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問題的革命:​漫談發動機熱力循環

2021-01-14 幾何四驅

撰文:徐鴻鵠 | 排版:王曉峰 | 校審:王曉峰

⚠ 全文總長約含3800字,預計您的閱讀時間為10分鐘。

公眾號:幾何四驅 (ID: GeometryAWD)

對話界面回復「群組」 獲取讀者「討論群」入群方式

幾何四驅官網:www.WhyBeta.com


人說,只有熱力學才是永恆的真理。


熱力學第二定律作為宇宙第一定律,至今仍然金身不破。


比起熱力學來,其它的數學理論,甚至物理定律都不能算作永恆真理,它們都是人類的片面總結。可見,熱力學是多麼的深刻和重要。

內燃機的誕生就是熱力學理論的最高傑作之一,這告訴了我們兩點:


1.即使是最複雜的現象也是由最簡單的規則控制的。

2.世間萬物都需要額外的能量來維持自身,無一例外。

 

如果追溯內燃機的誕生,我們就會有所洞察。


蒸汽機推動的輪船在18世紀中葉就出現了,並引發了船舶動力的第三次革命,但當時的人們對蒸汽機背後的基礎理論還存在誤解,更不要提優化它的性能了。蒸汽機一直被詬病體積大,功率小,效率低。


從帕潘,薩弗裡,紐科門到瓦特,從冷凝器,活塞,行星齒輪,調速器,節氣閥到連杆機構,英國工程師們一直在對蒸汽機做各種結構上的優化,並期望提高它的熱效率,但卻收效甚微。



直到1824年,一篇劃時代的技術論文「Reflections on the Motive Power of Fire」發表了。在這篇論文中,熱力循環的概念被提出——它的始作俑者就是卡諾,這部著作隨即成為了優化蒸汽機設計的聖經。


卡諾熱力循環的誕生


麼,什麼是熱力循環呢?


熱力循環只是一個思維的成果,為了理解這個概念,我們首先要了解它誕生的過程。

 

卡諾的思考方式與工程師們的想法迥異,因為他首先是一名物理學家。

此外他也是一名法國人,必然帶有些許的理想主義精神。

 

物理和理想主義的碰撞,就是「理想熱機」的雛形了

 

理想熱機的想法來自於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是什麼決定了引擎能量轉換的效率呢?

卡諾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深入思考這個問題的人。

 

我們知道,引擎的作用是將熱能轉換為所需類型的機械能(做功)。

 

而卡諾的關注點有兩個:


1.首先是「溫度差」:沒有溫度差,熱傳遞就不會發生,熱機就無法工作。

卡諾進一步思考認為:只有全部的熱量轉移都被用來做功,這才是熱機的理想形態——沒有任何能量的浪費。

 

2.第二個關注點,如果材料不改變溫度,只是體積發生變化,熱量的傳遞也會發生。這被稱為絕熱傳遞。卡諾認為:如果絕熱傳遞可行,不通過熱傳遞也可以製造能量。

 

更關鍵的是,有了以上兩個假設,從邏輯出發就可以構建出熱機的效率模型,即熱力循環更具體地說則是:卡諾循環。


從物理的本性出發,卡諾觀察並思考熱量的本質,並藉助了高低溫熱容器的思想實驗來說明了什麼是卡諾循環。


其思想實驗的核心就是一臺空氣引擎由氣缸,空氣,活塞組成:



卡諾循環分為四個過程:

1.等溫膨脹:系統從高溫熱源吸收能量;

2.絕熱膨脹:系統溫度從高降低;

3.等溫壓縮:系統把熱量釋放給低溫熱源;

4.絕熱壓縮:系統溫度從低升高


理想的熱機循環裡,我們要留意幾個細節:


溫度差是由高低溫容器交替實現的,這是理想熱機第一個假設。

活塞必須緩慢移動,以確保等溫過程中沒有熱量的傳遞。而在絕熱過程中,氣體壓縮溫度升高,氣體膨脹溫度降低,實現能量的轉移。這是理想熱機第二個假設。


 

通過卡諾循環,熱能就可以轉化為機械能。


於是,下一個問題也接踵而至:熱能和機械能是什麼關係呢?

