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天就看到小白在徵稿啦,但是一直糾結要寫些什麼。其實不同專業的備考者常常面臨著不一樣的問題:
學生黨大四上學期的課程,工作黨在複習和工作之間的平衡,考數學還是不考數學,備考的是英語一還是英語二,是否跨專業等等,還有生活裡亂七八糟的各種狀況……
很難有一篇文章能把所有的情況都囊括進去,我也始終認為,學習方法不是簡單複製,而是需要結合自己的情況自行抉擇。
其實關於如何系統安排時間,需要哪些複習資料這類備考經驗,相信大家都看了很多了,所以在這邊呢,我只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
1
我本科是在浙江紹興的一個三本念的,具體是哪一所學校就不說了,委實有一點丟人。
其實我很想說那是因為高考失利,但失利歸失利,正如海德的歸因理論所說的那樣,當我們把失敗歸結於內部的不穩定因素,即不夠努力時,更容易在失敗之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
我不是那種循規蹈矩的好學生,但曾經在浙江省的某所重點高中裡勉強算個學霸,所以就算是大學四年裡我始終掙扎在及格線上下,我也從來沒質疑過自己的學習能力。
至於為什麼會混跡在及格線上下,大概是因為高考的絕望以後我在沒有對專業進行充分了解的情況下瞎填了志願。
在隨後的五年裡,我也為自己當初的幼稚付出了代價,其中最慘痛的大概是在大學難以忍受的專業和鬱鬱寡歡的日子裡把自己生生磨出抑鬱症並為此休學了一年。
2
不知道會不會有和我一樣得了抑鬱症但還是想嘗試著努力一下的姐妹呢?這邊我想說,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經歷了十三次MECT(傳說中的電休克)治療之後,我的記憶力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具體到什麼程度呢,19年考政治的那天凌晨四點半,我定了鬧鐘起來重新背了肖四肖八的選擇題涉及的知識點和不知道多少遍肖四的大題。那些題目考前我真的看了無數遍,但就是背不出來,甚至到考場外我背完最後一遍進場以後,等到考捲髮下來看到題目的時候,大腦又是一片空白。
同理,我也背不下來英語的作文模板和專業課的名詞解釋。我不知道沒有得過這種病的人能不能理解這種無力感,很多概念性的知識點,我能理解它的意思,能理解一個知識點和另一個知識點之間的關係,但是大段大段的文字,是真的無能為力。
雖然什麼都背不出來,但是我居然有一種迷之自信,因為估分的結果英語和政治加起來有140+的樣子,所以現階段我已經在準備複試啦。除此之外還在準備高中生物教師資格證的備考和畢業設計,可以的話,我希望在明年六月把英語六級也過掉。
3
我在大學裡面浪費了很多時間,以前我總是覺得這是別人的問題,是父母老師的不理解,是命運過於多舛,甚至是產生極端的消極想法。
大概是大三的時候,我決定從城鄉規劃跨考心理學綜合專碩,但其實學習的時間一直不太充裕。我們專業的課程作業一直不少,多的時候那些簡單的重複勞動甚至會延續到後半夜。
19年的暑假,又被強制實習,代表學院參加省內的設計比賽,那段時間有時候需要早上五點起來去實地調研,有時候又十點鐘才下班還要把工作帶回宿舍繼續做。
一整個暑假裡我幾乎沒有在四點鐘之前睡過覺,開學後又是滿滿的課表和越來越多的作業,一直到十一月,課才陸續結束,但當時輔導員又要求我去落實好實習單位再想考研的問題。
到十一月中旬的時候,我真的很想放棄了,因為時間看起來根本來不及,而且除了我的媽媽,似乎沒有人相信我會考上。
我記得我曾經為了考研的事情請求我的任課老師,能不能在課程任務上給我酌情減輕一些,我只要求及格就好了,但是她說不可以,她說我們學院從來沒有人跨專業考研,她說你在這一行做不好去其他的地方也不會優秀起來的。
諸如此類的,算是打擊的因素吧,日積月累地堆積起來幾乎擊垮我的信念,但當時又正是因為輔導員看起來有點過分的要求,讓我重新看到了那麼一點點動力。
4
當時急於落實實習單位的我病急亂投醫,在58同城上投了幾個簡歷,被蘇州的一家中介騙進了一家工廠,過了兩天白饅頭就涼水的日子。當時我們一起去的有很多人,大部分都是農民工。
在我知道事情的真相時,我毫不猶豫選擇了離開,並且向那家工廠的人事反映與我同批的人受騙進入工廠的情況。但因為年關將近,他們當中居然沒有一個人選擇放棄這份工作。
當時我內心真的不知道是什麼感覺,就好像高三的時候坐在教室裡看到外面的裝修工人徒手在腳手架上工作一樣。
有時候文憑或許真的不能代表什麼,但它就是我們能為自己做決定的籌碼,有時候甚至是我們維護自己基本權利的保障。
或許這樣說有點現實,但相比於我的本科院校和那樣一個讓我討厭了五年的專業來說,那個時候我就是感覺,就剩下考研這一條路了。那時候,還有二十多天。
可能真的高三也沒有這麼拼命。每天十四個小時連軸轉,肖四肖八分科目輪著背,四天一輪;每天一套英語真題,做完了對照著解析做筆記;每天再把專業課過一遍。那時候最慶幸的事情應該就是,還好不考數學。但即便如此,當時專業課中統計和測量的部分也真的讓我傷了一番腦筋。
現在回過頭想想,那二十天真是既短暫又漫長,但一直到考完最後一門,我內心似乎都沒有絲毫的焦慮。或許考研最珍貴的地方真的是在於這個過程本身。
西藥沒能徹底治癒我的抑鬱症,但是在自學心理學專業課的過程裡,我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寧靜與充實。
我選擇心理學,除了愛好,其實是想要自救。我選擇考研,除了證明自己,也是想給來自五湖四海的病友注入一點正能量。
我想證明像這樣的情緒感冒對於漫長的人生來說真的沒有什麼決定性的意義,它只是一段小插曲。
我想幫助更多人去堅定生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念,我想讓更多人能夠堅持得久一點、再久一點。
我們總是面臨各種各樣的抉擇與考驗,有時候我們做了看起來錯誤的決定,但這在漫漫的人生長路中,那或許都算不了什麼。
又或者,這個世界本來也不是非黑即白的,哪裡有什麼絕對的對與錯呢,決定一件事以後,不論別人怎麼看,放手去做就好了。
不同的路上是不一樣的風景,親愛的,您的2020號航班即將起飛,請系好安全帶,祝您旅程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