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摸「知了猴」

2020-12-04 素言羅語

一到夏天的傍晚,村裡的小夥伴會結伴沿著水渠邊的楊樹,摸「知了猴」。「知了猴」剛剛從土裡鑽出來,都在樹根,有時被草擋著,因為沒有手電筒,都靠去「摸」。

天沒有完全黑下來,蠕動很慢的「知了猴」被眼尖的夥伴看到,就會聽到歡快的叫聲,「我摸了一隻」。其他沒有摸到的人會搶先跑到前面去佔地理先機。

「快來,這棵樹上好多。」於是,我們呼啦一下子都圍過去,順著那棵大楊樹繞圈,比誰眼尖手快。

"哎呀,我還以為是知了猴呢,原來是一坨樹膠,太黏了。」

"哈哈哈哈哈……"

一路走,一路摸,誰也沒有在意天更黑了,只能靠剛剛升起的月光探路。聽著手提的小桶裡「悉悉索索」的聲音,沒有一個人提出要回家。

水渠北邊是村裡的公墳場,一走到這一塊,我們都會加快腳步,有慌不擇路掉到乾渠裡的,有嚇得大叫的,但手裡放「知了猴」的小桶都穩穩的抱在懷裡。

一般,我們繞著水渠轉到村西頭,就能看到影影綽綽的馬燈的光亮。

「剛,都幾點了,快回家了!」這時家人的叫聲劃破了夏日的夜空。

被帶回家的「知了猴」用盆扣著,有一晚上褪殼變知了的,有被悶死的,但都免不了一個命運,就是下油鍋。油炸的"知了猴」可是那時難得的美味。

一個味道,一段回憶。童年有太多趣事,摸「知了猴」該是最具有時代性的記憶。

相關焦點

  • 又到蟬鳴摸「猴」時 「知了猴」還能吃嗎
    六月下旬以來,每到傍晚時分,城市、村鎮的馬路兩旁、院落周邊的樹林裡都會出現或者三五成群、或者零零散散的「捉猴人」,就是俗稱摸「知了猴」的人。「知了猴」是動物界節肢動物門、同翅目、蟬科昆蟲的代表種金蟬的若蟲。金蟬具有漸變態的生物學特徵,一生經過卵、若蟲、成蟲 3 各階段,若蟲又有多種俗稱,如 :節老龜、羅鍋、知了龜、知了猴、爬叉等。也就是說,人們摸到的「知了猴」其實就是金蟬正在經歷的一生當中的第二個生存期~若蟲階段。
  • 食用知了猴有什麼危害?
    童年時候農村孩子在夏季改善生活,能吃點肉解解饞的方式除了去河裡摸魚,大概就是摸知了猴吧,在我們菏澤農村管知了猴叫做杜拉龜,在每年的夏至左右到7月份雨季多發季節是杜拉龜爆發出土的時候,過去一個晚上二三個小時的時間都能夠輕輕鬆鬆的摸上百十個杜拉龜,而現在隨著農村柳樹的減少,以及樹林被不斷地砍伐
  • 邢臺一些市民扎堆捕捉知了猴 專家:營養雖高須慎吃
    夜色降臨,捉知了猴的人也越來越多,樹林裡很快就人頭攢動了。7月11日夜,記者在邢臺七裡河畔看到,三五成群的市民中,有老人也有孩子,他們乘著涼風,拿著傢伙什,摸得不亦樂乎。    燕趙都市報駐邢臺記者 邢雲 文/圖    城郊樹林:市民扎堆摸知了猴    夏日夜晚,常常會在公園或城郊樹林看到好多人手裡提著塑膠袋、礦泉水瓶,低頭盯著草坪或者抬頭往樹幹上瞧。
  • 知了猴在農村街頭搶先開賣!農民直呼:價格太貴了,吃不起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種只有夏天才能見到的野味:知了猴,它是蟬的幼蟲。還記得,小時候生活條件差,夏天酷熱,蚊子還到處亂飛,所以很不喜歡過夏天。但有一件趣事還是讓人很開心的,那就是跟著大人去樹林裡捉知了猴,運氣好的話,兩三個小時就可以捉到一大堆,帶回家,讓媽媽做熟了吃,那美味至今都忘不了。
  • 知情知了|回望故鄉
    這不,吃著千裡之外捎來的知了,驚喜之時,遙想起童年時鄉親們摸知了的情形。細細回味起來,摸知了不僅能食,而且別有樂趣。麥子上場,知了爬牆。每當割倒麥子,在場打著粒兒,那知了就開始陸續地拱出地面了。用鐵絲、樹枝輕輕一挑,一隻土黃色的知了猴便被「請」了出來。一會兒功夫,興許能摳十個二十個的。夜幕降臨之後,知了猴鑽出洞,爬上樹,這是摸知了猴的最佳時機。鄉親們滿懷憧憬和嚮往,打著手電、提著燈,三三兩兩,說說笑笑,一棵樹挨一棵樹地摸知了猴。兩三個小時過去了,人們摸夠知了猴,大多要回家歇息了。
  • 知了猴蛻完皮就不能吃了?行家:剛蛻皮的才好吃,附抓知了猴攻略