 

這就要深入了解微觀世界了。

事實上,這個問題直到卡諾之後的19世紀中葉才被了解,在20世紀機理才被證實。

答案就是:熱量,溫度和壓力都是由於分子運動產生的。

 

隨著熱力學的發展,人類逐漸認識到:溫度的本質,是量化的平均分子動能。換句話說,微觀的分子運動決定了最終的發動機的效率,發動機的能量損失等等。

 


這個公式將力學(動能)與熱力學(絕對溫度)聯繫起來。

T代表了絕對溫度,k代表波爾茲曼常量,而這個常量不受氣體溫度,密度,壓力,數量,類型的影響。

 

波爾茲曼常量就是溝通力學和熱力學的橋梁。

 

此外,我們還發現,壓力——則是分子移動的平均力。它代表了移動分子的施力平均值。分子在平衡狀態下,各向壓力是完全一致的。

有了以上認知上的進步,我們就能更進一步,將卡諾循環進一步發展,直至發展出現代的汽車發動機。卡諾循環當之無愧地成為了後續引擎開發的一座理論燈塔。

 

只可惜,卡諾並沒有將他的理論公式化,就英年早逝了,完成這項工作的,是英國工程師威廉·湯普森。

 

 

按照這個公式,卡諾熱機的效率只由兩個熱容器的溫度決定,恆小於1。

 

卡諾熱機模型的意義非常重大:

 

卡諾熱機對發動機的設計做出了高度的抽象,為向理想熱機進化提高效率指明了方向:


擎的效率與引擎的結構,空氣,蒸汽,或其他派生物都無關。

跟效率有關的重要組件只有:高溫熱容器,低溫熱容器,活塞,氣缸。

 

 

 

正是由於卡諾在理論上的貢獻,讓人類找到了發動機工學的奧秘。

卡諾被後世稱作熱力學和統計物理學的奠基人就不足為奇了。


奧託和迪塞爾的遺產


卡諾循環為基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熱力學的理論進步帶來了更貼近實際的發動機設計藍圖。奧託循環和狄賽爾循環就是最經典的兩個代表。


它們如今都是標準的工業設計,我們先來看奧託循環吧:

 

 

與卡諾循環的等溫絕熱不同奧託循環是定容加熱的理想熱力循環。

1876年由德國的工程師尼古拉斯·奧託發明。


現代汽車和卡車等使用的內燃機大多都是採用奧託循環設計的。



奧託循環也有四個過程,將卡諾循環的等溫過程換成等容,我們就得到了:

1.絕熱壓縮;

2.等容積吸熱;

3.絕熱膨脹;

4.等容積放熱。

其中2和4代表不改變氣缸體積條件下工質在氣缸內加熱和冷卻。

 

奧託循環也是理想化的循環,認為循環由絕熱,等容過程組成,並且系統的組成,性質和質量都保持不變。


然而實際上因為發生了燃燒和爆炸,系統的組成和性質必然發生變化,因此實際汽油發動機的效率要比奧託理想循環的效率低很多。


 

儘管奧託循環引擎的設計有很多變體,但只有壓縮比和熱容比,才決定了引擎的理論效率。

 

實際上,在奧託循環當中,第2和第4個過程當中無法做到完全的溫度平衡——因為奧託循環沒有等溫變化。於是,必然會導致部分熱量被熱機浪費掉,因此奧託循環的效率要比卡諾循環低。

 

你也許還聽說過阿特金森循環,米勒循環等等。

其實它們都是奧託循環的一種,只是把絕熱過程加長,縮短等容排熱的過程。

 

 

在阿特金森循環和米勒循環當中,活塞的行程會更長,從而延長絕熱的過程。這可以充分地利用燃油的能量,提升經濟性。

但也有明顯的缺點:限制了轉速的升高,加速性能也變差。

 

阿特金森/米勒循環發動機這種充分利用能源的特點,故被各種節油的混合動力車型看中,它們並不在乎低速的「不在狀態」和高速的「不中用」,可以在在油耗最優異的轉速運轉,用電動機的大扭矩彌補動力的缺陷。

 

好,了解了奧託循環,我們再來看迪塞爾循環。



狄塞爾循環,也分為四個過程:

1.絕熱壓縮

2.等壓加熱

3.絕熱膨脹

4.等容排熱


與奧託循環相比,迪塞爾循環的最大意義在於,燃料的燃燒不是靠火花點燃,而是靠壓燃。


因此,狄塞爾(Diesel)循環又稱為定壓加熱循環。狄塞爾循環是由兩個絕熱過程和一個等壓過程和一個等容過程構成的。最典型的四衝程柴油機採用的就是狄塞爾循環。


 

研究顯示(見下面公式),影響狄塞爾循環效率的有三個因素:


