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所有,侵權必究!!
空間在阻礙真空的區域空間的產生。區域空間的真空要產生,需要構建邊界來隔絕外來物進入區域空間,同時,把區域空間存在的東西向外排出。
目前可知的最小粒子為夸克。邊界的間隙小於夸克的直徑是對邊界結構的基本要求。
連夸克也進不了邊界,才有可能阻止比夸克更大的物體。
但是四大基本力的存在,它們對物體之間的距離是敏感的。例如物體之間的距離較遠時,引力大於斥力。當物體之間的距離逐漸縮短時,斥力的效果就會體現出來。當斥力大於引力時,物體之間的距離就會被限制,來阻止物體融合在一起。
真空的區域空間阻止外來物進入,這種絕對化的要求,讓夸克、四大基本力、邊界的極限間隙、微觀世界聯繫在一起。距離是它們爭奪的對象。
解決這一矛盾的思路,提出「相對真空的區域空間」。相對真空的空間以符合物理規律、工藝科技可實現、物體含量稀少等因素來衡量。因此,它是相對的、定性化、不可明確量化的。
為了體現出真空或者相對真空,需要有參照物的存在。它們與參照物之間用邊界來區分,其次,它們會被參照物包圍。即真空或相對的空間不是獨立的空間,是從一個空間內製造出的區域空間。
邊界的製作,是製造出區域空間的前提。例如:建築物的建設過程有地基、牆壁、天花板等三大部位,形成一個立體物。
關於立體物,需要使用到空間的維度與物體的關係。其中一種關係,物體與空間的維度等同。這種關係讓物體的內部,可以形成有限容積的區域空間。
有限容積的區域空間轉化真空的區域空間,需要某種東西來充當邊界。了解邊界的原理請返回文章前面部分。
舉個慄子,真空機與高分子有機薄膜結合,帶來了真空包裝。但是抗衡不了大氣壓,成了扁扁的形狀,嚴然成二維形態!
另一個慄子是潛水艇。製造出堅固無比的外殼,抵抗水壓的同時,保持立體形態。但是潛水艇有各式各樣的物體,不能視為相對真空。
兩個慄子在邊界的要求,都各滿一點,要麼排除邊界內的物體,要麼保持立體形態。
尋找自然界存在的真空邊界、人造的真空邊界。具有十分重大意義。它可以用來解答:無物質的空間是否存在;宇宙存在邊界的話,宇宙外與真空的關係;宇宙到處存在天體外,還有什麼東西來填充宇宙,先人已提出暗能量與暗物質在填充。(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