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企業的綜合能源服務 別的企業是否能模仿?

2020-11-25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分析南網綜合能源的上市之路,其為重資產型的綜合能源進行了辯護,這裡有幾個觀點值得進一步討論。

一、電網綜合能源的戰略意義是什麼

曾經不止一次的被朋友問到,南網的綜合能源業務模式是否值得跟隨?他們的「綜合能源」是不是一個「戰略性的新方向」?

這個問題我的文章已經回答的很明確了,南網綜合能源主營業務收入來源於重資產投資,主要的投資方向是分布式光伏、工業節能EMC、建築節能EMC、生物質發電。

這些業務在「綜合能源服務」這個概念提出之前早已有之,而從技術、業務模式方面也沒有太大的創新性。

當然沒有創新性也可以,就像中節能集團很大一塊業務是房地產,雖然它是「節能」公司,項目只要賺錢就好了。南網能源盈利性不錯,成長性可以,短中期來看業績也沒問題。

所以目前的電網綜合能源業務,是一種成熟的,存在幾十年的投資業務模式,只要有好項目就值得投資,但是你硬要說它是戰略性的,代表未來方向的轉型,就有點言過其實。

電網公司的綜合能源的戰略定位是很高的,要成為未來的「平臺化」企業,承擔企業轉型的重任,而平臺化本質上就是一種商業模式的戰略創新。

其實該文作者自己也承認「現階段綜合能源本就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於是吃瓜群眾們就有點小失望,就像被預告片吊足了胃口,忽然發現正片無比平淡.......

平淡就平淡吧,承認戰術上的平淡就好,吃瓜群眾的心裡預期也要降低一下。

二、投資和運營的關係

1、綜合能源的服務和投資並不是對立關係,但是有主次關係,目前綜合能源以優質項目投資為主,運營是輔助。所以目前主流綜合能源算不上真正意義的服務。

2、作者模糊了「運維」和「運營」的概念。目前多數綜合能源服務項目以投資為主,比如分布式光伏投資,作為電源項目的運營屬性很低,多數的工業節能項目,比如餘熱餘壓利用,也是以設備投資改造為主。項目一般是帶資的,設備資產歸屬綜合能源公司,所以需要「運維」確保設備安全可靠運行,這也是投資收益的保證,這個「運維」比「運營」低一個層級。

3、運營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運行」+「營業」才是運營。效益分享型的EMC之所以投資屬性佔主,主要是以「確定的節能量」為基礎,然後與被投資的對象進行分成,這種相對靜態的收益模式目前遇到的阻力可能會越來越大,因為它忽略了企業日常運行的動態性。

比如疫情來了,商場關門了,你說降低的用電量是因為節能技術好麼,很多EMC的糾紛就在這裡。

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節能公司開始嘗試真正意義上運營業務,即「能源運營服務」,業主把能源設備託管給節能公司,並且按照能源使用量多少來進行付費,節能公司負責提高能源效率以降低運營成本。

這時的商業模式就發生了改變,不是一種財務投資獲得穩定收益,而是把設備改造作為成本,而把服務收入作為盈利,這才是真正的運營。我認為這可能是節能服務未來的重要方向之一,這是一種商業模式的創新。

我文章所說的「重投資、輕運營」,其實說的是項目商業模式的客觀差異,並不是在主觀批判哪種模式,就戰術而言,企業賺錢就好了。

至於具體到一家公司是不是重投資、輕運營,只要看一下公司財務報表的資產折舊成本和運營成本佔比就可以了。

而戰略是解決企業如何長久可持續的賺錢問題,不是當下或者短期盈利,所以奇點能源該文的作者更多的是談論戰術問題,在戰略問題上立意不高。

三、創新是綜合能源服務企業長期發展的原動力

「奇點能源」一文對綜合能源企業的研發成本減少也做了辯護,意思就是「先把業務做起來,以後再看創新,避免試錯」。

其實這也是綜合能源領域很多企業的心態,特別是國有能源企業,由於風險厭惡的文化特性,寧可選擇經過長期檢驗的、成熟的業務模式和技術模式,把創新和戰略的轉型停留在匯報材料裡。

