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實現理論、技術、工程和裝備自主創新

2021-01-09 澎湃新聞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實現理論、技術、工程和裝備自主創新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首次試採實現勘查開發理論、技術、工程和裝備自主創新:

一是實現三項重大理論自主創新。

第一,初步建立了 「兩期三型」成礦理論,指導在南海準確圈定了找礦靶區。第二,初步創建了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系統理論,指導試採實施方案的科學制定。第三,初步創立了 「三相控制」開採理論,指導精準確定試採降壓區間和路徑。

二是實現六大技術體系二十項關鍵技術自主創新。

第一,防砂技術3項。包括「地層流體抽取」、未成巖超細儲層防砂和天然氣水合物二次生成預防技術。

第二,儲層改造技術3項。包括儲層快速精細評價、產能動態評價等技術。第三,鑽完井技術3項。包括窄密度窗口平衡鑽井、井口穩定性增強和井中測試系統集成技術。第四,勘查技術4項。包括4500米級無人遙控潛水器探測、保壓取樣、海洋高解析度地震探測和海洋可控源電磁探測技術。第五,測試與模擬實驗技術4項。包括微觀測試、開採現場測試、地球物理與地球化學參數模擬實驗和開採模擬實驗技術。第六,環境監測技術3項。包括多學科多手段環境評價、立體環境監測和井下原位實時測量技術。

三是實現三項重大工程管理系統自主創新。

第一,目標導向的頂層設計系統。瞄準實現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領跑的目標,科學制定方案,組建以中國地質調查局為核心的專業齊全、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科技攻堅團隊。第二,「四輪驅動」的協調運行系統。同步推進試採目標井位優選、技術研發、平臺裝備工藝、安全與環境監測評估等4項核心準備工作,實現試採各環節有序銜接、各項工作互相促動,達到整體最優的目標。第三,「四性統一」的施工保障系統。堅持「目的性、系統性、創新性、安全性」相統一,嚴格按照試採技術方案精心實施。根據現場情況,大膽創新,及時優化、完善施工方案。

四是實現七項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

第一,

研製了我國第一臺4500米作業級無人遙控探測潛水器「海馬」號。

第二,研發了天然氣水合物保溫保壓取樣器。第三,研發了海底可控源電磁探測系統。第四,研製了適合試採儲層特點的防砂篩管。第五,研製了用於實時監測海底形變的地震監測儀。第六,研發了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大型模擬實驗裝置。

第七,利用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臺「藍鯨Ⅰ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天然氣水合物首次試採 自主創新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中集集團供圖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 中共中央 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並參加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任務的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  在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參加這次任務的全體參研參試單位和人員,表示熱烈的祝賀
  •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重大成果及最新進展發布
    6月2日,國土資源部在北京舉辦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新聞發布會。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協調領導小組副組長李金髮介紹了試採最新進展、自主創新成果及有關情況。
  • 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 中共中央 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並參加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任務的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  在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參加這次任務的全體參研參試單位和人員
  • 從探索走向試驗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功
    26日,在自然資源部舉辦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果匯報視頻會上,相關人員進行了解答。        第一輪試採成功之後,為何還要開展第二輪試採?        答:天然氣水合物的產業化進程大致分為理論研究與模擬試驗、探索性試採、試驗性試採、生產性試採、商業開採5個階段。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創造兩項新的世界紀錄
    中國網26日訊(記者韓琳)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今天召開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果匯報視頻會上獲悉,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紀錄,攻克了深海淺軟地層水平井鑽採核心技術,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
  • 三問中國天然氣水合物試採
    在過去的一個月裡,中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消息,不僅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也引發了全球對可燃冰利用前景的討論和思考。可燃冰的產業化試採開發前景是否遙不可及?中國的開採技術是否真的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來自中國的可燃冰開採突破是否會引領全球能源格局調整?帶著這些問題,半月談記者走訪了相關專家和科技工作者。第一問:產業化開採究竟有無可能?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功 創下兩項新世界紀錄
    新華網北京3月27日電(鍾豔平)自然資源部26日在此間宣布,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紀錄。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創兩項世界紀錄
    來源:中國能源網3月26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第二輪試採,日前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紀錄,攻克了深海淺軟地層水平井鑽採核心技術。
  • 海洋工程公司完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施工
    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劉泓波 通訊員文江 王鄂川)4月19日上午,隨著海洋工程公司工作人員撤離海上平臺,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項目結束,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世界紀錄,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跨越
  • 中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在南海神狐海域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試採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開發的歷史性突破。5月18日上午,國土資源部在試採海上平臺舉辦天然氣水合物試採現場會。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宣布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 中石油海洋工程公司完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施工
    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劉泓波 通訊員文江 王鄂川)4月19日上午,隨著海洋工程公司工作人員撤離海上平臺,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項目結束,創造了產氣總量、日均產氣量兩項世界紀錄,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跨越。
  • ...1.6萬立方米,甲烷含量最高達99.5%,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nbsp&nbsp&nbsp&nbsp5月18日,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試採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開發的歷史性突破。黨中央國務院發來賀信。
  • 天然氣水合物將開展第二次試採
    其中,海洋地質調查和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試採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報告》指出,2018年,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積極開展海洋地質調查和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試採,基本完成1∶100萬海洋區域地質調查成果集成,建立了統一的海洋地質核心資料庫和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資料庫,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成果與進展。
  • 海洋研究院盧海龍教授參與的「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入選年度...
    日前,在中國地質調查局公布的「2017年度地質科技十大進展」中,「我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被評選為首要進展。作為此次試採工程項目的四大核心單位之一,北京大學憑藉學科綜合優勢再次發揮了引領帶頭作用。作為本次試採工程的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盧海龍教授帶領北大科研團隊為此次試採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作出了突出貢獻。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功 創兩項世界記錄
    央廣網北京3月26日消息(記者劉飛 見習記者於子敬)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今天(26日),自然資源部傳出好消息: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也就是俗稱的「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成功,並且創造了「產氣總量」和「日均產氣量」兩項新的世界紀錄,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跨越
  • 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能源格局或可生巨變
    5月18日,中國首次實現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這一凝結中國理論、中國技術和中國裝備的突出成就,向世界宣告著中國人民勇攀科技頂峰的昂然自信。這一在能源勘查開發領域實現由「跟跑」到「領跑」的成功突破,展現出我國在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方面的篤定決心。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進程取得重大突破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26日召開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果匯報視頻會上獲悉,自然資源部會同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聯合廣東省人民政府、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加快推進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先導試驗區建設。中國地質調查局聯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北京大學等國內外70餘家單位近千名業務骨幹,經過兩年多的集中攻關,2019年10月正式啟動第二輪試採海上作業。
  • 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創兩項世界紀錄
    【電纜網訊】日前,據科技日報報導,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並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記錄
  • 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關鍵技術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近日,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結束,取得圓滿成功。試採過程中,在中國地質調查局試採現場指揮部組織和領導下,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學院教授孫寶江、廖華林所在團隊分別承擔了「海洋動態壓井混合裝置」和「儲層改造地面試驗與工具現場技術服務」課題,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相關成果得到高度認可,為試採成功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持。
  • 中國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告捷 日均產氣量創新世界紀錄
    &nbsp&nbsp&nbsp&nbsp在技術方面,試採攻克了深海淺軟地層水平井鑽採核心關鍵技術,實現產氣規模大幅提升,為生產性試採、商業開採奠定了技術基礎。中國也成為全球首個採用水平井鑽採技術試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