壓縮比(compression ratio)

熱容比(ratio of specific heat)

定壓膨脹比(cut-off ratio)



提出一個好問題


論卡諾循環,奧託循環還是迪塞爾循環。


實踐當中完全符合理論的要求,永遠讓活塞緩慢地移動並不現實,很難產生實用的價值。


但理論卻給我們指明了工程上優化的出路,熱力循環的研究可以明確地告訴我們:誰是發動機效率的敵人——沒錯,就是那些無法在熱力循環裡反覆利用的,被浪費掉的能源。

 

 

湍流,摩擦,噪聲,導熱 — 它們都是效率的敵人。

在現實世界裡,當活塞快速運行時,這些能量都會被耗散掉(不可重複利用)

 

優化發動機的設計的過程,就是不斷減少耗散能量的過程。

利用一切手段,讓氣缸和活塞更好地絕熱,減少摩擦和振動都是工程學上的挑戰。

 

最後,我們還要說明,熱力學循環沒有最優解,只有最適合。

這就像是一座動物園:


除了我們提到的理想熱機卡諾循環,汽油機的奧託循環,混動系統常用的阿特金森循環米勒循環,柴油機的狄賽爾循環外,還有火力發電裡的朗肯循環,航空發動機裡的布萊頓循環等等


這麼多的現代產物,都源自卡諾不遺餘力的思考。

是什麼決定了引擎能量轉換的效率呢?

卡諾的故事告訴了我們,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並通過思考獲得創造和進步。


一個好問題不能被立即回答

一個好問題挑戰現存的答案

一個好問題與能否得到正確答案無關

一個好問題出現時,一聽見就特想回答,但在問題提出前不知道自己對此很關心

一個好問題重新構造自己的答案

一個好問題是探索、設想、猜測,帶來差異和分歧

一個好問題處於已知和未知的邊緣,既不愚蠢也不顯而易見

一個好問題不能被預測

一個好問題是機器將要學會的最後一樣東西

一個好問題能生成許多其他的好問題

一個好問題的存在,本身就是人類不斷探索的最佳見證。


特邀撰稿:徐鴻鵠

作者微信:honghu967935


作者簡介:最終的分析中,所有的知識皆為歷史;抽象的意義下,所有的科學皆為數學;理性的世界裡,所有的判斷皆為統計。小步快跑,持續增值,擁抱偶然,抱團協同,抵制焦慮,相信未來


 

