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看著書上或者網絡上關於木星的圖片時,你一定很好奇,我們需要花費多長時間才能抵達木星呢?事實上,這個答案取決於各種因素,包括距離、速度以及路徑。
首要考慮的因素是木星和地球在各自軌道上的位置。因為二者在太空中是處於運動狀態的,彼此距離也一直在變化著。事實上無論二者在各自軌道的哪個位置,相互距離都是很遙遠的。當木星位於距離地球最近的軌道點時,二者距離大約3.65億英裡,而位於最遠點時,距離達到6.01億英裡,這樣算下來,平均距離大概4.83英裡。
備註:如果想知道地球離太陽系其他行星的距離,可以查看行星間距表。
抵達木星到底有多快,不僅僅取決於木星位於軌道的位置,還取決於我們行駛的速度有多快。
首先,我們應考慮行駛的速度,也就是我們火箭到底能跑多快。假設我們的火箭以光速行駛,即每秒達186282英裡,那到達木星大概需要花費43分鐘。
可惜的是,我們做不到以光速行駛,而是只能搭載人造火箭或者宇宙飛船抵達木星。在漫長太空探索史中,我們已經成功實現向木星發射宇宙飛船。
1989年,科學家們已經向木星發射過宇宙飛船,花了6年多的時間抵達木星。之所以花費這麼長的時間,是因為他沿地球到木星的直線路逕行駛。而在2006年另一個宇宙飛船以最佳路徑駛向木星,花費時間僅為13個月。
我們可以看出來,這兩個宇宙飛船駛至木星的時間差異如此之大,關鍵在於他們的路徑不同。當然宇宙飛船可能會採取一種更彎曲的行程路徑,這好比是在太空中繞行,但這種方法會增加所需要的時間。時間的總量同樣也取決於航天飛船的速度。飛船的速度越快,路徑越短,所花的時間也就越少。
因此,抵達木星所花費的時間總量,確實取決於三方面,一是我們的行駛速度能有多快,二是我們在空間中所選擇的飛行路徑,三是行星處於各自軌道的哪個位置。總的來說,去木星旅行的時間,是在13個月到8年之間。
相關天文知識——木星小百科
木星是太陽系從太陽向外的第五顆行星,並且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這是一顆巨行星,質量是太陽的千分之一,但卻是太陽系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太陽系的行星中,木星和土星是氣體巨星,而另外兩個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冰巨星。
古代的天文學家就已經發現了這顆行星,羅馬人以他們的神稱這顆行星為朱庇特。
從地球看木星,它的視星等可以達到 -2.94等,光線足夠明亮到可以照出陰影,這使它成為夜空中繼月球和金星之後第三亮的天體。
木星的主要成分是氫,但只佔十分之一分子數量的氦,卻佔了總質量的四分之一。它也可能有一個由較重元素組成的巖石內核,但是像其他的巨行星,木星缺乏明確的固體表面。由於它的高速旋轉,行星的形狀呈扁球形體(赤道附近有一個輕微但清晰可見的凸起)。外層大氣在不同的緯度上明顯的分為幾個區帶,各個區帶的邊界相互作用產生湍流和風暴。其中最顯著的就是17世紀起首次被望遠鏡觀測到且至今依舊活躍的巨大的風暴-大紅斑。
環繞木星的是一個微弱的行星環和一個強大的磁層,有76顆已知的衛星,包括在1610年由伽利略發現的4顆巨大的伽利略衛星,其中最大的木衛三的直徑比水星的直徑還要大。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spacedictionary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