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發電繞不開的經典物理學——朗肯循環

2020-09-04 電力工程學

1819年8月25日,英國著明的發明家詹姆斯.瓦特帶著無數的榮譽離開了我們這個世界,瓦特是蒸汽機的發明人,而第一次工業革命則就是從蒸汽機開始的。瓦特的貢獻被寫進了各國的史書,人類步入工業時代,蒸汽機的發明是重要的標誌。

歷史總是有他的片面性,瓦特的貢獻自然巨大,不過如果離開了另外一位與瓦特同樣偉大的科學家,那麼人類的文明進程恐怕還要被推後很多年。這個人在瓦特離世後的第二年出生,與瓦特一樣也是蘇格蘭人,他就是W.J.M. Rankine(朗肯)。

如果說瓦特給蒸汽時代帶來了動力,那麼朗肯則是將蒸汽時代推向可行性利用的人,他提出了以水蒸汽作為製冷劑的一種實際的循環過程,主要包括等熵壓縮、等壓冷凝、等熵膨脹、以及一個等壓吸熱過程。可以用來制熱,也可以用來製冷。沒錯,這就是著名的「朗肯循環」。

而熟悉火力發電廠的朋友也會很熟悉這句話,我們將這段話翻譯過來就是,加熱水使成蒸汽,蒸汽壓力推動汽輪機旋轉。在這個過程中,就是朗肯循環的原理。

可以說火電廠使用的最基本的物理原理就是「朗肯循環」!

如今兩百年過去了,我們的火電廠雖然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仍然沒有擺脫「朗肯循環」這個基礎物理原理。這讓我想起了《三體》中丁儀的一句話,「你們知道我這些年都在幹什麼嗎?我在大學裡教物理,還帶博士生。……孩子們啊,我這兩個世紀以前的人了,現在居然還能在大學裡教物理。」

恰好兩百年了,我們的基礎物理幾乎沒有進步!如果朗肯還活著,那麼他一定還可以在當今最好的大學帶博士生。

如果瓦特和朗肯活在同一時代,那麼可能會誕生蒸汽機,但是未必會發現朗肯循環原理。上帝在創造世界的時候順便給每個人安排了任務,所以你儘管努力,老天自有安排。

如今兩百年過去了,那麼我們對「朗肯循環」的使用到了什麼地步!

很遺憾的告訴大家,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們對於這個原理的使用只是處在一個極為表面的時代。我們只是將這個原理用在了大型火力發電廠,但是我們沒有對這個原理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很多人對我的這個觀點不敢苟同,但是事實不會撒謊。

我們目前的火力發電廠,燃料燃燒產生的熱量只有不到50%被做功,其餘的熱量可以說被完全浪費掉了。雖然我們在汽輪機和鍋爐的設計上增加了省煤器、預熱器、再熱、二次再熱這些系統,但是很遺憾對於整個熱量的利用提升有限。我看到一些新上大型活力發電機組的宣傳資料說機組的熱效率提高了多少個百分比,但是那是相對於原來的機組熱效率,並不是針對整個化石燃料的燃燒來說的。

不過,朗肯循環還是為解決這個問題保留了方法。這個方法就是有機朗肯循環,我們簡稱ORC。所謂ORC就是使用有機工質(O)作為朗肯(R)循環(C)的介質,而之前我們用水作為介質,就可以簡稱WRC。

那麼ORC如何能做到提高循環的效率,如何做到提高化石燃料的使用率的呢?我們可以從下圖進行分析。

有機工質通過蒸發器,與餘熱進行熱交換,有機工質的沸點較低,迅速膨脹為蒸氣,進入膨脹機做功,完成發電的過程。這裡的關鍵在於有機工質,選擇合適的有機工質可以大大提高整個機組的熱效率。而我們的餘熱源可以是煙氣、抽汽、低熱、光熱甚至是汽車尾氣等。有關資料顯示,只要餘熱源溫度在70℃以上,就可以實現將有機工質變為動力蒸氣進行做功。

如此完美的解決方案,是什麼時候被發現的呢?

我查到的最早的資料是上世紀50年代,沒錯是70年前,跟你老家房子的產權是一樣的。

所以很多人就有了疑問,既然技術這麼早就有了,為什麼沒見到被大規模使用?

關於這個問題我在初涉這個行業的時候也有疑問,後來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得出了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技術原因,雖然我們發現了ORC這項技術,同時付諸了實踐,但是代價是很昂貴的。首先是膨脹機技術,無論是螺杆機還是透平機,都不能再使用ORC技術時做到功率很大,一般1MW的機組就算是ORC的大機組,換算作RMB,每度電的發電成本都在10000RMB以上。這就導致了很多有餘熱資源的企業打了退堂鼓,這樣的成本投入,收回成本估計至少六年以上。而且你還要考慮設備維護、機組的正常運轉周期等。

第二個原因是政策原因,我查了一下,自從2008年開始,各大論文網站關於ORC的文章激增,主要原因是國家在環保力度加大之後,廢熱資源的綜合利用被提上了日程。但是,國家對於ORC發電的上網電價等政策不明朗,造成審批難、上網難,所以對於一些有實力的大企業開始另闢蹊徑,放棄了ORC發電。

如果是這樣的話,ORC發電還有沒有希望呢?