但是經濟發展理論告訴我們,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企業長期戰略發展的源動力,文章再怎麼辯解,始終無法「迴避電網綜合能源公司在綜能領域核心創新匱乏的事實」,我認為這才是制約兩網公司綜能業務長期發展的核心戰略問題。

最近和某地市供電企業的綜合能源業務人員交流,他們說:基層綜合能源業務人員經常不被待見,不被用戶待見、不被營銷部門待見,也不被集體企業待見,業務做的快抑鬱了,都快堅持不下去了。

我認為創新也是鼓舞企業、鼓舞團隊前行的最大動力之一。作為電力行業龍頭標杆的電網企業,應該在綜合能源業務領域的創新方面有所動作,這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期待。

當然創新包括很多方面,技術創新、業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技術創新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果暫時無法快速掌握核心技術,不妨在業務和商業模式等方面做一些創新的探索,比如運營技術(OT)的創新也是巨大的,戰略級的創新。

創新需要開放的心態,構建平臺化的開放生態,而不是「跑馬圈地」的佔項目,然後做分包管理,這算不得什麼開放生態,房地產就是這麼玩的。

四、電網企業的綜合能源服務,別的企業是否能模仿

不少電力產業鏈企業其實都在思考這個問題,特別是長期為電網服務的企業,可能也在嘗試投資性的綜合能源服務。

我的觀點是:

1、電網企業綜能業務,目前更多的是戰術層面,戰略級別並未看到太清晰的戰略路徑,這和電網企業長期處於自然壟斷環節,缺乏市場化戰略競爭思維所致。戰略,有戰才有略。

2、電網企業的綜能業務路徑,是電網企業特有的優勢所構建的,別的企業,包括發電企業都無法採用跟隨策略;

3、其他企業需要在戰略上思考創新和長期發展,理清能源系統和能源市場化背後的脈絡,才能真正尋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不是看到什麼熱門做什麼,只抓熱點不看機理,最後會被某些客觀規律玩死。

電網企業綜能業務的優勢有三點是不可模仿的:一是非常低的融資成本,比民營企業有巨大的優勢;二是遍布營業區域的,深入縣鄉村的營銷體系,而且可以「零營銷成本」開展綜能市場拓展;三是同樣可以藉助主業資源實現最低成本費用回收,壞帳率極低。

當然,電網企業綜能業務不是沒有挑戰的,那就是優質投資型項目始終是少數,一個優質項目,某家綜能企業如果沒有核心優勢,只能陷入關係型營銷的困境。君不見南網綜能相當數量的項目是在國網範圍內,南網國網也在爭奪優質項目,另一方面,真正優質的項目,電網也未必有贏的把握,比如某省會城市國際機場分布式能源項目,就被該市城燃集團橫刀奪愛。

而個人認為以客戶價值為導向的,以優質服務為手段的服務型綜能項目,可能是未來非電網企業參與綜能業務的最佳可選路徑,當然這裡也會有投資和資產,所以我的觀點一直是「服務和投資」是綜能業務一體兩面的關係,兩面都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不能偏頗。