    小季最近也是加入到了捉知了猴的大軍之中,基本上都是晚上7點半從家出發,然後摸到差不多9點左右打道回府,運氣好的時候一晚上能摸六七十隻,運氣差的時候,基本上一晚上摸十幾隻。現在的小樹林可是一年當中最熱鬧的季節,大家一塊摸著知了猴,一塊開著玩笑,摸知了猴是次要的,主要是在家沒事出來玩。
  • 知了猴市場上70元一斤,養殖知了猴是不是很賺錢?答案來了
    知了猴在市場上賣70元一斤,那麼養殖一畝知了猴是不是很賺錢?答案來了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的野菜,野果,野生魚成為許多人稀罕的美食。知了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鋅等微量元素,尤其是蛋白質含量非常高,100克知了含有71克的蛋白質,是難得的低脂肪高蛋白食物,同時知了猴含有極高的藥用價值,知了龜含有豐富的甲殼素,能夠緩解皮膚衰老,傳統中醫認為知了猴有止咳生津滋陰補腎的功效,蟬蛻還是一味常用中藥材。在山東,河南等地早有食用知了猴的食俗,稱知了龜為「唐僧肉」。
  • 陽信男子養殖知了猴13年 一晚最多能摸兩萬隻
    不過,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和市民逐年大肆捕捉的原因,野生知了猴的數量越來越少,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人工養殖知了猴便應運而生,且越來越多。7月17日,記者通過多方聯繫,前往陽信縣高鳴林下種養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社長張樹彪經過13年的數據收集和研究,終於成就了夜產兩萬餘只知了猴的景象。
  • 記憶中的美食:油炸知了猴
    外婆家處於黃河中下遊,土地上有一層薄薄的沙土,很利於知了繁殖。夏天晚上,小姨會帶著我,打著手電筒,去河堤上捉知了猴。你知道什麼是知了猴嗎? 就是在地下呆了四年的知了,剛鑽出來透氣,還沒來得及退殼的知了。一晚上,小姨能捉到好幾十個,拿回家後,外婆用油炸了,再撒上一點點糊鹽,香得我口水流一地。記憶中,這算是我童年最難忘的美食了。
  • 知了猴、螞蚱大膽吃起來!
    從入夏以來,因為一直沒有明確通知,不斷有網友在煙臺論壇詢問,「今年知了猴還能不能吃」。現在,通知終於下來了——煙臺人今年可以繼續吃知了猴!知了猴不在禁食之列近日,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印發《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通知》。《通知》稱,山東將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獵捕、交易、運輸陸生野生動物,停止一切非法食用陸生野生動物的經營活動。
  • 知了猴上市60元一斤 養殖者每晚能收穫兩萬隻
    記者詢問了多名售賣知了猴的商販,他們表示知了猴的數量減少得很厲害,這是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在櫸林山市場,攤主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們的知了猴是從城陽那邊收購過來的,價格同樣是60元一斤。張先生說,他每年都會售賣知了猴,但是現在知了猴的數量已經明顯減少。「前年頂多50塊錢一斤,去年55塊錢,今年這不又漲了。」
  • 最嚴禁野令來襲,種植的知了猴該何去何從
    機緣巧合,聽人說隔幾個村有人種植「知了猴」,「知了猴」最喜歡的柳樹,一合計這樣好,反閒著也是閒著要不也種上「知了猴」。「知了猴」是「金蟬」的前身,也可以說是金蟬的幼蟲。我們是山東,山東流行吃這個,等到了夏天,家家吃完晚飯都會去摸「知了猴」,用瓶子裝上能賣1元一個,所謂有利可圖,後來也就有人養了。買的卵種在柳樹地裡,要三年才能出來。這好了,知了猴還沒出來,「禁野令」出來了。
