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卿
「中國不能沒有科學。」這是黃子卿,當時的一個年輕人給自己制定的求學目標,也是一個研究者給自己制定的人生方向。他嚴謹、執著,用研究成果享譽中外,為國爭光;他質樸、勤勞,用知識教育感染學生,桃李滿園。他用看似平凡的態度闡述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1900年1月2日,黃子卿出生於廣東省梅縣。黃子卿的外祖父生於書香門第,舅父也曾經留學日本。自幼勤奮好學的黃子卿深受外祖父和舅父的影響,具有良好的古文學修養。
黃子卿從入學開始,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他的求學,也像上滿了發條的鐘表一般,動力十足。1919年考入清華大學,1922年考入美國威斯康星大學主修化學,並為該年級的優秀學生。在獲得理學學士學位後,隨即又轉入了康奈爾大學,並獲得了理學碩士學位。同年九月,黃子卿又考入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最終,由於經濟來源,黃子卿才被迫結業回國,結束了他的求學之路。
就像他的求學經歷一樣,黃子卿做事情,總是持之以恆,他數十年堅持不懈地工作,研究的內容涉及熱力學、生物化學、電力學、統計力學、化學史等,尤其是對溶液理論的研究更讓人矚目。1938年,他所發表的論文「水的三相點溫度」,其測定數值(0.00980℃)被國際溫標會議採納,定為國際溫度標準之一,他也因此而被選入美國的《世界名人錄》。除此之外,他和其他人在《中國生理學雜誌》上發表的「蛋白質之變性作用(X)——變性卵清蛋白和高鐵血紅蛋白在濃尿素溶液中之滲透壓力」這一研究成果,為當時這類研究的前驅成果。
不僅科研成績突出,黃子卿在教學工作上也很有成就。他從事高等學校化學教育50餘年,講授過物理化學、統計力學、化學熱力學、電化學和溶液理論等多門課程。他講課一絲不苟、立論嚴謹、循循善誘,為國家培養了很多人才。他所出版的專著《物理化學》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第一部中文物理化學教科書,曾長期被我國高等院校採用,對提高物理化學教學質量起了很大的作用。
1982年7月23日,黃子卿病逝於北京,這位傑出的科學家,用他的科研成果和眾多論著,踐行了自己的職責,完成了他最初的夢想,值得我們懷念和稱頌。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技名家風採錄」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 科技名家風採錄 [責任編輯: 呂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