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屎、眼睛噴血、做伏地挺身,這些真的是防身術嗎?

2021-01-09 澎湃新聞

原創 核桃苗 物種日曆

說到應對捕食者,你首先想到的是憑藉龐大身軀硬剛獅子的非洲水牛,還是時刻保持機警,一有風吹草動就開始飛奔的羚羊?不過,自然界中不靠強健體魄對抗捕食者的物種同樣常見,其中有些防禦方法乍一聽比用滑鏟幹掉老虎還蠢,但是卻能幫助沒有體力優勢的動物虎口脫險。

做好清理,藏好自己

人們第一次發現毛毛蟲會把屎「嘣」出去,沒有人將這個行為與防禦捕食者聯繫在一起。這一能力廣泛存在於鱗翅目(蝴蝶和蛾子)的許多物種中。1892年,Frohawk在描述銀弄蝶(Carterocephalus palaemon)的文獻中首次記錄了這一行為,他總結道「這毫無疑問是為了避免汙染幼蟲的居所」。但是,用飴弄蝶(Epargyreus clarus)幼蟲進行的實驗卻發現,充滿糞便的居所並不會滋生有害的病原體,其中的幼蟲一樣可以茁壯成長。

飴弄蝶的幼蟲。圖片:Judy Gallagher / Wikimedia Commons

會引來胡蜂在毛毛蟲身上產卵的糞便氣味才是最大的危險因素。實驗顯示,充滿糞便的居所被產卵的可能性是乾淨居所的三倍,沒法有效移除糞便的毛毛蟲更可能成為胡蜂幼蟲的美餐。髒亂的房間不能阻止毛毛蟲羽化成蝶,但不打掃好衛生就會被吃掉。這樣的生存壓力逼著毛毛蟲們,演化出了專用的液壓糞團彈射器。

排出糞團後,這些毛毛蟲會將體液集中到尾部血腔中,並用尾部的梳狀結構壓住血腔的後壁,積累起巨大的壓力。等待蓄力完畢,便鬆開梳狀結構,通過壓力的推動將糞團彈射出去。巴西弄蝶(Calpodes ethlius)的幼蟲可以在2毫秒內將糞團加速到將近1.7米每秒的速度,射到1米以外的地方。不到5釐米大小的它們,為了掩蓋自身的氣味信息,居然將糞便射出了40倍體長的超遠距離。

液壓發射糞團的毛蟲屁股示意圖。圖片:Caveney, S. /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1998)

啊!嚇得我吐了一身!

毛毛蟲不是唯一在氣味上做文章對抗捕食者的動物。藍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的雛鳥也深諳氣味對生存的重要性。不過和毛毛蟲不一樣,它們不是掩蓋自己的氣味,而是讓自己聞起來「有內味兒」,很難下嘴。藍胸佛法僧的雛鳥在感受到自己被外力移動後,會從嘴中吐出有氣味的橘色液體。這種行為在孵化後6天左右出現,一直持續到19天左右,幼鳥準備好離巢時才會停止。在這期間幼鳥隨時會吐自己一身,讓捕食者失去興趣,以保住自己(或者至少是兄弟姐妹們)的性命。

嘴裡滴下橘黃色液體的雛鳥。圖片:Parejo, D. / Biology Letters (2012)

雖然有點丟臉,但「有內味兒」的防禦方法,確實能讓捕食者喪失食慾。研究者將收集到的幼鳥嘔吐物塗在雞肉上,並和塗了水的雞肉一同放在狗面前。發現狗傾向於避開前者而取食後者,即便最終嘴饞吃下塗有嘔吐物的肉,也要猶豫很久。此外,這種氣味也會作為一種信號,提示鳥爸鳥媽巢中可能有捕食者。成鳥捕食返程時聞到幼鳥嘔吐物的氣味,便會更加警覺,延長入巢前的時間。

順便一提,橘色嘔吐物不是幼鳥自己分泌的,而是來自食物。佛法僧捕食的蚱蜢也會在被抓住時嘔吐,企圖噁心走捕食者。研究者們通過氣相色譜分析發現,幼鳥和蚱蜢的嘔吐物中都有羥基肉桂酸和對羥基苯甲酸。而且幼鳥如果吃不到蚱蜢,產生嘔吐物的量就會變少。追根溯源,蚱蜢們則是從它們取食的植物中獲得了這兩種物質。從植物一直傳給鳥類,看來「層層轉包」的事情,在自然界也不少有。

信不信我用眼睛噴你一臉血?

