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絲猴們如何商量集體決策 | Scientific Reports |
金絲猴們如何商量集體決策 | Scientific Reports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蔣志剛研究員作品
集體決策對於群居動物之間活動的協調和同步具有重要意義,而指導這一過程的機制涉及行為和動機的多種特徵。來自中國西北大學及陝西動物研究的研究人員近期在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研究,為研究中國秦嶺川金絲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在多水平社會群體中集體運動的啟動提供了一定的證據。點擊「閱讀原文」查閱研究詳情。
六個被試OMUs間的社會關係:圓圈代表個體,不同類別的個體有不同的顏色;圓的大小表示特徵向量中心性係數的大小;灰色線條代表個體之間的關係,其厚度反映了修飾指數的變化;節點的大小表示特徵向量中心性係數的變化。
研究人員從6個由單一雄性領導的決策單位(one-male units,OMUs)中收集了1223條與決策啟動相關的數據記錄,其中865個成功的方向決定觸發了運動的執行啟動。分析結果表明,集體運動啟動可分為兩個連續的、相對獨立的過程:關於移動方向和移動執行的決策。在這兩個過程中,成年金絲猴更有可能啟動決策,而其他成年金絲猴則對啟動者的偏好進行投票,並設置一個閾值,即成功所需的支持數量。因此,投票行為的發生和指定參與者數量的實現,都有助於決策的成功。成年金絲猴在決定前進方向和執行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一起成功的金絲猴集體運動發起中,在組織網絡中處於中心地位的個體會比其他個體更頻繁地發起決策,也更容易吸引其他個體為自己投票。此外,在運動決策啟動之後,至少需要四個積極的投票者來做方向決定,至少需要三個積極的投票者來做運動執行的決定,這可以看作是一個成功決策所需的支持者數量的閾值。這項研究為理解與人類社會結構非常相似的非人靈長類動物的社會結構和行為提供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信息和科學依據。因此,一些結果可以直接與對人類社會結構和行為的理解相關聯。
(來源:科學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