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實驗室:5G不是TDD/FDD將是XDD

2021-01-14 C114通信網

5G究竟是什麼一直是業界討論的焦點。由於5G既要滿足人與人之間通信的需求,又要滿足物聯網通信要求。因此,5G並不能像傳統通信網絡那樣通過比較單一的通信標準如TD-LTE、WCDMA等就能加以解決。其需要一系列的變革才可完成。


在貝爾實驗室無線研究部副總裁西奧多·賽澤(Theodore Sizer)看來,5G不會像現在4G這樣出現TDD/FDD之分,5G將是XDD,即根據不同網絡需求來使用不同的頻段,不同的通信標準、技術,但這些都將包含在5G的範疇之中。如對於物聯網這種小流量、時延的應用將採用6GHz的頻段,為其提供低時延的業務保障。而超高清視頻應用等大流量的應用將採用60GHz左右的頻段來實現大帶寬傳輸。


不過這一切的實現不僅需要全新的網絡技術,如Massive MIMO,毫米波等,5G更加需要一個靈動,強大的核心來實現業務實時動態調整滿足用戶不同的體驗需求。


貝爾實驗室無線研究部副總裁 Theodore(Tod)Sizer

2G只讓用戶可隨時隨地通話,3G讓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上網,4G讓用戶體驗到豐富的網絡應用。而到了5G,研究人員也不知道未來將會出現什麼樣的應用,但他們知道,未來應用一定越來越多,各種類型、各種特色的應用將會層出不窮,尤其是物聯網的出現不僅極大的豐富了聯網終端種類,還帶來了更多的多種類的數據。


這些對於網絡承載來說無疑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因為你根本不知道未來網絡會出現哪些應用,目前的研究工作就只能是儘可能將5G打造的十分強大來滿足未來將出現的各種應用的需求,賽澤表示。


目前,NFV、SDN已經開始逐步進入到電信運營商的網絡當中。而未來,由於變得更加複雜多變,各類需求不斷湧現。5G網絡需要一個能夠提供更加智能、靈動的NFV平臺,來實現網絡的彈性部署。


此外,電池壽命則關係到消費者或者聯網設備與網絡連接的時長,阿爾卡特朗訊其實不涉足電池相關業務,但是我們想做一張能夠很好適配電池、延長電池壽命的網絡,機器之間的通訊更是需要長達十年的電池壽命,否則所涉及的應用數量就會大大降低。

5G並不是要取代4G、WiFi而是將4G、WiFi等網絡等融進其中,為用戶帶來更為最優的體驗。通過將4G、WiFi等整合進5G裡面,用戶不用關心自己所處的網絡,不用在手動連接到WiFi網絡等,系統會自動根據現場網絡質量情況連接到體驗最佳的網絡之中,真正實現無縫切換,賽澤表示。


這也就是說5G網絡並不同2G/3G/4G那樣會對網絡進行區隔,分出個三六九等來,而是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為用戶自動接入最佳的網絡。


不過,想要給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體驗,需要將網絡從無線接入到核心網進行全面的優化來滿足各種應用的需求。如物聯網要求不斷的傳遞小的數據包,對低時延有著嚴格的要求,反而對帶寬沒有什麼要求。這就需要網絡能夠為物聯網單獨開闢出一條通道,在傳輸大數據包的同時能夠低時延的傳遞物聯網的小數據包,賽澤表示。


而這種低時延的小數據信息在網絡中出現的越來越多。據貝爾實驗室統計,目前網絡中50%的信息都是小的信息。隨著物聯網應用不斷湧現,這些小信息出現的將更加頻繁。


此外,如何延長電池壽命來讓消費者或者物聯網設備能夠在網更長時間也成為阿爾卡特朗訊最為關注的領域。事實上,阿爾卡特朗訊並不涉足電池相關業務,但是一張能夠適配電池、延長電池壽命的網絡可以讓更多的設備接入到未來5G的網絡當中,如能滿足需要電池壽命長達數十年的物聯網設備的連接等,這將讓5G網絡利用的更加充分,賽澤表示。


