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抗擊韓國面板廠於OLED技術與市場影響力,中國兩岸的面板廠正積極發展Micro LED技術。只是,近日韓國也發現了這種勢頭,在Micro LED也有了新的突破。
自發光是MicroLED的優勢之一
據外媒報導,韓國KAIST研究團隊為柔性垂直藍色薄膜Micro LED(f-VLED)開發了一種低成本的生產方法。由材料科學和工程系的李教授 Keon Jae Lee帶領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用於在塑料上製造數千個藍色氮化鎵(GaN)Micro LED(厚度<2μm)陣列的一次性轉移方法。
此外,該團隊還能夠減少設備熱量的產生,從而使投影設備的使用壽命延長了大約100,000小時。由於其非常低的功耗、更快的響應速度以及設計靈活性,預計Micro LED將取代AMOLED顯示器。然而,要擴展到更大的顯示器和電視,這種製造技術將需要能夠傳輸數百萬個紅色、藍色和綠色Micro LEDs。
Lee教授指出:「對於未來的Micro LED而言,薄膜轉移、高效器件和互連的創新技術都是非常必要的。我們計劃在今年年底之前展示智能手錶尺寸的全彩色LED顯示屏。」
而反觀國內,富士康也已經認準了Micro LED的發展前景,但是目前在OLED面板技術上,三星和LGD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這個時候入局顯然已經嘗不到什麼甜頭了。而趁著Micro LED市場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做到行業老大,實現對OLED和QLED顯示技術的彎道超車,頗具可行性。只是在技術的研發速率上,中韓兩國也在較著勁,中國能否在MicroLED的戰爭中佔得先機,還得看富士康下一步棋如何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