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色這個詞一直是被爭議的,如果你去網上查資料的話,你會發現不同的人對音色的定義是完全不同的。音色廣泛的定義會被用於區分不同的樂器,這可能是物理學家比較擅長的。但我們平常所說的鋼琴演奏的音色是指鋼琴彈出來的那個音的效果。而我們這篇文章的討論也是指的這種效果。
本篇文章適合已經會幾首曲子的小夥伴們閱讀,或者你只會一首曲子,也想深入的把它的音色彈好一點,而不急於彈其他的曲子。
鋼琴的音彈出來是有效果的,並不僅僅是音高,有的強,有的弱,有的急促,有的舒緩,我們先來聽一段相同的音彈出來的不同的音效。
這個是蕭邦夜曲op. 9 no.2前兩個音,你仔細聽一下,這四種彈奏方式,出來的是四種效果,我有的加了踏板,有的沒加踏板,有的加了全踏板,有的加了半踏板,有的兩個音都加了踏板,有的只有一個音加了踏板,仔細聽一下他們不同的區別。
然後我把波形截了個圖,我們用眼睛可以直觀的看一下這四種音的形狀是完全不同的。這一塊到底應該怎麼彈?除了譜子上的表情符號外,還需要知道這首作品的創作背景,作曲者當時的心情,作品所表達的含義。那麼接下來是本文的重點,我知道了這些東西,我也知道了,這個音需要什麼樣的效果,我應該怎麼去練?
1、片段重複練習+矯枉過正練習
片段重複練習,也就是只彈這一小節,你覺得哪個音不好聽,反覆的練這一塊,或者這一個音。注意這時候練琴,你並不是在練你的技巧和熟練度,而是練習你的音色。練習音色的時候,比較忌諱的就是把曲子從頭彈到尾,在你彈奏的過程中,你覺得哪個音不好聽就單獨去練這一小節。
什麼是矯枉過正練習呢?
這種方式取自於作者當時參加的英語口語培訓課和情緒控制課,為什麼你聽不懂外國人說的話感覺太快了,因為你的語速太慢了,所以要快速的練習。如何操作你的情緒呢?給你的情緒從0到10打個分,因為最冷淡,10為最熱情,試著從0到10挨個表演同一段開場白。鋼琴的練習也是,速度比較快的曲子,如果你想駕馭它,平常的練習的時候,除了慢練以外還要快練,比正常的速度快出一點來練習,這時候正常的速度你就能駕馭的了,因為你已經適應快的速度了。
那音色呢?同樣適合這個道理,如果你覺得哪個音的音色你不太滿意,那麼把這個音的力度從0到10分個等級,也就是你的下鍵速度分個等級,先從最弱的開始,讓這個音產生最弱的效果,然後逐漸變強,最後使出你最快的下鍵速度來彈這個音,是這個音產生出你能達到的最強的音效。這時你再把下鍵速度降回來,逐漸降到讓你滿意為止,你會發現,這個音效彈出來這麼漂亮。如果你面前有鋼琴,現在、馬上親自去試驗一下。
2、閉眼彈琴
閉眼彈琴,不是真的要閉眼,是讓你在一個相對昏暗的環境下彈,當然你能夠閉眼彈更好。這樣你會把注意力更多地轉向,鋼琴彈出來的音的音色和效果。
這是什麼原理呢?
人接受外界的信息,主要來自於視、聽、觸、嗅、味五感,其中來自於視覺、聽覺的信息佔主要地位,比如你看到一個人,首先會看到他的穿著,從他的衣著品位先給她下一個定論,然後才是談吐類的聲音,如果這個人談吐非常儒雅,那麼一定會給你造成一個很好的印象。而當我們關閉一感,我們的注意力會按比例分給其他四感,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的盲人的聽覺和觸覺都是非常好的原因。
那麼知道這個原理之後,那我們可以採取主動一點的方式,比如說你主動的閉上眼睛,來關閉視覺上的信息獲取渠道,或者是在一個相對昏暗的環境,只能看到鍵盤的那種,來減少來自於視覺上信息的獲取,我們分配給視覺上的注意力都會被重新分配到其他渠道上,耳朵的聽覺和手指上的觸覺的注意力都會被主動的增加。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成人,在背完譜彈熟練的情況,小孩子的話,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儘量不要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