相關焦點

  • 貝爾實驗室的百年興衰史
    從基礎理論到最終產品的定型和驗證,實驗室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很多時候,看一個學校或企業是不是牛掰,就看它的實驗室是不是牛掰。而正是基礎理論的研究,開啟了貝爾實驗室的輝煌時代。1927年,貝爾實驗室的戴維森和萊斯特·格莫爾通過將緩慢移動的電子射向鎳晶體標靶,驗證了電子的波動性。
  • 致敬貝爾實驗室
    貝爾實驗室成立於1925年,原本是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的研究機構,90多年來已在學術創新、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上作出非常傑出的貢獻。該室從基礎研究起步,把創新放在首要的地位,發明了眾多劃時代的產品,不但使貝爾實驗室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聲譽,而且使美國經濟的發展上了一個新臺階,貝爾實驗室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研究和學習。
  • 諾基亞貝爾實驗室創下最高光纖傳輸記錄,助力5G演進
    這項世界紀錄以及同時推出的其他光網絡創新技術,將進一步加強諾基亞在5G時代的網絡開發能力,以滿足工業物聯網和消費者應用在數據、容量和時延方面不斷增長的需求。此外,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研究員Di Che還獲得了OFC頒發的厲鼎毅創新獎。該獎項以貝爾實驗室已故傑出人物厲鼎毅的名字命名,專門授予在光通信領域做出創新成果的青年學者。  諾基亞首席技術官、諾基亞貝爾實驗室總裁Marcus Weldon表示:「低損耗光纖及相關光學技術等發明距今已有50年的歷史。
  • 貝爾實驗室創建記
    在合併之日,實驗室約有3600人,其中2000人是技術人員 [3] 通過各種報導,貝爾實驗室這一當時世界最大的工業實驗室出現在世人面前。當時,貝爾實驗室佔據了先前西方電氣公司工程部的總部大樓,整個樓高13層,總建築面積達37 200米,貝爾實驗室在此運營了約20年。
  • 貝爾實驗室創建記
    ,與貝爾實驗室結下了終生情緣。在1916年,他公開表示,基礎研究成果的表現形式只能是發明專利,而不是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在卡蒂領導的部門,那些多年從事基礎研究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專利成果不少,卻沒有一篇文章發表,以致在學術界沒有產生什麼影響。卡蒂早就反對學院式的基礎理論研究,這註定了他的思想和做法與朱厄特難以相融。與卡蒂不同,朱厄特是物理學博士,有著深厚的理論功底。
  • 貝爾實驗室的百年沉浮!
    1895年,貝爾公司將其正在開發的美國長途業務項目分割,建立了一家獨立的公司,稱為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也就是大名鼎鼎的AT&T(American Telephone & Telegraph)。
  • 貝爾實驗室的百年沉浮
    1927年,貝爾實驗室的柯林頓·戴維森和萊斯特·格莫爾通過將緩慢移動的電子射向鎳晶體標靶,驗證了電子的波動性。他的成果是部分基於奈奎斯特和哈特利先前在貝爾實驗室的成果。,由美國新澤西的Somerset房地產開發公司購得,並打算將其改建為商場和住宅樓。
  • 諾基亞貝爾實驗室:人類數字需求爆發,必須加快 5G 商用
    2016年4月20日新澤西州,默裡山—— 諾基亞貝爾實驗室下屬貝爾實驗室諮詢部門(Bell Labs Consulting)近期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個人及商務用戶對移動內容的渴求正在與日俱增,服務提供商必須不斷加大對5G、雲技術等領域的投入,否則將無法應對並滿足用戶需求。
  • 革新時代需要貝爾實驗室
    鄭渝川 貝爾實驗室成功的一大秘訣是,建立起高度開放和包容的環境,讓各學科專家能夠盡情施展才華,能夠建立起彼此之間友好的協作關係。 史蒂夫·賈伯斯生前成為了傳奇式的創業家、創新企業家。如果一個國家、地區、城市(經濟體)能夠湧現出或擁有賈伯斯這樣的以創新改變世界為己任的創業家,必然就將展現出令人驚嘆的創新活力。
  • 貝爾實驗室:憑什麼締造了現代科技的半壁江山?
