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貝爾實驗室等於11個中國科學院

2020-11-24 搜狐網

  【搜狐科學消息】據統計,由美國一所著名工業企業經營的研究實驗室——貝爾實驗室從成立至今,已經出了11個諾貝爾獲得者。相比之下,中國最具權威性的國家科研機構,也就是中國科學院至今的諾貝爾獎得主數為零。照此比例計算,1個貝爾實驗室是不是至少等於11個中國科學院呢?

  事實上,中國科學院也並非天生與諾貝爾絕緣。

前不久就有網友發起倡議,說是要推選袁隆平為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而剛剛逝世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的主要發明人鄒承魯也被媒體曝料曾兩度與諾貝爾獎擦身而過。關注「新四大發明評選」就會發現,雜交水稻及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已經獲得了眾多網友的認可,而且很具進軍四強的實力。可以說,雜交水稻和人工合成牛胰島素是建國來中國科技的最高典範和代表。基於兩者的影響力,且將袁隆平、鄒承魯院士各列為半個諾貝爾獎獲得者,如果將二者合一,還是可以得出1個貝爾實驗室等於11個中國科學院的結論。

  也許有人會提出質疑,認為貝爾實驗室是投入多,自然產出也就多。那麼好,我們來算一筆帳:

  規模:貝爾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是2萬人,中國科學院的研究人員為2.9萬人;

  經費:貝爾實驗室每年的經費為22億美元(資金直接來自企業),而中國科學院每年也有超過14億美元的經費(資金直接來自政府撥款);

  成果:貝爾實驗室自成立以來,共獲得專利2.8萬項(年均359項),而中國科學院在近57年的發展歷程中,只獲得了1萬項左右的專利(年均不足200項);

  世界級影響力:在貝爾實驗室眾多專利成果中,具有世界級影響力重大科研成果超過了50項。包括的一臺有聲電影機、電晶體的研製成功、3K宇宙背景輻射的發現等等,中國科學院的重大科技成果雖然也超過了50項,但其中除了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中國後來也在這一領域失去了優勢)和雜交水稻的名頭還叫得響外,其他都不具備世界級的影響力;

  成果轉化:據有關專家預計,每個商業技術研究項目都能為貝爾實驗室帶來六倍於研發支出的收入,也就是說,如果貝爾實驗室每年花在每項專利上的投入是600萬美元的話,那它一年就可創造120億美元的收入。而據2004年度中國科學院的數據統計報告顯示,中科院一年的科研創收僅4億美元;

  在規模相當的情況下,貝爾實驗室與中國科學院之間存在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那麼,究竟是是什麼造成了這兩者之間的差距呢?說白了,是科研體系的不同。

  以美國貝爾實驗室為代表的「民辦科技」體系是建立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上的,由於市場利益的極大驅動,它始終致力於將科技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所以,在貝爾實驗室裡,才誕生了世界上第一臺有聲電影機、第一個電晶體以及成功論證了宇宙「大爆炸」理論等重大發明。而以中國科學院為代表的「官辦科技」體系建立於我國計劃經濟時期,儘管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它作出了諸多調整,但它仍然保持著計劃經濟時代的慣性,在科研效率和科研成果的轉化效率方面都存在相當的弊端。著名的「漢芯造假」事件、「水變油」事件以及屢屢被曝光的科技醜聞皆表明:「官辦科技」不利於科研事業的健康發展。

  所以說,中國科技要想真正實現量的增長和質的飛躍,必須先從體系下手。至於「民辦科技」體系是不是中國科技發展的最終道路,還有待進一步論證。在此將兩種體系進行對比,也謹希望這個冒昧的想法能收到拋磚引玉之效罷了。

(責任編輯:史少晨)