  • 走,逮知了猴去!
    天剛擦黑的時候,知了們就像事先約定好了似的,差不多在同一個時間段裡,紛紛從泥土裡面鑽出來。小時候聽到知了的叫聲知道夏天來了,內心有種不可抑制的興奮。「知了——知了」「已經夏天了。」站在不遠處的一位晨練的老者隨聲附和著。「不早就是夏天了嗎?」我不解地問。「沒有知了叫,不算是夏天。有了知了聲才算是真正的夏天。」老人認真地解釋。
  • 三伏將至,知了猴出現,吃知了猴對身體有危害嗎?看完有數了!
    三伏天馬上就要到了,對於喜歡吃美食的人來說,有一種美食即將出爐,對,這種美食就是知了猴。知了猴是蟬的幼蟲,從土中爬出來還沒開始蛻殼時的狀態。往年人們對吃知了猴並沒有什麼其它想法,但是由於今年情況特殊,很多人會問,吃知了猴有危害嗎?
  • 「知了猴」馬上出土!晚上還能摸麼?
    俗稱「知了猴」也就是金蟬,它在不同地方的別稱有很多,:節老龜、知了龜等,是昆蟲的一種,而且還是害蟲。 而養殖金蟬也是其中一種,金蟬幼蟲也就是知了猴有警告的營養價值,口感更是一流,油炸起來香噴噴讓人流口水。含有豐富的胺基酸、蛋白質及微量元素,脂肪酸,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改善內分泌起關鍵作用 。 除此之外起經濟價值也是巨大,除了幼蟲作為食用一盤在大酒店能買到幾百元以外,其蛻皮的外殼更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更是高達幾千元一斤的價格。
  • 農民瞅準市場養知了猴 一夏收入七八十萬(圖)
    核心提示    捉知了猴,在很多人的腦海裡是童年的美好回憶;吃知了猴,也是諸多市民去飯店時必點的佳餚。很多人以為知了猴都是純野生的,其實不然,在黃島區寶山鎮有位農民名叫潘永昌,已經養殖知了猴6年了。
  • 「知了猴」將大量出沒,「禁野令」之下還能吃知了猴嗎?
    導讀:又到了抓「知了猴」的季節,「禁野令」來了,知了猴還能吃嗎?天氣是越來越熱了,如今地攤也放開了,很多人到了晚上都出來擺地攤了。在夜宵攤上,入侵物種小龍蝦就是最火爆的,很多人都會特意點上一份,邊喝啤酒邊吃小龍蝦,真是一種享受。
  • 又到吃知了猴的季節,知了猴對身體有沒有危害?看完心裡就明白了
    這類特色美食便是讓許多 東北人饞得跑不動路的「知了猴」。但是,2020年「禁野令」來啦,還能出來抓知了猴嗎?知了猴還能不能吃呢?其實知了猴又叫蚱蟬、黑蟬、知了龜、爬蚱等,也就是夏天常常吱吱叫吵鬧聲討厭的醫治的稚蟲,學全名是金蟬。每一年來到6月份的中旬,這類蟲類就從地底剛開始鑽出來了,隨後這個時候許多 北方地區的村裡人,便會去小河邊、種植園裡等地區,四處抓知了猴。
  • 知了,叫金蟬,又叫解猴,夏天的美味,營養又健康
    睢寧菜系食色生香今天帶你一起回味「炸解猴」的味道,解猴是睢寧話,也就是金蟬,又名知了猴、知了龜,是農村常見的一種昆蟲。知了猴不僅是昆蟲,也是一種珍貴的季節性美食。很多睢寧人童年的夏天都是這樣度過的——吃過晚飯,興衝衝地扛起長杆,拿著手電筒,拎著塑膠袋或小罐子,跟著朋友或哥哥姐姐遊走於大大小小的樹下捉解猴。運氣好的話,一晚上可以捉到幾十隻。在那個年代,油炸解猴可是上天賜給我們免費的美味。
  • 濟南名吃,油炸知了猴
    作者非常喜歡吃油炸知了猴,每年都吃。不是因為知了猴是高蛋白,也不是因為知了猴口感好,更多的是因為山東人的一種習慣,從小就吃。這是作者今天油炸的知了猴,可惜廚藝不精啊,沒鼓搗好,不過胃口還行,顏色白搭。前段時間山東發布了禁食野生動物名單,知了猴為列入。對於很多愛好知了猴的朋友來說,懸著的那顆心可以放下了。曾經一個南方人來濟南出差,一個朋友請吃飯,其中有一道菜就是知了猴,嚇的那位南方朋友沒敢吃。這位請吃飯的朋友說了一句,這是我們山東人招待貴賓的一道山東名吃。南方朋友小心翼翼的吃了一個,從此愛上了這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