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葉晨 魯佳/文 部分圖源 大溫嶺
蜿蜒曲折的海岸線,漁家風情撲面而來,新世紀的第一縷曙光照耀在這裡。
毫無疑問,溫嶺石塘是浙江沿海的一處絕美風景,曙光首照地,東方好望角……石塘這個古老的漁村集鎮,依山而築的石砌建築獨具風採。這裡的珍珠灘、濱海綠道、曙光園、石屋民宿……吸引著大批遊客紛至沓來。
隨著開漁時節到來,住石屋、看日出、食海鮮的時候啦。
石屋是超讚的亮點
屋內看海的體驗,是你的菜嗎
你知道石塘的英文名是什麼嗎?「Stone Town」!石,是這個小鎮最大的亮點。
石塘的石元素無處不在,而最能體現石塘傳統特色的,當屬石屋,石塘號稱石屋之鄉。這些石屋多為上世紀初期建成,清代舉人陳策三曾用「千家房屋魚鱗疊,半住山腰半海濱」來形容這道風景。
依山而築的石屋錯落有致,隨地勢升降起伏,屋頂也是用石頭和巖塊堆砌而成,當地人介紹說,以前都用石頭作為建材,不單因為此地山丘多石,石材還可以防海洋潮溼氣體的侵蝕和夏季猛烈的颱風,更能幫助當地漁民很好地抵禦倭寇和海盜。
石塘鎮共有石屋19000多間。幾年前,好些石屋還是被廢棄在海邊的漁民老宅,多年來隨著海風的侵蝕,日漸荒蕪。最先看上這片石屋的是一些藝術愛好者,租下石屋,設計保持原生態的民宿。為此,當地政府專門出臺了保護政策,保護石屋和石木結構的老屋。
從無到有,由粗到精,如今這裡已經建起了近20家石屋民宿。無論是金沙灘的「棲衡石舍」,還是五岙村的「海山生活」,或者珍珠灘的「三舍日出」……全保留了石頭元素,石屋讓石塘的民宿呈現出與眾不同的氣質。
就算普通周末,這裡的石屋民宿也一房難求。特別是位置好的,甚至提前一個月都預定不到。生意越來越好,石屋民宿隨之也向精品發展。比如「棲衡石舍」民宿,除了客房,還陸續打造了公益書吧、無邊泳池、海景餐廳等,讓遊客全方面體驗海邊石屋的獨有愜意。
這裡的山、海、石相映成趣
還有超適合騎行的濱海綠道
山、海、石相映成趣,石塘素有「畫中鎮」之稱,還被譽為「東方的巴黎聖母院」。
當下人氣頗旺的是濱海綠道。「這條綠道串起石屋民宿群,串起珍珠灘、金沙灘、中心漁港、釣浜漁港,一路資源,一路風景,形成沿海環線。」到時候小夥伴別忘了體驗下喲。海風拂面,放眼望去都是海山美景。
漫步綠道,你會發現,綠道運用的石木結合方式來展現半島特有的「海山」古樸風情。親水棧道和觀景平臺都是採用木頭製造,而服務點的房屋、路牌標示、凳子都採用石材或者木石結合設計,儘量保持石塘的原有風貌。
瞧瞧浙江的海洋文化
大奏鼓、小人節都是寶
如果說,山、海、石撐起了石塘小鎮的顏,那麼大奏鼓、小人節等獨具特色的海洋文化,則是這裡的魂。
石塘的先民大多自閩南遷徙而來,與多種文化交融滲透,由此形成了漁村獨特的鄉土文化。如今,在當地政府的推動下,「海洋文化」逐漸在漁區復甦。
因為是新千年的曙光首照地,每年元旦,都有四面八方趕來的遊客,站在千年曙光碑旁,接收新年第一道曙光的洗禮。而這一天,也不可錯過石塘特別的民俗文化——大奏鼓。「每年的元旦,在千年曙光園裡的迎新會上,肯定少不了喜慶的大奏鼓演出。」
已有幾百年歷史的大奏鼓表演熱烈奔放,充滿濃鬱的漁家風情。男扮女裝是大奏鼓最大的特點,濃重的白粉打底,塗上胭脂口紅,戴上羊角帽,吹起嗩吶,敲起大鼓、扁鼓、銅鐘、木魚、鈸,明豔的服裝,歡快的節奏,看著就讓人很歡樂。
原先只是一個漁村舞蹈,現如今已經成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樣成為國家級非遺的還有七夕小人節,而像曙光節、元宵節、七夕節、美食節、開漁節都已經形成規模化、品牌化的精品節慶活動。
在當地吃什麼(附當地吃法,看了不要流口水喲)
野生大黃魚
大黃魚又鮮又嫩,很多溫嶺人想想都要咽口水。但是,多少人想吃這個菜,摸摸口袋又忍住了。沒別的原因,還不是因為窮。現在,市面上見到的野生大黃魚是越來越少,身價也是水漲船高,4斤多大黃魚市場價格達3萬以上。悠遊君的小夥伴們想吃,準備好你的錢包吧。
溫嶺人這麼吃:鹹菜黃魚、清蒸黃魚、黃魚鯗等
米魚
米魚,學名鮸魚。這個大傢伙原來長這樣,肉質肥厚,每條都在十斤左右,每條價格都在千元左右,是溫嶺人餐桌上必備的美味佳餚。