更多文章推薦

相關焦點

  • 熱力循環及總能系統學科發展戰略
    11世紀的走馬燈為熱機最早的雛形;1798年著名的炮膛試驗則是一個熱功轉換定量研究的範例;18世紀蒸汽機的出現,開始了人類現代文明的新紀元,帶動了第一次產業革命與資本主義成長,也推動了工程熱力學研究的全面展開;利用石油的往復式內燃機(Diesel、Otto循環)、汽輪機(Rankine循環)的發明和推廣應用,帶領人類進入石油時代,為機械化、電氣化創造了條件;20世紀中葉,燃氣輪機與噴氣發動機(Brayton
  • 奧託循環發動機、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以及米勒循環發動機的區別
    今天來了解一下奧託循環發動機、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以及米勒循環發動機之間有什麼區別。在區分之前,我認為首先要把發動機的四衝程以及壓縮比和膨脹比都得搞明白了,這樣這些發動機的區別也就自然理解了。先來看看什麼是四衝程凡發動機曲軸每旋轉兩轉,即活塞上下往復動動四個行程而完成一個工作循環的發動機。工作循環是指發動機由進氣、壓縮、燃燒膨脹(做功)、排氣行程所組成的工作進程。發動機完成一次進氣,壓縮、做功、排氣的進程稱為一個工作循環,也稱一個周期。多數情況下,SKYACTIV以米勒循環模式運轉。
  • 漫談碳在生物圈內的循環
    漫談碳在生物圈內的循環          陳祖驥    所有生物以及它生存的環境,構成一個生物圈,碳元素在這個生物圈內不斷循環。碳在循環過程中總是以單質、有機物和其他化合物的形式不斷生成和轉換。
  • 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這麼好,豐田為什麼不用在燃油車上?
    米勒循環過程中,活塞由下而上的行程與做功行程相同,對於活塞來說,還是一個完整的奧託循環,但是使用延遲關閉進氣門的方法可以達到減小壓縮行程的目的,因為進氣門關閉時間較晚,吸入的空氣會有部分排出,所以實際壓縮的空氣量仍然較少,因此與阿特金森循環相比,其本質上並無太大差別,但其結構簡單,也不存在因複雜而帶來的缺陷,這正是目前所謂的「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真正採用的循環方式,因為馬自達以前掌握了專利
  • 阿特金森循環等於米勒循環?為啥大眾和豐田的米勒循環進氣門策略完全相反?
    早期的奧託循環發動機在說阿特金森循環之前,我們首先要清楚奧託循環。奧託循環的一個周期是由吸氣、壓縮、膨脹做功和排氣這四個衝程構成,首先活塞向下運動使燃料與空氣的混合體通過一個或者多個氣門進入氣缸,關閉進氣門,活塞向上運動壓縮混合氣體,然後在接近壓縮衝程頂點時由火花塞點燃混合氣體,燃燒空氣爆炸所產生的推力迫使活塞向下運動,完成做功衝程,最後將燃燒過的氣體通過排氣門排出氣缸。因此奧託又稱四衝程循環,是內燃機熱力循環的一種,是定容加熱的理想熱力循環。
  • 阿特金森循環等於米勒循環?為啥大眾和豐田進氣門策略完全相反?
    奧託循環的一個周期是由吸氣、壓縮、膨脹做功和排氣這四個衝程構成,首先活塞向下運動使燃料與空氣的混合體通過一個或者多個氣門進入氣缸,關閉進氣門,活塞向上運動壓縮混合氣體,然後在接近壓縮衝程頂點時由火花塞點燃混合氣體,燃燒空氣爆炸所產生的推力迫使活塞向下運動,完成做功衝程,最後將燃燒過的氣體通過排氣門排出氣缸。因此奧託又稱四衝程循環,是內燃機熱力循環的一種,是定容加熱的理想熱力循環。
  • 湖泊熱力循環及對全球氣候變化響應研究獲進展
    而對於深水湖泊/水庫而言,湖泊水溫差形成的湖泊熱力分層及循環還是引起水體各種理化過程(如溶氧分布、底泥營養鹽釋放)、上下層水流混合和對流等動力現象的主要因素。因此,全球變暖引起的湖泊增溫首先會改變湖泊熱力學結構,影響溫躍層深度、厚度、強度、湖泊熱力分層和熱力循環,進而進一步影響湖泊生態系統其它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最終影響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 怎麼區分發動機的奧託循環與米勒循環、阿特金森循環?
    大部分汽車使用的汽油發動機都是四衝程的,也就是在一個運行周期裡面曲軸轉兩圈活塞連杆經歷進氣、壓縮、做功、排氣四個衝程,這種運行方式已經使用了一百四十餘年,在1876年由德國人奧託發明的,所以很多時候這種運行方式又稱為奧託循環,在這裡要重點提一下,這種發動機的壓縮比和膨脹比是一樣的,所謂壓縮比就是發動機氣缸總容積與燃燒室容積之比
  • 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對比普通發動機,到底哪種發動機更好?
    說起阿特金森循環,往往廠家會宣傳其省油的特性,同時我們在混合動力車上更容易看到這類發動機,那麼什麼叫阿特金森循環?這類發動機的技術先進嗎?為什麼沒有在汽車市場上大面積普及呢,下面我們選車偵探就帶著這些疑問,詳細分析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和普通發動機的不同之處,看看到底哪種發動機更好。
  • 深度解讀發動機阿特金森和米勒循環