    在計算機編程領域,貝爾實驗室也不是弱者,其計算機科學家開發了Unix系統和C語言,這些技術成為現今主流作業系統和計算機語言的基礎。貝爾實驗室的一些研究員撰寫的論文,顯著拓展了物理、化學、天文學、數學的學術疆域。其他貝爾實驗室的工程師則致力於創建非凡的新工藝(而不是新產品),以供其母公司(AT&T)的生產廠房使用。實際上,「質量控制」——一種在全球工業範圍內廣泛使用的統計分析方法,用以保證生產高質量產品——最初也是由貝爾實驗室的數學家提出應用的。
  • 貝爾實驗室:憑什麼締造了現代科技的半壁江山
    其他貝爾實驗室的工程師則致力於創建非凡的新工藝(而不是新產品),以供其母公司(AT&T)的生產廠房使用。實際上,「質量控制」——一種在全球工業範圍內廣泛使用的統計分析方法,用以保證生產高質量產品——最初也是由貝爾實驗室的數學家提出應用的。為什麼貝爾實驗室具有那麼強的創造力我們應當如何解釋這種現象?
  • 絕地求生:xdd小叮噹直播被VAC封禁,人設崩塌後又被系統制裁?
    絕地求生知名主播xdd小叮噹近段時間的日子不算好過,與「老師傅」分道揚鑣後被爆出一系列黑料,如請演員上分、欺騙女粉等,而後更是被「前女友」石錘騙錢騙色,導致xdd小叮噹純潔的「天才少年」的人設崩塌,一夜間掉粉無數,被迫從「絕地一哥」的位置退下
  • 貝爾實驗室創建記profile-avatar
    貝爾實驗室的全稱是貝爾電話實驗室(Bell Telephone Laboratories),其名稱源自發明家貝爾(A. G. Bell)。貝爾實驗室的創建是科技史上一個有意義的事件。在20世紀很長一段時間裡,貝爾實驗室一直是世界上最富有創新力的科研機構,擁有通信技術、電晶體等多項重大發明以及電子衍射現象等多項重大發現。
  • AT&T、朗訊、貝爾實驗室的前世今生及興衰
    這筆交易將鞏固諾基亞力圖在與市場領導者愛立信進行競爭中成為一家主要的電信網絡設備供應商的野心,此前諾基亞向微軟出售了其移動硬體部門。諾基亞和阿朗計劃於2016年上半年完成這筆交易。新公司預計將使用諾基亞品牌,但將保留阿朗的貝爾實驗室用於其研發活動。
  • 諾基亞貝爾實驗室首次亮相中國
    中國日報7月6日電(記者 施婧) 在剛剛結束的世界移動大會-上海站中,具有業界領先研發能力的諾基亞貝爾實驗室Future X體驗區驚豔亮相,這是該實驗室首次參與國內展會。Future X是一種可持續自適應、學習和優化的大規模分布式認知網絡,它能夠連接所有人、感知、事物、系統、基礎設施以及流程,並創造一種旨在節省時間的虛擬第六感。
  • 核心技術研發急需帥才——貝爾實驗室帶來的啟示
    這個過程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這不是少數科學家或工程師所能做到的,而是許多科學家、工程師,還有各級管理人員特別是總裁共同協作、努力的結果。巴克萊時期: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的關係不應分開或孤立地理解實驗室第一任總裁尤厄特在1939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並在1940年辭去貝爾實驗室總裁。
  • 諾基亞貝爾亮相MWCS 貝爾實驗室「Future X」國內首秀
    上個月剛剛完成重組的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諾基亞貝爾),在本次展會上展示了5G、超寬帶、可編程雲網等技術方案。大名鼎鼎的貝爾實驗室「Future X」通過本次展會首次在國內亮相,讓觀眾領略這一全球通信技術最新高精尖科技。
  • 諾基亞 CTO 、效力貝爾實驗室 25 年的馬庫斯 · 韋爾登將於明年一...
    諾基亞失去了另一位知名高管,長期任職的首席技術官、貝爾實驗室負責人馬庫斯 · 韋爾登(Marcus Weldon)將於 2021 年一季度末離職。諾基亞的代表在一份聲明中解釋說,韋爾登在離職前將致力於建立公司的新戰略和技術組織。
  • 1個貝爾實驗室等於11個中國科學院
    【搜狐科學消息】據統計,由美國一所著名工業企業經營的研究實驗室——貝爾實驗室從成立至今,已經出了11個諾貝爾獲得者。相比之下,中國最具權威性的國家科研機構,也就是中國科學院至今的諾貝爾獎得主數為零。照此比例計算,1個貝爾實驗室是不是至少等於11個中國科學院呢?  事實上,中國科學院也並非天生與諾貝爾絕緣。
  • 登上神壇又跌落谷底,地表最強的貝爾實驗室到底經歷了什麼?
    1927年貝爾實驗室的戴維森和萊斯特·格莫爾通過將緩慢移動的電子射向鎳晶體標靶,驗證了電子的波動性。這項實驗為所有物質和能量都同時具有波和粒子特性這一假設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10年之後,戴維森又憑藉在電子幹擾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獲得諾貝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