比起把自己搞得滿身嘔吐物的雛鳥,生活在北美沙漠中的幾種角蜥屬(Phrynosoma)物種在退敵時就更剛烈一些。目前已知有八個角蜥物種可以通過眼睛噴血嚇跑敵人。不過只有針對犬科捕食者時,它們才會使出這個絕招。被敏狐(Vulpes macrotis)和郊狼(Canis latrans)撥弄的時候,它們會用眼睛對準敵人,然後從眼眶裡噴射出鮮紅的血液。

小巧可愛的Phrynosoma hernandesi角蜥。圖片:Paul Asman and Jill Lenoble / Wikimedia Commons

這些角蜥可以通過獨有的肌肉擠壓頭部的靜脈,阻止血液流走。隨著動脈血繼續流入,血液會在眼眶附近的眶竇中積累,最終壓力衝破眼框中的黏膜,將血液從眼睛中噴射出來。單次噴出的血量,在極端情況下可以達到全身血液總量的一半。如果給予它們足夠的「造血」時間,累計「獻血」重量甚至能超過全身血液的重量,角蜥們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新血液的機制,目前還不太清楚。

jojo第一部裡,大反派dio用眼睛裡射出的液體打擊主角。順便一提,dio對狗也很有惡意,殺害了主角的愛犬。圖片:《jojo的奇妙冒險》

極具震撼效果的眼睛噴血,確實能讓角蜥(一臉血地)脫困。而被角蜥血噴了一臉的犬科捕食者,只要不是餓得要死,通常都會嫌棄地夾起尾巴跑路。跑路的原因不只是受到了驚嚇,也是因為角蜥血液中含有犬科動物厭惡的化學物質。實驗表明,德克薩斯角蜥(P. cornutum)噴出的血液可以改變敏狐對獵物的「食慾」。面對被抹上德克薩斯角蜥血的老鼠時,它們會嫌棄地搖頭,並花更長的時間處理爪中的老鼠。

角蜥「壯烈」地飆血。圖片:National Geographic / youtube

可惜直到今天,我們仍不知道角蜥血液中含有的驅犬物質是什麼。研究者們只知道這種物質對角蜥的其他兩種天敵——走鵑(Geococcyx californianus)和南方食蝗鼠(Onychomys torridus)——沒有什麼效果。有些不幸的研究者在捕捉角蜥時也會被噴一臉血,他們也聞不出血液中有什麼臭味。

伏地挺身表示你被發現了

角蜥生活在中美洲的遠房親戚則更加勇敢。波多黎各冠安樂蜥(Anolis cristatellus)是現存的四百多種安樂蜥(Anolis spp.)之一。捕食者來襲時,它們既不會逃跑,也不會發出令捕食者厭惡的氣味,而是會明確地告訴敵人:「我看見你了,別想搞偷襲」。

安樂蜥的喉部有一片色彩鮮豔的喉扇,可以自由開合。圍繞這一結構,安樂蜥們產生了一套獨特的身體語言,能夠向企圖偷襲的捕食者發出信號。在捕食者距離稍遠的時候,安樂蜥也不會急著「喊話」,它們會停下動作,降低被發現的可能。然而一旦捕食者來到了它們棲息的樹木下方,這些小蜥蜴反而大膽起來。它們會在樹幹上乾淨利落地伸縮四肢,做起伏地挺身;還會轉身把身體側面展示給捕食者,開合喉扇;有時甚至主動接近對方,仔細查看。