而且就實際路徑來看,「服務帶投資」可能是客戶粘性更高,創新空間更大的一個方向。因為綜能技術創新目前對很多企業來說門檻略高,但是在服務模式創新方面恰恰存在巨大市場機會,而服務帶來的客戶體驗屬性,深入到最後100米的貼身服務,這也是非電網企業綜合能源創新的差異型戰略要點。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售電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未來綜合能源企業分四種類型 服務型綜能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輸配電網訊:看了童虎兄的《綜合能源服務企業的研發路線誤區:重研發,輕集成》,也算是頗有感悟,寫篇文章回應下。(來源:微信公眾號」魚眼看電改「 作者:俞慶)一、綜合能源企業的分類我認為未來綜合能源企業分四種類型,投資型、工程型、服務型、平臺型。
  • 綜合能源服務落地:南網的路徑探究
    早在2016年中國南方電網公司(簡稱「南網」)制定的《南方電網公司「十三五」節能環保規劃》研究報告中就率先提出「從單純的電力供應商向市場模式下的綜合能源供給商轉變」的口號。南網在綜合能源服務領域處於引領地位的所屬企業主要是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廣東電網」)和南方電網綜合能源有限公司(簡稱「南網綜合能源公司」),尤其是廣東電網在綜合能源服務領域走在最前沿。
  • 科普|綜合能源服務的定義、特點及業務模式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摘要】受能源變革和電改深化的影響,電網企業從生產向服務轉型已經成為全球性趨勢,為滿足終端客戶多元化能源生產與消費的綜合能源服務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機遇期,推進綜合能源服務業務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經濟價值。
  • 電網企業合同能源管理(EMC)項目實施風險及應對策略
    北極星環保網訊:合同能源管理(EMC)是基於市場所產生的一種節能新機制,由於國內目前的節能服務公司在技術裝備、資金實力、服務水平等方面參差不齊,使其面臨著市場不確定性、運營周期長、融資方案不科學、項目收益不能得到保障等問題,存在著諸多風險。
  • 未來綜合能源服務公司或可分為四種類型
    綜合能源服務市場正在蓬勃發展,雖然目前還未形成專業細分,但從長遠來看,這種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未來的綜合能源服務公司,從專業性上分工,或可分為金融投資型、工程服務型、運營服務型、平臺服務型四種主體類型。
  • 【社招】南方電網綜合能源有限公司公開選聘副總經理、總會計師
    南方電網綜合能源有限公司(簡稱「南網能源公司」)是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控股子公司,主營節能服務、新能源、分布式能源及能源綜合利用、「網際網路+能源服務」新型業務,位列「2017年全國節能服務公司百強榜第一名」,是全國唯一一家獲得3項5A級(最高評級)的節能服務公司。
  • 國家電網最年輕縣級供電企業的改革之路
    其中,資產業務部是創新亮點,融合了傳統供電企業發展部、財務部、建設部、運檢部、營銷部、物資中心等部門的工作職能,從電網投資、建設、運維等3個環節切分業務界面,推動了資產業務工作從專業條線管理向綜合系統管理轉變。採用這種管理模式,龍港市供電公司資產管理實現資金流、物資流「全融匯」;業務管理實現業擴管控、電網規劃、項目前期、工程建設等一套流程「管到底」,電網側及用戶側管理職能「全覆蓋」。
  • 【線上培訓】分布式能源規劃員(綜合能源服務方向)
    隨著能源體制變革、技術發展、系統生態的升級,不同能源系統間的連接更加緊密,能源服務由單一向綜合加速演進,綜合能源服務成為現代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和實現碳中和的重要路徑。預計到2025年,我國綜合能源服務產業將增長1.2 萬億元。電力、冷熱、用戶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密,從「兩網」到五大發電集團,再到京能、浙能、協鑫、新奧等地方能源企業紛紛探路綜合能源服務,打破不同能源品種單獨規劃、設計、運行的傳統模式,實現橫向「電熱冷氣水」能源多品種之間、縱向「源網荷儲用」能源多供應環節之間的協同,以及生產側和消費側的互動。
  • 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再推進 打通隔牆售電利好綜合能源服務
    分布式能源作為綜合能源服務的重要一環,綜合能源服務商或可從江蘇省這7個試點中尋得商機。(來源:微信公眾號「IESPLAZA綜合能源服務平臺」 ID:IESPLAZA 作者:EnergyPlaza)綜合能源服務業務開展需打通隔牆售電綜合能源服務業務的開展當前面臨著諸多難題,主要表現在項目整體經濟性差、投資風險高、融資難、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困難、增量配電改革推進慢等。
  • 售電公司如何處理與電網企業的關係?
    售電側仍處資源型洗牌階段,在技術型洗牌未到來、現貨市場建設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吃差價」生存的售電公司紛紛開拓綜合能源服務,應對新的市場競爭——記...
  • 速看|我國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 電網企業如何切入碳交易市場?
    微能網,每天為您分享光伏、電力、儲能、生物質等能源行業新聞資訊、最新政策。2015年,中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約佔當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27%,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中國的人均累積排放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水平。
