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1月2日,物理化學家黃子卿出生

2020-11-25 新華網客戶端

1900年1月2日,物理化學家黃子卿出生

2017-01-02 00:51 來源: 科普中國-科技名家風採錄

黃子卿

「中國不能沒有科學。」這是黃子卿,當時的一個年輕人給自己制定的求學目標,也是一個研究者給自己制定的人生方向。他嚴謹、執著,用研究成果享譽中外,為國爭光;他質樸、勤勞,用知識教育感染學生,桃李滿園。他用看似平凡的態度闡述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1900年1月2日,黃子卿出生於廣東省梅縣。黃子卿的外祖父生於書香門第,舅父也曾經留學日本。自幼勤奮好學的黃子卿深受外祖父和舅父的影響,具有良好的古文學修養。

黃子卿從入學開始,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他的求學,也像上滿了發條的鐘表一般,動力十足。1919年考入清華大學,1922年考入美國威斯康星大學主修化學,並為該年級的優秀學生。在獲得理學學士學位後,隨即又轉入了康奈爾大學,並獲得了理學碩士學位。同年九月,黃子卿又考入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最終,由於經濟來源,黃子卿才被迫結業回國,結束了他的求學之路。

就像他的求學經歷一樣,黃子卿做事情,總是持之以恆,他數十年堅持不懈地工作,研究的內容涉及熱力學、生物化學、電力學、統計力學、化學史等,尤其是對溶液理論的研究更讓人矚目。1938年,他所發表的論文「水的三相點溫度」,其測定數值(0.00980℃)被國際溫標會議採納,定為國際溫度標準之一,他也因此而被選入美國的《世界名人錄》。除此之外,他和其他人在《中國生理學雜誌》上發表的「蛋白質之變性作用(X)——變性卵清蛋白和高鐵血紅蛋白在濃尿素溶液中之滲透壓力」這一研究成果,為當時這類研究的前驅成果。

不僅科研成績突出,黃子卿在教學工作上也很有成就。他從事高等學校化學教育50餘年,講授過物理化學、統計力學、化學熱力學、電化學和溶液理論等多門課程。他講課一絲不苟、立論嚴謹、循循善誘,為國家培養了很多人才。他所出版的專著《物理化學》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第一部中文物理化學教科書,曾長期被我國高等院校採用,對提高物理化學教學質量起了很大的作用。

1982年7月23日,黃子卿病逝於北京,這位傑出的科學家,用他的科研成果和眾多論著,踐行了自己的職責,完成了他最初的夢想,值得我們懷念和稱頌。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名家風採錄」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 科技名家風採錄 [責任編輯: 呂芮光]