相關焦點

  • 致敬貝爾實驗室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為借鑑和分享全球科學技術研究、投資及相關服務的典型成功案例,科甄中研在線的官方公眾號&34;推出&34;,No1:致敬貝爾實驗室。正如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教授曾經撰文指出:&34;讓我們一起來探究貝爾實驗室的前世今生,尋找產學研融投經驗!
  • 貝爾實驗室的百年興衰史
    作為有史以來最牛的實驗室,貝爾實驗室的名字如雷貫耳。畢竟,敢說自己改變了人類命運的實驗室(還不止一次),並沒有幾個。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偉大的實驗室,在進入21世紀之後就迅速銷聲匿跡了。現在幾乎很難再聽到這個名字,讓人不禁懷疑,它是不是已經不存在了?
  • 貝爾實驗室的百年沉浮!
    又過了26年,1925年的1月1日,當時AT&T總裁華特·基佛德(Walter Gifford)收購了西方電子公司的研究部門,成立一個叫做「貝爾電話實驗室公司,那個時代的貝爾實驗室,代表了全球科技的最前沿,是先進技術和創新思維的源泉。
  • 貝爾實驗室的百年沉浮
    1日,當時AT&T總裁華特·基佛德(Walter Gifford)收購了西方電子公司的研究部門,成立一個叫做「貝爾電話實驗室公司」的獨立實體(AT&T和西方電子各擁有該公司的50%的股權)。1984年,美國司法部依據《反託拉斯法》拆分AT&T,分拆出一個繼承了母公司名稱的新AT&T公司(專營長途電話業務)和七個本地電話公司(即「貝爾七兄弟」),美國電信業從此進入了競爭時代。
  • 貝爾實驗室創建記
    通過創辦中心實驗室來為兩個主人服務,由此可使公司更高效地運轉[2]。 1925年1月1日,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正式成立貝爾實驗室。貝爾實驗室成立時有人員3600人,比之前規模最大的通用電氣公司研究實驗室的人數還多2000餘人。 貝爾實驗室由新成立的董事會管理,卡蒂任董事長。在組織機構上,設總裁1人,由朱厄特擔任,他同時兼任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科技副總裁。在總裁之下,分設常務副總裁1人、副總裁1人和總裁助理1人。貝爾實驗室共設立研究部、設備發展部、商業發展部等七個部,研究部由阿諾德主管。
  • 楊瀾對話丘成桐:任正非應建「中國貝爾實驗室」
    丘成桐在節目中回憶了和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的往事,建言任正非打造中國的貝爾實驗室,談及30多年來不領分文幫助中國發展數學事業的原因,他深情的說,「我和數學的交融,已經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地步。」。建言任正非:打造中國的貝爾實驗室 數學為什麼重要?人們生活中所有高科技一點的東西,都和數學有關。
  • 貝爾實驗室創建記
    通過創辦中心實驗室來為兩個主人服務,由此可使公司更高效地運轉[2]。1925年1月1日,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正式成立貝爾實驗室。貝爾實驗室成立時有人員3600人,比之前規模最大的通用電氣公司研究實驗室的人數還多2000餘人。貝爾實驗室由新成立的董事會管理,卡蒂任董事長。在組織機構上,設總裁1人,由朱厄特擔任,他同時兼任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的科技副總裁。在總裁之下,分設常務副總裁1人、副總裁1人和總裁助理1人。貝爾實驗室共設立研究部、設備發展部、商業發展部等七個部,研究部由阿諾德主管。
  • 誕生11名諾貝爾獎的地方,人類前進的明燈和榜樣——貝爾實驗室
    今天我們要來聊的貝爾實驗室可以說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實驗室,沒有之一。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大學或者是企業,要看他有多厲害,就看他的實驗室有多厲害。貝爾實驗室裡面的大神,可以說是大神中的大神,而我們現在用的絕大多數東西都是他們發明和改造的。
  • 核心技術研發急需這樣的帥才|貝爾實驗室帶給我們的啟示
    美國貝爾實驗室筆者認為,現代科技的搖籃之一——美國貝爾實驗室在研發創新方面的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學習。但本文將不具體介紹貝爾實驗室發明電晶體、集成電路、雷射器、光通信等的過程,而是介紹貝爾實驗室歷屆負責人及其管理思想,嘗試探討諸多諾獎級成果取得背後的管理因素。
  • 貝爾實驗室:憑什麼締造了現代科技的半壁江山
