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地難等原因制約,遊艇碼頭批准建設後遲遲未開工
遊艇旅遊產業發展成熟後,老百姓乘坐遊艇不再是難事
圖/文 羊城晚報記者 陳荷
珠海遊艇產業2002年從平沙鎮起步,如今已成為國內設立最早、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遊艇製造基地,今年遊艇產業產值有望突破30億元。然而,想要攻佔遊艇產業上下遊約30種配套產業,形成完整產業鏈,珠海卻落在了長三角寧波等城市、甚至是鄰居中山市的後面。「遊艇產業裡,最掙錢的恰恰是旅遊等第三產業,珠海走得慢了!」業內人士說。
建遊艇碼頭卡在批地上
上月31日,在2014中國(珠海)國際遊艇展上,任先生向某展位工作人員諮詢遊艇相關事項,得知珠海尚未建成一個遊艇碼頭後,他離開了展位。任先生稱,自己從北方來,希望在珠海投資一艘遊艇,他的想法是,能夠像國外那些俱樂部一樣,在自己不用的時候,可以把遊艇租賃出去。
這跟珠海市九洲遊艇俱樂部有限公司的市場助理石磊向客戶描繪的場景一樣——但這是在未來。石磊介紹,目前九洲集團正在籌劃建設第一批遊艇泊位,最快建成也要一年半。屆時,俱樂部可以幫助遊艇主經營自己的遊艇,在閒時提供給別的客戶使用。
據介紹,珠海市目前正在推進8個遊艇會項目建設,其中桂山島國際遊艇會項目已於去年7月開工,將於2015年底建成一期。二是珠海格力海岸遊艇會項目,則將在春節後拉開建設大幕。其他如法拉帝亞太遊艇中心項目、珠海淇澳帆船遊艇會項目、九洲遊艇俱樂部項目等,正在加緊推進前期工作。
「事實上這些碼頭早就獲批了,由於各種原因遲遲未開工。」珠海遊艇協會會長廖勇說,因珠海本身沒有泊位,珠海的遊艇只能停泊在中山等地的碼頭。應會員要求,該協會多次報批建造一個遊艇碼頭,然而卡在了批地一環。「錢都準備好了,卻無法開工,我們會員的遊艇就只能停在香洲漁港附近。」他稱,目前停在該地一個月只象徵性收取兩百多元。據業內人士透露,香港的遊艇碼頭租用泊位,動輒月租8萬元。
除了批地因素的制約,報建、規劃建設等手續繁瑣也是重要原因。廖勇表示:「一個遊艇碼頭報建審批所涉及的主管單位太多,即使獲批,規劃審批還需時日,且遊艇碼頭建設耗資大,真正有經濟實力與技術能力開發遊艇碼頭的企業不多見,或者從企業戰略上選擇不急於開發碼頭。」
遊艇開到珠海停在中山
「限制遊艇產業發展的大問題,還有海域開放。」珠海遊艇協會會長廖勇說,在此問題上,珠海的開放程度遠不如海南、寧波、上海、深圳等地,甚至也遠遠落後於鄰居中山。2013年中山市即與澳門籤訂相關協議,明確將粵澳遊艇自由行作為目標之一。此外,中山已有超300個泊位投用逾一年,一些赴珠的遊艇不得不選擇泊在中山。
珠海佳力泰珀邇貿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廖先生則說,由於海域不開放,遊艇產業實際上損失了不少潛在客戶。在國內,有購買遊艇能力的人不少、但購買的人卻不多。「由於海域不開放,大部分人購買了私人遊艇,使用的不過是那麼幾天,在近海開開,其餘時間大多數閒置。比如你想要開遊艇去香港,一個報告打下來至少需要大半個月,所以使用的機會不多」。
廖勇介紹,與其他產業有所不同的是,遊艇製造企業基本上是訂單式生產,即「以銷定產」。事實上珠海不少遊艇製造企業產能遠大於實際銷售量,放空了很多生產能力。廖勇透露,目前珠海較大的遊艇公司,國內訂單主要以公務艇為主,私人艇訂單卻多來自國外,一年能賣出近30艘遊艇,而海域開放就可以大大激發市場需求。
珠海市海事局一相關負責人告訴羊城晚報記者:「遊艇行駛需要報批是從安全角度考慮,遠海與近海的航區不一樣,對於航線的安全是有要求的。此外,與港澳通航則涉及領海問題,此事較為複雜,但未來是有希望實現珠港澳遊艇自由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