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主理人/邵聖懿
本欄目由三味工作室承制出品
本期導讀
1497年的11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達迦馬穿越好望角進入印度洋。藉此機會,我們開始講述大航海時代的故事。
— 配合本期節目閱讀文章 —
01 人類文明史分界點 大航海時代
2019年11月22日,正好是葡萄牙航海家達迦馬穿越好望角的522周年紀念日。在1497年的11月22日,他帶領的船隊穿越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找到了一條從歐洲大陸出發,從海上繞過非洲大陸,進入到印度洋,最後抵達東方的航線,那是整個大航海時代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瞬間。
我們就結合這樣一個時間點,來講一部分大航海時代。為什麼要說」一部分」?是因為我們現在只能先從概況講起,今後慢慢的再結合不同的時間點、不同的信息點往下去深入,因為大航海時代實在是太過宏偉了,這是人類歷史當中最為重要的篇章之一。
我們今天生活的世界為什麼是這個樣子?世界很多地方的文化背景,甚至是語言習慣,為什麼是今天這個樣貌?很大程度上是由大航海時代決定的。包括小到一些極其細微的方面,像為什麼中國人會開始吃辣?為什麼我們餐桌上會有西紅柿、土豆這些食品,這都和大航海時代有密切的關聯。
而且如果你想要了解世界歷史的話,大航海時代應該是非常重要的整個歷史觀的一個支柱,它能夠幫你連接古和今,讓你明白在15世紀之前和之後的世界為什麼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為什麼歐洲迅速崛起,成為整個世界的霸主?這都是很大程度上由大航海時代和文藝復興共同決定的。當然這兩個事本身內在還有聯繫,所以今天我們就著達迦馬穿越好望角周年紀念這樣的一個時間點,來講一些大航海時代的概況。
02 西、葡兩國開始航海探險
要說大航海時代,先來說它發生的背景是什麼?因為在人類的文明歷史上,東西方交流的這種訴求是非常強烈的,不管是文化的溝通,還是商業的這種貿易往來,都是有強烈的訴求。也正是因此,有了古代的絲綢之路,連接中國的長安,一直到西方的羅馬。
但是我們之前也講過,在1453年的時候,君士坦丁堡陷落,這個西方世界的橋頭堡被奧斯曼帝國給佔據了,伊斯蘭教佔領了君士坦丁堡,那麼從此以後亞歐大陸整個陸上貿易的這樣一個咽喉要道就被奧斯曼帝國給扼住了,正是因此逼迫歐洲人想要尋找從海上連接東方的可能性。
這個任務最早就落到了伊比利亞半島的兩個國家的身上,就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為什麼是這兩個國家最早開始向外的探險?大家可以看一下歐洲地圖,伊比利亞半島所在的位置是歐洲的最西南端,我們說「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兩個國家向西南方向一出海就進了大西洋了,所以本身有地理上的優勢。因此當時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王室都非常重視通過海路向外來進行探索。
那麼巧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他們所資助和支持的航海家選擇的是兩條完全不同的路徑,一個向西一個向東,所以這個很大程度上導致了最後世界格局的一個變化。非常有意思,為什麼南美大陸,巴西是說葡萄牙語的,而其它的國家都說西班牙語?就是和這樣一種探索路徑有關係,我們後面詳細講您就明白了。
03 葡萄牙海上探險先驅 恩裡克王子
好,咱們先來說葡萄牙這邊,因為達伽馬是葡萄牙人。在達迦馬之前,葡萄牙最早的大家比較了解的海上探險的先驅叫做「恩裡克王子」,說起葡萄牙的航海歷史,很多跟我同年齡的80後,甚至有些90後的愛玩遊戲的朋友,肯定覺得這個名字很熟悉。
日本光榮公司出的遊戲叫做《大航海時代》,這個是陪伴我們成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遊戲,其實說白了也是對於我建立世界地理知識認知的非常重要的一款遊戲。
在遊戲裡,如果你選擇開檔人物的話,代表葡萄牙的開檔人物約翰·法雷爾,有人說他的原型就是「恩裡克王子」,他是當時葡萄牙國王若昂一世的第三個兒子。他非常重視航海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所以當時在葡萄牙大力的建設造船廠、天文臺、航海學校等等,也正是因此他可以說為葡萄牙這個國家開啟了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當中屬於自己的一個篇章。