    貝爾實驗室的工作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類別:基礎研究,系統工程和應用開發。在基礎研究方面主要從事電信技術的基礎理論研究,包括數學、物理學、材料科學、行為科學和計算機編程理論。系統工程主要研究構成電信網絡的高度複雜系統。開發部門是貝爾實驗室最大的部門,負責設計構成貝爾系統電信網絡的設備和軟體。
  • 貝爾實驗室:憑什麼締造了現代科技的半壁江山?
    這一特性可以有效地用來表示比特信息,也就是數字的1和0。手機和電腦設備正是依靠集成電路板上數以十億計的電晶體才得以運行。貝爾實驗室還取得過眾多其他的成就,其數目令人難以置信。太陽能矽光電池——所有太陽能設備的先驅,也是在貝爾實驗室發明的。該項目的兩位研究員獲得了雷射發射器的首個專利,項目組的同事們則創建了很多早期的原型設備。
  • 革新時代需要貝爾實驗室
    正因為此,近年來,一些中國城市提出培養××個賈伯斯的口號,加緊出臺有利於創新創業的政策體系。 公共政策以鼓勵創新、扶持創業為導向,這本身不存在什麼問題。問題在於,賈伯斯這樣的創業家,不是扶持、培養、激勵就能湧現的。某種程度上講,賈伯斯也好、比爾·蓋茨也好,乃至更早以前的愛迪生,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創新天才,不存在改善政策就能使之更快湧現或是湧現出更多的這樣的叛逆型天才的可能。
  • 貝爾實驗室創建記profile-avatar
    通過創辦中心實驗室來為兩個主人服務,由此可使公司更高效地運轉[2]。1925年1月1日,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正式成立貝爾實驗室。美國媒體對此多有報導,例如當年2月,美國《電話工程師》雜誌發表了這樣的消息:為了提升新貝爾實驗室科學家和工程師的實驗能力,擴展工作已經開始,在紐約市西街463號40萬平方英尺的樓群中,增添的幾乎佔區段四分之一面積的新實驗室現已投入使用。
  • AT&T、朗訊、貝爾實驗室的前世今生及興衰
    (注阿朗已和諾基亞合併)貝爾實驗室現在在做什麼?貝爾實驗室為什麼衰落了?抱著迷惑,為大家整理貝爾實驗室的發展歷史。不幸的是,在1984年,美國司法部依據《反託拉斯法》對如日中天的AT&T進行拆分,形成了新的AT&T公司及七個本地電話公司,貝爾實驗室也因此縮減形成了貝爾實驗室核心團隊,主要負責為各個拆分後的公司提供研究開發的服務。
  • 諾基亞貝爾亮相MWCS 貝爾實驗室「Future X」國內首秀
    上個月剛剛完成重組的上海諾基亞貝爾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諾基亞貝爾),在本次展會上展示了5G、超寬帶、可編程雲網等技術方案。大名鼎鼎的貝爾實驗室「Future X」通過本次展會首次在國內亮相,讓觀眾領略這一全球通信技術最新高精尖科技。
  • 打造中國「貝爾實驗室」,北京量子院發展進入快車道
    打造中國「貝爾實驗室」,北京量子院科研全員博士,已採購上億元科研設備記者從上午召開的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2019年工作推進會暨學術交流會上獲悉,目前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已經進入全面推進的快車道,目前該院科研序列人員的學歷全部為博士,已建設
  • 永遠的貝爾實驗室,諾基亞發布多項光通信創新技術
    C114訊 3月19日消息(水易)近日,諾基亞貝爾實驗室宣布,其研究人員在80公裡的標準單模光纖上創下了最高單載波比特率的世界紀錄,最高為1.52Tbit/s,相當於同時傳輸150萬個YouTube視頻,這是當前最新400G技術的四倍。這項世界紀錄以及其他光網絡創新技術將進一步增強諾基亞研發5G網絡的能力,以滿足工業物聯網和消費類應用對數據、容量和時延的需求。
  • 諾基亞貝爾實驗室創下最高光纖傳輸記錄,助力5G演進
    【IT168資訊】2020年3月20日,新澤西州,默裡山——近日,諾基亞貝爾實驗室宣布,其研究人員在80公裡標準單模光纖上實現高達1.52 Tbps的單載波速率,創下新的世界紀錄。該速率相當於同時播放150萬個YouTube視頻,四倍於當前市場上近400Gbps的最高單載波速率。
  • 核心技術研發急需帥才——貝爾實驗室帶來的啟示
    他領導實驗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圓滿完成了承擔的一系列軍事科技研究與發展任務,並且在戰後幾年中領導了電晶體的發明和由此引起的信息技術革命,使貝爾實驗室成為微電子科技和信息技術革命的先鋒。巴克萊認為,貝爾實驗室就是以科學適於實用目的為職業的人員的世界最大組織。
  • 諾基亞貝爾實驗室首次亮相中國
    中國日報7月6日電(記者 施婧) 在剛剛結束的世界移動大會-上海站中,具有業界領先研發能力的諾基亞貝爾實驗室Future X體驗區驚豔亮相,這是該實驗室首次參與國內展會。Future X是一種可持續自適應、學習和優化的大規模分布式認知網絡,它能夠連接所有人、感知、事物、系統、基礎設施以及流程,並創造一種旨在節省時間的虛擬第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