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健康重點實驗室通過創建可行性專家論證,關注新型汙染物

2021-01-11 澎湃新聞

上海三家單位聯合申報的「國家環境保護新型汙染物環境健康影響評價重點實驗室」,通過創建可行性專家論證。

可行性專家論證會現場 微信公眾號@上海環境 圖9月24日,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在上海組織召開了由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三家依託單位聯合申報的「國家環境保護新型汙染物環境健康影響評價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環境健康重點實驗室」)創建可行性專家論證會。來自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北京師範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東華大學的7位專家組成了論證專家組。

論證專家組通過實地考察上海市環科院、市疾控中心涉及環境健康研究的相關實驗室,會議聽取重點實驗室創建工作匯報,並認真審查實驗室建設計劃任務書後,一致認為環境健康重點實驗室建設對於改善環境質量、防範環境風險、保護人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三家依託單位在新型汙染物環境健康影響評價方面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礎、支撐能力、保障條件和合作關係,編制的計劃任務書規範完整,目標明確,方案可行。

論證專家組一致同意環境健康重點實驗室通過創建可行性論證。

科技與財務司巡視員朱廣慶指出,當前黨中央、國務院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環境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重點實驗室的建設非常必要。

同時,圍繞實驗室後續工作,他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是要提高站位,順勢而為,要站在國家發展戰略高度,按照新頒布的重點實驗室管理辦法要求推進實驗室建設和管理,共同推進生態環境健康科研工作;二是要協同創新,支撐引領,積極探索創新「強強聯合」的實驗室組織和運作模式,協同推進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確保實驗室建設取得實效;三是要體現優勢,突出特色,進一步優化研究方向與布局,完善實驗室體系,充分發揮人才、技術、機制等方面的優勢,產出更多標誌性成果,為國家環境健康管理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瞄準新型汙染物,上海三家機構將領銜這項國家重點研究
    上海三家研究機構將領銜新型汙染物環境健康影響評價國家重點研究,為我國在該領域的風險管理提供科技支撐。第一財經記者今天(12日)從生態環境部了解到,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等三家研究機構,此前提交給生態環境部的有關建設國家環境保護新型汙染物環境健康影響評價重點實驗室的建設計劃任務書已獲批覆。
  • 「先進微結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過論證
    「先進微結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專家論證會日前召開。我校副校長蔣昌俊、校長助理吳廣明參加會議。蔣昌俊代表學校致辭。      專家組由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雷射等離子體研究所王世績院士、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所長兼黨委書記李儒新研究員、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紅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陸衛研究員等7位專家組成,匯集了國內從事先進微結構材料設計、製備、表徵及應用研究的一流專家學者。
  • 十四五地表水監測 新型汙染物值得關注
    日前,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十四五」國家地表水監測及評價方案(試行)》以及《電子工業水汙染物排放標準》《鑄造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等標準或標準修改單。
  • 持之以恆,讓生活更健康|重點實驗室巡禮
    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目標之一就是要發現更多隱匿在環境中、對我國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影響巨大的新型汙染物。「在我們實驗室的布局中,始終把解決有毒有害化學品導致的環境與健康問題放在首位。」江桂斌說。
  • 上海市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
    12月25日下午,受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委託,上海市科技諮詢有限公司組織專家對依託我校建設的上海環境保護化學汙染物環境標準與風險管理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進行了驗收。經過質詢和討論,專家組認為,重點實驗室建設目標明確、定位準確,方向設置合理,重點突出,隊伍結構合理,運行機制完善有效,完成了一批標誌性成果,在服務上海市環境管理以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方面成效顯著,一致同意通過驗收。朱為宏代表學校感謝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對華東理工大學的信任,也感謝各位領導和評審專家對重點實驗室後續發展建設提出的寶貴意見與建議。
  • 新型汙染物協同作用危害大
    王玉珏建議,進一步建立完善的化學品環境風險評價技術,評估新型汙染物的潛在環境風險;加強基於人體健康生態環境安全的新型汙染物環境基準研究,以及風險控制和管理技術研究等。   危 害   難降解易富集,會干擾人類及動物內分泌系統,對機體的生殖發育、免疫及神經系統等多方面產生異常效應   「新型汙染物是指在環境中新發現的,或者雖然早前已經認識但是近來引起廣泛關注,且對人體健康及生態環境具有威脅的汙染物。」王玉珏告訴記者,總體來看,這類汙染物目前在環境中的殘留量很低。
  • 甘肅: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實施方案通過論證
    原標題:甘肅: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實施方案通過論證 甘肅省第一家依託省屬高校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有色金屬先進加工與再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實施方案通過論證。
  • 青島新能源山東省實驗室組建方案通過專家論證
    2020年12月5日,「青島新能源山東省實驗室」組建方案專家論證會在青島召開。  專家組認真聽取匯報並經充分討論,一致認為青島能源所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在新能源領域具備良好的研發基礎,並作為依託單位正在籌建山東能源研究院,為青島新能源山東省實驗室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認為實驗室建設方案定位準確、目標明確、研究方向布局合理、重點建設任務突出、工作計劃方案合理可行,專家組一致同意實驗室組建方案通過論證。
  • 【中國科學報】持之以恆,讓生活更健康——走進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