冠安樂蜥色彩鮮豔的喉扇。圖片:Postdlf / Wikimedia Commons

在一項研究中,面對接近的蛇類模型,25隻安樂蜥中只有一隻選擇了馬上逃跑;其他安樂蜥都鎮靜地留在原地,表演這一套動作(日曆娘:真的不是嘲笑蛇「老子有腿你沒有」的意思嗎?)。研究者們認為,這種行為是在告訴捕食者「偷襲失敗,你已經被發現了」,使之重新評估進行攻擊的風險。也可能是安樂蜥在虛張聲勢地展示力量,讓對方知難而退。不管實際原因是哪種,在實驗室和野外的觀察都發現,這些行為信號真的能讓蛇類減緩甚至放棄了攻擊。

值得一提的是,安樂蜥也使用相同的肢體語言與同族交流。雄性安樂蜥會開合喉扇吸引配偶,或在情敵前來挑戰時做起伏地挺身示威。此外,不同的安樂蜥物種喉扇顏色各異,是它們辨認同族的依據。捕食壓力和性選擇的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安樂蜥的獨特的外貌與行為。

條紋安樂蜥(A. lineatus)。圖片:William Kreijkes / Wikimedia Commons

在漫長的演化歷程中,捕食者與獵物為了繁衍生息,展開了毫無停歇的軍備競賽。許多生物在更快、更高、更強的道路上不斷前進,展示了無數令人心跳加速的捕食場面。除了真刀真槍的體能競爭,還有許多物種走上了信息戰的道路。它們利用視覺、嗅覺、聽覺上的信號隱藏、欺騙或恐嚇對手。有些看上去蠢得令人摸不著頭腦的手段,其實發揮著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作用,為這些沒有強悍體魄的生物,在殘酷的生存鬥爭中開闢出一片立足之地,並向我們展示這世界的多姿多彩。