涉足這個行業已經半年多了,我從來沒有懷疑過ORC的未來!首先,到目前為止ORC仍然是解決化石燃料燃燒利用率的有效途徑,這在全世界得到了公認。這個市場一旦開啟,將是萬億規模之巨大,因此前途是不用懷疑的。

其次,國內國際的科研院所、大學機構、企業都沒有放棄ORC這項技術的研發。大家都在努力把ORC產品的價格打下來,因此一旦有了更加成熟的產品,那麼市場就會被開啟,ORC的春天將不期而至。

目前可以了解到的ORC成功的案例,包括美國普惠動力公司2009年在加州建立的ORC&34;地熱電站,以及寶馬在自己的車動力系統中設計的ORC設備。

國內的ORC行業其實也算差,年前的時候我曾經去武漢一家垃圾發電企業,長江動力集團就在那裡成功併網了一臺ORC機組,而且運行不錯。我看到的數據是,歐美發達國家對於低溫餘熱的利用能達到60%的水平,而我們只要30%,如果這個數字屬實,那麼我們未來的進步空間還是很大的。當然,這其中就會牽扯到成本問題,一般的企業可能也是無力投入。

不過如果有一些政策導向,依託目前國內的技術,ORC還是很有希望釋放產能,最終走向批量生產的。朗肯循環這項技術我們已經掌握了近兩百年,但是我們還需要很長的路將它付諸實踐。

道阻且長,不過未來還是要充滿期待!如您對ORC發電有想法或者需要,可以留言私信,我會盡全力為您解答!

