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的日本甲子園高中生棒球大賽因為出現了《灌籃高手》一般雜牌軍對戰常勝將的青春劇情,在中日兩國的社交網絡上都引發了一波關於夏日、青春、熱血、勵志的感慨。如果說日本高中生的青春是甲子園,那麼日本大學生的青春就是箱根驛傳。
箱根驛傳正式名稱為「東京箱根間往復大學驛傳競走」,是每年一月初舉辦的以大學為單位的多人接力賽跑活動。近幾年國內也有大學學習這種形式,有點像接力馬拉松。箱根驛傳興起自上世紀二十年代,目前由關東學生田徑聯盟主辦,除了二戰期間暫停過幾次,風雨無阻,年年不斷。上世紀末起陸續出現了表現驛傳運動員的通俗文化作品,例如高橋真的漫畫《新新好男人》,後來有有田中麗奈主演的青春片《接力賽》。但這些都不如直木賞獲獎者三浦紫苑的《強風吹拂》影響力大。
三浦紫苑因為此前的《編舟記》、「真幌站前多田便利屋」系列等作品頗具知名度,《強風吹拂》2006年出版之後陸續由中國臺灣和大陸出版社推出譯本,日本國內廣播劇、舞臺劇、電影版本也陸續和公眾見面。相比之下,動畫版本今年才作為十月新番推出,實在是姍姍來遲。
《強風吹拂》也講述了一個雜牌軍團對戰常勝強將的青春熱血勵志故事,這個「逆襲」的熱血模板幾乎可以概括《灌籃高手》之後大部分體育題材熱血動漫。而千禧年後,熱血體育題材動漫「全男班」趨勢逐漸顯露出來,激蕩著青春汗與淚的男生友誼一度成為耽美同人作品最富饒的生發土壤,《黑子的籃球》、《FREE!》哪個不生產CP?《強風吹拂》雖說延續了熱血逆襲的老傳統和全男班的人物配置,卻能做到只熬雞湯不搞基,喪中帶燃,且燃且喪,從一個側面顯露出直木賞獲獎者在講故事方面的高超水準。
《灌籃高手》真正的開始始於赤木晴子問櫻木花道是不是喜歡打籃球,《強風吹拂》則開始於一直籌劃組隊的清瀨灰二詢問逃跑途中的藏原走是不是喜歡跑步。
擅長跑步的藏原走原本是仙臺一所高中的田徑選手,因為惹上事端放棄田徑,考到東京念大學也故意避開田徑強校,選擇到寬政大學讀人文社會學科,最後淪落到大部分生活費押到房租上扔進麻將館最後只能到便利店偷東西吃的地步……溫和又堅定的清瀨發現並接納了他,帶他到了秘密基地竹青莊。
竹青莊不過是一所老舊的公寓,公寓名牌被處心積慮的清瀨加上了寬政大學田徑部的別稱,住客自入住時起被視為自動加入田徑部。阿走的出現湊起了十個人組隊的人數要求,雜牌軍團挑戰知名大學賽事的熱血故事正式開始了。
雜牌軍團除了有傷在身的清瀨,選擇逃跑的阿走,剩下的都是零基礎,一對神經大條又聒噪的雙胞胎、英俊的漫畫宅男、尼古丁中毒的萬年留級生、邏輯超強備戰司法考試的的毒舌、來日本之前沒跑過步的坦尚尼亞留學生、老實孩子和百發百中猜謎王。如果是喪氣故事,那麼作者要安排的不過是雜牌軍團從入門到放棄,而熱血的精髓在於從入門走向高階且永不言棄。
《強風吹拂》的燃不是紅色的熊熊烈火,而是煤氣點燃之後的藍色,清瀨是那種會說出「只要努力就會成功,這是一種傲慢的想法」的人,比起擅長跑步逃兵阿走,傷兵清瀨似乎才是故事真正的靈魂人物。他告訴阿走「長跑選手需要的,(不是快)是真正的強。」所謂的「強」是「構建在微妙平衡之上,某種絕妙的東西」,「一旦受到魅惑,就再也無法遁逃。不顧好惡,不計得失,被深深吸引著」,是「強而有力,直視前方,對眼中看到的一切都抱著希望和期待」,是「全身的細胞都在蠢蠢欲動,想要感受強風吹拂的滋味」。
在這個過程中,所有角色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成長,作者將人生比喻成馬拉松,所有的角色都在變強。
動畫在還原小說方面表現可圈可點。三浦紫苑擅長描述內心活動豐富但表面上貫徹寬鬆式的欠缺表現力的青年男性心理,相比2009年的電影,動畫對人物的表現更加貼近小說。東寶和Production I.G聯手除了保證畫質、場景和人物設定的品質,在講故事的手法上也相當有水平,城市街景的空鏡頭回文一般穿插在故事中間,充當或間隔或連接段落與段落之間的屏風只用,同樣用二十分鐘交代人物,動畫片的第一集在展示人物個性上表現更加充分,通過插敘重複表現清瀨發掘阿走的場景讓出場時並不光彩的阿走擁有了主角光環,同時也點明清瀨獨具慧眼的一面,為後續人物關係的進一步展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室內聚會場景與室外犬吠相映成趣,幾次重複形成一種幽默的喜劇效果,別有趣味。相比之下,作為當年旬報十佳的電影版本這二十分鐘就顯得索然無味了。
十月番強敵環伺,《強風吹拂》題材上既不是大膽前衛又談不上何種潮流創新,屬於靠品質實力取勝型選手,已知後續勵志熱血的情況下,開篇主動生動有趣,它已經具備了十月番馬拉松強者的素質,勝過靠噱頭快速擊中人心的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