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維持生物圈的平衡,多數的物種都會有天敵的存在。弱勢的生物為了對付天敵也演化出特殊的防禦機制,某些防禦機制更是能讓人大吃一驚,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出場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綠色轟炸機」,綠色轟炸機其實是一種體長17~91毫米左右的深海蠕蟲,外形類似蜈蚣,身體兩側長有羽毛狀的漿狀肢,漿狀肢是由剛毛演化而來。
它是近些年,生物學家在美國加州海岸附近的深海區域所發現的一種奇特生物,平時在深海它們會迅速地擺動漿狀肢進行移動,而當其受到威脅時,會從身體的周圍放出很多充滿液體的「氣球」。
並且這些氣球在離開身體後,會突然爆炸並產生明亮的綠光,這個行為是綠色轟炸機遇到敵人時的防禦機制。也是其獨特名字——「綠色轟炸機」的由來。
是否有人感到好奇,放出光芒怎麼也能當做一種防禦機制。這裡舉個生活中的例子你就明白了,戰鬥機的幹擾彈,當戰鬥機在飛行時發現被敵機的飛彈鎖定時,就會放出幹擾彈來迷惑飛彈。
幹擾彈之所以能讓敵方飛彈迷惑,是因為敵方飛彈的鎖定很大一部分是根據熱量決定的,而幹擾彈本身就是一種能發出巨大熱量的飛彈。
而綠色轟炸機發出的綠色「氣球」的機理就跟幹擾彈類似,起到迷惑作用。試想,在漆黑的深海中突然出現許多亮光,這足夠分散敵人的注意力,讓其逃生了。
令人震驚的是,這些發出亮光的氣球竟是它的器官,科學家透過觀察與它們形態類似的親戚發現,該部位是此種生物的腮, 並且能夠不斷的再生。
拿自己的腮作為逃跑武器或許相當特別,但接下來介紹生物更為奇特。竟是用眼睛裡的血來保護自己。它就是角蜥蜴,一種生活在美國加州德州等地的小型蜥蜴。
角蜥蜴常年棲息於沙漠地區,背上覆蓋著堅硬的鱗片和棘刺。別看這小傢伙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事實上它只是食物鏈底層的弱小動物。因此,面對沙漠地區強大的劣勢者,它們不得不演化出多種防禦機制。
第一種防禦機制是強大的擬態能力。角蜥蜴能夠根據周圍的環境與植物,進而改變自身的顏色,使其完美的融入環境。這種強大的擬態能力,使捕食也不需太過耗費力氣,只需要在原地便可守株待兔。
第二種防禦機制是膨脹身體。這種方法對於以吞食為狩獵方式的生物很有效。例如沙漠中蛇類,當遇到蛇時角蜥蜴會吸氣使身體膨脹(原來的兩倍大小),再配合它那長滿棘刺的堅硬鱗片。
蛇類幾乎難以吞食,如果硬要吞食,身上和脖子上的棘刺會卡住蛇的喉部,使其失血過多而死。
最後一種防禦武器也是最令大家傻眼的技能——眼睛噴血。一些獵食者並不是直接像蛇類一樣直接吞食角蜥蜴,而是會先用爪子按壓、撕扯、踐踏,最後才開始進食。例如犬科動物就是這樣,面對這種捕食方式,角蜥蜴只能放大招——眼睛噴血。
角蜥蜴的眼睛可以噴射出血柱,距離可達1.5米,而沾染上角蜥蜴血液的獵食者會慌忙的逃跑。這獨特的防禦機制引起了眾多生物學家的興趣,研究發現,原來角蜥蜴的脖子上有條通往腦袋的大靜脈,並且大靜脈周圍被肌肉包裹著,角蜥蜴可以通過調節這些肌肉致使靜脈堵塞,使得腦部的血管破裂,血液從眼中噴射出來。
在我們看來這就是嚴重的腦溢血,而對角蜥蜴而言,眼睛噴血只是常規操作。那麼為何獵食者一旦沾染上角蜥蜴的血液會慌忙的逃跑呢?生物學家對此也做了研究,原來是角蜥蜴經常捕食紅蟻,導致其血液中會帶有一種獨特的味道,能讓犬科動物感到噁心。
除了特殊的味道外,血液中還包含有一種獨特的化學物質,犬科動物對這種化學物質極為敏感,一旦這種化學物質跑到犬科動物的臉上或者嘴裡,都會讓其感到極度反胃並開始嘔吐,所以犬科動物沾染上這種血液才會慌忙逃跑。
細心的看官應該發現了,上面一直提到的是犬科動物。沒錯,這種血液只對犬科動物有奇效。而對於其它捕食者,例如鳥類等並沒有什麼影響。並且研究人員也曾多次品嘗血液,除了有點微辣外,並沒有什麼怪味,也沒有產生不適。
角蜥蜴的眼睛噴血在動物的防禦機制算得上鳳毛麟角,而下面要介紹的另一種防禦機制也是十分少見。你見過一種鳥在幼年時期靠模仿毛毛蟲尋求生機的嗎?要知道毛毛蟲可是鳥類的捕食對象,鳥類模仿毛毛蟲豈不是越活越過去,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先來說說為什麼鳥類在幼年時期會選擇模仿其它動物,這是因為野外,特別是在亞馬遜雨林,90~95%剛出生的鳥類活不到成年,都會死於潛在的各種獵食者。因此,為了生存各種鳥類進化出五花八門的求生手段。
就比如下面要介紹的鳥——菸灰悲雀,它是在亞馬遜雨林發現的一種稀有鳥類。菸灰悲雀最值得稱道的就是其幼鳥時期的模仿行為,由於菸灰杯雀父母沒有太多的保護行為,剛出生的幼鳥又很弱小,只能靠模仿其它動物來增加生存的機率。
為什麼菸灰悲雀會去模仿毛毛蟲這個弱者呢?其實你仔細看看就知道了,它模仿的毛毛蟲可一點可不弱啊。或許有的人已經知道答案了,這種毛毛蟲就是被人戲稱是「川普假髮」的絨蠹幼蟲。
絨蠹幼蟲主要分布於美國南部、墨西哥和部分的南美洲等地,它渾身布滿了細密的絨毛,看起來很柔順的樣子,但其實這些絨毛上都布滿了肉眼難以分辨的倒鉤,並且蘊含劇毒。
只要人或動物觸碰到這些絨毛就會感到頭暈目眩,嘔吐不止,最嚴重還會引起休克,所以絨蠹幼蟲也被列為美國最危險的毛毛蟲之一。原來菸灰悲雀模仿的這種毛毛蟲還是一個強者,那現在就不難理解了。
幼鳥時期的菸灰悲雀不僅在外形上模仿絨蠹幼蟲,在行為上也模仿的唯妙唯俏,每當幼鳥獨自待在巢穴時,它們就會模仿毛毛蟲左右搖擺的動作,看起來跟毛毛蟲十分相似,完全看不出來是鳥類。
無論是任何動物靠近巢穴幼鳥都會持續這種模仿行為,包括鳥父母。這跟一般的鳥類不一樣,其它幼鳥在有動物靠近巢穴時,它們會以為是鳥父母,進而張大嘴巴討食。
而菸灰悲雀幼鳥就很好改變了這一點,除非鳥父母發出特殊的聲音信號,它們才會卸下偽裝,張開嘴巴要食物。這種聰明的行為很大的程度保證了菸灰悲雀的生存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