原標題:《扔屎、眼睛噴血、做伏地挺身,這些真的是防身術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動物極限求生:模仿「川普」髮型、眼睛噴血柱、腮做「幹擾彈」
    最後一種防禦武器也是最令大家傻眼的技能——眼睛噴血。例如犬科動物就是這樣,面對這種捕食方式,角蜥蜴只能放大招——眼睛噴血。這獨特的防禦機制引起了眾多生物學家的興趣,研究發現,原來角蜥蜴的脖子上有條通往腦袋的大靜脈,並且大靜脈周圍被肌肉包裹著,角蜥蜴可以通過調節這些肌肉致使靜脈堵塞,使得腦部的血管破裂,血液從眼中噴射出來。在我們看來這就是嚴重的腦溢血,而對角蜥蜴而言,眼睛噴血只是常規操作。那麼為何獵食者一旦沾染上角蜥蜴的血液會慌忙的逃跑呢?
  • 角蜥的眼睛為什麼會噴血?
    角蜥的眼睛為什麼會噴血? 生活美洲的角蜥是一種很「恐怖」的生物,它們在遇敵時眼睛會噴血
  • 眼睛噴血、腮做「幹擾彈」、像川普的髮型,為了生存動物都拼了
    最後一種防禦武器也是最令大家傻眼的技能——眼睛噴血。例如犬科動物就是這樣,面對這種捕食方式,角蜥蜴只能放大招——眼睛噴血。這獨特的防禦機制引起了眾多生物學家的興趣,研究發現,原來角蜥蜴的脖子上有條通往腦袋的大靜脈,並且大靜脈周圍被肌肉包裹著,角蜥蜴可以通過調節這些肌肉致使靜脈堵塞,使得腦部的血管破裂,血液從眼中噴射出來。在我們看來這就是嚴重的腦溢血,而對角蜥蜴而言,眼睛噴血只是常規操作。那麼為何獵食者一旦沾染上角蜥蜴的血液會慌忙的逃跑呢?
  • 眼睛會噴血的角蜥
    (原標題:眼睛會噴血的角蜥)
  • 眼睛會噴血!這種怪物你見過沒?-眼睛,噴血,怪物,動物,蜥蜴,角蜥蜴...
    角蜥蜴的眼睛突然噴出了令人難受的鮮血,直直地射到了狼的嘴裡。狼退後一步,不住地搖晃著頭,希望甩掉那些噁心的味道,未受傷的角蜥蜴趁機飛快地溜走,再一次安全了。看似兇惡的角蜥蜴想看到角蜥蜴噴血場景的孩子們,可能要失望了,因為角蜥蜴很少對著人噴血。
  • 眼睛會噴血的怪物你見過沒?
    角蜥蜴的眼睛突然噴出了令人難受的鮮血,直直地射到了狼的嘴裡。狼退後一步,不住地搖晃著頭,希望甩掉那些噁心的味道,未受傷的角蜥蜴趁機飛快地溜走,再一次安全了。看似兇惡的角蜥蜴想看到角蜥蜴噴血場景的孩子們,可能要失望了,因為角蜥蜴很少對著人噴血。如果你抓住了一隻,它會坐在你的手掌裡,可能會發出嘶嘶聲,或者使自己看起來氣喘籲籲的樣子,但不會咬你。
  • 眼睛會噴血的恐怖短角蜥
    冠狀角蜥的眼睛也會噴血圖註:這種形狀恐怖的短角蜥擁有動物王國裡最奇特的防禦武器——在受到攻擊時會從眼睛裡噴出有毒的血來,射程能夠達到1米網易探索4月5日報導而且根據周圍生活環境的不同,它們還具有不同的顏色,一般有黃色,灰色和紅褐色,這些顏色與身體形狀結合在一起能達到很好的偽裝效果。它們主要以螞蟻為食,有時也吃一些蝗蟲、甲蟲、蜘蛛等其他一些昆蟲。儘管短角蜥全身長滿可怕的刺,但它還是會有許多天敵,如老鷹、蛇、狗、狼、甚至其他蜥蜴等。
  • 奇趣生物:眼睛會噴血的角蜥(圖)
    有一種魚,在水面下觀察到水面上的昆蟲時,會噴出水柱擊落對方,然後吃掉;有一種蛇,在面對強敵時,會隔空數米噴出毒液,擊中對方的眼睛,然後趁對方看不見時逃命;也有一種生活在美洲沙漠中的角蜥,它遇到一些大體型的捕食者時
  • 想要掌握伏地挺身,先搞懂伏地挺身的生物力學
    介紹一直以來,伏地挺身都被作為一種評估局部上肢肌耐力的方法。各種各樣限時與不限時的伏地挺身測試通常也被用來作為健身評估的一個部分,並且這些測試已經在廣泛的人群中得到驗證。此外,研究顯示伏地挺身能力與平板臥推的重複次數(以自身體重的百分比來完成)相關性非常高,因此伏地挺身可作為一種有效且不昂貴的自由重量測試選擇。
  • "發糞塗牆"大學生,「屎到淋頭還想攪便」,菸頭扔廁所激起公糞
    "發糞塗牆"大學生,「屎到淋頭還想攪便」,菸頭扔廁所激起公糞! 如果要評選一個相當快樂的群體的話,我想很少的人會想到大學生,但是大學生這個群體的確是十分快樂的!
  • 神奇的動物世界:角蜥蜴的眼睛能噴血
    這些胚胎在很小的時候為了生存就要互相殘殺,直到剩下最兇猛和最適合的一個。但是這些胚胎在搏殺的過程中不會餓死,因為不久之後就會有一個新的蛋從輸卵管中流下來供它們食用。經過長達一年的生長發育後,每個輸卵管中的小鯊魚長到1米左右,長度接近其母親長度的一半。因為在子宮中的幼鯊會互相捕食,所以出生後的幼鯊已有優越的獵食本能。這個過程稱為子宮內同類相食。
  • 做伏地挺身有什麼好處?超乎你的想像
