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鹿為何能在白雪中行走,不怕「雪盲症」嗎?原來它能看到紫外線

2020-12-06 奇點使者

審核:小文

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光,除了我們人眼可以看到的可見光之外,其中還有紫外線和紅外線,無論是紫外線和紅外線,我們人類以及一些哺乳動物都無法用眼睛看到,因為人的眼睛所看到的光波波長範圍為400~700nm,而紫外線的波長範圍為10~400nm,所以,人類如果不藉助其他儀器的話,是永遠也看不到紫外線的。雖然人類的眼睛無法看到紫外線,但是一些動物的眼睛卻可以很清晰地看到紫外線,例如馴鹿,這種特殊的能力能夠幫助它們更好地在自然界中存活下來。

馴鹿是一種生活在高緯度地區的動物,例如它們常生活在北半球的環北極地區,它們所生活的地方大部分時間都是下雪的,生活的大地上到處是白茫茫的冰原,這些冰原會反射太陽光,如果是人生活在這種地方的話,眼睛很容易就會壞掉。而馴鹿之所以能夠在這種高緯度地區存活下來,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們的眼睛可以看得到紫外線,這種特殊的視覺能力可以很好地幫助它們在白茫茫的雪地裡面發現自己的天敵,比如狼,此外這種視覺能力還可以幫助它們更好地發現食物。

有去過白皚皚的雪地上的朋友一定會有這種感受,那就是在雪地上當太陽出來的時候,人的眼睛看東西是非常疼的,那是因為雪會反射太陽光,直射人的眼睛,而且人眼睛裡面的眼角膜以及透明的水晶體會吸收紫外線,不讓紫外線接觸到眼睛的視網膜,這樣一來,眼睛的角膜和水晶體就受到損傷,從而導致人在雪地上看不見東西,也就是所謂的雪盲症。

而馴鹿在白茫茫的雪地上,卻從不擔心自己會得雪盲症,因為紫外線可以接觸到它們的視網膜,而不會被角膜和水晶體吸收,這樣一來,它們既可以看得到紫外線,角膜和水晶體也不會被破壞,可謂是一舉兩得,當然,除了這兩點好處之外,能看到紫外線還可以幫它們更好的躲避獵食者。馴鹿所看到的光波的波長範圍為320~350nm,而紫外線的波長範圍為10~400nm,雖然馴鹿的可視波長範圍只佔紫外線波長範圍的一小部分而已,但是這個範圍已經可以很好地讓它們看到紫外線的真實面目了。