今天如果您去葡萄牙的首都裡斯本旅遊的話,一定會去的一個打卡景點,叫做「發現者紀念碑」,或者你可以管他叫「大航海紀念碑」。是一個船頭造型的一組雕像,在船頭的兩側是站著兩排重要的大航海的參與者——重要的探險家,著名的人物。
而在船頭只有一個人,C位上站著一個人,他抬頭眺望遠方,這個人就是「恩裡克王子」。在他身後的這兩排當中有很多大名鼎鼎的人物,麥哲倫、達迦馬、發現了巴西的卡布拉爾等等,但是在葡萄牙人看起來,他們都無法動搖「恩裡克王子」的C位,因為「恩裡克王子」奠定了葡萄牙人的航海基礎。
04 迪亞斯抵達好望角
好,那麼在「恩裡克王子」之後,下一個為葡萄牙人作出重要貢獻的航海家叫做迪亞斯,他是率領著船隊從非洲的西海岸一路向南抵達了好望角,大家可以打開地圖看一下,實際上真正的非洲最南端的頂點這個角叫做厄加勒斯角,好望角在它的西邊一點點,實際上是整個非洲大陸的西南端。
但是一旦繞過好望角,你就來到了非洲大陸的最南側,因為非洲大陸像是一個三角形,三角形的南端是並不長的海岸線。
好望角,當時迪亞斯的船隊在這兒,在1487年抵達好望角的時候遇到了巨大的風暴,所以當時他把這命名為叫做「風暴角」。但是這個名字聽起來就不太吉利,所以當迪亞斯回到葡萄牙向國王匯報之後,當時的葡萄牙國王給它改名成叫做好望角。這個英文名叫做「Good Hope」,就是「好運氣」,這個彩頭就非常好了。
05 達伽馬繞過好望角 進入印度洋
那麼在迪亞斯之後10年,在1497年的時候,就是我們要講的主角了,瓦斯科.達迦馬,他率領的船隊又是沿著非洲的西海岸一路向南穿過了好望角,穿過了厄加勒斯角之後來到了非洲的東岸,然後一路向東北方向行進,這就進入到了印度洋當中,並且最終是抵達了印度的果阿。
所以他穿過好望角成功的進入印度洋,在1497年的11月22號,這個時間點標誌著歐洲人穿過非洲抵達東方的航路正式被打通的那一刻。從這兒講,11月22號這天在大航海時代當中還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
實際上當達迦馬找到了進入印度洋的海上航線之後,你只要能夠進入到波斯灣,來到阿拉伯地區,那麼從阿拉伯連接印度到中國的這樣一條航路是非常暢通的。因為當時大航海不僅是西方人、歐洲人在做,東方人同樣在做。
06 鄭和下西洋
我們的著名的航海家鄭和在15世紀初的時候,在一四零幾年的時候,他率領的艦隊就已經從中國出發,抵達了印度,甚至抵達了波斯灣,到達了阿拉伯地區。但是鄭和下西洋有個遺憾,就是他沒有繼續從阿拉伯向更西方去探索,否則對於當時他的航海能力,對於當時造船的能力來講,他先發現非洲大陸,甚至繞過非洲大陸抵達歐洲都是有可能的。
另外阿拉伯人也早已建立了從阿拉伯地區、到達中國的航路,所以這條航路實際上那麼歐洲人所要做的只是把西邊這一部分就是從歐洲出發,繞過好望角,抵達波斯灣或者進而抵達印度,這一部分連接起來就足夠了。
07 哥倫布誤打誤撞 發現新大陸
好,葡萄牙人這邊是達迦馬發現了通過好望角牴達東方的這條航路。而西班牙那邊呢,西班牙王室的伊莎貝拉女王當時贊助了一個叫哥倫布的航海家,這個名字大家都非常熟悉,對吧?
哥倫布是一個義大利人,義大利人其實在航海上也有非常豐厚的傳統,因為他們是一度壟斷了整個地中海的航海和貿易,但地中海大家看地圖就知道,他是亞、非、歐三個大陸的一個類似內海,所以他從海況上、從航海的複雜程度上來講,是比大西洋和太平洋要容易一些,但是義大利人仍然是有航海上非常好的基礎。
哥倫布是從西班牙的伊莎貝拉女王拿到了資助,要完成自己發現東方航路這樣的一個任務。他的想法是我向西走,因為當時人們已經普遍相信地球是圓的,所以這個道理很簡單,我向西穿越,同樣可以抵達東方!只是路徑上稍微遠一點。
但是現在看起來,當時的哥倫布應該是判斷上出現了嚴重的偏差,因為在那個年代人們對於地球的了解遠遠不如今天,那個時候甚至歐洲人還不知道太平洋的存在。那麼在那個情況底下,他認為只要向西穿越大洋,實際上就是大西洋就能夠抵達東方,這個判斷在如今看起來是完全錯誤的。
但是人類歷史就是這麼有戲劇性,有的時候一個美麗的錯誤,誤打誤撞就帶來了一個驚喜的結果。這就是我們從小都知道的「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他發現了美洲。
但是為什麼在美洲大陸絕大部分的國家在說西班牙語,而巴西特立獨行的獨一份講葡萄牙語呢?此外,大航海時代帶來了文化的交流、帶來了貿易的發展,我們下期接著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