題,國際關係與地區發展研究院餘南平教授圍繞「我們時代的選擇與未來」的主題,腦功能基因組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林龍年教授圍繞「解碼大腦」的主題,分別進行了精彩的主題演講,從多個角度深入闡釋了「奇點臨近——大變動時代的思想、技術和我們的未來」的活動主題。
創新形式,引導青年學子聚焦上海建設
本次活動是華東師大首次以校園主題日的形式,集中舉辦的校園學生活動。
校方表示,活動的出發點是引導學校青年學生聚焦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重大目標,同時圍繞學校「雙一流」建設要求,引領青年學子加入學術科創實踐行列。以期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感悟和踐行向善向上、求真求實、勇往直前的科學精神,增強創新意識,參與創新實踐,探究共同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
華東師大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15級碩士生向婧怡告訴記者,校園主題日像一個知識峰會,各個領域的大牛老師和同學毫無保留地將他們對於科技、創造和教育的理解與大家分享。
向婧怡說:「每個老師專業背景不同,演講風格也各具特色,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曾獲兩次挑戰杯一等獎郭海駿學長對STEAM教育和PBL學習方法的解析,以及他創造性的將生態的概念與教育有機結合,非常新穎。當然還有獲得大家一致熱捧的吳冠軍老師,從哲學角度解析後人類紀生活,有一種教我『重新做人』的感覺,非常有趣。除了主會場之外還有好多分會場的分享,整個一天非常充實,精神食糧吃的飽飽的。」
華東師大14級經管書院本科生黎錦璇表示,在校園主題日,師生走出傳統課堂,走進一個更高規格的學術殿堂。在這裡聆聽知名學者、感受尖端科技、思考世界與未來。如此「智慧的創穫」,令人震撼和陶醉,也看到成為一名「時代極客」的夢想其實並不遙遠。
據悉,除主論壇和分論壇外,本次校園日主題活動還舉辦了主題展覽,展示出華東師大16-17年國際高水平知名刊物發表記錄的論文作者(學生)、15-17年國內外高水平創新創業類活動高等次獲獎者的優秀學術科研作品等學術、教學成果。此外,4月13日、5月12日,學校還將舉行「閱讀」和「藝術」兩大校園主題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