在地球這個大自然中,除了人類,還生活著很多有趣又神奇的動物,人類應該從它們的身上受到啟示,從而發明出更有利於人類發展的東西。

相關焦點

  • 馴鹿是陸地動物中唯一能看得見紫外線的動物?
    網上流傳這樣一段有關馴鹿的視頻,視頻稱:馴鹿是陸地動物中唯一能看得見紫外線的動物。也有網民稱:馴鹿是唯一能看見紫外線的哺乳動物。網傳消息截圖網傳消息截圖馴鹿看得見紫外線是不是真的?科學網文章《研究發現馴鹿可看到紫外線:助其於極地生存》介紹:研究者們發現,馴鹿能夠看到大多數動物都看不到的太陽紫外線,這項本領能夠有助它們在冰天雪地的極地環境中更好的生存。馴鹿是不是唯一能看見紫外線的哺乳動物?馴鹿是不是陸地動物中唯一能看得見紫外線?環球網文章《反射紫外線!
  • 雪盲症的起因
    在雪地裡行走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它極容易使人患上雪盲症,看不見路線以至迷失行進的方向。所以戴上墨鏡同樣會出現雪盲症。美國的一個權威部門研究得出,引發雪盲症得的主要因素是雪地裡空無一物。科學家曾驗證過,人的眼睛其實總是在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圍的世界,從一個落點到另一個落點。要是過長時間連續搜索而找不到任何一個落點,它就會因為緊張而失明。美國陸軍依此找出對付雪盲症的辦法——他們派先驅部隊提前在行軍路線上插上顏色較深的旗幟。
  • 雪後初晴,當心雪盲症!
    冬天,最讓人享受的莫過於大雪紛飛後滿世界的皚皚白雪。當我們在外欣賞著分外妖嬈的雪景時,同時也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警惕「雪盲症」的出現。      「雪盲症」又叫電光性眼炎,主要是紫外線經雪地反射後被人眼吸收,造成眼角膜和結膜上皮損害引起的炎症。白茫茫的新雪面對太陽光的反射率高達95%,這時候雪面的光亮程度接近於太陽光,直視雪面就相當於直視太陽光,對眼睛的傷害很大,可引起暫時性失明。
  • 聖誕老人為什麼選擇馴鹿當做車夫?他的十二隻馴鹿都有自己的名字
    同時,鹿中的馴鹿分布於北半球的環北極地區,包括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島嶼。它們體型中等,主蹄大而闊,中央裂線很深,懸蹄大,掌面寬闊,是鹿類中最大的,行走時能觸及地面,特別適合在雪地和崎嶇不平的道路上行走。當然,這些還不是聖誕老人選擇馴鹿做「車夫」的全部原因。
  • 為何地球上能看到星空,登月照片中卻看不到?看科學家怎麼說
    那麼51年前的登月真的是一場世紀騙局嗎?而登月照片中沒出現星星,又能否成為假登月的證據呢?簡單來說就是在白雪皚皚的環境中會反射太陽光,而這種反射出的光亮度極強,會致使人眼暫時失明,所以為了預防這種情況的出現,在白雪漫天的地方活動通常要佩戴專門的濾光眼鏡。在月球上其實是同樣的道理,因為月球反射的光亮度很高,所以太空人們必須使用特殊的頭盔才能抵禦強光對眼睛的侵襲。
  • 冬季賞雪小心患上「雪盲症」 預防記住4點
    但在雪地撒歡兒的同時,也要警惕患上雪盲症。為何賞雪會損傷雙眼?有哪些防護措施可以避免雪盲症?下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時尚頻道帶您一起了解。由於雪地對日光的反射率極高,可達到將近95%,直視雪地正如同直視陽光,紫外線會對眼角膜和結膜上皮造成損害,引發炎症。該病多見於登高山、雪地和極地探險者,以及未配戴保護裝置的焊接工人身上。  雪盲症的特點是眼瞼紅腫、結膜充血水腫、有劇烈的異物感和疼痛,症狀有怕光、流淚和睜不開眼,發病期間會有視物模糊的情況。
  • 趙又廷拍戲雙眼突發異樣,之前因患雪盲症差點失明
    趙又廷憑藉著《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而他也憑藉著這部戲,成為了一個紅極一時的明星,而他也因此受到了很多影視劇的邀請,而他最近在拍戲的過程中,雙眼突發異樣,讓人不禁想起他之前因為患了雪盲症差點就失明了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紫外線燈能殺滅冠狀病毒嗎?人在場時候能開紫外燈嗎?
    但大家用歸用,至於它是什麼原理估計都有點糊裡糊塗,為什麼能消毒,又為什麼人員在場時不能打開?不是人多時才需要消毒麼?極美的太陽多波段拼圖紫外線是誰發現的?紅外線是英國天文學家赫歇爾在1800年發現的,而紫外線則是德國科學家裡特在1801年通過氯化銀溶液中浸泡過的紙在紫光外側仍然能強烈的感光而發現的!
  • 不怕冷、眼神好、像狗子......馴鹿還有啥不為人知的特點?
    好在,演化這根神奇的魔法棒點到了這個物種,賦予了馴鹿四個技能,來幫助它應對高緯度地區的惡劣環境。,其可見光波長範圍比人眼廣,能看到波長短至320nm的紫外線。這個波段下,有一些人眼不可見的顏色細節,比如動物尿液和皮毛在紫外線下的對比度就更高。馴鹿看到這些細節後,便能對環境做出更加準確地判斷,以此躲避潛在捕食者。
  • 走進拉普蘭——馴鹿與馴鹿人
