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可以矇混過關,卻不曾想是自欺欺人,既害了戰友,又害了自己!」日前,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蜀山街道原沈家裡社區書記沈海法,因涉嫌共同詐騙補償款被取保候審,面對這樣的結局,他懊悔不已。
事情要從區紀委監委第三紀檢監察室接到的舉報說起,一個企業涉嫌騙取徵遷補償款的問題在第三紀檢監察室的調查下很快露出水面,線索來自一個筆跡未乾的落款日期。
在蜀山街道徵遷指揮部調查時,一份《土地租賃主體變更補充協議》引起了三室工作人員的注意。按這份協議內容來看,早在2016年5月,沈家裡社區就將集體土地由被舉報企業轉租給了嚴某某個人。「為什麼要轉租?為什麼土地租金以嚴某某個人名義繳納的時間是2年後才開始?為什麼這份三方協議上該企業的落款只有公章未見籤名?」三室工作人員當即懷疑該合同的真實性,便決定馬上去社區查看合同的原件。
「沈書記,你將轉租給嚴某某的相關材料原件找找出來!」三室朱主任開門見山。
「材料都在的,這次轉租我們還專門經過班子討論的,我給你們看會議紀要和轉租合同。」沈海法說完轉身打開書櫃,快速拿出會議紀要和轉租合同複印件。
「看來你早有準備啊。」三室老徐半開玩笑地說了一句。
「你們來之前不是給我打電話問我在不在辦公室嘛,我估計你們就是為了這個事情,所以就提前找出來了。」
工作人員仔細查閱這份早已準備好的會議紀要,只見上面人員的籤名比較淡,正文的顏色比較深,尤其是討論日期那一欄的「2016.5.1」幾個數字的顏色特別深。同行的小傅下意識地摸了一下,手上居然沾上了墨跡。
「你們這個會到底是什麼時候開的?轉租合同的原件在哪裡?」朱主任接連發問。
沈海法的臉唰的一下子由白轉紅,說話都結巴了:「這……這……」不過,他立馬冷靜下來,振振有詞道:「剛才找出來的時候發現當時忘記寫日期了,我回憶了一下,這個集體討論會應該是在籤這個協議前幾天,那份轉租協議的落款時間是2016年5月4日,所以我剛剛補上了日期。我們的會是在2016年5月1日開的。」
與此同時,小傅卻沒有在社區檔案室找到那份在2016年5月4日籤訂的三方協議。她前腳剛離開檔案室,村裡的文書就拿著轉租協議的原件跑了過來,說找到了,當時忘記裝訂進去了。
「這個會議紀要和轉租合同是真的嗎?」「5月1日應該放假吧,社區會開集體會議討論嗎?」「在我們調查過程中,一定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會議紀要上不是有6個人的籤名嘛,從這裡突破。」回來路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心裡已經有了底,接下去的調查工作也很順利。
原來,早在2017年4月19日,當時街道面臨大規模城中村改造,街道辦事處出臺意見,規定2017年1月1日起,原則上禁止村級集體資產資源承包租賃等經營性活動,沈家裡社區在被禁之列。由於原租用企業在2016年7月已經破產無法轉租,更沒有機會獲得徵遷賠償款。
「嚴某某是這家企業的老闆,又是沈海法的戰友。為幫助嚴某某獲得徵遷賠償款,沈海法無視規定,向戰友『拔刀相助』。」為了賠償搞突擊,隨著調查的深入,工作人員還發現沈海法除了掩蓋轉租真相以外,還「縱容」嚴某某違規惡意種植了300餘萬元的苗木。而蜀山街道企業徵遷組仍然按照正常苗木進行評估,苗木部分徵遷賠償款合計77.8萬元。
「幸虧舉報及時,調查及時,這份評估報告沒有進入試算流程,國有資金也得以及時止損。」三室朱主任心中石頭落了地。2018年12月,沈海法因違法政治紀律、工作紀律被予以撤銷黨內職務處分,街道城管科、徵遷指揮部和社區9人分別受到組織處理;嚴某某涉嫌詐騙的線索被移送公安機關處理,目前被刑事拘留。
一份假協議,打了問號;一個溼日期,露了破綻。這起偽造轉租協議,企圖騙取近百萬徵遷賠償款的事實終究在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的火眼金睛下,揭開了面紗,畫上了句號,留給我們很多警醒。
原標題:摸了摸2016年的會議紀要 手上居然沾了墨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