相關焦點

  • 2018年中國火力發電行業發展現狀,火力發電依然是主要產電形式
    一、火力發電的定義與概況火力發電,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燒時產生的熱能,通過發電動力裝置轉換成電能的一種發電方式。火力發電按其作用分單純供電的和既發電又供熱的。按原動機分汽輪機發電、燃氣輪機發電、柴油機發電。按所用燃料分,主要有燃煤發電、燃油發電、燃氣發電。
  • 開爾文的兩朵「烏雲」——經典物理學的危機
    它們是從根基上動搖了經典物理學大廈,使經典物理學處於深刻的危機之中。開爾文所稱的第一朵烏雲就是指的邁克耳遜一莫雷的「以太」漂移實驗。人們知道,水波的傳播要有水做媒介,聲波的傳播要有空氣做媒介,它們離開了介質都不能傳播。太陽光穿過真空傳到地球上,幾十億光年以外的星系發出的光,也穿過宇宙空間傳到地球上。光波為什麼能在真空中傳播?它的傳播介質是什麼?物理學家給光找了個傳播介質—「以太」。
  • 巖土工程知識:朗肯土壓力理論基本假設與適用條件是什麼
    【學員問題】朗肯土壓力理論基本假設與適用條件是什麼?  【解答】朗肯土壓力理論是朗肯(W.J. M.Rankine)於1857年提出的。它假定擋土牆背垂直、光滑,其后土體表面水平並無限延伸,這時土體內的任意水平面和牆的背面均為主平面(在這兩個平面上的剪應力為零),作用在該平面上的法向應力即為主應力。
  • 經典力學的局限性和物理學的發展
    經典力學只適用於解決低速運動問題;不能用來處理高速運動問題, 經典力學只適用於宏觀物體,一般不適用於微觀粒子.思考:相對論等物理學的理論是不是對經典物理學的否定?答:經典物理對物理學思想和科學方法作了重點總結,它只適用於宏觀低速的物體;相對論和量子論則適用於微觀高速粒子的運動。 因此,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建立,並不是對經典力學的否定。而是物理學在不同領域的發展。
  • 一個好問題的革命:​漫談發動機熱力循環
    卡諾循環當之無愧地成為了後續引擎開發的一座理論燈塔。 只可惜,卡諾並沒有將他的理論公式化,就英年早逝了,完成這項工作的,是英國工程師威廉·湯普森。  按照這個公式,卡諾熱機的效率只由兩個熱容器的溫度決定,恆小於1。
  • 【物業】火力發電的簡介
    火力發電的簡介火力發電(thermal power,thermoelectricity power generation),利用可燃物在燃燒時產生的熱能,通過發電動力裝置轉換成電能的一種發電方式。中國的煤炭資源豐富,1990年產煤10.9億噸,其中發電用煤僅佔12%。火力發電仍有巨大潛力。
  • 電子繞原子核運動和行星繞太陽運動是不是相通的?
    這個模型的確很像太陽系,有人還據此腦洞大開,認為太陽系就是一個大的原子,質子、中子、電子的內部還有更小的太陽系。即使在行星模型剛提出不久的時候,電子繞原子核運動和行星繞太陽運動也是有不同的。太陽系中的行星有大的也有小的,有巖石行星也有氣態行星。而繞原子核轉動的電子,在當時認為都是一樣的。
  • 【燒腦】循環論證的謬誤,你能不被繞暈麼?
    電視劇《士兵突擊》中有一段經典的毒雞湯:老馬:「可是什麼有意義呢,許三多?人這輩子絕大多數時候都在做沒意義的事情。」許三多:「有意義就是好好活。」老馬:「那什麼是好好活呢?」許三多:「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情。
  • 有機朗肯循環低溫餘熱發電技術分析及應用
    使用有機朗肯循環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它可以用有機工質將低溫餘熱回收後進行發電,成為回收低品位熱能的有效技術途徑。1、有機朗肯循環基本原理有機朗肯循環(OrganicRankine Cycle,簡稱ORC),又稱雙循環,是一種新型環保型的發電技術。有機朗肯循環的基本原理與常規的朗肯循環類似。
  • 一場革命正在席捲經典物理學
    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物理學家尼古拉斯·吉辛(Nicolas Gisin)一直在分析現代物理學中使用的經典數學語言。他發現,解釋我們周圍現象的公式和有限的世界之間存在矛盾。他建議對數學語言進行修改,使隨機性和不確定性成為經典物理學的一部分,從而使其更接近量子物理學。
  • 2019年中國火力發電行業運行現狀,煤炭資源決定火力發電的發展
    一、火力發電行業概述火力發電是指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固體、液體、氣體燃料燃燒時產生熱能,通過熱能來加熱水,使水變成高溫產生高壓水蒸氣,然後再由水蒸氣推動發電機繼而發電的一種發電方式,火力發電是發電方式中歷史最久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種,故火力發電的技術成熟
  • 一種新的蒸汽動力循環研究Research on a New Steam Power Cycle
    【關鍵詞】朗肯循環 蒸汽動力 節能減排 火力發電Key Words: Rankine Cycle; Steam Powe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一、 朗肯循環First, Rankine Cycle朗肯循環(英語
  • 火力發電的原理是什麼
    火力發電的原理:  火力發電一般是指利用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等燃料燃燒時產生的熱能來加熱水,使水變成高溫、高壓水蒸氣,然後再由水蒸氣推動發電機來發電的方式的總稱。以煤、石油或天然氣作為燃料的發電廠統稱為火電廠。
  • 科普,繞不開《宇宙物理體系》
    科普,繞不開《宇宙物理體系》:現在網上有很多物理「科普」,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繞開物理基本概念定義,物理基本物象機理分析,比如,它們繞開重力本質談萬有引力,繞開時間空間定義談什麼時空彎曲,繞開能量定義談什麼量子糾纏,繞開物象機理分析大談特談數學運算,繞開日常基本物象分析大談特談宇宙上下5000億年,宇宙遠近5000億光年。以上這些「科普」不是真正的科普。
  • 天熱跑高速開空調用外循環還是內循環?差別很大,選錯費油又危險
    如果弄錯了,一邊浪費油,一邊有一定的危險,熱天高速開空調嗎?還是內部循環?因為差異很大,所以選錯的話會上油,很危險。汽車空調有內外兩個循環系統,從這兩個名字可以看出,內循環是空氣在車內循環,內循環可以穩定車內的溫度,這樣一來,車裡的空氣就不流通了,車裡的空氣就會渾濁不新鮮,另一個循環系統是外循環,也就是說車內外面的空氣隨時都可以換,那樣的話,可以保證車裡的空氣總是新鮮的,但是,這也有缺點,車外的溫度比較高,車內外面的空氣隨時換的話,車外的溫度會影響車內的低溫,變得那麼涼爽。
  • 男人一生繞不開的不是寶馬,而是一臺哈雷·戴維森
    但作為男人,你繞不開的心願,一定是一臺哈雷戴維森的摩託。記得阿諾施瓦辛格主演的電影《終結者》嗎?阿諾從天而降,從小酒館騎著那臺經典的FatBoy揚長而去的鏡頭,應該影響了一個時代的年輕人。記得當年我的願景是開著「凌志」的LS接我爸下班,但從阿諾騎著哈雷戴維森的驚豔亮相開始,我被強行種草。
  • 物理學十大著名經典實驗!你知道幾個?
    令人驚奇的是十大經典物理實驗的核心是他們都抓住了物理學家眼中最美麗的科學之魂:由簡單的儀器和設備,發現了最根本、最單純的科學概念。十大經典物理實驗猶如十座歷史豐碑,掃開人們長久的困惑和含糊,開闢了對自然界的嶄新認識。
  • 經典物理學也能像量子力學一樣具有隨機性
    一位來自瑞士威尼格的物理學家一直在分析現代物理學中使用的經典數學語言。他揭示了本應解釋我們周圍現象的方程式與有限世界之間的矛盾。他建議改變數學語言,讓隨機性和非決定論成為經典物理學的一部分,從而讓它更接近量子物理學。 在經典物理學或牛頓物理學中,人們普遍認為一切都是自大爆炸以來就已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