    拉普蘭Lapland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是雪之女王的故鄉,是歐洲唯一的土著民族薩米人居住的地方。最能代表拉普蘭的我想應該就是馴鹿了吧,它們生生不息的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薩米人。在拉普蘭,馴鹿無處不在,我們可以在路邊看到它們,在荒原更是滿了它們的身影。有趣的是這些馴鹿都帶著「耳釘」,那是它們的標誌,因為它們不是野生的。馴鹿的生活就是自由的在拉普蘭荒原流浪,雖然是被牧養著,可還是自由的一群。每天都有數百公斤的飼料運送來餵養這群可愛的生物。
  • 防藍光眼鏡也能過濾紫外線,那能當太陽鏡使用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紫外線,什麼是藍光。光的波長與光子的能量成反比,即波長越短其能量越高,故紫外線是太陽光中能量最強的光,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時在眼球的前半部。天氣很好的時候,戶外太陽光線比較強烈,由於人體有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我們想要看清楚事物,會不自覺地眯起眼睛,瞳孔自然縮小,使得進入眼睛的紫外線能量減少,而且紫外線不僅會誘發皮膚病的發生,同時將誘發翼狀胬肉、白內障及其他眼病的發生,我們到戶外為何要塗防曬油和戴太陽鏡原因於此,這樣能遮擋令人不舒服的強光,同時可以保護眼睛免受紫外線的傷害。
  • 這種昆蟲為何能在水面上行走自如,入水也不溼?
    這種小昆蟲能在水面上行走自如,也能一動不動的停在水面上,還可以跳躍和飛奔,堪稱昆蟲界的「鐵掌水上漂」,無論怎樣動作,它都能在水面上卓然而立,身體不會沾溼,有時候它也會潛入水下,但從水中鑽出來之後,身體一樣不會沾水,甚是奇特。
  • 蜂鳥能看到人類看不到的東西,研究發現,它連紫外線都能看得到
    根據《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在6月23日的報導,明確地說明了,蜂鳥之所以能夠看到超出人類視野外的顏色,主要依賴於自身所擁有的第4種視網膜錐體細胞,而這樣的細胞人類是沒有的,更不用說這些細胞所組成的功能,也正是如此,在我們人類的所看到的世界是和蜂鳥所看到的世界完全不一樣的。而這樣的細胞的作用,則是使得蜂鳥能夠看到紫外線。
  • 動物的眼睛能看到顏色嗎
    動物的眼睛能看到色彩嗎? 動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共同生活在一個地球上。
  • 為什麼在地球上能看到星空,但是在月球不可以?
    因而在月球,理論上無論白天黑夜都應該能直接看到大量的星星,然而從阿波羅登月的照片中我們並看不到,例如這張,背景是無比乾淨的黑,因而有很多人拿這個、或這類照片說阿波羅登月是攝影棚拍攝,太假,沒有布景星星。但實際上,這恰好是說明阿波羅登月是真的證據。原因: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公轉和自轉一樣,永遠只有一面對著地球,白天和黑夜是各14天。
  • 什麼都不怕的「平頭哥」這次卻栽了,傳說中唯一能讓它懼怕的動物
    什麼都不怕的「平頭哥」這次卻栽了,傳說中唯一能讓它懼怕的動物相信朋友們都聽說過這種動物,這是眾人唯一對一種動物的俗稱卻能家喻戶曉的名字,「平頭哥」這也是一個在自然界中早就威名在外的名字,動物界的所有動物遭遇它,都待叫一聲
  • 大興安嶺密林深處,藏著中國唯一的使鹿部落,遠而神秘的馴鹿之鄉
    過去,敖魯古雅人養馴鹿只是作為運輸工具,一頭馴鹿可以負重35公斤左右,每小時可以行走5公裡,1964年,取得了割鹿茸成功。現在,馴鹿已經不大用來運輸了,而成了當地人的主要經濟來源,中國唯一的這群馴鹿大約只有1000隻左右了。目前該部落人口為234人,幾十年來,人口數字一直維持在200多人。
  • 聖誕老人的馴鹿,鼻子為什麼這樣紅?
    Dominy)在一篇新發表的論文中討論了紅鼻子的光學效果[2]。按照傳統,聖誕老人的鹿是馴鹿,最典型的特徵是有看起來奇怪的珊瑚狀角,也不是樹枝狀但也沒有連成一大片。北極馴鹿(Rangifer tarandus tarandus)的視力比人類在短波段更好,能看到紫外線,這對生活在高緯度地區非常好用——因為這裡太陽常年高度很低,陽光要走更遠的距離才能抵達地面,因此遭受了嚴重散射,帶來大量藍光和紫外光。而且,馴鹿眼睛裡用來反光的「照膜」,到了冬天也會從金黃色變成深藍色——可能是為了進一步增強視力[5]。
  • 科學分析:紫外線能殺死新型冠狀病毒嗎?
    北京時間4月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丹·阿諾德(Dan Arnold)在紫外線科技公司工作,這家公司為英國各地的醫院、製藥公司和食品製造商提供消毒設備,隨著全球新型冠狀病毒危機逐漸升溫,紫外線是否能夠殺死新冠病毒也成為熱議話題,近期,阿諾德收到一些不同尋常的諮詢,許多人問到:紫外線能殺死新冠病毒嗎?
  • 漲姿勢 聖誕老人有多少只馴鹿?這些知識都不知道就別過聖誕了!
    聖誕老人的馴鹿有多少只嗎?相傳1600多年前,一個名叫尼古拉斯的荷蘭老人知道有三個貧窮的少女將要被賣,就送她們三袋金子,幫助她們逃過大難。後來到了十九世紀,一名荷蘭傳教士就把這故事傳到美國,經廣泛流傳之後,這位老伯伯就成為現在的聖誕老人了。聖誕老人真的存在嗎?別急著說NO,在芬蘭羅瓦涅米附近有一個聖誕老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