  • 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招聘高校畢業生公告(第一批)
    2021國家電力電網招聘公告報名入口信息匯總(第一批)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招聘高校畢業生工作已啟動,歡迎廣大畢業生應聘我集團。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集團簡介國網綜合能源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1月,前身為國網節能服務有限公司,是國家電網公司全資子公司,資產總額200多億元,是國家電網公司綜合能源服務產業的龍頭企業,是發揮電網企業資源優勢,專業化管理、多元化發展的市場化產業單位。
  • ...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所屬配電網節能資產及相關EMC...
    重慶涪陵電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擬現金收購國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        有限公司所屬的配電網節能資產及相關EMC合同權利項目 資產評估報告                 項目
  • 打造「雙百」樣板注入全新活力 南方電網廣東電網能源發展有限公司...
    廣東電網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前身為廣東省輸變電工程有限公司,創建於1958年。引入戰略投資前是南方電網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也是國內最具實力的輸變電建設企業之一。廣東電網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各種電壓等級的電網設計、施工、總承包和運維等電網全產業鏈業務,在全國輸變電工程建設市場份額處於領先位置,近年來經營業績和盈利水平保持穩定提升勢頭。
  • ...東部電力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所屬配電網節能資產及相關EMC...
    :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蒙東綜能」)        註冊住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鄂爾多斯東街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有限公司(僅限辦公)        法定代表人:陳玉勝        註冊資本:5850萬元人民幣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重慶涪陵電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擬現金收購國網內蒙古東部電力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所
  • 雄安新區受益能源企業及能源投資機會一覽
    據不完全統計,設立雄安新區,晶澳太陽能、新奧集團、保變電氣、英利綠色能源、新天綠色能源、四方股份、長城汽車、滄州明珠、先河環保、啟迪桑德、長青集團、中國動力、建投能源和東方能源等14家能源相關企業將受益較大。
  • 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 數字能源共山水一色 松湖與新生態齊飛
    「新基建」所蘊含的巨大潛能,以智能電網建設為支點撬動新基建,交出了電網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東莞答卷。 五位一體服務 打造數字能源新生態 松山湖綜合能源互聯共享平臺利用智能網關實現了多樣化能源數據的物聯採集,利用5G、無線傳輸等通信技術實現了通信「最後一公裡」的搭建,利用雲計算、大數據和移動應用,為能源生產、運營、監管、服務、消費各環節主體提供「五位一體」的能源應用服務。
  • 黃震院士出席中國能源行業前沿論壇,與領軍企業齊聚交大,探討中國...
    國家電網公司研究室主任張瑋從「快馬又加鞭:推進能源轉型需要蹄疾步穩」、「挑戰與機遇:電網企業在能源轉型中面臨巨大考驗」、「壓力即責任:國家電網助力能源轉型的實踐」三個方面進行了分享。張瑋指出,適應「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要強化「六大支柱」:非化石能源特別是風能、太陽能的大規模開發利用;煤炭清潔化利用和碳捕捉、封存與利用(CCUS);電能深度替代終端化石能源消費(再電氣化);儲能和氫能的發展;電網升級;節能。電網在能源轉型中處於關鍵環節,電網企業在能源轉型中面臨三大挑戰、三大機遇。三大挑戰包括平衡電力供需挑戰、保持系統安全的挑戰、滿足服務需求升級的挑戰。
  • 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以數字能源微網撬動融合共建新業態
    作為廣東電網公司屬下的特大型供電企業,南方電網廣東東莞供電局高度重視數字經濟大背景下「新基建」所蘊含的巨大潛能,以智能電網建設為支點撬動新基建,交出了電網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東莞答卷。110千伏巷尾站多站合一直流微電網示範項目預計12月底投產預計12月底,位於松山湖高新區的110千伏巷尾站多站合一直流微電網示範項目將投產使用。
  • 找準兩化融合「突破點」 推進電網向能源網際網路轉型升級
    網際網路企業的徵程上展現新作為。」我們將緊抓電網運行、企業管理、客戶服務的痛點需求,基於國產計算框架、基礎模型,在自動化模型訓練、雲邊端高效協同、數據知識融合推理等關鍵技術攻關中扛大旗、挑大梁,高標準建設公司人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