    作為純爺們,你能做幾個伏地挺身?做伏地挺身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呢?一起走進本期話題:伏地挺身與心臟病。 2019年,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一項新研究指出,一開始就能完成40個以上伏地挺身的成年男性,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比僅能完成10個或更少伏地挺身的男性降低96%。這意味著什麼?做伏地挺身很吃力,可能有患心臟病的風險?能做的伏地挺身越多,心臟病發作的可能性就越小?可能沒這麼簡單。
  • 伏地挺身100個標準伏地挺身大概消耗多少熱量?
    在做伏地挺身或時,你消耗了多少卡路裡,這取決於你的體型、性別、年齡和其他遺傳因素。對於體重155磅(1磅=0.9斤)的人來說,需要做18分鐘的伏地挺身來燃燒100卡路裡。對於體重185磅(1磅=0.9斤)的人需要做15分鐘的伏地挺身能燃燒100卡路裡。
  • 奇葩的大象屎咖啡好喝嗎?
    奇葩的大象屎咖啡好喝嗎?最近又有一款飲品誕市了,那就是大象的糞便,俗稱大象屎咖啡,沒錯就是大象的便便,你會想大象的便便能喝嗎?還真有人喝,而且價格不菲,這是一種泰國獨有飲品。首先見識一下傳統的大象便便。對!就這麼大一坨!
  • 堅持做伏地挺身,能給身體帶來哪些好處?3個優點也許顯而易見
    就拿運動方面來說,很多人選擇的運動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有的人選擇去健身房裡健身,而還有的人選擇跑步或者是伏地挺身。那麼堅持做伏地挺身究竟能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哪些好處呢?一起來看看吧。堅持做伏地挺身,能給身體帶來哪些好處?
  • 牧羊犬跳繩 海象做伏地挺身(組圖)
    加州聖地牙哥動物園的動物近日就在通過伏地挺身、跳繩等手段「瘦身」。聖地牙哥動物園的負責人表示,他們這樣做既是希望動物以最佳形體迎接遊客,另一方面是希望提醒來看表演的觀眾,一定要關注自己的健康,控制體重。  據介紹,由於聖地牙哥動物世界裡的動物明星最近都呈現了發福的趨勢,嚴重影響了它們的身體健康,動物世界的管理者決定對它們實行「瘦身計劃」——讓它們在2007年恢復健美的身材。
  • 男性常做伏地挺身有什麼好處?一次能做到這個數,身體素質或還不錯
    伏地挺身是一種非常簡單卻又非常鍛鍊身體的運動,我們平常的時候如果去健身房會看到很多男性經常會做伏地挺身。我們平常看電視的時候,會看到如果兩個男性比賽,就會通過伏地挺身的方式,可見做伏地挺身對於男性來說,也是評價身體狀態的一個標準了。那麼男性做伏地挺身對於身體到底有哪些好處?
  • 男子狂做伏地挺身腦幹出血 昏迷不醒或成植物人
    那麼你知道腦幹出血能治好嗎?我們如何來治療呢?  男子狂做百餘個伏地挺身腦幹出血  家住武昌的陳先生今年37歲,患有遺傳性高血壓。平時非常注意鍛鍊,每天晚上都在小區裡散步,血壓一直控制得很好。上周四晚上8點左右,他在小區內快走鍛鍊時,見小區廣場空地上有一位20多歲的小夥在做伏地挺身,引許多居民圍觀,陳先生心頭一癢,主動到小夥身邊,與他PK伏地挺身。兩人並排此起彼伏,不到三分鐘,陳先生做了100多個,突然失去力氣重重摔在地上,任憑圍觀人群呼喊推搡都沒有反應。約五分鐘後,有熱心居民撥打120叫來急救車,將他送往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救中心。
  • 書評|《深夜放屁大賽》:孩子們都愛的屎尿屁故事
    三、四月是竹筍上市季節,外婆照例又給孩子做了他愛吃的「筍乾豆」——就是用最嫩的筍乾和豆子煮在一起,曬乾後的小零食,好吃又健康。筍乾豆好吃,但是豆子吃多了容易放屁,於是小朋友整天「屁呀,屁呀」,真是不太雅觀。越是不讓說,小孩就說得越起勁,讓人好氣又好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我想到了萬能的法寶——繪本。
  • 只是在海拔3000米的地方住了4天,小夥回家後做伏地挺身變厲害了
    於是,他選擇在高海拔地區做100個伏地挺身,然後記錄花費的時間。高海拔做伏地挺身正如pigmie預計的那樣,這裡的氧氣含量偏低,僅為0海拔地區的77%。在做伏地挺身時,他就感到呼吸特別急促,要比以前更快力竭。經過一番努力,pigmie最終完成了100個伏地挺身,前後一共花費了4分5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