    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目標之一就是要發現更多隱匿在環境中、對我國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影響巨大的新型汙染物。「在我們實驗室的布局中,始終把解決有毒有害化學品導致的環境與健康問題放在首位。」江桂斌說。
  • 北京大學大氣環境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評估
    受科技部委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估專家組於4月9日-11日對「環境模擬與汙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進行了評估,北京大學大氣環境模擬實驗室作為四家聯合實驗室中的一個接受了評估。4月10日上午,評估專家們蒞臨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對北京大學大氣環境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了現場評估。
  • 新型汙染物風險防範體系亟須完善
    常見的新型汙染物包括環境內分泌幹擾物(EDCs)、新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s)、微塑料、抗生素等。雖然新型汙染物在環境中通常濃度較低,但因其具有易富集、難降解、較穩定等特點,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依然構成較大風險。  我國的新型汙染物風險防範工作起步於21世紀初。
  • 長嶺紡電「四主體一聯合」校企合作新型研發平臺通過專家論證
    「四主體一聯合」校企合作新型研發平臺——陝西省智能紡織裝備研究院的組建方案進行了評審論證,專家組一致認為研究院符合「四主體一聯合」研發平臺的建設要求,同意通過評審論證。   專家組認為,研究院依託教育部功能性紡織材料及製品重點實驗室和陝西省紡織測量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組建,通過發揮共建雙方的技術優勢和成果轉化優勢
  • 2020年以來,5大環保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獲準,環保實驗室,環保設備...
    2020年11月24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同意建設國家環境保護土壤健康診斷與綠色修復重點實驗室的函》。   1、國家環境保護新型汙染物環境健康影響評價重點實驗室   依託單位: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   重點實驗室建設任務:   針對我國新型汙染物環境與健康管理需要,開展我國新型汙染物的檢測與識別技術、生物毒性與生態風險、人體暴露特徵與健康效應、削減與預警技術和健康風險幹預策略等研究
  • 四十年科研創新,助力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納入全國環境監測體系
    高麗榮 王亞韡 鄭明輝* 江桂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我國高度重視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s)監測與汙染防控工作。2010 年以後,我國圍繞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監測進行了多項專題研究,如: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項目「POPs 區域汙染現狀和演變趨勢」、國家環境保護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新增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環境管理決策支撐關鍵技術研究」等,2014 年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項目「新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的區域運移及演變趨勢研究」立項。
  • 這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研究院今日落戶成都 關注機動車汙染物排放
    紅星新聞網(記者 宋雅婷)12月2日報導今天上午,成都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成都舉行。紅星新聞網記者了解到,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與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將共建國家環境保護機動車汙染控制與模擬重點實驗室(成都基地)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成都創新研究院。據了解,2019年12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環院」)批覆同意建設國家環境保護機動車實驗室與模擬重點實驗室成都基地。
  • 環境痕量汙染物:新一代環境問題來臨
    「環境痕量汙染物在環境內分泌幹擾素方面,可能包含了目前廣泛用於醫療、飼養、農業與化妝品等在用商品中的有效化學成分。環境痕量汙染物所具有的廣泛性、存在痕量性與效應隱蔽性,將提醒我們更加關注日益多樣化的經濟社會活動可能對人類健康與人類生存的生態系統的潛在損害。」
  • 交通工程結構力學行為與控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
    7月18日,科技部基礎研究司與河北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依託石家莊鐵道大學建設的河北省交通工程結構力學行為與控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建設計劃進行了論證。
  • 四川農業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省部協商!
    10月30日,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專題協商會在科技部召開,會議宣布我校「西南作物基因資源發掘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成都中醫藥大學的「西南特色中藥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同時順利通過省部協商,不久即可正式發文。
  • 環科院舉辦「新興環境汙染物的環境行為和生態效應」博士論壇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魏浩然)11月24日,「新興環境汙染物的環境行為和生態效應」博士生論壇在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舉行,本次論壇由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主辦,該院研究生會協辦。  新興環境汙染物的環境行為和生態效應是目前環境科學研究的熱點之一,也是教育部環境汙染過程與基準重點實驗室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
  • 廣東首批環保重點實驗室名單公布
    原標題:粵首批環保重點實驗室名單公布   筆者21日從省環保廳獲悉,該廳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又出新舉措,在全省聯合具有核心技術、團隊的企業、機構等建立環保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並最新公布了包括華南理工大學在內的首批11個重點實驗室,9個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