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這麼痛苦,這麼難過,為什麼就是不能放棄跑步?因為全身細胞都在蠢蠢欲動,想要感受強風迎面吹拂的滋味。」——動畫《強風吹拂》
「我一定會跑到那裡的。拂過身邊的強風告訴我,我還在跑。我正在用自己的身軀,體現我心目中的跑步。」——小說《強風吹拂》
2021開啟,讀的第一本書是三浦紫苑的《強風吹拂》——一本超現實主義的熱血小說。小說圍繞寬政大學住在「竹青莊」的十名舍友參加日本歷史最悠久的長跑接力賽「箱根驛傳」展開。故事集中發生在某年3月底至次年1月初約9個多月的時間裡,十個沒有經過大學正規田徑訓練的學生,在隊長清瀨灰二的帶領下,彼此扶持,努力訓練,領悟長跑真諦,最終在「箱根驛傳」中創下令人感動的奇蹟。
箱根驛傳,正式名稱為「東京箱根間往復大學驛傳競走」,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長跑接力比賽。1920年創辦,每年1月2-3日舉行,迄今已辦97屆。路線是從讀賣新聞東京本社前出發,至箱根蘆之湖後折返,去程(2日)有5個區間,回程(3日)同樣有5個區間,合計10個區間。每個區間的距離、坡度起伏各不相同,總長約217公裡。
據騰訊新聞報導,現在「參賽隊伍共有21支全男生隊伍,分別來自經選拔產生的20所大東京地區高校,外加一支由落選學校高手組成的「雜牌軍」——關東學生聯合隊。」小說《強風吹拂》的介紹稍有出入,每屆箱根驛傳參賽隊伍共20支,其中有10支為前一年箱根驛傳成績排名前十的種子校,另外9支隊伍則在前一年十月通過預選賽選出,外加1支由落選學校高手組成的「雜牌軍」——關東學生聯合隊。每支隊伍至多可以有16人,最終只有10人被教練選中上陣,每人出戰一個賽段。參賽門檻為每人必須取得17分鐘內完成5公裡的紀錄賽正式記錄(後調整為16分鐘30秒內完成5公裡或34分鐘內完成10公裡)。
小說中,寬政大學這支參賽隊伍有且僅有10人,沒有替補,無論受傷、生病都必須跑,不然這支隊伍就算棄權;10名隊員水平參差不齊,比「關東學生聯合隊」還「雜牌」。但就是這樣一支隊伍,憑藉強大的情感激勵,獲得回程第5名、綜合第10名的成績,最終拿到次年箱根驛傳的直通資格。
小說的主旨不在於敘事,而是潛藏在事件背後的情感內涵。「箱根驛傳」是一項集體運動,必須10個人共同努力。將這10個人的維繫在一起的是相互之間的信任與扶持。清瀨灰二是「竹青莊」的舍長,是參加箱根驛傳的倡議發起者,是這10人團隊的隊長兼實質性教練。他高中練習田徑,鍾愛長跑,但因膝蓋受傷,手術後無法繼續提升,放棄了憑藉長跑保送田徑強校的資格,通過自己考試進入沒有長跑田徑社的寬政大學。但是,清瀨灰二具有洞察人心的能力,逐一說服住在「竹青莊」的舍友跟隨自己參加箱根驛傳;具有堅韌的毅力和超強的執行力,帶領「雜牌軍」經過9個月的訓練、順利通過預賽、挺進箱根驛傳並取得次年種子隊直通資格。藏原走,具有絕佳的長跑能力,因高中與教練衝突,憤然離開田徑隊,後考入寬政大學;原本認為跑步是一個人的事情,長跑的目標是更快,但是通過與其他舍友一起準備「箱根驛傳」,改變了觀念:「長跑的目的不是更快,而是更強。」再如,阿雪因母親再婚組建新的家庭而產生情感隔閡,過節寧願待在「竹青莊」也不回家。但在他跑「箱根驛傳」的路途中,赫然看到母親、看到繼父抱著同母異父的妹妹趕來為他加油,內心瞬間融化。10個個性迥異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背景故事,但是能夠共同參加「箱根驛傳」,其情感內核是個人的執著精神,是朋友之間的認同、信賴與相互成全。
小說的筆觸體現了女性作家特有的細膩:在前期訓練過程中埋下伏筆,展示「竹青莊」10個成員當下令人生疑的行為與情緒,在最終的決賽「箱根驛傳」中逐一揭秘,深入挖掘每個人的既往故事與內心情感,直擊讀者內心痛點,讓人產生諸多共鳴。作者通過小說,從靈魂深處去探索跑步這件事:「跑步是力量,而不是速度;是雖然孤獨,卻也跟他人有所連結的一種韌性。」跑步的目標不是「更快」,而是「強」與「熱愛」;內心的強大可以推動跑步進入一個更高層次,可以解除困惑,消除隔閡,化壓力為動力,可以獲取認同,接受激勵,變強為更強;「熱愛」則能讓人遵循內心的渴望堅持到最後,享受跑步,享受過程,不必一爭高下,不要心存強烈的目的性,反而能夠獲得意想不到的內心滿足。小說似乎闡述了一個玄之又玄、說不清道不明的人生真諦:競技體育的最高境界不是冠軍,不是第一,而是內在精神的超脫,即所謂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