相關焦點

  • 醫學史上的7月23日:中國物理化學奠基人之一黃子卿逝世
    1982年7月23日,中國物理化學奠基人之一黃子卿逝世。 黃子卿,字碧帆(1900.1.2—1982.7.23)1900年1月2日生於現今廣東梅州市梅縣區槐子崗村。
  • 中國物理化學的奠基人之一——黃子卿
    黃子卿,家名蔭榮,字碧帆。1900年1月2日出生於廣東省梅縣槐子崗村。1904年在本村私塾受啟蒙教育。他的外祖父和舅父古文造詣頗深,藏書甚豐,給了黃子卿很好的早期教育和深刻的影響。1915年,黃子卿考入長沙雅禮中學。該校有一個曾中清末探花的汪姓教師,任教文學與算術。他發現黃子卿在數學方面頗具天賦,建議他以學數理為宜。這對黃子卿以後獻身科學事業起了很大影響。
  • 黃子卿:選擇枯燥而艱苦的生活
    ——黃子卿  人物百科  黃子卿,物理化學家和化學教育家。從事過電化學、生物化學、熱力學和溶液理論等多方面的研究。曾精確測定了熱力學溫標的基準點—水的三相點,並在溶液理論方面頗有建樹。他畢生從事化學教育事業,不遺餘力地培育人才。
  • 一代宗師黃子卿:當今吏治腐敗 我絕不去做官
    這位老人不是別人,正是中國物理化學奠基人——黃子卿先生。1900年1月2日,出生在廣東省梅州市的黃子卿,被取名為蔭榮,復庇家蔭榮宗耀祖,被給予了書香世家的希望,還有外祖父的殷殷期盼。他的第一篇學術論文1927年夏在美國化學會志發表1927年9月著手準備攻讀麻省理工理學博士學位,可惜因為公費到期,他只能提前結業回國。回國後的黃子卿進入了北京協和醫學院做一名化學助教,參與了當時吳憲教授的蛋白質變性研究。
  • 黃子卿:正確的、好的實驗有永久性
    ——黃子卿  人物百科  黃子卿,物理化學家和化學教育家。從事過電化學、生物化學、熱力學和溶液理論等多方面的研究。曾精確測定了熱力學溫標的基準點—水的三相點,並在溶液理論方面頗有建樹。他畢生從事化學教育事業,不遺餘力地培育人才。
  • 2020年是閏年!恭喜2月29日出生的朋友們!
    2020年是閏年,全年366天,2月有29天……2月29日出生的朋友們,等了四年,終於又可以過一次生日了!開心之餘,不由得發出靈魂拷問:為什麼要有閏年?為什麼要這麼對待2月29日出生的同志?首先,閏年是什麼? 年分可以整除400,那就是閏年;或者,年分可整除4,但不可整除100,那也是閏年。
  • 2018年2月11日是什麼節日 2月11日出生的明星
    導讀:2018年2月11日是什麼日子?2月11日是公曆年的第42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323天。這一天也是特別的日子,1975年的今天電影《創業》公映,是粉碎四人幫的開始,除了這些歷史上的2月11日還發生了哪些大事件?在2月11日出生的明星有哪些?現在和小編去看看2018年2月11日是什麼節日吧。
  • 公曆1月20日-2月18日,幾號出生的水瓶座最厲害?
    公曆1月20日-2月18日,幾號出生的水瓶座最厲害?水瓶座水瓶座又名寶瓶座,是風象星座,位於黃道星座之第十一宮,主宰星為天王星。他們個性友善博愛、有創意和遠見,善於觀察分析。不過由於水瓶座的人出生在寒冷的冬日,他們的性格總帶著一絲憂鬱的成分,他們露出的微笑總是眼裡帶著一抹憂鬱,不了解他們的人會被他們憂鬱的微笑所吸引。公曆1月20日-2月18日,幾號出生的水瓶座最厲害?2月4日到2月18日出生的水瓶座。
  • 1916年2月21日,氣象學家葉篤正出生
    1916年2月21日,氣象學家葉篤正出生2017-02-21 00:53 來源: 科普中國-科技名家風採錄 葉篤正2004年2月24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的頒獎儀式上,專程來北京的世界氣象組織主席別德裡茨基博士將「第48屆世界氣象組織獎」頒發給他,此獎被譽為「氣象諾貝爾獎」。
  • 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梁敬魁逝世
    據光明日報1月20日報導,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梁敬魁同志,於2019年1月1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梁敬魁 圖片來自@中科院之聲梁敬魁同志1931年4月28日生於福建福州,195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7月畢業於廈門大學化學系,1960年2月在蘇聯科學院獲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歸國後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並曾任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所長。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 谷歌更新塗鴉:紀念物理化學家羅莎琳·富蘭克林誕辰
    今天,谷歌更換了其搜索主頁的塗鴉,以紀念英國物理化學家與晶體學家--羅莎琳德·富蘭克林93周年誕辰。羅莎琳德·埃爾西·富蘭克林(Rosalind Elsie Franklin,1920-1958)(或譯作羅莎琳·富蘭克林)出生於英國倫敦,是一位物理化學家與晶體學家,她在年幼時期就展現出了特殊的學習能力,劍橋大學紐納姆學院完成學業之後,富蘭克林開始在國王學院進行研究工作。她所做的研究,專注於DNA、病毒、煤炭與石墨等物質的結構。
  • 1900年12月9日,情迷中國有中英兩位太太的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出生
    【歷史今天】(特約作者:一一)李約瑟(英語:Noel 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英國生物化學家。早年在劍橋大學受教育(學士1921年、碩士1925年1月、博士1925年10月),然後從1924年聘為劍橋大學凱思書院的教授(fellow),在弗雷德裡克·霍普金斯實驗室工作,研究胚胎學和形態發生。(李約瑟在劍橋大學)1924年李約瑟與大他4歲的大學同學德蘿西·莫耳(Dorothy Moyle Needham)結為伉儷。
  • 今日之最(2006年1月1--19日)
    1月2日今日之最  今天最成功的人是上海醫生陳中偉, 1963年1月2號,陳中偉的斷手再植手術成功,讓中國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成功接活斷手的國家。一根扎小辮的塑料管派上了大用場,接活的斷手,功能恢復正常,提包寫字提重物都沒問題,甚至還能打桌球。
  • 110多1997年7月1日出生的香港兒童相聚禮賓府[組圖]
    110多1997年7月1日出生的香港兒童相聚禮賓府[組圖]中國網 曾蔭權等嘉賓與小朋友們在蛋糕前合影110多名1997年7月1日出生的香港兒童,2日上午在家長的陪同下,相聚香港禮賓府,參加「同齡同心十載情,齊慶回歸樂昇平」生日會,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10周年和即將到來的10歲生日。
  • 四年過一次生日 杭州2020年2月29日出生的「閏年寶寶」來啦!
    2020年是閏年,2月29日當天,杭州各大醫院迎來了一個又一個的「閏年寶寶」。四年一遇,出生在這一天,顯得特殊而有意義。有網友開玩笑說,過一次生日,就大了四歲。昨天,快報記者探訪杭州多家醫院,見到了不少2月29日出生的小「天使」,和小寶寶的爸爸媽媽愉快地聊了聊,沾了不少喜氣。
  • 醫學史上的9月25日:著名遺傳學家摩爾根出生
    歷史上的今天即1866年9月25日,著名遺傳學家摩爾根出生。             1866年9月25日摩爾根(託馬斯·亨特·摩爾根 Thomas Hunt Morgan,1866
  • 1900年3月22日,一個美國男孩打下了一隻鳥,宣告一個物種的滅絕
    1900年3月22日,一個美國男孩打下了一隻鳥,宣告一個物種的滅絕 關於瀕危物種的保護是現今一個非常熱點的話題,據不完全統計,地球上每天都有1000多種生物滅絕,這就意味著基本上每1秒鐘都有1~2種動物徹底地從地球上消失,這是一個令人驚心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