溫嶺人這麼吃:紅燒米魚、清蒸米魚、米魚羹
帶魚
這是最好認的魚,長長一條像褲帶,還譁譁的閃著銀光。作為溫嶺人最愛吃的魚之一,過年時候的價格也要近500元一條呢。
溫嶺人這麼吃:紅燒帶魚、清蒸帶魚、椒鹽帶魚
梅童頭
這魚身顏色好眼熟,也是黃黃的,身上還有梅花一樣的魚鱗,莫非是山寨小黃魚?不不不,人家可是梅魚,小梅魚又叫梅童魚,是溫嶺人餐桌最常見的魚。休漁期間,梅魚的價格會比平時貴50%;現在可好了,當地能吃到價廉物美新鮮的啦。
溫嶺人這麼吃:紅燒梅魚、清蒸梅魚
鰳魚
學名鰳魚,溫嶺人吃過的魚裡,數它魚刺最多,它敢說第一,哪條魚敢說第二!醃製過的鹹鰳魚最為常見,特別是白糟鰳魚,魚肉軟爛鹹中帶甜,還散著一股淡淡的酒香。
溫嶺人這麼吃:酒糟鰳魚、鰳魚蒸蛋
海哥霸
學名安康魚,又叫魔鬼魚。魚粗短柔軟沒有魚鱗,雖然長得奇醜無比,但是一樣鮮美誘人。
溫嶺人這麼吃:紅燒海哥霸
剝皮魚
皮魚學名叫綠鰭馬面魨,又叫馬面魚。頭大身子小,含有蛋白質、維生素及脂肪等營養成分。
溫嶺人這麼吃:紅燒剝皮魚、清蒸剝皮魚
鰨魚
鰨魚,魚身像被壓過,扁扁的,眼睛長在同一側。它的最神奇的地方,是皮可以一整張剝下來。
溫嶺人這麼吃:紅燒鰨魚、清蒸鰨魚
青佔
溫嶺最常見的海魚之一,沒有溫嶺人說自己沒吃過!除了溫嶺人家裡常吃,各個大小快餐廳也都有它的身影。
溫嶺人這麼吃:蔥油青佔魚、紅燒青佔魚
石斑魚
生活在海邊石頭縫隙,有海中鯉魚之稱,實際上食用價值和味道高於鯉魚。
溫嶺人這麼吃:清湯石斑魚、紅燒石斑魚
馬鮫魚
馬鮫魚、青佔魚傻傻分不清楚。這種魚也非常常見,做成燻魚賊香,甚至早上煮碗稀飯,都能拿來下飯~
溫嶺人這麼吃:燻魚、紅燒馬鮫魚
水潺
學名龍頭魚,它只有一條主骨,並且主骨柔軟,其餘的魚骨細軟如鬍鬚,因為它像水一樣柔軟,所以大家都叫它水潺。
溫嶺人是這麼吃的:清湯水潺、紅燒花潺
鯧魚
鯧魚,別名有鏡魚、鮀魚,頭很小,身體銀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魚尾開叉,以甲殼類動物為食。
溫嶺人是這麼吃的:紅燒鯧魚、清蒸鯧魚
鯔魚
體型細長,呈棒棰型,看上去和很多魚相似,又不是,算是各種混搭款。據說早在3000多年前,鯔魚已成為王公貴族的高級食品之一。
溫嶺人這麼吃:清蒸鯔魚、紅燒鯔魚
鴉片魚
鴉片魚的全身原來長這樣,你見過嗎?
溫嶺人這麼吃:蔥油鴉片魚頭、清蒸鴉片魚頭
鰻魚
是一種外觀類似長條蛇形的魚類,具有魚的基本特徵,沒有鱗片。鰻魚有洄遊特性,一般產於鹹淡水交界海域。
溫嶺人這麼吃:醬油清蒸鰻魚
彈湖
也叫跳跳魚、彈塗魚,這真的不是蝌蚪和泥鰍的結合體嗎?估計看到了也不認識,不過彈塗魚肉質鮮美細嫩,爽滑可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溫嶺人這麼吃:彈湖滾鹹菜、紅燒彈塗魚
梭子蟹
有些地方俗稱「白蟹」。因頭胸甲呈梭子形,故名梭子。梭子蟹肉肥味美,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且適宜於海水暫養增肥。今年的梭子蟹之前已經開捕,不知道大家吃夠了沒~溫嶺人這麼吃:清蒸梭子蟹
青蟹
青蟹不同於梭子蟹,它的甲殼呈橢圓形,體扁平、無毛,頭胸部發達,雙螯強勁有力。小夥伴們如果是住民宿,並準備自己做飯,那在挑選青蟹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它的大鉗子能夾斷人的手指呢。溫嶺人這麼吃:青蟹炒年糕、青蟹天羅絲湯
三眼蟹
紅星梭子蟹,因為蟹殼上的三點花紋酷似眼睛,所以大家都叫它「三眼蟹」。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微量元素,對身體有很好的滋補作用。蟹還有抗結核作用,吃蟹對結核病的康復大有補益。溫嶺人這麼吃:蟹股(嗆蟹)
對蝦
學名東方對蝦,又稱中國對蝦,個頭很大,是溫嶺人最常食用的蝦類。對蝦的雌性成長個體體長一般16~22釐米,重約50~80克,最大的可達30釐米,重250克;雄性較小,體長13~18釐米,重30~50克。溫嶺人這麼吃:白灼、火燒、曬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