    關注我,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汽技術信息」怎樣有效地利用燃油產生的能源,是提升發動機效率的一大關鍵,自發動機誕生之日起,這個課題就一直在進行。從19世紀末的阿特金森循環,到上世紀40年代的米勒循環,壓縮比這個原本恆定的數值,被一種「另類」的運轉機制打破。話題又一次扯到「壓縮比」這個問題上。想要提升動力,提高壓縮比是一個手段。想要提高燃油經濟型,提高壓縮比也是一個手段。但壓縮比不能無限提升,而且在發動機歷史中的「遠古時代」,這個問題就更難解決了。不過人類的智慧經常另闢蹊徑,既然無法提高壓縮比,那就把「膨脹比」搞大。
  • 從頭認識汽車發動機的三種循環
    問題自然就回到了「如何提升發動機熱效率?」(動力更強油耗更低)這一根本問題上。可以說內燃機技術爆發的時代,發動機工程師的終極目標就是如何最大化的榨取內燃機的效能。 奧託循環的特徵尼古拉斯·奧託的設計是:四衝程內燃機在一個工作循環內完成進氣、壓縮、膨脹、排氣四個衝程。
  • 【科普文章】奧託循環、米勒循環、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你還傻傻分不清嗎?
    最近幾年我們在市面上聽過很多米勒循環發動機、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這些東西都是什麼?那我們普通用的發動機又叫什麼呢?這篇文章就為你來解答這些疑惑。這些疑惑解答清楚以後,我們在來看看各個品牌近年來採用的是哪種發動機,它們都用在哪些車型上面等問題。
  • 豐田雙擎技術水平如何,所謂的「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好嗎?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問題:豐田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技術水平怎樣,雙擎動力有哪些技術亮點?近期有些網友諮詢豐田混動汽車的技術與品質問題,在此統一做個總結。首先豐田使用的內燃機並非標準阿特金森結構,結構特點是功能相當的「米勒循環」;至於錯誤的命名當然有原因,是規避些什麼就不討論了,不夠需要說明兩點。
  • 大眾的米勒循環發動機,豐田也得拜師學藝?
    二代EA888燒機油可謂臭名昭著,這給大眾發動機造成了糟糕的印象,但今天發展到第三代的EA888不僅僅最大程度的優化了燒機油問題,同時更出色技術的注入使得三代EA888做到了動力、油耗、穩定性兼顧,在拋開正常工業時代留下的產品故障率問題之外,三代EA888算得上一臺強而有力的產品。
  • 為什麼善變的發動機才是好發動機?(下)
    ,畢竟汽缸的吸氣是一個十分消耗能量的過程。這就導致了許多問題,舉個慄子,車速低、負荷大的工況是最大的散熱挑戰,為了滿足這部分需求,散熱系統就得加大功率,也會帶來低溫時發動機升溫慢等副作用(用散熱大小循環抬槓的車友慢走不送)。
  • 通俗易懂的汽車發動機基礎知識看這裡
    發動機是汽車的動力源,是汽車的心臟,是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為機械能的一種熱力機,有內燃機和外燃機之分,燃料在機械內部燃燒做功的熱力發動機稱為內燃機,車用發動機以內燃機為主;通過外部燃料燃燒加熱閉環工質做功的熱力發動機稱為外燃機。為了看懂汽車發動機模塊的參數配置,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認識下汽車發動機的分類和基本術語。
  • 三門峽有市民反映供暖問題 熱力公司予以回應
    近日,本報每天都會收到許多市民打來的電話,反映供暖出現的各種問題,記者針對部分問題採訪了三門峽市三聯熱力公司工作人員楊濤和法電(大唐)供熱公司工作人員盧曉,他們對這些問題一一進行了回應。三聯熱力公司:逐步解決暖氣不熱問題銀湖灣小區張女士反映該小區供熱交換站變更,需要居民承擔改造費用,每戶1800元。如今到了供暖期,小區還沒供上暖氣,大家認為不合理。
  • 科學探究活動【第12期】:認識斯特林發動機
    1、斯特林發動機性質      斯特林發動機是倫敦的牧師羅巴特斯特林( Robert Stirling)於1816年發明的,所以命名為「斯特林發動機」( Stirling engine)。斯特林發動機是獨特的熱機,因為他們理論上的效率幾乎等於理論最大效率,稱為卡諾循環效率。斯特林發動機是通過氣體受熱膨脹、遇冷壓縮而產生動力的。
  • 噴氣式發動機 噴氣發動機工作原理
    今天小編將帶來噴氣式發動機的相關知識,與以往介紹的發動機不同的是,這款發動機主要應用於飛機上。它的誕生可以說給世界航空工業帶來了一場革命。噴氣發動機在工作時,從前端吸入大量的空氣,燃燒後高速噴出,在此過程中,發動機向氣體施加力,使之向後加速,氣體也給發動機一個反作用力,推動飛機前進。2、以例說明噴氣推進原理最早的著名例子是公元一世紀作為一種玩具生產的古希臘人希羅的發動機。這種玩具表明從噴嘴中噴出的水蒸氣的能量能夠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傳給噴嘴本身,從而引起發動機旋轉。
  • 暖氣片為啥涼刷刷 熱力公司回應熱平衡調節要兩三天
    核心提示:11月16日,鄭州供暖期第二日,供熱初期管道破裂、熱平衡調節等問題逐漸凸顯,不少住戶稱家中的暖氣依舊冰涼或只是剛剛溫手,達不到供熱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